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1850U - 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1850U
CN220471850U CN202322113058.4U CN202322113058U CN220471850U CN 220471850 U CN220471850 U CN 220471850U CN 202322113058 U CN202322113058 U CN 202322113058U CN 220471850 U CN220471850 U CN 220471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grid plat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30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博义
黄锐霖
徐余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30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1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1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1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空调室内机壳体包括面框和面板组件,面框上端壁设有第一进风口,前端壁设有第二进风口;面板组件可拆卸连接于面框,面板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格栅板和面板,格栅板和面板的其中一个安装于第一进风口处,另一个安装于第二进风口处。通过设置面板组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格栅板的安装位置,保证空调室内机进风量充足。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格栅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顶部,但在实际的安装环境中,存在空调室内机的顶部预留空间不足的情况,例如用户要求将空调室内机安装在飘窗上梁位置、房间层高过低等情况。当空调室内机的顶部预留空间不足时,顶部的进风格栅不能适应顶部预留空间不足的环境,导致空调室内机的进风量不足,严重影响到空调器的制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壳体,能够根据安装环境选择格栅板的安装位置,保证空调室内机进风量充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壳体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包括面框和面板组件,面框上端壁设有第一进风口,前端壁设有第二进风口;面板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面框,所述面板组件包括格栅板和面板,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另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安装空调室内机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格栅板的安装位置,当空调室内机的安装位置距离天花板较近时,为了克服空调室内机顶部进风空间不足的问题,用户可以将格栅板安装到面框前端壁的第二进风口处,使外部空气能够穿过格栅板和第二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内机进行循环;当空调室内机的安装位置满足要求时,用户可以将格栅板安装到面框上端壁的第一进风口处,此时面板安装于第二进风口处并封闭第二进风口,保证空调室内机壳体的正面整洁美观。通过设置面板组件,在顶部进风空间不足时,用户将格栅板安装在面框的前端壁,保证空调器的制冷效率;在顶部进风空间足够时,用户将格栅板安装在面框的上端壁,有效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美观度;可拆卸的面板组件装卸简单,并且可以在不同安装环境中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安装模式,保证空调室内机在不同安装环境中都有充足的进风量,有效扩展空调室内机的适用场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相互独立,所述格栅板的外形尺寸和所述面板的外形尺寸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框设有弧面,所述弧面形成于所述面框的上端壁和前端壁的连接处,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弯曲部,两个所述弯曲部相互抵接并和所述弧面共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端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个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前端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另一个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个与所述上端壁平齐,另一个与所述前端壁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框设有四个连接部,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两侧,另外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两侧,所述格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定位凸起,所述面框设有插孔,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插孔的一侧,所述定位凸起设有和所述插孔连通的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为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弹性卡块和所述插孔插接配合,并且所述导向斜面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格栅板包括多个第一筋条和多个第二筋条,多个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格栅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格栅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筋条和多个所述第二筋条相互交叉并形成多个进风通道,自所述格栅板的远离所述面框的一侧向靠近所述面框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筋条朝远离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连接处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面板之间的夹角为α,满足:45°≤α<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面板组件,使格栅板的安装位置可以自由切换,在不同安装环境中保证空调室内机有足够的进风量,有效扩大空调室内机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面板组件,使格栅板的安装位置可以自由切换,在不同安装环境中保证空调室内机有足够的进风量,有效扩大空调室内机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2中B处的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面框100;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出风口105;第一定位块110;第二定位块120;侧板130;连接部140;插孔1401;卡槽1402;定位凸起141;隔板150;加强筋160;面板组件200;进风通道201;格栅板210;第一连接件211;导向斜面2111;第一筋条212;第二筋条213;面板220;第二连接件221;弯曲部2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可以自由选择格栅板210的安装位置。