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3917U - 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3917U
CN220503917U CN202321846673.XU CN202321846673U CN220503917U CN 220503917 U CN220503917 U CN 220503917U CN 202321846673 U CN202321846673 U CN 202321846673U CN 220503917 U CN220503917 U CN 220503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baffle body
fixed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66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之春
付庆
冯贵彬
杨益民
盖海滨
白龙龙
王锐
杨锐
李云云
郭瑶雪
高杰
侯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66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3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3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3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铰接有挡板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限位孔和锚钉,操作人员向左拉动拉杆,使拉杆带动圆杆向左运动,然后将第一支撑杆的顶端放置在固定块之间,通过向右推动拉杆,使圆杆进入第一支撑杆的内部,从而对第一支撑杆进行固定,之后操作人员旋转旋转块,使旋转块的下表面贴合地面后,将锚钉插入至地面,从而对底板和挡板本体整体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底板和挡板本体因为长时间的支撑导致变形和后退,同时也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因为支架本体支撑力度不够导致挡板本体发生倾斜。

Description

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时常常需要在岩土层挖出较深的基坑,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严重的将危及影响正常施工和作业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基坑设计和挖坑施工中会设置基坑支护结构,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通常为在基坑的外表面设置挡板,然后在挡板的背面通过安装支架对挡板进行支撑,从而对基坑进行支护,这种方法尽管可以对基坑起到支护作用,但是由于支撑点是在挡板的上半部分,使得挡板在长时间的支撑中会发生倾斜和变形而影响对基坑的支护,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具有防止基坑支护变形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包括有:
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铰接有挡板本体;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正面与挡板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挡板本体的背面,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与挡板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活动套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左端贯穿支撑块并延伸至支撑块的左侧且与支撑块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圆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圆杆向左运动将会解除对第一支撑杆的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端贯穿第一支撑杆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杆的下方且与第一支撑杆的内表活动套接;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
圆轴,所述圆轴的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杆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圆轴外表面的两侧均活动套接有旋转块;
锚钉,所述锚钉的外表面与旋转块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锚钉的底端贯穿旋转块并延伸至旋转块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挡板本体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顶端与第二调节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和过滤板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三角块,所述过滤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过滤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本体两侧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固定板背面的导流孔,所述挡板本体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挡板本体背面的导流盒,所述导流孔用于排放固定板中的水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本体背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底部与导流盒的顶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限位孔和锚钉,操作人员向左拉动拉杆,使得拉杆带动圆杆向左运动,然后将第一支撑杆的顶端放置在固定块之间,通过向右推动拉杆,使得圆杆进入第一支撑杆的内部,从而对第一支撑杆进行固定,之后操作人员旋转旋转块,使旋转块的下表面贴合地面后,将锚钉插入至地面,从而对底板和挡板本体整体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底板和挡板本体因为长时间的支撑导致变形和后退,同时也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因为支架本体支撑力度不够导致挡板本体发生倾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板、过滤板、过滤孔和导流孔,当固定板和过滤板插入至基坑内的泥土中时,基坑内部的水分能够通过过滤孔落入至固定板的内部,由于固定板内表面的底部由中间向两侧倾斜,使得固定板内部的水分能够更快的流向导流孔,进而通过导流盒和固定盒排出,避免因泥土内水分的原因导致基坑土壤发生坍塌,而使基坑支护变形,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挡板本体;3、固定块;4、圆杆;5、支撑块;6、拉杆;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限位孔;10、限位块;11、圆轴;12、旋转块;13、锚钉;14、第一调节槽;15、支架本体;16、固定板;17、过滤板;18、过滤孔;19、三角块;20、导流孔;21、导流盒;22、固定盒;23、第二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包括有:
底板1,底板1的左侧铰接有挡板本体2;
支撑块5,支撑块5的正面与挡板本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
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在挡板本体2的背面,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正面与挡板本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固定块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固定块3之间活动套接有圆杆4,圆杆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6,拉杆6的左端贯穿支撑块5并延伸至支撑块5的左侧且与支撑块5的内壁活动套接,圆杆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杆7,圆杆4向左运动将会解除对第一支撑杆7的固定,第一支撑杆7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8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9,限位孔9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的底端贯穿第一支撑杆7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杆7的下方且与第一支撑杆7的内表活动套接;
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杆8的底端。
通过设置圆杆4,使得第一支撑杆7能够通过圆杆4与挡板本体2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因基坑倾斜度发生变化后挡板本体2向前倾倒,导致第一支撑杆7和挡板本体2脱离,从而无法对挡板本体2起到支撑作用,操作人员可以向左拉动拉杆6,使得圆杆4向左运动,从而脱离第一支撑杆7的内部,进而解除对第一支撑杆7的固定作用,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对第一支撑杆7进行调节。
其中,固定机构包括有:
圆轴11,圆轴11的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杆8的内壁活动套接,圆轴11外表面的两侧均活动套接有旋转块12;
锚钉13,锚钉13的外表面与旋转块12的内壁活动套接,锚钉13的底端贯穿旋转块12并延伸至旋转块12的下方。
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旋转块12,使得旋转块12的下表面与地面贴合,然后将锚钉13插入地面,从而对第二支撑杆8进行支撑。
其中,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调节槽14,挡板本体2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调节槽23,第一调节槽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架本体15,支架本体15的顶端与第二调节槽2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操作人员将挡板本体2的正面与基坑的外表面贴合后,可以通过将支架本体15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调节槽14和第二调节槽23的内部,从而对挡板本体2起到支撑作用。
