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5172U - 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5172U
CN220495172U CN202320121478.4U CN202320121478U CN220495172U CN 220495172 U CN220495172 U CN 220495172U CN 202320121478 U CN202320121478 U CN 202320121478U CN 220495172 U CN220495172 U CN 220495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onnecting channel
support
air
slid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14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芯娣
王息兰
李惠
张潇
玛依努尔
朱慧
白云燕
马晓萍
孟海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1214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5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5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5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其包括:中部支撑气囊;左侧卧支撑气囊设置在中部支撑气囊的左侧;右侧卧支撑气囊设置在中部支撑气囊的右侧;气垫层能够拆卸地设置在中部支撑气囊的下侧;中部支撑气囊的上侧设置有通道气囊;通道气囊分别与中部支撑气囊、左侧卧支撑气囊和右侧卧支撑气囊连接;充气控制装置与中部支撑气囊、左侧卧支撑气囊和右侧卧支撑气囊分别连通,用于充放气和控制气体在左侧卧支撑气囊和右支撑气囊之间流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缓解患者肾穿刺术后长期卧床导致的腰痛问题,便于患者翻身侧卧时腰部后侧的支撑,提高患者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背景技术
肾穿刺术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为了减少肾穿刺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患者需卧床24小时;而且,前6小时需严格制动。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人体的腰椎本身具有生理弯曲,在人体处于平卧状态时,腰椎生理弯曲处会一直呈悬空状态,导致大部分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尤其是自身患有腰椎疾病的患者;且制动的6小时内四肢易出现麻木不适,而在制动6小时后患者可轻微的翻身,但是,患者翻身过程困难,腰部后方没有支撑,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主要目的在于缓解患者肾穿刺术后长期卧床导致的腰痛问题,便于患者翻身侧卧时腰部后侧的支撑,提高患者舒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包括:中部支撑气囊、左侧卧支撑气囊、右侧卧支撑气囊、气垫层和充气控制装置;
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支撑面为一个平滑曲面,用于适应人体腰部形状及自然弯曲的尺度;
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左侧;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右侧;
所述中部支撑气囊、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和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并列设置,被构造成气囊支撑区;
所述气垫层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气囊支撑区的下侧;
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上侧固定地设置有通道气囊;所述通道气囊分别与所述中部支撑气囊、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和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连接;
所述中部支撑气囊上设置有气孔一;
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上设置有气孔二;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上设置有气孔三;
所述充气控制装置包括:充气孔、连接通道一、连接通道二和连接通道三;
所述连接通道一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一与所述气孔一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一上设置有控制阀一;
所述连接通道二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二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二与所述气孔二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二上设置有控制阀二;
所述连接通道三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三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三与所述气孔三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三上设置有控制阀三;
所述连接通道二与所述连接通道三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四;所述连接通道四上设置有控制阀四;所述连接通道四上设置有单向阀一,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通道四内的流体由所述连接通道二向所述连接通道三单向流动;
所述连接通道二与所述连接通道三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五;所述连接通道五上设置有控制阀五;所述连接通道五上设置有单向阀二,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通道五内的流体由所述连接通道三向所述连接通道二单向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支撑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一和滑杆二;
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的一侧套装在所述滑杆一上,能够相对所述滑杆一滑动;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的一侧套装在所述滑杆二上,能够相对所述滑杆二滑动;
所述滑杆一和所述滑杆二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一的两端设置有卡接构件一,用于将所述滑杆一固定在护床上;