目前主流的空调室内机将进风格栅设置在顶部,导致空调室内机难以满足不同安装环境下的制冷需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面板组件200,在实际安装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选择不同的格栅板210安装位置,保证空调室内机在各种环境下都有足够的进风量,保证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效果,有效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适用性。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壳体包括面框100和面板组件200,面框100内部设有容置空调室内机各个功能元件,例如换热器,风轮,底盘等元件的内腔(图中未示出),面框100上端壁设有第一进风口101,前端壁设有第二进风口102,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均与内腔连通;面板组件200可拆卸连接于面框100,面板组件200包括格栅板210和面板220,格栅板210和面板220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可以连接成一体结构,在此不再具体限定,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的其中一个安装于第一进风口101处,另一个安装于第二进风口102处。
继续参照图1所示,面框100的出风口105等结构,和常规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布置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空调室内机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格栅板210的安装位置,例如面框100距离房间天花板较近或者吸顶安装时,空调器顶部进风空间不足,用户可以将格栅板210安装到面框100前端壁的第二进风口102处,此时,面板组件200的面板220安装于第一进风口101处并封闭第一进风口101,室内空气依次穿过格栅板210和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空调室内机进行循环,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制冷效率;又例如面框100安装环境正常,空调室内机顶部有足够的进风空间,用户可以将格栅板210安装到面框100上端面壁的第一进风口101处,外部空气依次穿过格栅板210和第一进风口101进入空调室内机进行循环,此时,面板组件200的面板220安装于第二进风口102处并封闭第二进风口102,保证空调室内机壳体的正面整洁美观。
特别的,当用户转移居住环境时,用户可以带着空调一起进入新环境,例如用户从正常环境转移到层高较低的环境,用户可以重新安装面板组件200,将格栅板210安装到前端壁的第二进风口102处,保证空调室内机有足够的进风量,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率;又例如用户是从层高较低的环境转移到正常环境,用户可以重新安装面板组件200,将格栅板210安装到上端壁的第一进风口101处,使平整美观的面板220位于面框100的前侧并封闭遮盖第二进风口102,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美观度。
通过设置面板组件200,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格栅板210的安装位置,从而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在顶部进风空间不足时,保证空调器的作业效率,在顶部进风空间足够时,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美观度。可拆卸的面板组件200装卸简单,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壳体的组装效率,并且在不同安装环境中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安装模式,保证空调室内机在不同安装环境中都有充足的进风量,有效扩展空调室内机的适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之间设有隔板150,第一进风口101内和第二进风口102内分别设有加强筋160,加强筋160和隔板150一体成型,隔板150可以提高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的区分度,使面板组件200安装后,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的连接处也有可以抵靠的平面,进而提高面板组件200和面框100的贴合度,而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内的加强筋160,则可以保证面框100的结构强度,避免面框100在运输、组装过程中因为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2的镂空结构产生形变,同时加强筋160和隔板150一体成型,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框100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格栅板210和面板220一体成型,即面板组件200为一体成型件。由于格栅板210和面板220一体成型,用户安装完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的其中一个,另一个被同步固定安装,从而有效提高空调室内机壳体的组装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面板组件200的一体性,方便面板组件200的批量制造。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相互独立,格栅板210的外形尺寸和面板220的外形尺寸相同,即格栅板210的长宽高尺寸和面板220的长宽高尺寸相同,此时,格栅板210可以近似看作一块设有格栅结构的面板220,换句话说,在面板220上加工出能够通风的格栅机构,即可得到外形尺寸相同的格栅板210。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相互独立,面板220和格栅板210可以单独进行维护、替换,有效提高面板组件200的模块化程度,同时,格栅板210的外形尺寸和面板220的外形尺寸相同,用户不必考虑更换格栅板210安装位置时,面板220和格栅板210在面框100上的对位情况,方便用户快速组装空调室内机壳体,有效提高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的互换性,同时方便用户后续拆卸清理面板组件200。
