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0986U - 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0986U
CN220490986U CN202320579877.5U CN202320579877U CN220490986U CN 220490986 U CN220490986 U CN 220490986U CN 202320579877 U CN202320579877 U CN 202320579877U CN 220490986 U CN220490986 U CN 220490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voltage
contactor
capacitor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798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齐敏
唐晓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word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word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word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word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798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0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0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0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控制器安全控制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旨在解决当前接触器粘连检测成本高的问题。该系统包括:高压采集模块、隔离模块、低压采集模块和控制处理器。其中,高压采集模块连接于待检测的接触器的触点两端,用于采集接触器触点两端的电压,并确定为高压信息;高压处理模块连接于用于处理高压信息,并将处理后的高压信息,送到控制处理器;低压采集模块连接到接触器的线圈,用于采集线圈的电压,并确定为低压信息;控制处理器获取高压信息和低压信息,并根据低压信息指示出的线圈状态以及高压信息指示出的触点两端的电压,确定出接触器触点是否粘连。该申请的系统实现自动检测,效果好,成本低。

Description

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功率器件驱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中,电池通过驱动装置向电机以及其他的用电设备供电,从而驱动汽车的运行。为保证各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在电池与用电设备的通路中接入可以断开通路的接触器。
在车辆运行时,由于整车异常工况,存在接触器流过大电流时将接触器断开的工况,带大负载切断很容易导致接触器触点的粘连,若未进行及时上报处理,可能将整车高压电池电能全部放完,对电池寿命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检测接触器的电压、温度等,以防止接触器粘连。
目前,对接触器的检测是通过前后端电压采样,获得电压差的方式判断接触器的粘连。采用的方式是电阻分压后经过隔离光耦,然后通过运放调理的方式送至CPU进行检测。当接触器路数较多,采样电压较多时,需用到较多电压采样光耦和运放,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及时、准确的检测出接触器两端电压的系统、装置或方法,以解决当前接触器粘连检测中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当前接触器粘连检测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该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包括:高压采集模块、高压处理模块、低压采集模块和控制处理器,其中:上述高压采集模块连接于待检测的接触器的触点两端,用于采集上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两端的电压,并将所检测到的电压确定为高压信息;上述高压处理模块连接于上述高压采集模块和上述控制处理器之间,用于将处理上述高压信息,并将处理后的高压信息,送到上述控制处理器;上述低压采集模块连接到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用于采集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反馈状态的电压信息,并将所采集的电压确定为低压信息;上述控制处理器分别与上述高压处理模块和上述低压采集模块连接,获取上述高压信息和上述低压信息,并根据上述低压信息指示出的线圈状态以及上述高压信息指示出的触点两端的电压,确定出上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是否粘连。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高压检测模块包括高压电压检测电路,上述高压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由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8、电阻R7、电阻R6、电阻R5、电阻R4、电阻R2、电阻R3依次串联而成的串联电阻R0、电阻R9、电容C2、电容C4和钳位二极管D2;其中,上述串联电阻R0的一端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一检测点,上述串联电阻R0的第二端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二检测点;上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到上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二检测点,另一端连接到上述电阻R2与上述电阻R3的节点;上述钳位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到上述电阻R3与上述电阻R2的节点,上述钳位二极管D2的其他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5V端和N端;上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上述电阻R3与上述电阻R2的节点,上述R9的第二端为输出端;上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上述电阻R9的第二端,上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接地端。