所述滑杆二的两端设置有卡接构件二,用于将所述滑杆二固定在护床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垫层的宽度与所述滑杆一和所述滑杆二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气垫层包括:气垫和棉布层;
所述气垫的厚度为3~5cm;
所述棉布层固定地贴合在所述气垫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一为手动截止阀;
所述控制阀二为手动截止阀;
所述控制阀三为手动截止阀;
所述控制阀四为手动截止阀;
所述控制阀五为手动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的主体结构为矩形结构;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的主体结构为矩形结构;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与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对称设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能够缓解患者肾穿刺术后长期卧床导致的腰痛问题,便于患者翻身侧卧时腰部后侧的支撑,提高患者舒适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中充气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中部支撑气囊,1-1为气孔一,2为左侧卧支撑气囊,2-1为气孔二,3为右侧卧支撑气囊,3-1为气孔三,4为充气控制装置,4-1为充气孔,4-2为连接通道一,4-3为连接通道二,4-4为连接通道三,4-5为连接通道四,4-6为连接通道五,4-7为单向阀一,4-8为单向阀二,4-9为控制阀一,4-10为控制阀二,4-11为控制阀三,4-12为控制阀四,4-13为控制阀五,5为气垫层,6为通道气囊,7为滑杆一,8为滑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包括:中部支撑气囊1、左侧卧支撑气囊2、右侧卧支撑气囊3、气垫层5和充气控制装置4;中部支撑气囊1的支撑面为一个平滑曲面,用于适应人体腰部形状及自然弯曲的尺度;可以为中部较低,两侧较高的平滑结构。左侧卧支撑气囊2固定地设置在中部支撑气囊1的左侧,用于支撑患者腰的左侧。右侧卧支撑气囊3固定地设置在中部支撑气囊1的右侧,用于支撑患者腰的右侧。中部支撑气囊1、左侧卧支撑气囊2和右侧卧支撑气囊3并列设置,被构造成气囊支撑区。
气垫层5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气囊支撑区的下侧,以支撑患者骶尾部,防止骶尾部压疮。本实施例优选,气垫层5包括:气垫和棉布层;气垫的厚度为3~5cm;棉布层固定地贴合在气垫上,具有透气性,提升舒适度。
中部支撑气囊1的上侧固定地设置有通道气囊6;通道气囊6分别与中部支撑气囊1、左侧卧支撑气囊2和右侧卧支撑气囊3连接,用于保护管道一、管道二和管道三,且可以提升舒适性。中部支撑气囊1上设置有气孔一1-1,用于中部支撑气囊1的充放气;左侧卧支撑气囊2上设置有气孔二2-1,用于左侧卧支撑气囊2的充放气;右侧卧支撑气囊3上设置有气孔三3-1,用于右侧卧支撑气囊3的充放气。
充气控制装置4包括:充气孔4-1、连接通道一4-2、连接通道二4-3和连接通道三4-4;充气孔4-1用于与气泵连接,以进行充气。连接通道一4-2的一端与充气孔4-1连通;连接通道一4-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一与气孔一1-1连通,可以通过充气孔4-1向中部支撑气囊1充气或中部支撑气囊1放气;连接通道一4-2上设置有控制阀一4-9,用于控制连接通道一4-2的通断。管道一穿过通道气囊6与气孔一1-1连通,管道一与通道气囊6密封连接,通道气囊6不仅可以保护管道一,而且可以提升舒适性。
连接通道二4-3的一端与充气孔4-1连通;连接通道二4-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二与气孔二2-1连通;连接通道二4-3上设置有控制阀二4-10;管道二穿过通道气囊6与气孔二2-1连通;管道二与通道气囊6密封连接,通道气囊6不仅可以保护管道二,而且可以提升舒适性。
连接通道三4-4的一端与充气孔4-1连通;连接通道三4-4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三与气孔三3-1连通;连接通道三4-4上设置有控制阀三4-11;管道二穿过通道气囊6与气孔二2-1连通;管道三与通道气囊6密封连接,通道气囊6不仅可以保护管道三,而且可以提升舒适性。
连接通道二4-3与连接通道三4-4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四4-5;连接通道四4-5上设置有控制阀四4-12;连接通道四4-5上设置有单向阀一4-7,用于控制连接通道四4-5内的流体由连接通道二4-3向连接通道三4-4单向流动,以在翻身时,打开控制阀四4-12,左侧卧支撑气囊2中的气体流入右侧卧支撑气囊3,对患者后侧形成支撑,不需要单独对右侧卧支撑气囊3进行充气。
连接通道二4-3与连接通道三4-4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五4-6;连接通道五4-6上设置有控制阀五4-13;连接通道五4-6上设置有单向阀二4-8,用于控制连接通道五4-6内的流体由连接通道三4-4向连接通道二4-3单向流动;以在翻身时,打开控制阀五4-13,右侧卧支撑气囊3中的气体流入左侧卧支撑气囊2,对患者后侧形成支撑,不需要单独对左侧卧支撑气囊2进行充气,便于患者翻身操作,对患者后侧形成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能够缓解患者肾穿刺术后长期卧床导致的腰痛问题,便于患者翻身侧卧时腰部后侧的支撑,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气囊支撑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一7和滑杆二8;左侧卧支撑气囊2的一侧套装在滑杆一7上,能够相对滑杆一7滑动;右侧卧支撑气囊3的一侧套装在滑杆二8上,能够相对滑杆二8滑动;滑杆一7和滑杆二8平行设置。滑杆一7和滑杆二8的间距与病床的宽度相当,可以将滑杆一7和滑杆二8固定在病床上,然后将气囊支撑区滑动至适当位置,有利于对中部支撑气囊1、左侧卧支撑气囊2和右侧卧支撑气囊3的定位。本实施例优选,滑杆一7的两端设置有卡接构件一,用于将滑杆一7固定在护床上;滑杆二8的两端设置有卡接构件二,用于将滑杆二8固定在护床上。卡接构件一和卡接构件二可以为卡扣结构或束带。
本实施例优选,气垫层5的宽度与滑杆一7和滑杆二8的间距相同,以适配床的宽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控制阀一4-9为手动截止阀;控制阀二4-10为手动截止阀;控制阀三4-11为手动截止阀;控制阀四4-12为手动截止阀;控制阀五4-13为手动截止阀,以便于进行手动调节操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左侧卧支撑气囊2的主体结构为矩形结构;左侧卧支撑气囊2的厚度较中部支撑气囊1的厚度厚,以使左侧卧支撑气囊2的支撑面高度较中部支撑气囊1的支撑面高度高,以对患者的腰部形成支撑。右侧卧支撑气囊3的主体结构为矩形结构;右侧卧支撑气囊3的厚度较中部支撑气囊1的厚度厚,以使右侧卧支撑气囊3的支撑面高度较中部支撑气囊1的支撑面高度高,以对患者的腰部形成支撑;右侧卧支撑气囊3与左侧卧支撑气囊2对称设置。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类似地,元件一、元件二也不代表元件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意结合和所有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支撑气囊、左侧卧支撑气囊、右侧卧支撑气囊、气垫层和充气控制装置;
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支撑面为一个平滑曲面,用于适应人体腰部形状及自然弯曲的尺度;