参照图3和图4所示,需要补充的是,外形尺寸相同的面板220和格栅板210包括两种外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的侧壁都是平面,面板组件200安装时,面板220和格栅板210之间存在微小间隙,或者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的其中一个搭接在另一个上,此时,用户可以使用销钉、螺栓等紧固件在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的接触区域连接面板220和格栅板210;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的同一侧设有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面板组件200安装时,两个斜面相互抵触,在保证面板220和格栅板210外形一致的同时,避免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相互干涉,提高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的配合度。在此对相互独立的面板220和格栅板210外形结构不做具体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形结构,只要保证面板组件200和面框100贴合即可。
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面框100设有弧面(图中未示出),弧面形成于面框100的上端壁和前端壁的连接处,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弯曲部230,两个弯曲部230相互抵接并和弧面共心。现有的一些空调室内机壳体,除了在出风口105处设置弧面以适配转动的弧形挡板(图中未示出),还会在出风口105上方,即面框100的上端壁和前端壁的过渡区域设置弧面以适配弧形的换热器,此时,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相对的一侧可以分别设置弯曲部230,面板组件200安装完成后,两个弯曲部230相互抵接并和弧面上端壁和前端壁连接处的弧面共心,使面板组件200能够和弧面贴合,有效提高面框100和面板组件200的一致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面框100设有第一定位块110、第二定位块120和两个侧板130,第一定位块110朝上延伸设置并位于第一进风口101的后侧,第二定位块120朝前延伸设置并位于第二进风口102的下侧,两个侧板130分别面框100的两侧,侧板130和第一定位块110之间,即两个侧板130高出上端壁的部分和第一定位块110的前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3,侧板130和第二定位块120之间,即两个侧板130凸出于前端壁的部分和第二定位块120的前端面之间形成和第一凹槽103连通的第二凹槽104,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的其中一个定位连接于第一凹槽103,另一个定位连接于第二凹槽104。
面板组件200为一体成型件时,如果需要将格栅板210安装到第一进风口101处,用户即可以先将格栅板210远离面板220的一端放入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104的连通处,再朝第一定位块110方向,即向后移动格栅板210,当格栅板210和第一定位块110接触,面板220自动进入第二凹槽104,完成面板组件200的安装;用户还可以将格栅板210远离面板220的一端放入第一凹槽103中并斜靠在第一定位块110上,再朝第一进风口101翻转格栅板210,当格栅板210和上端壁贴合,面板220自动进入第二凹槽104,也可以完成面板组件200的安装;如果需要将格栅板210安装到第二进风口102处,用户即可以先将格栅板210远离面板220的一端放入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104的连通处,再朝第二定位块120方向,即向下移动格栅板210,当格栅板210和第二定位块120接触,面板220自动进入第一凹槽103,完成面板组件200的安装;用户还可以将格栅板210远离面板220的一端放入第二凹槽104中并斜靠在第二定位块120上,再朝第二进风口102翻转格栅板210,当格栅板210和前端壁贴合,面板220自动进入第一凹槽103,也可以完成面板组件200的安装;面板220和格栅板210相互独立时,面板组件200的安装步骤参照前文关于翻转安装的描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定位块110和第二定位块120可以为面板组件200的安装提供基准,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104可以对面板组件200进行初步限位,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移动或翻转动作安装面板组件200,大幅提高空调室内机壳体的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格栅板210和面板220可能出现宽度不同的情况,例如格栅板210的宽度大于面板220的宽度,由于需要考虑面板组件200不同的安装状态,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104均需要适配格栅板210和面板220中较宽的板件,因此,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104宽度相同且等于格栅板210的宽度,此时,如果格栅板210安装于面框100的上端壁,则面框100前端壁的面板220和第二定位块120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即为面板220相对于格栅板210所缩短的部分,如果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的宽度差较小,例如宽度差为格栅板210总宽度的1%,面板220和第二定位块120之间的间隙较小,不易引人注意,空调室内机的外形依然整洁美观。但如果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的宽度差较大,例如宽度差为格栅板210总宽度的5%,面板220和第二定位块120之间的间隙则可能会引人注意,此时,用户可以在间隙中安装灯带、反光带或其他装饰性物品,来起到装饰作用,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视觉体验度。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的其中一个与上端壁平齐,即面板组件200等厚且厚度等于第一定位块110的高度及侧板130高出上端壁部分的高度,另一个与前端壁平齐面板组件200等厚且厚度等于第二定位块120的高度及侧板130凸出于前端壁部分的高度。这样设置,用户将面板组件200定位连接到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104后,空调室内机壳体的外表面平整光滑,没有额外凸出和凹陷的区域,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美观度。
