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2901U - 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92901U CN220492901U CN202320344416.XU CN202320344416U CN220492901U CN 220492901 U CN220492901 U CN 220492901U CN 202320344416 U CN202320344416 U CN 202320344416U CN 220492901 U CN220492901 U CN 2204929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 lifting
- cable
- pieces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4 basis se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若干支柱,呈多边形分布设置,所述支柱包括升降组件,适于调节所述支柱高度;柔性支架,包括若干主索件和次索件,所述主索件连接设置在相邻和/或相对的支柱上,所述次索件至少连接在相邻的所述主索件上,适于承载光伏板件。升降组件的设置可以调节支柱,进而调节柔性支架的高度,有效调节光伏支架单元下方占用土地的可使用的空间范围,提高土地的二次利用率,同时,调节不同支柱存在不同的升降高度,即可实现对柔性支架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朝向的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地面电站通常通过固定的光伏支架对光伏元件进行承载和安装,但是这样设置的传统光伏支架一方面角度固定,受光效率低,另一方面高度固定,下方占用土地的可使用的范围受到光伏支架高度影响,利用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光伏支架角度固定和高度固定,受光效率低,且下方占用土地可使用的范围受到光伏支架高度影响,利用率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包括:若干支柱,呈多边形分布设置,所述支柱包括升降组件,适于调节所述支柱高度;柔性支架,包括若干主索件和次索件,所述主索件连接设置在相邻和/或相对的支柱上,所述次索件至少连接在相邻的所述主索件上,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支柱呈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分布设置。
主索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柱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柱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并与另一所述主索件的端部连接设置。
次索件连接设置在相邻的所述主索件之间,沿所述支柱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在柔性支架所在平面的放射方向上,所述次索件平行间隔排布,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次索件沿所述支柱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呈环形围设。
次索件呈等间隔均匀分布,或,沿周期性间隔分布设置。
升降组件包括:基部;升降件,设置在所述基部上,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套杆,所述升降套杆适于在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作用下,沿升降套杆长度方向伸缩运动。
升降件的端部设置有索件拉伸结构,所述索件拉伸结构至少与所述主索件连接设置,适于调节所述主索件伸出所述升降件的长度。
光伏支架单元还包括:若干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卡,所述限位卡连接设置在所述次索件上,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所述限位卡上,并沿远离所述柔性支架的一侧开口,适于容纳并限位光伏板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若干上述光伏支架单元,各个所述柔性支架相互拼接,并呈同面密铺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单元,包括:若干支柱,呈多边形分布设置,所述支柱包括升降组件,适于调节所述支柱高度;柔性支架,包括若干主索件和次索件,所述主索件连接设置在相邻和/或相对的支柱上,所述次索件至少连接在相邻的所述主索件上,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通过在支柱上设置升降组件,并以支柱承载柔性支架的主索件,一方面,升降组件的设置可以调节支柱,进而调节柔性支架的高度,有效调节光伏支架单元下方占用土地的可使用的空间范围,提高土地的二次利用率,同时,调节不同支柱存在不同的升降高度,即可实现对柔性支架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朝向的调节。
另一方面,多边形分布的支柱,配合主索件和次索件组合连接的柔性支架,既通过多索件的配合,扩大了光伏板件的设置范围,同时柔性件的设置可以缓冲高度调节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提高光伏支架单元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柔性支架安装便捷,钢材用量少,更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地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单元,所述支柱呈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分布设置。
通过设置各个支柱分别呈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分布,可以实现模块化的分布设置多个光伏支架单元,提高平面内的拓展性能,可以有效适用于不同的地形边界,同时,这样设置的支柱结构受力较为平衡,可以有效抵抗外部的冲击,提高光伏支架单元的使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单元,所述次索件沿所述支柱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呈环形围设。
由于支柱呈可平铺的正多边形分布,次索件平行间隔排布,同时配合次索件呈环形围设,这样设置,一方面,正多边形分布的支柱,配合平行设置的次索件,使得相邻的次索件之间可以承载若干标准矩形的光伏板件,另一方面,次索件呈环形围设,则主索件两侧的次索件端部对应设置,避免发生交错,进而使得在主索件两侧位置,可以承载紧邻相对的两块三角形或直角梯形的标准规格光伏板件,在保证光伏板件的可替换性强的基础上,提高了光伏板件的布设范围和分布密度。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单元,升降件的端部设置有索件拉伸结构,所述索件拉伸结构至少与所述主索件连接设置,适于调节所述主索件伸出所述升降件的长度。
