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7257U -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7257U
CN220487257U CN202321899301.3U CN202321899301U CN220487257U CN 220487257 U CN220487257 U CN 220487257U CN 202321899301 U CN202321899301 U CN 202321899301U CN 220487257 U CN220487257 U CN 220487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blocking
device unit
edge
protecti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93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杰
白建超
高琨
王俊
冀大亨
赵慧娟
王朋帅
赖阳迅
索璇
李坤静
张俊
王海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93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7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7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7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包括若干防护装置单元体、若干拦绳及若干固定片;防护装置单元体包括2个防护主杆,所述防护主杆上端部通过水平主杆连接,所述防护主杆内侧之间设置若干加强杆;靠近所述防护主杆下端部外侧设置固定锥形杆;防护主杆中下部位置设置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的下端部应与防护主杆下端部在同一水平面内;沿着防护主杆外侧设置若干拦绳孔;固定片包括单侧固定片和双侧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拦绳端部相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沿拦绳设置灯带或醒目颜色提醒施工场地内人员临边位置,同时通过设置在各个防护装置单元体间的拦绳可以有效防止施工场地内人员掉落临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临边提醒及防护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基坑开挖施工中,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方案,对基坑内土体进行分层分段开挖。基坑开挖过程当中,开挖层和待开挖层、开挖段和待开完段由于高差会形成临时的临边,具有较大安全风险,需要在临边位置设置防护装置用于提醒施工场地内人员临边位置,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效防止施工场地内人员跌落临边。由于土体各层间开挖或各段间开挖周期较短,临边提醒及防护装置需要经常周转,因此临边提醒及防护装置应便于安装和拆除,同时可以循环使用,适应不同长度或形状的临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结构简单,由若干防护装置单元体组成,将防护装置单元体沿着临边布置,然后通过拦绳将各个防护装置单元体连接形成完整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结构新颖,可以沿拦绳设置灯带或醒目颜色提醒施工场地内人员临边位置,同时通过设置在各个防护装置单元体间的拦绳可以有效防止施工场地内人员掉落临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防护装置单元体、若干拦绳及若干固定片;防护装置单元体包括2个防护主杆,所述防护主杆上端部通过水平主杆连接,所述防护主杆内侧之间设置若干加强杆;靠近所述防护主杆下端部外侧设置固定锥形杆;防护主杆中下部位置设置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的下端部应与防护主杆下端部在同一水平面内;沿着防护主杆外侧设置若干拦绳孔;固定片包括单侧固定片和双侧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拦绳端部相接。
优选的,临边为曲线或者直线时,应选用单侧固定片,用于固定拦绳端部;临边为闭合曲线时,应选用双侧固定片,将拦绳端部连接,使拦绳形成闭合曲线。
优选的,防护装置单元体高度应为0.6米~1.2米。
优选的,沿临边布置防护装置单元体时,各防护装置单元体的间距应为1米~1.5米。
优选的,安装防护装置单元体时,防护装置单元体靠近临边较近的一侧距临边的距离不小于0.5米;
优选的,可以沿拦绳设置灯带或醒目颜色提醒施工场地内人员临边位置。
优选的,固定片的直径应大于拦绳孔的直径,防止固定片从拦绳孔中脱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防护装置单元体、若干拦绳及若干固定片。所述防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除,可以循环利用;防护装置单元体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便于堆放存储;所述防护装置适应性强,将防护装置单元体沿着不同形式的临边(曲线、直线或封闭曲线)布置,然后通过拦绳将各个防护装置单元体连接形成完整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结构新颖,可以沿拦绳设置灯带或醒目颜色提醒施工场地内人员临边位置,同时通过设置在各个防护装置单元体间的拦绳可以有效防止施工场地内人员掉落临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明所述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明所述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的防护装置单元体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明所述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的固定片立体图。
图标:1-防护装置单元体;2-拦绳;3-固定片;11-防护主杆;12-水平主杆;13-加强杆;14-固定锥形杆;15-侧支撑杆;16-拦绳孔;31-单侧固定片;32-双侧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若干”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图2所示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的防护装置单元体及图3所示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的固定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防护装置单元体(1)、若干拦绳(2)及若干固定片(3);防护装置单元体(1)包括2个防护主杆(11),所述防护主杆(11)上端部通过水平主杆(12)连接,所述防护主杆(11)内侧之间设置若干加强杆(13);靠近所述防护主杆(11)下端部外侧设置固定锥形杆(14);防护主杆(11)中下部位置设置侧支撑杆(15),所述侧支撑杆(15)的下端部应与防护主杆(11)下端部在同一水平面内;沿着防护主杆(11)外侧设置若干拦绳孔(16);固定片(3)包括单侧固定片(31)和双侧固定片(32);所述固定片(3)与拦绳(2)端部相接。