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高压处理模块有多个输入端口,各上述输入端口分别通过一路上述高压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到各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两端,以采集其电压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还包括隔离模块,上述隔离模块连接于上述高压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口与上述控制处理器之间,用于隔离处理上述高压处理模块输出端口输入到上述控制处理器的上述高压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低压采集模块包括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上述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包括可控开关器件Q1、电阻R20、电阻R21、电容C23,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用于控制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的通断,其中,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开关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中;上述电阻R20和上述电阻R21串联连接于上述控制处理器的输出端DO1与接地端GND之间,上述电容C23与上述电阻R21并联连接;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控制端连接于上述电阻R20和上述电阻R21的连接节点。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低压采集模块包括低压检测电路,上述低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容C21、电容C22、钳位二极管D20;上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线圈与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连接点,上述电阻R23的第二端分别于上述电阻R24、上述电阻R25、上述电容C21连接;上述电阻R24的第二端连接到接地端GND;上述电容C21与上述电阻R24并联;上述电容C22的一端与上述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上述电容C22的另一端与接地端GND连接;上述电容C22与上述电阻R25的连接点与上述控制处理的输入端连接;上述钳位二极管D20的一端连接于电阻R23与上述电阻R24的节点。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低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R22和电容C20,上述电容C20和上述电阻R22串联连接于24V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之间;上述电阻R22一端连接到24V电源正极,上述电容C20的一端连接24V电源的负极;上述电容C20和上述电阻R22的连接点与上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可以自动的检测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是否粘连。通过使用普通的电阻和一片普通CPU芯片代替多个隔离光耦和高压电阻,降低了整车中各个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检测接触器触点开关高压检测采样点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压检测模块中高压电压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低压采集模块中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和线圈检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包括:高压采集模块、高压处理模块、低压采集模块和控制处理器。其中,上述高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接触器开关触点两端的电压;上述高压处理模块由于对高压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发送到控制处理器;上述低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接触器控制线圈的通断状态,并将采集到的待检测接触器控制线圈的通断状态信息发送到控制处理器;上述控制处理器根据待检测接触器控制线圈的状态信息,以及触点开关两端的电压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是否粘连。
本实施例中,上述高压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连接,以采集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两端的电压差;上述高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上述高压处理模块连接,以将所采集的电压信息发送到高压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可以理解地是,上述高压采集模块可以对多个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的电压信息进行采集。
上述低压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连接,以采集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的通断状态;上述低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上述控制处理模块连接,以将采集的控制线圈的状态信息发送到上述控制处理器。可以理解地是,上述低压采集模块可以对多个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
上述高压处理模块可以处理多个高压信息,处理后通过串行或并行方式与控制处理器交互;可以理解,为保证安全,在上述高压处理模块与上述控制处理器之间可以设置光电隔离器。上述高压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芯片和存储器,处理器芯片协调处理各个接触器的各个触点开关的电压检测,上述存储器可以存储检测到的信息。在上述处理器芯片的指示下将存储器的数据发送到上述控制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将高压采集模块所检测到的电压确定为高压信息;将低压采集模块所检测到的电压确定为低压信息。高压信息所指示的是高压回路中触点开关两端的电压,其电压较高,介于15V—800V之间;低压信息反馈的是线圈的状态,电压小于5V。
本实施例中,高压检测模块包括多个高压电压检测电路,各个检测电路可以分别检测高压回路中的各个接触器的触点开关的电压大小。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检测接触器触点开关高压检测采样点示意图。如图2所示,高压电池向多个用电设备或驱动器供电,连接于高压电池和用电设备或驱动器之间的多个接触器的触点开关,可以控制各个用电设备或驱动器的供电。由图2可知,高压电池通过DC/AC驱动器向主驱电机、气泵控制器(ACM)、油泵控制器(EPS)和低压蓄电池供电;还可以直接向电空调、电加热、电除霜、上装和燃料电池等用电设备供电。可以通过接触器KM1—接触器KM11等接触器对上述用电设备或驱动器的供电回路进行控制。图2中,电压检测的采样点包括采样点P、采样点P1—采样点P8,以及采样点N和采样点N1。通过上述采样点可以分别对接触器KM1——接触器M11的触点开关两端的电压进行采样。例如可以采样PN的电压以及PN1的电压,并比较压差确定出接触器KM1的触点开关两端的电压大小。
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压检测模块中高压电压检测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述压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9、电阻R8、电阻R7、电阻R6、电阻R5、电阻R4、电阻R2、电阻R3,以及电容C2、电容C4和钳位二极管D2。其中,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8、电阻R7、电阻R6、电阻R5、电阻R4、电阻R2、电阻R3依次串联连接,组成串联电阻R0。其中,上述串联电阻R0的一端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一检测点P,上述串联电阻R0的第二端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二检测点N。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检测点P+可以是高压电池的正极输出端,也可以是与高压电池的正极输出端的电位相近的端点。上述第二检测点N可以是高压电池的负极输出端,也可以是接地端,可以认为其电位电压为0V。
