CN220506697U - 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6697U
CN220506697U CN202321013081.XU CN202321013081U CN220506697U CN 220506697 U CN220506697 U CN 220506697U CN 202321013081 U CN202321013081 U CN 202321013081U CN 220506697 U CN220506697 U CN 220506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water supply
valve
liquid leve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30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俊翔
黎若威
李江仪
王明星
罗微
李宜汶
杨若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edian Zhongshan Thermal Power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edian Zhongshan Thermal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edian Zhongshan Thermal Power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edian Zhongshan Thermal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30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6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6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6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包括:汽包液位变送模块、高压给水旁路调阀、高压给水主路调阀、手自动切换块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汽包液位变送模块包括多个汽包液位变送器,控制系统包括:调阀开度函数模块、调阀输出指令模块、调阀反馈模块;其中,多个汽包液位变送器将汽包液位通过变送接收模块经由控制系统的调阀开度函数模块与调阀输出指令模块分别输送至高压给水旁路调阀、高压给水主路调阀中,所述高压给水旁路调阀与高压给水主路调阀将数据反馈至调阀反馈模块,所述调阀反馈模块依照反馈数据控制手自动切换块。有效的降低了机组运行带来了风险,减少了机组运行的资金与人力物力的消耗,提升了给水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厂的汽包液位采用汽包压力修正。这就会导致实际就地的磁翻板液位计和DCS汽包液位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由于DCS计算出来的汽包液位才是用于给水调节,因此会对汽包的稳定运行造成干扰。极大的增加了机组的运行风险,运行人员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比对就地液位和DCS计算液位。
部分电厂采用平衡容器处的温度作为温度补偿系数,虽然运用平衡容器水温作为温度补偿极大的降低了就地磁翻板液位和DCS计算液位值的偏差。但是这需要增加对应的测温装置,而且由于平衡容器暴露于空气当中,温度受风力的影响很大,因此还需要增加保温措施。采用这种改造方案需要很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包括:汽包液位变送模块、高压给水旁路调阀、高压给水主路调阀、手自动切换块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汽包液位变送模块包括多个汽包液位变送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调阀开度函数模块、调阀输出指令模块、调阀反馈模块;其中,所述多个汽包液位变送器将汽包液位通过变送接收模块经由控制系统的调阀开度函数模块与调阀输出指令模块分别输送至高压给水旁路调阀、高压给水主路调阀中,所述高压给水旁路调阀与高压给水主路调阀将数据反馈至调阀反馈模块,所述调阀反馈模块依照反馈数据控制手自动切换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就地液位变送器及就地压力变送器、燃机发电机、汽包液位计算模块、修正函数模块、压力补偿模块、压力温度修正模块、输入滤波模块、增益模块、中值选择模块;所述液位数据和压力数据分别经过就地液位变送器和就地压力变送器传入输入滤波模块,经过输入滤波模块平滑后输出至增益模块,增益模块的输出作为压力温度修正模块的输入;燃机发电机的功率经过修正函数模块后,输出传入压力温度修正模块;所述压力温度修正模块的输出与汽包液位计算模块的输出值一同传入中值选择模块;所述压力补偿模块的输出接入增益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温度修正模块的输出偏差值小于20mm。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冲量控制、三冲量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上存在切换选择模块,所述切换选择模块用于进行手动切换控制装置的自动与手动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汽包液位变送器与就地压力变送器的量程范围为0-18MPa。
进一步地,所述调阀输出指令模块与调阀反馈模块的输入输出范围大小为4-20mA。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给水装置有效的降低了机组运行带来了风险,减少了机组运行的资金与人力物力的消耗;通过汽包水位测量计算逻辑创新优化、增加高压主给水调阀控制逻辑、优化高压主给水调阀联锁逻辑,提升给水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的汽包液位计算结构图;
