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7193U -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7193U
CN220487193U CN202321494247.4U CN202321494247U CN220487193U CN 220487193 U CN220487193 U CN 220487193U CN 202321494247 U CN202321494247 U CN 202321494247U CN 220487193 U CN220487193 U CN 220487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ing seat
rotating
rotatio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42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
孔君令
高凤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42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7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7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木房建技术领域的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液压伸缩杆、第一支撑座和第一顶板,第一支撑座中设有调节组件、转动组件和转动座,转动座通过螺杆和螺纹筒连接有第二顶板,且第二顶板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液压伸缩杆和第二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底座和第一顶板等结构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二底座和第二顶板等结构增加支撑位置和支撑面积,提高支撑效果;通过调节组件调整第二顶板等结构的位置,通过转动组件使转动座等结构转动,并带动第二支撑座和第二顶板等结构相对于第一支撑座向外侧转动,从而根据施工需要,对后浇带的支撑位置以及支撑范围进行调节,提高支撑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房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混凝土带,即后浇带。梁板后浇带等需要在其底部设置支撑结构,以提高后浇带的位置稳定性。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835191.3的一种土木房建用后浇带支撑结构,其结构包括底板和支撑座,底板中设有调节组件和轮子,顶端设有固定柱和插杆,并通过插杆顶端连接有存放台,通过插杆和存放台等结构,使存放台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环境进行精准化高度调节,确保其适用于施工现场。
但是上述支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对高度位置位置进行调整,不能根据使用需要,对支撑位置和支撑范围进行调整,使用不方便。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的顶面四角处均固定有竖直的第一液压伸缩杆,且四个第一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共同固定有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顶板;
第一底座的两侧共对称设有四个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第二液压伸缩杆,第二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顶板;
第一支撑座的内部设有空腔,且第一支撑座的两侧对应四个第二支撑座的位置设有调节槽,第二支撑座的内侧端固定有螺纹筒,螺纹筒中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内侧端穿过调节槽并伸入第一支撑座的内部;
第一支撑座中对应螺杆的内侧端位置设有转动座,且螺杆与转动座转动连接,转动座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转动轴,并通过转动轴与第一支撑座底部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上连接有转动组件,转动座的内侧段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连接有调节组件,且连接轴和螺杆位于转动轴的两侧。
优选的,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转动轴外侧的转动筒,转动筒的外侧上部固定有锥齿圈,下部固定有带轮,螺杆的内侧段上固定有锥齿轮,且锥齿轮与锥齿圈啮合,四个带轮上共同设有一个传动带,且其中一个转动筒的底端伸出第一支撑座,并连接有电机。
优选的,每个带轮的一侧均设有调整轮,调整轮与第一支撑座的内腔底面转动连接,且传动带和调整轮和带轮之间。
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对称且平行设置的两个调节座,两个调节座之间对称且平行连接有两个双向液压伸缩杆,且双向液压伸缩杆的中部固定于第一支撑座的内腔底面,调节座上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槽,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轴分别位于对应的连接槽中。
优选的,第二底座的顶面内侧段上固定有竖直的端板,端板上固定有水平的导向筒,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位置与转动轴的位置对应,且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转动板上固定有水平的导向杆,且导向杆滑动连接于导向筒中。
优选的,第二底座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移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底座和第一顶板等结构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二底座和第二顶板等结构增加支撑位置和支撑面积,提高支撑效果;通过调节组件调整第二顶板等结构的位置,并使第二底座随之移动,并通过转动组件使转动座等结构带动螺杆和螺纹筒等结构绕转动轴转动,从而使第二支撑座和第二顶板等结构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座向外侧转动,从而根据施工需要,对后浇带的支撑位置以及支撑范围进行调节,提高支撑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杆的内侧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底座,101-第一液压伸缩杆,102-第一支撑座,103-第一顶板,104-转动块,105-转动板,106-导向杆;
2-第二底座,201-第二液压伸缩杆,202-第二支撑座,203-第二顶板,204-螺纹筒,205-端板,206-导向筒;
3-螺杆,301-锥齿轮,302-转动座,303-连接轴,304-转动筒,305-锥齿圈,306-带轮,307-转动轴,308-调整轮;
4-调节座,401-连接槽,402-双向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的顶面四角处均固定有竖直的第一液压伸缩杆101,且四个第一液压伸缩杆101的顶端共同固定有第一支撑座102,第一支撑座102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顶板103;
第一底座1的两侧共对称设有四个第二底座2,第二底座2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第二液压伸缩杆201,第二液压伸缩杆20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支撑座202,第二支撑座202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顶板203;
第一支撑座102的内部设有空腔,且第一支撑座102的两侧对应四个第二支撑座202的位置设有调节槽,第二支撑座202的内侧端固定有螺纹筒204,螺纹筒204中螺纹连接有螺杆3,螺杆3的内侧端穿过调节槽并伸入第一支撑座102的内部;
第一支撑座102中对应螺杆3的内侧端位置设有转动座302,且螺杆3与转动座302转动连接,转动座302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转动轴307,并通过转动轴307与第一支撑座102底部转动连接,且转动轴307上连接有转动组件,转动座302的内侧段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303,连接轴303连接有调节组件,且连接轴303和螺杆3位于转动轴307的两侧。
在对梁板后浇带的结构进行支撑时,通过第一底座1和第一顶板103等结构对中间位置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二底座2和第二顶板203等结构增加支撑位置和支撑面积,提高支撑效果;通过调节组件调整第二顶板203等结构的位置,并使第二底座2随之移动,并通过转动组件使转动座302等结构带动螺杆3和螺纹筒204等结构绕转动轴307转动,从而使第二支撑座202和第二顶板203等结构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座102向外侧转动,从而根据施工需要,对后浇带的支撑位置以及支撑范围进行调节,提高支撑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其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转动轴307外侧的转动筒304,转动筒304的外侧上部固定有锥齿圈305,下部固定有带轮306,螺杆3的内侧段上固定有锥齿轮301,且锥齿轮301与锥齿圈305啮合,四个带轮306上共同设有一个传动带,且其中一个转动筒304的底端伸出第一支撑座102,并连接有电机,当需要调整第二顶板203等结构的外移距离时,通过电机的驱动以及传动带和带轮306的转动,使四个转动筒304带动锥齿圈305转动,进而使追齿轮带动螺杆3转动,并使螺纹筒204带动第二支撑座202等结构向外移动,调整第二顶板203的位置。
