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1267U - 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1267U
CN220481267U CN202321630231.1U CN202321630231U CN220481267U CN 220481267 U CN220481267 U CN 220481267U CN 202321630231 U CN202321630231 U CN 202321630231U CN 220481267 U CN220481267 U CN 220481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opening
rod
retentio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02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书利
张兆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wei Taiqiang Pingya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wei Taiqiang Pingya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wei Taiqiang Pingya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wei Taiqiang Pingya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02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1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1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1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包括打磨机主体、连接端、打磨盘和握柄,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打磨机主体的前侧,所述打磨盘设置于连接端的前侧,所述握柄固定连接于打磨机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端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插接件。通过设置壳体、插接件、第一通口、防护组件、第二通口、固位组件、第三通口、按压杆、传动杆和传动柱的配合使用,将插接杆插入插接件的内腔,过程中插接杆对固位插杆进行挤压,使得固位插杆向后移动,并对弹簧进行挤压,解决了现有在打磨机的打磨过程中,通常会有碎屑颗粒飞出,使用者的手部最靠近打磨机的工作区域,易受到飞溅的颗粒碰撞而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机全称往复式电动抛光打磨机,又名锉磨机,广泛用于模具行业的精加工及表面抛光处理,是一款同类气动产品的替代品,打磨机使用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除能够熟练使用的维修大班人员外,其他人不得使用,在铜板带加工用辊长久使用后可能出现磨损,此时使用者可通过打磨机对辊进行打磨修复,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打磨机的打磨过程中,通常会有碎屑颗粒飞出,使用者的手部最靠近打磨机的工作区域,易受到飞溅的颗粒碰撞而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具备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保护,且不影响打磨机正常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打磨机的打磨过程中,通常会有碎屑颗粒飞出,使用者的手部最靠近打磨机的工作区域,易受到飞溅的颗粒碰撞而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包括打磨机主体、连接端、打磨盘和握柄,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打磨机主体的前侧,所述打磨盘设置于连接端的前侧,所述握柄固定连接于打磨机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端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插接件的内腔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第二通口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口,所述第三通口的内腔设置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护手壳和插接杆,所述插接杆固定连接于护手壳的顶部,所述插接杆的后侧开设有固位通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位组件包括固位插杆和两个传动件,两个所述传动件分别固定连接于固位插杆两侧的底部,所述固位插杆的底部开设有限位通口,所述限位通口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所述传动件与传动柱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按压杆靠近第三通口内壁的一侧与第三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按压杆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侧与固位插杆后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后侧与壳体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护手壳设置于打磨盘的后侧,所述护手壳设置于握柄的前侧,所述插接杆靠近插接件内壁的一侧与插接件的内壁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位插杆靠近第一通口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靠近第二通口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靠近固位通口内壁的一侧与固位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传动件的顶部与传动杆底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件内壁靠近传动柱的一侧与传动柱的表面相接触,所述限位杆靠近限位通口内壁的一侧与限位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杆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插接件、第一通口、防护组件、第二通口、固位组件、第三通口、按压杆、传动杆和传动柱的配合使用,将插接杆插入插接件的内腔,过程中插接杆对固位插杆进行挤压,使得固位插杆向后移动,并对弹簧进行挤压,解决了现有在打磨机的打磨过程中,通常会有碎屑颗粒飞出,使用者的手部最靠近打磨机的工作区域,易受到飞溅的颗粒碰撞而损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组件,能够在安装护手壳后,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保护,防止修磨过程中飞溅的颗粒损伤使用者的手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位组件,能够在固位插杆进入固位通口的内腔后,对插接件及护手壳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完成对护手壳的安装固定。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按压杆,能够带动传动杆移动,通过设置传动杆,能够带动传动柱移动,通过设置传动柱,能够带动传动件移动,通过设置按键,能够方便使用者按压按压杆。