上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到上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二检测点N,另一端连接到上述电阻R2与上述电阻R3的节点。上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上述电阻R3与上述电阻R2的连接节点,上述R9的第二端为输出端DO1;上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上述电阻R9的第二端,上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接地端N。
上述电容C2和上述电阻R3对施加到上述串联电阻R0的高电压按预定的比例进行分压。上述电容C4和上述电阻R9组成滤波电路,对由电容C2和上述电阻R3分压后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降低输出端DO1的干扰。
上述钳位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到上述电阻R3与上述电阻R2的节点,上述钳位二极管D2的其他端点分别连接到正5V的电源端和0V的接地端N。上述钳位二极管D2用于对分压到上述电阻R3的电压进行钳位,将其电位强制保持在预定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施加到串联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高压电池的输出电压,电压值较高。通过多个电阻的串联,可以将每个电阻的电压差降低,因此检测回路可选择耐压较小的电阻,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处理模块有多个输入端口,各上述输入端口分别通过一路上述高压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到各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两端,以采集其电压信息。可以理解,上述高压处理模块包括多个上述高压电压检测电路,每个上述高压电压检测电路通过对应的输入端口对某一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进行检测或采样。进一步地,上述高压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单元,该处理器和存储单元对经过上述各个高压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高压信息进行处理和/或存储,并将其传送到处理控制器中。
进一步地,上述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还包括隔离模块,上述隔离模块连接于上述高压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口与上述控制处理器之间,用于隔离处理上述高压处理模块输出端口输入到上述控制处理器的上述高压信息。
本实施例中,上述低压采集模块包括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和线圈检测电路,上述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用于对待检测的接触器的控制线圈进行通断电控制,上述线圈检测电路用于反馈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的通断电状态。
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低压采集模块中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和线圈检测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包括可控开关器件Q1、电阻R20、电阻R21、电容C23。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用于控制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的通断。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开关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中。上述电阻R20和上述电阻R21串联连接于上述控制处理器的输出端D-1与接地端GND之间,上述电容C23与上述电阻R21并联连接。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控制端连接于上述电阻R20和上述电阻R21的连接节点。其中,上述电容C23与上述电阻R21并联后可以对输入到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控制端的信号起到滤波和可靠关断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L1与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串联,串联后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的正24V端,一端连接到接地端GND。通过控制可控开关器件Q1,可以控制由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L1与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组成回路,从而可以控制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的接通或断开。上述控制处理器输出指令信息以控制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回路的通断;具体是通过其输出端D-1输出电压信号控制可控开关器件Q1,从而控制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回路。
进一步地,上述低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容C21、电容C22、钳位二极管D20。上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于上述待检测接触器控制线圈与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连接点;上述电阻R23的第二端分别与上述电阻R24、上述电阻R25、上述电容C21连接。上述电阻R24的第二端连接到接地端GND;上述电容C21与上述电阻R24并联。
并联连接的电容C21和电阻R24,在由电源24V、待检测接触器控制线圈L1、电阻R23、电容C21、上述电阻R24和接地端GND组成的回路中,其作用是分压和滤波,使得上述电阻R24的电压在设定的范围内。即上述低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在0-5V或0-3.3V的范围内。上述电容C22的一端与上述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上述电容C22的另一端与接地端GND连接;上述电容C22与上述电阻R25的连接点与上述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端DI0连接。与上述输入端DI0连接的上述电阻R25的第二端同时也是该低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上述电容C22与上述电阻R25可以用于对由上述电阻R24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上述钳位二极管D20的一端连接于电阻R23与上述电阻R24的节点,另外的两个端点连接到5V的电源端和接地端GND端,从而将电阻R23与电阻R24连接点的电位钳位,本实施例中上述钳位二极管D20可以将该点的电位强制钳位到-0.3V到+5.3V之内。