根据实际临边形状确定固定片(3):临边为曲线或者直线时,应选用单侧固定片(31),用于固定拦绳(2)端部;临边为闭合曲线时,应选用双侧固定片(32),将拦绳(2)端部连接,使拦绳(2)形成闭合曲线。
安装所述防护装置前,应根据临边的长度和稳定情况分别确定防护装置单元体(1)的布置间距及防护装置单元体(1)靠近临边较近的一侧距临边的距离。各防护装置单元体(1)的间距应保持一致,防护装置单元体(1)靠近临边较近的一侧距临边的距离应保持一致。
实际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防护装置单元体(1)的间距及防护装置单元体(1)靠近临边较近的一侧距临边的距离,但需满足:
沿临边布置防护装置单元体(1)时,各防护装置单元体(1)的间距应为1米~1.5米;
安装防护装置单元体(1)时,防护装置单元(1)体靠近临边较近的一侧距临边的距离不小于0.5米;
根据临边长度确定拦绳(2)的长度,拦绳(2)的长度应适当大于临边长度,预留足够长度用于与固定片(3)的连接;
准备充足的拦绳(2)和固定片(3)。
安装所述防护装置时:
首先应逐个安装防护装置单元体(1):
将防护装置单元体(1)立于安装位置,然后用锤子分别锤击固定锥形杆(14)上端部,具体做法是:先锤击一个固定锥形杆(14)上端部一次,再锤击另一个固定锥形杆(14)上端部一次,然后循环锤击,使2个固定锥形杆(14)均匀锤击进入土体。严禁先将一个固定锥形杆(14)锤击进入土体后,再锤击另一个固定锥形杆(14)。
待侧支撑杆(15)与土体接触后,可以停止锤击固定锥形杆(14)上端部;
依次或分段安装所述防护装置单元体(1)。
然后依次安装拦绳(2):
拦绳(2)安装顺序为:应先安装靠近临边较近的一侧的拦绳(2),然后再安装另一侧的拦绳(2);安装任意一侧拦绳(2)时,应自下而上依次安装;
安装某一个拦绳(2)时,应依次穿过防护装置单元体(1)上的拦绳孔(16),然后,拦绳(2)两端分别和单侧固定片(31)连接,或同一双侧固定片(32)连接;
按上述顺序依次安装拦绳(2)。
安装后的拦绳(2)不应处于绷紧状态,应处于松弛状态。
拆除所述防护装置时:
应先依次拆除拦绳(2):
拦绳(2)拆除顺序为:应先拆除距离临边较远一侧的拦绳(2),然后再拆除靠近临边较近的一侧的拦绳(2);拆除任意一侧拦绳(2)时,应自上而下依次拆除;
拆除某一拦绳(2)时,应先解除拦绳(2)端部与固定片(3)的连接,然后将拦绳(2)依次抽出拦绳孔(16);
按上述顺序依次拆除拦绳(2)。
然后依次拆除防护装置单元体(1),并做好清理及堆放工作。
可以沿拦绳(2)设置灯带或醒目颜色提醒施工场地内人员临边位置。
固定片(3)的直径应大于拦绳孔(16)的直径,防止固定片(3)从拦绳孔(16)中脱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防护装置单元体(1)、若干拦绳(2)及若干固定片(3);防护装置单元体(1)包括2个防护主杆(11),所述防护主杆(11)上端部通过水平主杆(12)连接,所述防护主杆(11)内侧之间设置若干加强杆(13);靠近所述防护主杆(11)下端部外侧设置固定锥形杆(14);防护主杆(11)中下部位置设置侧支撑杆(15),所述侧支撑杆(15)的下端部应与防护主杆(11)下端部在同一水平面内;沿着防护主杆(11)外侧设置若干拦绳孔(16);固定片(3)包括单侧固定片(31)和双侧固定片(32);所述固定片(3)与拦绳(2)端部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临边为曲线或者直线时,应选用单侧固定片(31);临边为闭合曲线时,应选用双侧固定片(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单元体(1)高度应为0.6米~1.2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临边布置防护装置单元体(1)时,各防护装置单元体(1)的间距应为1米~1.5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防护装置单元体(1)时,防护装置单元体(1)靠近临边较近的一侧距临边的距离不小于0.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片(3)的直径应大于拦绳孔(16)的直径。
CN202321899301.3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 Active CN220487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9301.3U CN220487257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9301.3U CN220487257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7257U true CN220487257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9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9301.3U Active CN220487257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7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3420B (zh) 大跨度球节点球面网架群拔杆吊装施工工法
JP5351382B2 (ja) 立坑用足場の組立方法及び立坑用足場の撤去方法
CN220487257U (zh) 一种用于临边防护的装置
CN113404268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脚手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KR100925539B1 (ko) 벽체용 피톤 및 이에 의한 벽체용 낙하방지시스템
CN215055577U (zh) 一种用于钢平台防护的洞口格栅板
CN210563780U (zh) 一种拼接式空间分隔临时防护围挡
WO2021049967A1 (ru) Несущ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гравитационной системы накопления энергии
CN213682093U (zh) 一种可回收钢绞线的锚具
CN216108576U (zh) 一种应用于降水井上的平台搭设结构
CN220301392U (zh) 一种新型人工挖孔桩孔口防护盖板
CN215830073U (zh) 一种工具式安全挑网
CN214368976U (zh) 监控杆
CN219753132U (zh) 一种衡重式防洪堤浆砌石墙身安全立网和安全结构
CN213627021U (zh) 一种防倾覆建筑基坑防护围栏
CN213039059U (zh) 一种建筑安全防护用人员警示装置
CN210669429U (zh) 基于电缆线电缆桥架的定位结构
CN213741089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深基坑既有管线的悬吊保护结构
CN211341839U (zh) 一种施工电梯用防护棚
CN219175208U (zh) 一种组合式桩孔防护装置
CN214653051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提升装置
CN211524146U (zh) 一种高空作业用防护装置
CN219471611U (zh) 一种装配式高空作业防护网
CN213774625U (zh) 基坑下人马道固定体系
CN216076209U (zh) 一种调节灵活的建筑外挂式操作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