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在弹簧受到固位插杆挤压后产生推力,对固位插杆起到复位作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护手壳,能够在安装护手壳后,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保护,防止修磨过程中飞溅的颗粒损伤使用者的手部,通过设置插接杆,能够在插接杆进入插接件的内腔后,对护手壳的位置进行初步固定,此时固位插杆进入插接杆所开设的固位通口后,完成对护手壳的安装固定。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位插杆,能够在固位插杆进入固位通口的内腔后,对插接件及护手壳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完成对护手壳的安装固定,通过设置第一通口,使得固位插杆能够通过第一通口穿过插接件从而进入固位通口的内腔,通过设置传动件,能够带动固位插杆移动,使固位插杆脱离固位通口内腔的同时对弹簧进行挤压,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配合限位通口使用,对固位插杆在壳体内腔中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固位插杆在移动时发生位置的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打磨机主体、连接端、打磨盘、握柄、护手壳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插接件、插接杆和壳体处立体的剖视图。
图中:1、打磨机主体;2、连接端;3、打磨盘;4、握柄;5、壳体;6、插接件;7、第一通口;8、防护组件;801、护手壳;802、插接杆;803、固位通口;9、第二通口;10、固位组件;1001、固位插杆;1002、传动件;1003、限位通口;1004、限位杆;11、第三通口;12、按压杆;13、传动杆;14、传动柱;15、按键;16、弹簧。
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包括打磨机主体1、连接端2、打磨盘3和握柄4,连接端2固定连接于打磨机主体1的前侧,打磨盘3设置于连接端2的前侧,握柄4固定连接于打磨机主体1的底部,连接端2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壳体5,壳体5的前侧设置有插接件6,插接件6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通口7,插接件6的内腔设置有防护组件8,壳体5的前侧开设有第二通口9,第二通口9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组件10,壳体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口11,第三通口11的内腔设置有按压杆12,按压杆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3,传动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柱14。
参考图2和图3,防护组件8包括护手壳801和插接杆802,插接杆802固定连接于护手壳801的顶部,插接杆802的后侧开设有固位通口803。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组件8,能够在安装护手壳801后,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保护,防止修磨过程中飞溅的颗粒损伤使用者的手部。
参考图4,固位组件10包括固位插杆1001和两个传动件1002,两个传动件1002分别固定连接于固位插杆1001两侧的底部,固位插杆1001的底部开设有限位通口1003,限位通口100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1004,传动件1002与传动柱14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位组件10,能够在固位插杆1001进入固位通口803的内腔后,对插接件6及护手壳801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完成对护手壳801的安装固定。
参考图4,按压杆12靠近第三通口11内壁的一侧与第三通口11的内壁相接触,按压杆12远离壳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键15。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按压杆12,能够带动传动杆13移动,通过设置传动杆13,能够带动传动柱14移动,通过设置传动柱14,能够带动传动件1002移动,通过设置按键15,能够方便使用者按压按压杆12。
参考图4,限位杆1004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16,弹簧16的前侧与固位插杆1001后侧的表面固定连接,弹簧16的后侧与壳体5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弹簧16,能够在弹簧16受到固位插杆1001挤压后产生推力,对固位插杆1001起到复位作用。
参考图2和图3,护手壳801设置于打磨盘3的后侧,护手壳801设置于握柄4的前侧,插接杆802靠近插接件6内壁的一侧与插接件6的内壁相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护手壳801,能够在安装护手壳801后,对使用者的手部进行保护,防止修磨过程中飞溅的颗粒损伤使用者的手部,通过设置插接杆802,能够在插接杆802进入插接件6的内腔后,对护手壳801的位置进行初步固定,此时固位插杆1001进入插接杆802所开设的固位通口803后,完成对护手壳801的安装固定。
参考图4,固位插杆1001靠近第一通口7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通口7的内壁相接触,固位插杆1001靠近第二通口9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口9的内壁相接触,固位插杆1001靠近固位通口803内壁的一侧与固位通口803的内壁相接触,传动件1002的顶部与传动杆13底部的表面相接触,传动件1002内壁靠近传动柱14的一侧与传动柱14的表面相接触,限位杆1004靠近限位通口1003内壁的一侧与限位通口1003的内壁相接触,限位杆1004靠近壳体5内壁的一侧与壳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位插杆1001,能够在固位插杆1001进入固位通口803的内腔后,对插接件6及护手壳801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完成对护手壳801的安装固定,通过设置第一通口7,使得固位插杆1001能够通过第一通口7穿过插接件6从而进入固位通口803的内腔,通过设置传动件1002,能够带动固位插杆1001移动,使固位插杆1001脱离固位通口803内腔的同时对弹簧16进行挤压,通过设置限位杆1004,能够配合限位通口1003使用,对固位插杆1001在壳体5内腔中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固位插杆1001在移动时发生位置的偏移。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插接杆802插入插接件6的内腔,过程中插接杆802对固位插杆1001进行挤压,使得固位插杆1001向后移动,并对弹簧16进行挤压,当固位通口803的位置与第一通口7的位置相对时,在弹簧16的推力下使得固位插杆1001复位进入固位通口803的内腔,完成对插接杆802位置的固定,即完成对护手壳801的安装固定,此时使用者可通过对手部进行保护,防止修磨过程中飞溅的颗粒损伤使用者的手部,使用者通过将向两个按键15相对的方向按压按键15,带动两个按压杆12向着两个按压杆12相对的方向移动,按压杆12带动传动杆13移动,传动杆13带动传动柱14移动,传动柱14通过带动传动件1002向后移动从而带动固位插杆1001向后移动,使得固位插杆1001脱离固位通口803的内腔,解除对插接杆802位置的固定,此时使用者可将护手壳801进行拆卸。
