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5824U - 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5824U
CN220475824U CN202321714535.6U CN202321714535U CN220475824U CN 220475824 U CN220475824 U CN 220475824U CN 202321714535 U CN202321714535 U CN 202321714535U CN 220475824 U CN220475824 U CN 220475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obile phone
charging port
shell
layer detach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45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aideshe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aideshe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aideshe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aideshe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45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5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5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5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外侧开设有与外壳体内侧设置的卡扣配合的卡接位,所述外壳体外部中间位置粘接有引磁圈,所述引磁圈下方的外壳体上开设有支架放置位,所述支架放置位内设置有支架一和支架二,所述内壳体底部开设有充电口一,所述充电口一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一,所述外壳体底部开设有充电口二,所述充电口二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壳体外侧开设的卡接位与外壳体内侧设置的卡扣配合,进而将内壳体与外壳体卡接,双层壳可拆卸设置,便于更换外壳体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背景技术
手机壳是很常见的日常电子用品保护套,由于智能产品的发展,手机保护套又叫手机壳,手机因为使用频率高,所以手机保护套不单单起到保护的作用还起到各式各样的辅助作用,比如作为支架使用,可以变换任意角度摆放手机,比如无线充,很多能无线充的手机,因为加了一个壳就无法实现无线充,所以需要加上引磁圈,为了使多种功能结合,每款手机壳的结构设计都不同,现有的手机壳多为一体式设计,需要改变一些使用功能时,就需要对外壳进行更换,生产成本增高,不容易实现定制化。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即需要设计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外侧开设有与外壳体内侧设置的卡扣配合的卡接位,所述外壳体外部中间位置粘接有引磁圈,所述引磁圈下方的外壳体上开设有支架放置位,所述支架放置位内设置有支架一和支架二,所述内壳体底部开设有充电口一,所述充电口一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一,所述外壳体底部开设有充电口二,所述充电口二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壳体外侧开设的卡接位与外壳体内侧设置的卡扣配合,进而将内壳体与外壳体卡接,双层壳可拆卸设置,便于更换外壳体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
2、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体外侧设置引磁圈,通过引磁圈可以与磁性支架吸附,进而便于对手机进行支撑,也可以通过将支架一和支架二打开,形成三角形对手机进行支撑,实现了多种支撑方式,使用更加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内壳体内侧设置有防滑隔热网,将内壳体与手机背面分隔一定的距离,进而便于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内壳体;2、防滑隔热网; 3、外壳体;4、引磁圈;5、支架放置位;6、支架一;7、支架二;8、充电口一;9、散热孔一;10、充电口二;11、散热孔二;12、防护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3,所述内壳体1外侧开设有与外壳体3内侧设置的卡扣配合的卡接位,所述外壳体3外部中间位置粘接有引磁圈4,所述引磁圈4下方的外壳体3上开设有支架放置位5,所述支架放置位5内设置有支架一6和支架二7,所述内壳体1底部开设有充电口一8,所述充电口一8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一9,所述外壳体3底部开设有充电口二10,所述充电口二10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二11,所述充电口一8与充电口二10的位置对应,所述散热孔一9与散热孔二11的位置对应。
具体的,所述内壳体1内侧设置有防滑隔热网2,将内壳体1与手机背面分隔一定的距离,进而便于进行散热。
具体的,所述支架一6下端与支架放置位5内侧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二7上端与支架放置位5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一6上端与支架二7下端一侧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架一6与支架二7形成三角形。
具体的,所述外壳体3外侧多处均分别设置有防滑纹12。
工作原理:首先将内壳体1外侧开设的卡接位与外壳体3内侧设置的卡扣配合,将内壳体1与外壳体3卡接,双层使用时,通过引磁圈4可以与磁性支架吸附,进而便于对手机进行支撑,如附图2所示,也可以通过将支架一6和支架二7打开,形成三角形对手机进行支撑,实现了多种支撑方式,使用更加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7)

1.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外侧开设有与外壳体(3)内侧设置的卡扣配合的卡接位,所述外壳体(3)外部中间位置粘接有引磁圈(4),所述引磁圈(4)下方的外壳体(3)上开设有支架放置位(5),所述支架放置位(5)内设置有支架一(6)和支架二(7),所述内壳体(1)底部开设有充电口一(8),所述充电口一(8)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一(9),所述外壳体(3)底部开设有充电口二(10),所述充电口二(10)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二(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内侧设置有防滑隔热网(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6)下端与支架放置位(5)内侧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二(7)上端与支架放置位(5)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一(6)上端与支架二(7)下端一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6)与支架二(7)形成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一(8)与充电口二(10)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一(9)与散热孔二(11)的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外侧多处均分别设置有防滑纹(12)。
CN202321714535.6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Active CN220475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4535.6U CN220475824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4535.6U CN220475824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5824U true CN220475824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5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4535.6U Active CN220475824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5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2528U (zh) 旅行式多功能充電器結構及其控制系統
CN220475824U (zh) 一种双层可拆卸多功能手机壳
CN202309174U (zh) 移动式无线充电座
CN206790539U (zh) 一种功能配件分离式智能手机
CN203445993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蓝牙音箱
CN210554205U (zh) 一种汽车中控台底座
CN201584457U (zh) 手机皮套式充电电池
CN207022059U (zh) 移动终端及其扩展模块安装结构
CN216490648U (zh) 一种可折叠拓展屏手机壳
CN21062914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背夹电池
CN214154075U (zh) 磁吸式组合充电装置
CN211127898U (zh) 一种手机套
CN210629801U (zh) 充电仓及带充电仓的耳机
CN209710292U (zh) 耳机
CN202014289U (zh) 移动终端
CN205942174U (zh) 一种一体式多接口液晶显示模块柔性电路板
CN201328113Y (zh) 分布式基站模块
CN210469307U (zh) 多功能蓝牙适配器
CN205754304U (zh) 一种无线通讯装置
CN213094246U (zh) 一种天线馈点外露的手机
CN217522599U (zh) 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支架
CN210351573U (zh) 一种带有蓝牙音箱功能的蓝牙耳机
CN213846763U (zh) 多层支架铰接的手机壳
KR200195459Y1 (ko) 무선데이터통신용단자가부설된휴대폰충전대
CN210837876U (zh) 一种电动车车管架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