参照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面框100设有四个连接部140,其中两个连接部140分别位于第一进风口101的两侧,另外两个连接部140分别位于第二进风口102的两侧,格栅板2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211,面板2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221,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21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部140可拆卸连接。在格栅板210和面板220外形尺寸相同的前提下,第一连接件211设置于格栅板210的位置和第二连接件221的设置于面板220的位置也相同,由于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21位置一一对应,显然,第一进风口101两侧的连接部140和第二进风口102侧的连接部140位置也一一对应。第一连接件211和连接部140可以通过销接、卡接、磁吸等形式连接固定,例如第一连接件211设为销钉,连接部140设为和销钉配合的销孔,又或者第一连接件211设为卡扣,连接部140设为和卡扣配合的卡孔;也可以将第一连接件211和连接部140其中一个设为磁体,另一个设为和磁体位置对应导磁体,通过磁体和导磁体之间的磁吸力固定安装面板组件200,此类结构大多工艺简单、设置方便,能够有效降低空调室内机壳体的生产成本及装配难度。
无论第一连接件211(或第二连接件221)和连接部140以何种形式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211、第二连接件221和连接部140,用户无需准备其他连接部140件,即可直接组装面板组件200和面框100,节省用户组装空调室内机壳体所需的时间成本,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21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部140卡接配合,在保证面板组件200连接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方便用户安装或拆卸面板组件200,提高面板组件200的模块化程度。
参照图4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40包括定位凸起141,面框100设有插孔1401,定位凸起141位于插孔1401的一侧,定位凸起141设有和插孔1401连通的卡槽1402,第一连接件211配置为和插孔1401外形匹配的弹性卡块,弹性卡块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2111,导向斜面2111能够引导弹性卡块进入插孔1401,弹性卡块和插孔1401插接配合,并且导向斜面2111和卡槽1402卡接配合,第二连接件221的结构和第一连接件211的结构相同,具体参照下文关于第一连接件211的描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弹性卡块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2111,另一侧则为竖直平面,此时,弹性卡块的外形近似直角三角形,沿面框100的前后方向,三角形弹性卡块的最大宽度大于插孔1401的宽度,在导向斜面2111的引导下,弹性卡块向下移动并插入插孔1401,由于弹性卡块的最大宽度大于插孔1401的宽度,弹性卡块移动过程中,当弹性卡块的宽度等于插孔1401的宽度,导向斜面2111开始与定位凸起141的侧壁抵接,随着弹性卡块继续移动,由于弹性卡块本身具有弹性,定位凸起141的侧壁会挤压导向斜面2111,导向斜面2111发生弹性变形并在定位凸起141侧壁的卡槽1402中凸出一部分,从而实现向斜面和卡槽1402卡接配合。这样设置,在简化连接部140、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二连接件221的结构的同时,巧妙运用弹性卡块的特质固定面板组件200,有效提高面板组件200的安装稳定性。
需要补充的是,将第一连接件211设为弹性卡块,格栅板210不能直接在第一凹槽103或第二凹槽104中移动安装,但仍然可以翻转安装,例如需要将格栅板210安装到上端壁的第一进风口101处,用户可以将格栅板210斜靠在第一定位块110的前端面,然后朝第一进风口101方向翻转格栅板210,此时,弹性卡块和定位凸起141自动对位,用户只需翻转并按压格栅板210,即可完成格栅板210的定位安装,第一连接件211和第一凹槽103依然起到定位的作用,节省用户对位弹性卡块和定位凸起141所需的时间成本。
参照图3、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格栅板210包括多个第一筋条212和多个第二筋条213,多个第一筋条212沿格栅板2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筋条213沿格栅板2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筋条212和多个第二筋条213相互交叉并形成多个进风通道201,自格栅板210的远离面框100的一侧向靠近面框100的一侧的方向上,第二筋条213朝远离格栅板210和面板220的连接处倾斜。这样设置,一方面,格栅板210安装在面框100前端壁时,面框100的出风口105就在格栅板210的下方,此时,出风口105吹出的冷风可能会在出风口105和面框100之间产生小型的涡流循环,导致空调器出现过度回风等问题,将进风通道201朝上方倾斜,第二筋条213可以阻隔部分出风口105吹出的冷风,避免空调器换热过程中出现过度回风问题,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当格栅板210安装在面框100上端壁时,进风通道201朝前方倾斜,第二筋条213可以引导面框100外部的空气进入第一进风口101,进一步增加空调器的进风量,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筋条213和面板220之间的夹角为α,满足:45°≤α<90°,当面板220安装在面框100上端壁时,面板220和水平面平行,α也可以表示第二筋条213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参照前文描述,第二筋条213主要起到阻隔冷风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空调是斜向下吹气的,即出风口105与墙面(或水平面)呈45°斜向下吹出冷气,将第二筋条213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限定在45°以上,使得出风口105吹出的冷气和第二筋条213之间的夹角大于90°,第二筋条213基本可以阻隔大部分出风口105吹出的冷气,此外,即使空调是斜向上吹气的,即出风口105与墙面(或水平面)呈45°斜向上吹出冷气,冷气的流动方向也是和进风通道201平行的,流动的冷气无法从进风通道201下方近距离快速进入进风通道201,而是在全屋循环后,从进风通道201上方大角度进入进风通道201,而将第二筋条213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限定在90°以下,则是避免进风通道201尺寸过小或者直接关闭,保证进风通道201可以正常进风,将第二筋条213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限定在45°至90°之间且不包括90°,可以更全面的阻隔出风口105吹出的冷风,有效增强第二筋条213的阻隔效果,提高空调器的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以上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来安装放置空调室内机的各个功能元件。