进一步地,上述低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R22和电容C20,上述电容C20和上述电阻R22串联连接于24V电源的正极与负极GND之间,在此,可以认为电源负极GND的电位与接地端一致,其电位为0V。上述电阻R22一端连接到24V电源正极,上述电容C20的一端连接24V电源的负极。上述电容C20和上述电阻R22的连接点与上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由电容C20和电阻R22的回路是待检测接触器线圈状态的辅助回路。在未附加辅助回路的情况下,上述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故障时,如控制线圈L1断路故障,不论可控开关器件Q1接通或断开,低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DI0的电压始终为0V;当附加上述辅助回路后,即使控制线圈L1断路故障,在可控开关器件Q1接通或断开时,通过辅助回路以及可控开关器件Q1与接地端GND的回路可以引起电阻R23第一端的电位的变化,使得低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DI0的电压为0V或5V。使得低压检测电路在检测待检测接触器控制线圈的反馈状态时,不受控制线圈L1的故障影响。
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处理器根据待检测接触器控制线圈的状态信息,以及触点开关两端的电压信息,确定出所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是否粘连。具体可以是,首先,通过检测端检测的信息所指示的待检测接触器控制线圈的状态是接通或断开;其次,通过高压采集模块检测到的高压信息所指示的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的是接通或是断开(根据电压大小确定,断开时电压高、接通时电压低);最后判断控制线圈指示的状态与触点开关指示的状态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确定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粘连。
具体地,粘连检测包括上电时的粘连检测,控制处理器根据历史数据判断上一次下电时的粘连检测结果,若有粘连故障,报出故障并反馈给汽车的主控制器,上电失败。若没有故障,通过指令指示待检测接触器闭合,即向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输出接通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的指示,同时判断接触器线圈的状态反馈,即判断低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DI0的值。如果输出端DI0的值反馈的状态表示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断开,则,控制线圈问题,上报故障,上电失败;如果输出端DI0的值反馈的状态为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接通,判断待检测接触器触点开关两端的电压,根据高压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端DO1的值判断,如果输出端DO1的值大于设定值,则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故障,上报故障;否则为正常。
进一步地,需要对待检测接触器做下电粘连检测,控制处理器通过指令指示待检测接触器断开,即向上述可控开关器件Q1输出断开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的指示,同时判断接触器线圈的状态反馈,即判断低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DI0的值。如果输出端DI0的值反馈的状态表示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仍然是接通的,则,控制线圈问题,上报故障。如果输出端DI0的值反馈的状态表示待检测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断开,则根据高压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端DO1的值判断触点开关是否粘连,若输出端DO1的值小于设定值,则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粘连,上报故障;若输出端DO1的值大于设定值,为正常。其他的接触器的检测过程与上述工作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检测的接触器较多,通过多个回路分别检测各个接触器触点开关两端的电压,各个回路分别使用多个电阻分压,然后将分压后的信息经高压侧CPU处理器检测,经隔离通讯模块(隔离SCI或者隔离CAN等)送到控制处理器。
本申请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使用成本低的普通电阻分压经CPU处理器检测的方式,代替现有的使用电阻分压后经过隔离光耦,然后通过运放调理的方式送至控制处理器的方式;多使用一个CPU处理器,减少了隔离光耦使用数量,降低了成本。
通过辅助回路使得接触器线圈回路状态的检测不受控制线圈L1故障的影响。
实现了对接触器触点开关粘连的自动检测。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包括:高压采集模块、高压处理模块、低压采集模块和控制处理器,其中:
所述高压采集模块连接于待检测的接触器的触点两端,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两端的电压,并将所检测到的电压确定为高压信息;
所述高压处理模块连接于所述高压采集模块和所述控制处理器之间,用于处理所述高压信息,并将处理后的高压信息,送到所述控制处理器;
所述低压采集模块连接到所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反馈状态的电压信息,并将所采集的电压确定为低压信息;
所述控制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高压处理模块和所述低压采集模块连接,获取所述高压信息和所述低压信息,并根据所述低压信息指示出的线圈状态以及所述高压信息指示出的触点两端的电压,确定出所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是否粘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采集模块包括高压电压检测电路,所述高压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由电阻R11、电阻R10、电阻R8、电阻R7、电阻R6、电阻R5、电阻R4、电阻R2、电阻R3依次串联而成的串联电阻R0,以及电阻R9、电容C2、电容C4和钳位二极管D2;其中,
所述串联电阻R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一检测点,所述串联电阻R0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二检测点;
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待检测接触器触点的第二检测点,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阻R3的连接节点;
所述钳位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2的连接节点,所述钳位二极管D2的其他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5V端和N端;