综上所述:该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通过设置壳体5、插接件6、第一通口7、防护组件8、第二通口9、固位组件10、第三通口11、按压杆12、传动杆13和传动柱14的配合使用,将插接杆802插入插接件6的内腔,过程中插接杆802对固位插杆1001进行挤压,使得固位插杆1001向后移动,并对弹簧16进行挤压,解决了现有在打磨机的打磨过程中,通常会有碎屑颗粒飞出,使用者的手部最靠近打磨机的工作区域,易受到飞溅的颗粒碰撞而损伤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包括打磨机主体(1)、连接端(2)、打磨盘(3)和握柄(4),所述连接端(2)固定连接于打磨机主体(1)的前侧,所述打磨盘(3)设置于连接端(2)的前侧,所述握柄(4)固定连接于打磨机主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前侧设置有插接件(6),所述插接件(6)的后侧开设有第一通口(7),所述插接件(6)的内腔设置有防护组件(8),所述壳体(5)的前侧开设有第二通口(9),所述第二通口(9)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组件(10),所述壳体(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口(11),所述第三通口(11)的内腔设置有按压杆(12),所述按压杆(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3),所述传动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柱(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8)包括护手壳(801)和插接杆(802),所述插接杆(802)固定连接于护手壳(801)的顶部,所述插接杆(802)的后侧开设有固位通口(8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组件(10)包括固位插杆(1001)和两个传动件(1002),两个所述传动件(1002)分别固定连接于固位插杆(1001)两侧的底部,所述固位插杆(1001)的底部开设有限位通口(1003),所述限位通口(100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1004),所述传动件(1002)与传动柱(14)配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12)靠近第三通口(11)内壁的一侧与第三通口(1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按压杆(12)远离壳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键(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004)的两侧均设置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前侧与固位插杆(1001)后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6)的后侧与壳体(5)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手壳(801)设置于打磨盘(3)的后侧,所述护手壳(801)设置于握柄(4)的前侧,所述插接杆(802)靠近插接件(6)内壁的一侧与插接件(6)的内壁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插杆(1001)靠近第一通口(7)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通口(7)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1001)靠近第二通口(9)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口(9)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1001)靠近固位通口(803)内壁的一侧与固位通口(803)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传动件(1002)的顶部与传动杆(13)底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件(1002)内壁靠近传动柱(14)的一侧与传动柱(14)的表面相接触,所述限位杆(1004)靠近限位通口(1003)内壁的一侧与限位通口(1003)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杆(1004)靠近壳体(5)内壁的一侧与壳体(5)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2321630231.1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Active CN220481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0231.1U CN220481267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0231.1U CN220481267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1267U true CN220481267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3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0231.1U Active CN220481267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1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168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硬盘装置
EP3503753B1 (de) Schutzhelm
CN220481267U (zh) 一种铜板带加工用辊的修磨装置
EP0756468B1 (en) Scratch proof squeegee blade holding apparatus
CN211519406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汽车液晶屏
CN210377609U (zh) 一种门禁考勤装置
CN214643302U (zh) 一种拆卸工具
CN210306993U (zh) 一种用于超精密数控机床的防护罩
CN210996548U (zh) 成型刀
CN217475530U (zh) 一种自动化加工用板件打磨磨床
CN219993414U (zh) 一种多功能的门锁
CN219684005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开孔器
CN220330726U (zh) 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数控机床
CN113422245A (zh) 一种计算机内存条用防接触不良的插口辅助装置
CN213731260U (zh) 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具有调节结构的抓取装置
CN218798573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金属冲压机
CN210768408U (zh) 一种注塑机
CN217344922U (zh) 一种角磨机的防护罩组件和角磨机
CN214208560U (zh) 一种洗牙装置及洗牙器
CN213828835U (zh) 一种防尘电动工具
CN216656690U (zh) 一种防触电的直流脉冲氩弧焊机
CN218314072U (zh) 单手锯
CN218873992U (zh) 一种新型打磨除锈工具
CN220239746U (zh) 一种可除尘的架子背盖加工冲床
CN211415259U (zh) 一种自带磨刀功能的刀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