其中,调节组件包括对称且平行设置的两个调节座4,两个调节座4之间对称且平行连接有两个双向液压伸缩杆402,且双向液压伸缩杆402的中部固定于第一支撑座102的内腔底面,调节座4上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槽40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轴303分别位于对应的连接槽401中,通过双向液压伸缩杆402使两侧的调节座4同时向外侧或同时向内侧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槽401带动连接轴303运动,进而使转动座302带动螺杆3、螺纹筒204等结构绕转动轴307转动,调节第二顶板203等结构的位置。
其中,第二底座2的顶面内侧段上固定有竖直的端板205,端板205上固定有水平的导向筒206,第一液压伸缩杆101的位置与转动轴307的位置对应,且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04,转动块104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105,转动板105上固定有水平的导向杆106,且导向杆106滑动连接于导向筒206中,在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调整第二顶板203等结构的作用时,通过转动座302和导向杆106等结构使第二底座2随之转动和移动,为第二底座2提供导向等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带轮306的一侧均设有调整轮308,调整轮308与第一支撑座102的内腔底面转动连接,且传动带和调整轮308和带轮306之间,通过设置调整轮308,调整传动带的位置,增大带轮306和传动带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传动稳定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底座2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移动轮,在调节第二顶板203等结构的位置时,能够使第二底座2随之移动,并使第二底座2移动更加快速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的顶面四角处均固定有竖直的第一液压伸缩杆(101),且四个第一液压伸缩杆(101)的顶端共同固定有第一支撑座(102),第一支撑座(102)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顶板(10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座(1)的两侧共对称设有四个第二底座(2),第二底座(2)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第二液压伸缩杆(201),第二液压伸缩杆(20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支撑座(202),第二支撑座(202)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顶板(203);
所述第一支撑座(102)的内部设有空腔,且第一支撑座(102)的两侧对应四个第二支撑座(202)的位置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二支撑座(202)的内侧端固定有螺纹筒(204),螺纹筒(204)中螺纹连接有螺杆(3),螺杆(3)的内侧端穿过调节槽并伸入第一支撑座(102)的内部;
所述第一支撑座(102)中对应螺杆(3)的内侧端位置设有转动座(302),且螺杆(3)与转动座(302)转动连接,转动座(302)的底部中间固定有转动轴(307),并通过转动轴(307)与第一支撑座(102)底部转动连接,且转动轴(307)上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座(302)的内侧段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303),连接轴(303)连接有调节组件,且连接轴(303)和螺杆(3)位于转动轴(307)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转动轴(307)外侧的转动筒(304),转动筒(304)的外侧上部固定有锥齿圈(305),下部固定有带轮(306),所述螺杆(3)的内侧段上固定有锥齿轮(301),且锥齿轮(301)与锥齿圈(305)啮合,四个所述带轮(306)上共同设有一个传动带,且其中一个转动筒(304)的底端伸出第一支撑座(102),并连接有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带轮(306)的一侧均设有调整轮(308),调整轮(308)与第一支撑座(102)的内腔底面转动连接,且传动带和调整轮(308)和带轮(30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对称且平行设置的两个调节座(4),两个调节座(4)之间对称且平行连接有两个双向液压伸缩杆(402),且双向液压伸缩杆(402)的中部固定于第一支撑座(102)的内腔底面,所述调节座(4)上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槽(40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轴(303)分别位于对应的连接槽(40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2)的顶面内侧段上固定有竖直的端板(205),端板(205)上固定有水平的导向筒(206),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101)的位置与转动轴(307)的位置对应,且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04),转动块(104)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105),转动板(105)上固定有水平的导向杆(106),且导向杆(106)滑动连接于导向筒(20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2)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移动轮。
CN202321494247.4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Active CN22048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4247.4U CN220487193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4247.4U CN220487193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7193U true CN220487193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6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4247.4U Active CN220487193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7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87193U (zh)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CN105668209A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式转角传运架
WO2021093450A1 (zh) 转向装置及具有其的抹平机器人
CN110700624B (zh) 一种建筑物移位系统及方法
CN210421437U (zh) 旋转式模块化集成活动房
DE3024286A1 (de) Turmdrehkran
CN206064292U (zh) 单臂式多维运动混合机
CN21604260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
CN211949681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加强层桁架预拼装胎架
CN22005627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粉刷升降台
CN220868213U (zh) 一种桩基施工辅助平台
CN21715356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建筑测量工具
CN220167474U (zh) 一种可移动折叠楼板模板支架
CN212334437U (zh) 一种施工用吊车
CN214624375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演示装置
CN220336387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CN216663695U (zh) 一种道路整平装置
CN220301385U (zh) 一种挡墙砌筑结构
CN217226059U (zh) 一种预制箱梁用胎架固定机构
CN219175283U (zh) 一种土方路基边坡修整装置
CN219794634U (zh) 一种模板连接架
CN211850718U (zh) 一种方便建筑外围施工的升降支撑架
CN215107132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
CN20306654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立体停车装置
CN216892011U (zh) 一种梁桥面板湿接缝用的模板升降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