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7997U -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7997U
CN220467997U CN202321981590.1U CN202321981590U CN220467997U CN 220467997 U CN220467997 U CN 220467997U CN 202321981590 U CN202321981590 U CN 202321981590U CN 220467997 U CN220467997 U CN 220467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culture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culture dish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15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l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l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l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l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15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7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7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7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装置本体,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本体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依次均匀的开设于置物台上,所述置物台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转动杆,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本体上盖接有上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装置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置物台,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可以对培养皿内细胞培养的状况进行观察,当需要对培养皿进行晃动时,通过转动杆便可以带动置物台转动,从而带动培养皿转动,以便避免细胞液沉积,使得培养皿的观察和晃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干细胞诱导分化以及外泌体的收集等。
细胞在进行培养时,需要对培养皿内细胞培养的状况进行观察,同时细胞培养时,为了避免培养皿内的细胞液沉积,需要在观察细胞培养状况时对培养皿进行晃动。而现有的细胞培养装置不便于对培养皿内的细胞进行观察,同时晃动培养皿时需要将培养皿拿取进行,使得操作比较麻烦。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装置本体,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本体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开设有多个限
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依次均匀的开设于置物台上,所述置物台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转动杆,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本体上盖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转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贯穿过第二轴承并置于第二轴承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套接槽,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接块,所述套接块套接于套接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杆置于第二轴承上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的内侧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于上盖和细胞培养装置本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限位槽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放置有细胞培养皿,所述细胞培养皿的上端贯穿过限位环并置于限位环的上方,所述细胞培养皿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装置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置物台,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可以对培养皿内细胞培养的状况进行观察,当需要对培养皿进行晃动时,通过转动杆便可以带动置物台转动,从而带动培养皿转动,以便避免细胞液沉积,使得培养皿的观察和晃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的半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细胞培养装置本体、2.分隔板、3.第一轴承、4.支撑轴、5.置物台、6.限位槽、7.连接杆、8.转动杆、9.套接槽、10.套接块、11.转动块、12.上盖、13.第二轴承、14.密封垫、15.支撑杆、16.限位环、17.细胞培养皿、18.密封盖、19.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参图1~图5所示,包括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为了便于对细胞进行培养,设置有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可以满足细胞培养所需的环境,以便使得细胞在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完成培养。
参图4和图5所示,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分隔板2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一轴承3,第一轴承3内套接有支撑轴4,支撑轴4上固定连接有置物台5。由于支撑轴4套接于第一轴承3内,在第一轴承3的作用下,使得支撑轴4可以在使用时转动。置物台5固定连接于支撑轴4上,因此支撑轴4
转动时便可以带动置物台5进行转动。
参图4和图5所示,置物台5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6,多个限位槽6依次均匀的开设于置物台5上,限位槽6内放置有细胞培养皿17。对细胞进行培养时,需要将细胞液放置于细胞培养皿17内,在细胞培养皿17内对细胞进行培养。由于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为细胞培养提供了环境,因此需要将细胞培养皿17放置于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为了使得细胞培养皿17放置于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使得稳定,在置物台5上开设有限位槽6,将细胞培养皿17放置于限位槽6内,以便通过限位槽6对细胞培养皿17进行限制。
参图4和图5所示,置物台5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15,多个支撑杆15远离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6,限位环16设置于限位槽6的正上方,细胞培养皿17的上端贯穿过限位环16并置于限位环16的上方,细胞培养皿17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18。为了进一步的确保细胞培养皿17放置后的稳定性,在连接杆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在支撑杆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6,将限位环16设置于限位槽6的正上方,以便使得细胞培养皿17上部的侧壁可以套接于限位环16内,以便通过限位环16对细胞培养皿17上部的侧壁进行限制,从而在限位环16和限位槽6的作用下,便可以确保细胞培养皿17放置于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后的稳定性。