通过在升降件的端部设置索件拉伸结构,既实现了升降件与主索件之间的稳定连接,又可以通过调节主索件伸出升降件的长度,来调节主索件的张紧程度,进而保证柔性支架承载能力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光伏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承载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光伏支架单元上承载的第一光伏板件和第二光伏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光伏支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光伏支架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柱;2、升降组件;21、基部;22、升降件;23、索件拉伸结构;3、主索件;4、次索件;5、承载件;51、限位槽;52、限位卡;6、第一光伏板件;7、第二光伏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包括:若干支柱1和柔性支架。
若干支柱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安设基础上,具体安设基础根据安设环境设置,可以为土地或其他硬化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支柱1底部为可插入杯口基础,也可以为其他承载结构,如桩基础等,若干支柱1呈多边形分布,支柱1包括有升降组件2,可以调节支柱1的高度。
柔性支架包括若干主索件3和次索件4,主索件3连接设置在相对的支柱1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主索件3也可以设置在相邻的支柱1上,作为另一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主索件3可以在相邻的支柱1和相对的支柱1上均设置。次索件4连接在相邻的主索件3上,相邻的次索件4之间可以承载光伏板件,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次索件4也可以连接在次索件4上,实现对光伏板件的辅助承载,并拓展光伏板件的承载范围。
通过在支柱1上设置升降组件2,并以支柱1承载柔性支架的主索件3,一方面,升降组件2的设置可以调节支柱1,进而调节柔性支架的高度,有效调节光伏支架单元下方占用土地的可使用的空间范围,提高土地的二次利用率,同时,调节不同支柱1存在不同的升降高度,即可实现对柔性支架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朝向的调节,另一方面,多边形分布的支柱1,配合主索件3和次索件4组合连接的柔性支架,既通过多索件的配合,扩大了光伏板件的设置范围,同时柔性件的设置可以缓冲高度调节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提高光伏支架单元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柔性支架安装便捷,钢材用量少,更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地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支柱1呈正六边形分布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各个支柱1也可以呈正三角形或正方形设置。通过设置各个支柱1分别呈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分布,可以实现模块化的分布设置多个光伏支架单元,提高平面内的拓展性能,可以有效适用于不同的地形边界,同时,这样设置的支柱1结构受力较为平衡,可以有效抵抗外部的冲击,提高光伏支架单元的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主索件3的一端与支柱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支柱1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并与另一主索件3的端部连接设置。这样设置使得各个支柱1上的主索件3连接在同一个几何中心,受力平衡,受外力影响小,避免相对的支柱1直接通过单根索件连接,使得索件发生交叉,在受到外力时,抗性较差,降低了光伏支架单元的使用稳定性。
次索件4连接设置在相邻的主索件3之间,呈蛛网状分布设置,具体沿支柱1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即正六边形中心,在柔性支架所在平面的放射方向上,若干次索件4呈平行间隔排布,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进一步地,次索件4沿支柱1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呈环形围设,沿主索件3两侧对应的次索件4,其端部连接在主索件3上的同一位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沿主索件3两侧对应的次索件4,其端部在主索件3上呈交错设置。
由于支柱1呈可平铺的正多边形分布,次索件4平行间隔排布,同时配合次索件4呈环形围设,这样设置,一方面,正多边形分布的支柱1,配合平行设置的次索件4,使得相邻的次索件4之间可以承载若干标准矩形的光伏板件,另一方面,次索件4呈环形围设,则主索件3两侧的次索件4端部对应设置,避免发生交错,进而使得在主索件3两侧位置,可以承载紧邻相对的两块三角形或直角梯形的标准规格光伏板件,在保证光伏板件的可替换性强的基础上,提高了光伏板件的布设范围和分布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板件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满足可以在柔性支架上实现承载即可,优选地,光伏板件包括第一光伏板件6和第二光伏板件7,分别呈矩形和直角梯形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光伏板件也可以呈三角形设置。
相邻主索件3之间的各个次索件4呈等间隔均匀分布,这样设置,便于实现光伏支架单元上承载件5和光伏板件的标准化,提高零件的可替换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相邻主索件3之间的各个次索件4可以沿周期性排布设置。
此外,升降组件2包括:基部21和升降件22,基部21呈柱状并插设在支柱1内,升降件22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套杆,升降套杆设置在基部21上,优选为液压杆,也可以为电推杆或螺旋套管等,升降驱动件可以为液压泵或电缸等升降套杆可以在升降驱动件的作用下,沿升降套杆长度方向伸缩运动,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升降驱动件也可以不设置,通过手动调节升降套杆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升降件22的端部设置有索件拉伸结构23,索件拉伸结构23具体为钢索拉伸器,其与第一主索连接设置,适于调节主索件3伸出升降件22的长度,进而调节主索件3的张紧程度。通过在升降件22的端部设置索件拉伸结构23,既实现了升降件22与主索件3之间的稳定连接,又可以通过调节主索件3伸出升降件22的长度,来调节主索件3的张紧程度,进而保证柔性支架承载能力的稳定性。