其中,挡板本体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7。
通过设置固定板16,固定板16内表面的底部由中间向两侧倾斜,能够对落入固定板16内部的水分起到引流的作用。
其中,固定板16和过滤板17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三角块19,过滤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过滤孔18。
通过设置三角块19,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轻松的将固定板16和过滤板17插入至基坑内的泥土中。
其中,挡板本体2两侧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固定板16背面的导流孔20,挡板本体2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挡板本体2背面的导流盒21,导流孔20用于排放固定板16中的水分。
泥土中的水分将会通过过滤孔18落入至固定板16的内部,进而通过导流孔20从固定板16的内部排出。
其中,挡板本体2背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22,固定盒22的底部与导流盒21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固定盒22,使得通过导流孔20流出的水分能够落入至导流盒21的内部,避免了水分流到其他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操作人员将固定板16和过滤板17插入至基坑的内部,将挡板本体2的正面贴合基坑的外表面,然后将支架本体15的两端分别插入至第一调节槽14和第二调节槽23的内部,从而完成对基坑的支护作用,然后操作人员通过向左拉动拉杆6,使得拉杆6带动圆杆4向左移动,此时将第一支撑杆7的顶端放置在固定块3之间,然后向右推动拉杆6,使得圆杆4进入至第一支撑杆7的内部,从而完成对第一支撑杆7的固定,操作人员向上拉动限位块10,使得限位块10脱离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的内部,进而解除对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之间的固定,之后操作人员向后拉动第二支撑杆8,将第二支撑杆8调节至合适的长度后,再将限位块10通过限位孔9插入至第一支撑杆7的内部,从而对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之间进行固定,操作人员通过旋转旋转块12,使得旋转块12的下表面贴合地面后,将锚钉13插入至地面,从而对底板1和挡板本体2整体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底板1和挡板本体2因为长时间的支撑导致变形和后退,同时也对第一支撑杆7和第二支撑杆8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因为支架本体15支撑力度不够导致挡板本体2发生倾斜。
当固定板16和过滤板17插入至基坑内的泥土中时,基坑泥土内部的水分将会通过过滤孔18滴落至固定板16的内部,然后通过导流孔20流出固定板16的内部,进而经过导流盒21和固定盒22排出,从而能够使基坑泥土内部的水分得到有效的引流,避免因泥土内含有大量水分的原因导致基坑土壤发生坍塌,而使基坑支护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侧铰接有挡板本体(2);
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正面与挡板本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挡板本体(2)的背面,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正面与挡板本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3)之间活动套接有圆杆(4),所述圆杆(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6),所述拉杆(6)的左端贯穿支撑块(5)并延伸至支撑块(5)的左侧且与支撑块(5)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圆杆(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支撑杆(7),所述圆杆(4)向左运动将会解除对第一支撑杆(7)的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孔(9),所述限位孔(9)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的底端贯穿第一支撑杆(7)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杆(7)的下方且与第一支撑杆(7)的内表活动套接;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杆(8)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
圆轴(11),所述圆轴(11)的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杆(8)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圆轴(11)外表面的两侧均活动套接有旋转块(12);
锚钉(13),所述锚钉(13)的外表面与旋转块(12)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锚钉(13)的底端贯穿旋转块(12)并延伸至旋转块(1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调节槽(14),所述挡板本体(2)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调节槽(23),所述第一调节槽(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支架本体(15),所述支架本体(15)的顶端与第二调节槽(2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本体(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6)和过滤板(17)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三角块(19),所述过滤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过滤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本体(2)两侧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固定板(16)背面的导流孔(20),所述挡板本体(2)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挡板本体(2)背面的导流盒(21),所述导流孔(20)用于排放固定板(16)中的水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本体(2)背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22),所述固定盒(22)的底部与导流盒(21)的顶部固定连接。
CN202321846673.X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Active CN220503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6673.XU CN220503917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6673.XU CN220503917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3917U true CN220503917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6673.XU Active CN220503917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3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9023466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stellen eines Unterwasserfundaments eines Bauwerks
CN113882389A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53066B (zh) 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113417293A (zh) 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撑结构
CN113605400A (zh) 一种建筑基坑支撑结构
CN220503917U (zh) 一种防基坑支护变形的结构
CN210368986U (zh) 一种基坑支护桩支护结构
CN115404874A (zh) 一种便于防止基坑边缘积土的建筑深基坑结构
CN117364803A (zh) 一种预防边坡变形的岩土边坡本体加固结构
CN110122053A (zh) 一种市政排水沟渠杂草清除设备
CN215829438U (zh) 房屋建筑地基用支护装置
CN113494096B (zh) 一种用于山区陡坡砾石土的拼接式加固装置
CN213296377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
CN110761284B (zh) 一种建筑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装置
CN21091736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钻孔用清孔装置
CN113338318A (zh) 一种集水明排与坑内降水井协同控制地下水系统
CN113250141A (zh) 一种调节水位变化边坡内部渗透水压力的系统及方法
CN219527683U (zh) 一种滑坡治理边坡支护结构
DE2755677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schlitzen im erdreich
CN207469012U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基排水结构
CN103938599A (zh) 一种适用于农田排水沟渠的可调式自排涝安全闸门
CN218263856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土层锚杆
CN218562298U (zh) 一种倾斜式固定的深层地基加固装置
CN220117243U (zh) 一种土壤防冲刷流失的护坡
CN113653082B (zh) 一种基坑预埋型双液注浆堵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