参图3~图5所示,连接杆7上套接有转动杆8,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上盖接有上盖12,上盖12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二轴承13,转动杆8远离连接杆7的一端贯穿过第二轴承13并置于第二轴承13的上侧。将细胞培养皿17放置于置物台5上时,由于细胞液会沉积,为了便于对细胞进行观察时将沉积的细胞液通过晃动细胞培养皿17摇匀,以便为了使得置物台5可以进行转动,通过在连接杆7上套接有转动杆8,以便通过转动杆8带动连接杆7转动,从而带动置物台5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在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上盖接有上盖12,通过上盖12便可以将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封盖。在上盖12上安装有第二轴承13,将转动杆8贯穿过
第二轴承13,使得转动杆8可以在第二轴承13上转动,以便通过转动杆8的转动带动连接杆7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置物台5进行转动。
参图4和图5所示,上盖12的内侧安装有密封垫14,密封垫14设置于上盖12和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之间。为了确保上盖12盖接于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上时有较好的密封性,在上盖12内设置有密封垫14,由于密封垫14设置在上盖12和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之间,以便使得上盖12盖接于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上时密封严实。
参图1~图3所示,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19。由于在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对细胞进行培养时,需要对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细胞培养的状况进行观察,通过在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19,通过可视窗19便可以对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内放置的细胞培养皿17进行观察,进而查看细胞培养皿17内细胞的培养状况。
参图4和图5所示,连接杆7上开设有套接槽9,转动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接块10,套接块10套接于套接槽9内。为了便于将转动杆8套接于连接杆7上,在连接杆7上开设有套接槽9,在转动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套接槽9相匹配的套接块10,将套接块10套接于套接槽9内,便实现了将转动杆8套接于连接杆7上,从而通过转动杆8的转动带动连接杆7进行转动。同时,套接块10套接于套接槽9内时,便于从套接槽9内抽出,使得9和套接块10之间的拆装方便。
参图1~图3所示,转动杆8置于第二轴承13上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通过在转动杆8置于第二轴承13上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通过转动块11带动转动杆8进行转动,在转动块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以便转动时方便。
使用时,将需要培养的细胞液放置于细胞培养皿17内,然后将细胞培养皿17放置于限位槽6内,并且细胞培养皿17的侧壁套接于限位环16内,然后通过上盖12盖接于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上,以便将细胞培养装置本体1密封,当需要对细胞培养皿17内细胞液的情况进行查看时,为了避免细胞液的沉积,通过转动转动块11带动转动杆8转动,转动杆8转动时便带动连接杆7进行转动,连接杆7转动时带动置物台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细胞培养皿17转动,以便使得细胞培养皿17内细胞液均匀,然后通过可视窗19便可以对细胞培养皿17内细胞液的培养情况进行查看。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装置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置物台,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可以对培养皿内细胞培养的状况进行观察,当需要对培养皿进行晃动时,通过转动杆便可以带动置物台转动,从而带动培养皿转动,以便避免细胞液沉积,使得培养皿的观察和晃动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本体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固定连接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依次均匀的开设于置物台上,所述置物台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转动杆,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本体上盖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转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贯穿过第二轴承并置于第二轴承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套接槽,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接块,所述套接块套接于套接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置于第二轴承上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侧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于上盖和细胞培养装置本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限位槽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放置有细胞培养皿,所述细胞培养皿的上端贯穿过限位环并置于限位环的上方,所述细胞培养皿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
CN202321981590.1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Active CN220467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1590.1U CN22046799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1590.1U CN22046799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7997U true CN220467997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1590.1U Active CN22046799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7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9782A (zh) 一种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培养的原位传代方法
CN214115570U (zh) 一种细胞培养恒温培养箱
CN220467997U (zh)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
CN209264401U (zh) 一种土壤微生物酶测试试剂生产装置
TWI393775B (zh) 細胞培養裝置
CN110452867A (zh) 一种基于三维微载体细胞复苏的方法
Drum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s of diatoms
Russomano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3D Clinostat for the Study of Cells during Microgravity Simulation
CN218372333U (zh) 一种用于生物细胞培养的培养箱
CN203021547U (zh) 旋转式微藻光照培养箱
CN104911104B (zh) 细胞及器官体外3‑d培养装置及人工器官培育的方法
CN210419993U (zh) 一种细胞培养器
CN218465842U (zh) 一种二轴三维回转培养系统
CN219793004U (zh) 一种免疫细胞培养试剂盒
CN220618969U (zh) 一种双筒细胞培养罐旋转齿离机构
CN112625909B (zh) 一种植物细胞培养罐
CN205856468U (zh) 细胞培养皿
CN211734381U (zh) 一种干细胞检测用细胞培养装置
CN213977639U (zh) 一种医疗活菌培养箱
CN211339548U (zh) 一种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用二氧化碳培养箱
CN220951784U (zh) 一种氨基酸制备用菌种培育器
RU2820199C1 (ru) Роллер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CN206736275U (zh) 一种植物细胞培养装置
CN220733916U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皿
CN205035391U (zh) 一种细胞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