由于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壳体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室器,包括以上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配合外部的空调室外机组合使用。
由于空调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2)

1.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框,上端壁设有第一进风口,前端壁设有第二进风口;
面板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面框,所述面板组件包括格栅板和面板,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另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相互独立,所述格栅板的外形尺寸和所述面板的外形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设有弧面,所述弧面形成于所述面框的上端壁和前端壁的连接处,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弯曲部,两个所述弯曲部相互抵接并和所述弧面共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个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前端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另一个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个与所述上端壁平齐,另一个与所述前端壁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设有四个连接部,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两侧,另外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两侧,所述格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定位凸起,所述面框设有插孔,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插孔的一侧,所述定位凸起设有和所述插孔连通的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为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弹性卡块和所述插孔插接配合,并且所述导向斜面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包括多个第一筋条和多个第二筋条,多个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格栅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格栅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筋条和多个所述第二筋条相互交叉并形成多个进风通道,自所述格栅板的远离所述面框的一侧向靠近所述面框的一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筋条朝远离所述格栅板和所述面板的连接处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面板之间的夹角为α,满足:45°≤α<90°。
11.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壳体。
12.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322113058.4U 2023-08-07 2023-08-07 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20471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3058.4U CN220471850U (zh) 2023-08-07 2023-08-07 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3058.4U CN220471850U (zh) 2023-08-07 2023-08-07 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1850U true CN220471850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3058.4U Active CN220471850U (zh) 2023-08-07 2023-08-07 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1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4368B (zh) 空调器
CN220471850U (zh) 空调室内机壳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036882U (zh) 一种可拆分一体式空调
CN210118877U (zh) 窗式空调器
CN113203131A (zh) 窗式空调器
CN107655079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152441A (zh) 空调导风板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307338U (zh) 一种空调进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1117710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650517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9893705U (zh) 适应多种安装环境的基站空调
CN208108276U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1688510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213269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672567U (zh) 壳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584701U (zh) 新风空调器
CN215175466U (zh) 壳体组件及风管机
CN218627252U (zh) 一种前面板及空调室内机
CN115046268B (zh) 适用于多种安装方式的空调外机
CN216308010U (zh) 滤尘网、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20062087U (zh) 空调器
CN215108399U (zh) 一种转角结构和推拉门窗
CN21882064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157525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605368U (zh) 壳体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