图中:1.汽包液位变送器、2.变送接收模块、3.调阀开度函数模块、4.手自动切换块、5.调阀反馈模块、6.调阀输出指令模块、7.就地液位变送器、8.燃机发电机、9.就地压力变送器、10.输入滤波模块、11.修正函数模块、12.中值选择模块、13.增益模块、14.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5.压力补偿模块、16.汽包液位计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所描述的仅为部分实施例,并非全部实施例,为了清楚的目的,在附图及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表示及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包括:汽包液位变送模块、高压给水旁路调阀、高压给水主路调阀、变送接收模块2、手自动切换块4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汽包液位变送模块包括多个汽包液位变送器1,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调阀开度函数模块3、调阀输出指令模块6、调阀反馈模块5;其中,所述多个汽包液位变送器1将汽包液位通过变送接收模块2经由控制系统的调阀开度函数模块3与调阀输出指令模块6分别输送至高压给水旁路调阀、高压给水主路调阀中,所述高压给水旁路调阀与高压给水主路调阀将数据反馈至调阀反馈模块5,所述调阀反馈模块5依照反馈数据控制手自动切换块4。汽包液位变送器与就地压力变送器的量程范围为0-18MPa。调阀输出指令模块与调阀反馈模块的输入输出范围大小为4-20mA。
如图2所示,还包括:多个就地液位变送器7及多个就地压力变送器9、燃机发电机8、汽包液位计算模块16、修正函数模块11、压力补偿模块15、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输入滤波模块10、增益模块13、中值选择模块12;所述液位数据和压力数据分别经过就地液位变送器7和就地压力变送器8传入输入滤波模块10,经过输入滤波模块10平滑后输出至增益模块13,增益模块13的输出作为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的输入;燃机发电机8的功率经过修正函数模块11后,输出传入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所述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的输出与汽包液位计算模块16的输出值一同传入中值选择模块12;所述压力补偿模块15的输出接入增益模块13。
使用燃机实发功率作为参考,在不同的燃机实发功率下,采用不同的温度修正系数。经过多次起机阶段的试验,终于拟合出最佳的温度修正系数曲线,并针对三套不同的机组,都拟合出最佳的温度修正系数曲线。使得起机阶段就地磁翻板液位接近DCS计算液位。在稳定运行阶段,就地磁翻板液位与DCS计算液位更是小于15以内。极大的提高了液位的可靠性,真实性。
以燃机负荷作为变量,根据燃机负荷,使用不同的温度系数,拟合出温度修正曲线(温度系数为:燃机负荷0MW,温度修正值为150;燃机负荷41MW,温度修正值为175;燃机负荷50MW,温度修正值为200;燃机负荷110MW,温度修正值为200;燃机负荷150MW,温度修正值为210;燃机负荷330MW,温度修正值为210),而且还保留了原有的汽包压力修正。因此能将修正后的汽包液位接近就地磁翻板液位计读数(偏差值在±20mm内),并且不需要增加硬件设备,仅需要逻辑优化即可。在每次更改完温度修正曲线后,都会利用机组起机过程进行试验(因为机组起机过程负荷变动较大,利于验证修正的效果)去验证修正的效果并确保汽包液位接近就地磁翻板液位计和DCS上模拟量显示的偏差值在±20mm内。
针对高压给水调阀,本实用新型新增一路PID,该PID同时具有单冲量控制和三冲量控制,当运行人员通过画面切换到主路调阀控制时。能依靠高压主给水调阀进行单阀的水位控制。并且制定了高压主给水调阀试验方案,对PID参数进行了优化,当给水旁路阀出现故障时,可切换到高压主给水调阀单阀控制,同样能维持汽包液位的稳定,减少了因为旁路故障造成的跳机风险。
因为主给水管路的管道较粗,所以当燃机功率百分比超过90%时,会导致高压主给水气动调节阀开到20%。这会对汽包液位造成影响,同时导致TCA入口流量偏低,会有很大的机组跳闸风险。经过多次结合曲线分析,当燃机功率百分比超过90%时,现有的逻辑控制满足机组运行的需求,并不需要将高压主给水气动调节阀开到20%。取消阀门反馈指令偏差超过15时,阀门反馈指令偏差大信号来,延时3S切手动的逻辑,是因为考虑到阀门静摩擦作用,导致响应延迟。而且实际正常运行阀位开度也不会有15以上的变化,为减少机组水位调节的风险,因此取消该逻辑。经过这两处的逻辑优化,有利于机组在出现负荷变化的时候,水位调节能更加的稳定,可靠,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包液位变送模块、高压给水旁路调阀、高压给水主路调阀、变送接收模块(2)、手自动切换块(4)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汽包液位变送模块包括多个汽包液位变送器(1),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调阀开度函数模块(3)、调阀输出指令模块(6)、调阀反馈模块(5);其中,所述多个汽包液位变送器(1)将汽包液位通过变送接收模块(2)经由控制系统的调阀开度函数模块(3)与调阀输出指令模块(6)分别输送至高压给水旁路调阀、高压给水主路调阀中,所述高压给水旁路调阀与高压给水主路调阀将数据反馈至调阀反馈模块(5),所述调阀反馈模块(5)依照反馈数据控制手自动切换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就地液位变送器(7)及就地压力变送器(9)、燃机发电机(8)、汽包液位计算模块(16)、修正函数模块(11)、压力补偿模块(15)、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输入滤波模块