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与所述电阻R2的连接节点,所述R9的第二端为输出端;
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接地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处理模块有多个输入端口,各所述输入端口分别通过一路所述高压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到各所述待检测接触器的触点开关两端,以采集其电压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还包括隔离模块,所述隔离模块连接于所述高压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控制处理器之间,用于隔离处理所述高压处理模块输出端口输入到所述控制处理器的所述高压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采集模块包括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所述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包括可控开关器件Q1、电阻R20、电阻R21、电容C23,所述可控开关器件Q1用于控制所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的通断,其中,
所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开关连接于所述待检测接触器的线圈回路中;
所述电阻R20和所述电阻R21串联连接于所述控制处理器的输出端DO1与接地端GND之间,所述电容C23与所述电阻R21并联连接;
所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20和所述电阻R21的连接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采集模块包括低压检测电路,所述低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容C21、电容C22、钳位二极管D20,其中,
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待检测接触器线圈与所述可控开关器件Q1的连接点,所述电阻R23的第二端分别于所述电阻R24、所述电阻R25、所述电容C21连接;
所述电阻R24的第二端连接到接地端GND;
所述电容C21与所述电阻R24并联;
所述电容C2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与接地端GND连接;
所述电容C22与所述电阻R25的连接点与所述控制处理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钳位二极管D20的一端连接于电阻R23与所述电阻R24的连接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R22和电容C20,所述电容C20和所述电阻R22串联连接于24V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之间;
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到24V电源正极,所述电容C20的一端连接24V电源的负极;
所述电容C20和所述电阻R22的连接点与所述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
CN202320579877.5U 2023-03-22 2023-03-22 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Active CN220490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9877.5U CN220490986U (zh) 2023-03-22 2023-03-22 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9877.5U CN220490986U (zh) 2023-03-22 2023-03-22 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0986U true CN220490986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79877.5U Active CN220490986U (zh) 2023-03-22 2023-03-22 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0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4466C (zh) 用于检测继电器触点的熔接的方法和装置
JP4381239B2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CN112213631B (zh) 一种继电器的状态检测装置、方法和汽车
CN112526964B (zh) 一种车载控制器底层驱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1511609A (zh) 用于对于机动车的初级车载电网冗余的次级车载电网的次级车载电网电池、车载电网系统以及机动车
CN112771780B (zh) 车载驱动电路、车载驱动芯片、车载驱动器件及电子设备
US20220107353A1 (en)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detection circuit, detection method,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20490986U (zh) 电机控制器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系统
CN210775757U (zh) 多合一控制器高压配电单元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
CN212304728U (zh) 一种驱动电路的控制装置和汽车配电系统
US20190031030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al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CN108644096B (zh) 用于车辆的真空泵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6800236A (zh) 具有软开通功能的多通道固态功率控制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12255540A (zh) 一种低边接触器的粘连故障检测电路
CN114475489A (zh) 汽车的电源系统及汽车、汽车的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3056715U (zh) 车用集成配电控制器
CN212518377U (zh) 一种带反拖启动直流发电机控制器保护电路
CN114024363A (zh) 基于电动汽车的双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10810B (zh) 一种汽车及其电源系统的监控电路
CN213957558U (zh) 一种低边接触器的粘连故障检测电路
CN111381155A (zh) 用于诊断接触器的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CN213957559U (zh) 一种高边接触器的粘连故障检测电路
CN220358812U (zh) 供电电路及其故障保护电路、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CN112255539A (zh) 一种高边接触器的粘连故障检测电路
CN209972184U (zh) 一种电动车通讯故障下的电驱动安全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