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左侧;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右侧;
所述中部支撑气囊、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和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并列设置,被构造成气囊支撑区;
所述气垫层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气囊支撑区的下侧;
所述中部支撑气囊的上侧固定地设置有通道气囊;所述通道气囊分别与所述中部支撑气囊、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和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连接;
所述中部支撑气囊上设置有气孔一;
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上设置有气孔二;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上设置有气孔三;
所述充气控制装置包括:充气孔、连接通道一、连接通道二和连接通道三;
所述连接通道一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一与所述气孔一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一上设置有控制阀一;
所述连接通道二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二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二与所述气孔二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二上设置有控制阀二;
所述连接通道三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三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三与所述气孔三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三上设置有控制阀三;
所述连接通道二与所述连接通道三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四;所述连接通道四上设置有控制阀四;所述连接通道四上设置有单向阀一,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通道四内的流体由所述连接通道二向所述连接通道三单向流动;
所述连接通道二与所述连接通道三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五;所述连接通道五上设置有控制阀五;所述连接通道五上设置有单向阀二,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通道五内的流体由所述连接通道三向所述连接通道二单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支撑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一和滑杆二;
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的一侧套装在所述滑杆一上,能够相对所述滑杆一滑动;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的一侧套装在所述滑杆二上,能够相对所述滑杆二滑动;
所述滑杆一和所述滑杆二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杆一的两端设置有卡接构件一,用于将所述滑杆一固定在护床上;
所述滑杆二的两端设置有卡接构件二,用于将所述滑杆二固定在护床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层的宽度与所述滑杆一和所述滑杆二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垫层包括:气垫和棉布层;
所述气垫的厚度为3~5cm;
所述棉布层固定地贴合在所述气垫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阀一为手动截止阀;
所述控制阀二为手动截止阀;
所述控制阀三为手动截止阀;
所述控制阀四为手动截止阀;
所述控制阀五为手动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的主体结构为矩形结构;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的主体结构为矩形结构;
所述右侧卧支撑气囊与所述左侧卧支撑气囊对称设置。
CN202320121478.4U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Active CN220495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1478.4U CN220495172U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1478.4U CN220495172U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5172U true CN220495172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1478.4U Active CN220495172U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5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00057B1 (en) Self-adjusting cushioning device
US20080178392A1 (en) Air Cushion with Alternatively Inflated Chambers
US20220233386A1 (en) Inflatable support
WO2022193967A1 (zh) 一种多功能转移床垫
CN220495172U (zh) 一种适用于肾穿刺术后恢复的腰部支撑组合枕
CN211300812U (zh) 一种防褥疮气垫
CN211157058U (zh) 颈椎前路手术充气式体位垫
CN217853677U (zh) 一种透气舒适的防褥疮充气垫
CN209713464U (zh) 一种临床护理气垫
CN219397984U (zh) 一种防褥疮按摩气床垫
CN219022018U (zh) 一种护理用防压疮装置
CN220530271U (zh) 一种可调式充气体位垫
CN214909403U (zh) 一种防压疮的新型充气翻身垫
CN211048900U (zh) 一种气动悬浮床垫
CN217066951U (zh) 一种气囊式胎位调整气垫床
CN214858505U (zh) 一种用于卧床患者的防移位气垫
CN220424116U (zh) 卧床病人翻身装置
CN218900008U (zh) 一种预防压疮头部气垫枕
CN213851616U (zh) 俯卧位防压疮装置
CN217310912U (zh) 充气式卧位辅助用具
CN217987226U (zh) 一种纠正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头部位置的枕头
CN219983267U (zh) 一种卧床人员护理充气垫
CN217744882U (zh) 可调节式多功能减压垫
CN215425655U (zh) 一种脊柱术后护理用可移动护理垫板
CN110960021A (zh) 一种可自动调控的减压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