光伏支架单元还包括若干承载件5,承载件5包括限位槽51和限位卡52,限位卡52连接设置在次索件4上,限位卡52具体为U形固定卡,通过U形固定卡实现对次索件4的限位连接,限位槽51设置在限位卡52的背侧,沿远离柔性支架的一侧开口,具体开口数量为两个,可以与光伏板件上的凸起卡合限位,实现对光伏板件的容纳和限位。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包括:上述的光伏支架单元,各个柔性支架之间相互拼接,并呈同面密铺设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支柱(1),呈多边形分布设置,所述支柱(1)包括升降组件(2),适于调节所述支柱(1)高度,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基部(21)和升降件(22),升降件(22)设置在所述基部(21)上,包括升降驱动件和升降套杆,所述升降套杆适于在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作用下,沿升降套杆长度方向伸缩运动,所述升降件(22)的端部设置有索件拉伸结构(23);
柔性支架,包括若干主索件(3)和次索件(4),所述主索件(3)连接设置在相邻和/或相对的支柱(1)上,所述次索件(4)至少连接在相邻的所述主索件(3)上,适于承载光伏板件,所述索件拉伸结构(23)至少与所述主索件(3)连接设置,适于调节所述主索件(3)伸出所述升降件(22)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呈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分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索件(3)的一端与所述支柱(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柱(1)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并与另一所述主索件(3)的端部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索件(4)连接设置在相邻的所述主索件(3)之间,沿所述支柱(1)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在柔性支架所在平面的放射方向上,所述次索件(4)平行间隔排布,适于承载光伏板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索件(4)沿所述支柱(1)围成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呈环形围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索件(4)呈等间隔均匀分布,或,沿周期性间隔分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承载件(5),所述承载件(5)包括限位槽(51)和限位卡(52),所述限位卡(52)连接设置在所述次索件(4)上,所述限位槽(51)设置在所述限位卡(52)上,并沿远离所述柔性支架的一侧开口,适于容纳并限位光伏板件。
8.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单元,各个所述柔性支架相互拼接,并呈同面密铺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4416.XU CN220492901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4416.XU CN220492901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92901U true CN220492901U (zh) | 2024-02-13 |
Family
ID=89837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44416.XU Active CN220492901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92901U (zh) |
-
2023
- 2023-02-28 CN CN202320344416.XU patent/CN2204929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55930U (zh) | 用于多种规格组件且满足最佳倾角要求的光伏支架系统 | |
CN202616247U (zh) | 一种太阳能组件安装支架 | |
CN216649565U (zh) |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 |
JP2016220326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架台および太陽光発電装置 | |
CN107453690B (zh) | 一种水上漂浮式光伏阵列的连接浮体 | |
CN220492901U (zh) | 一种光伏支架单元和光伏支架系统 | |
KR20200024091A (ko) | 안테나 설치 구조물 | |
KR101585593B1 (ko) | 태양광패널용 설치구조물 | |
CN109921726A (zh) |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 |
CN212249508U (zh) | 一种预埋地底的围栏支架 | |
CN208046093U (zh) | 支撑工具及应急救援装置 | |
CN219875560U (zh) | 一种光伏支架 | |
CN216110034U (zh) | 一种户外帐篷的支架结构 | |
CN202905735U (zh) | 快装式彩钢瓦安装座及与安装座配合使用的固定座 | |
CN209816893U (zh) | 地桩承台 | |
CN206538036U (zh) | 工具式可调液压电缆盘支架 | |
CN219535976U (zh) | 一种光伏发电与乡村建筑住宅一体化结构 | |
KR20030069259A (ko) | 이동통신 기지국용 안테나 설치구조물 | |
CN211737371U (zh) | 风机塔架的预制构件的拼装平台 | |
CN218771918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固定装置 | |
CN219909038U (zh) | 一种新型土木建筑基桩装置 | |
CN214144958U (zh) | 一种5g通信塔的固定结构 | |
CN220775342U (zh) | 横担倾斜角度可调整的电缆支架 | |
CN213477844U (zh) | 一种新型帐篷棚顶连接件 | |
CN221251295U (zh) | 一种灯具运输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071 11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6,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Huadi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th Floor, Building B, Huadian Industrial Park, East Road of Automobile Museum,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