(10)、增益模块(13)、中值选择模块(12);所述液位数据和压力数据分别经过就地液位变送器(7)和就地压力变送器(9)传入输入滤波模块(10),经过输入滤波模块(10)平滑后输出至增益模块(13),增益模块(13)的输出作为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的输入;燃机发电机(8)的功率经过修正函数模块(11)后,输出传入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所述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的输出与汽包液位计算模块(16)的输出值一同传入中值选择模块(12);所述压力补偿模块(15)的输出接入增益模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温度修正模块(14)的输出偏差值小于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冲量控制、三冲量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上存在切换选择模块,所述切换选择模块用于进行手动切换控制装置的自动与手动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液位变送器与就地压力变送器的量程范围为0-18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阀输出指令模块与调阀反馈模块的输入输出范围大小为4-20mA。
CN202321013081.X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Active CN220506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3081.XU CN22050669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3081.XU CN22050669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6697U true CN220506697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3081.XU Active CN220506697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6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7169B (zh) 用于燃气涡轮的燃料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方法
US7668623B2 (en)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integrated function block
CN104990669B (zh) 水击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装置
KR0149864B1 (ko) 터빈 제어기의 컴퓨터 보조운전방법
CN102996424A (zh) 用于模拟燃气轮机压缩机的系统及方法
CN102654751A (zh) 基于非线性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12682770B (zh) 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压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718313B (zh) 一种传热管破裂事故下核电站一回路降温控制方法
AU2017202965A1 (e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balance of plant
CN220506697U (zh) 一种高压给水控制装置
CN113107810A (zh) 压缩空气使用补偿装置、烟草生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020044924A (ko) 서보밸브의 성능시험 장치
CN105441609B (zh) 一种鼓风机风量控制方法
CN115585401A (zh) 燃气管道天然气掺氢浓度控制方法、系统
CN113514113A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流体设备系统和监测、控制及预测方法
EP0269377A2 (en) Full range nuclear power plant steam generator level control system
CN219526556U (zh) 一种bgl气化炉氮气供给系统
CN104018894B (zh) 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脉动冲击的检查处理方法
CN207437901U (zh) 一种利用气动调节阀定位方便在线维修的装置
US20220011730A1 (en) Method for Simulation of Operating/Component Conditions of Plants, Especially Power Plants
CN214305285U (zh) 一种发电厂密封油油氢差压在线调整系统
CN204788788U (zh) 水击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装置
CN220911137U (zh) 一种原级标准装置快速换向阀换向动作监控系统
KR200494171Y1 (ko) 정압기의 개도율 표시장치
Bilenko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frequency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s for large power un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