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5328U - 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5328U
CN220455328U CN202222824376.7U CN202222824376U CN220455328U CN 220455328 U CN220455328 U CN 220455328U CN 202222824376 U CN202222824376 U CN 202222824376U CN 220455328 U CN220455328 U CN 220455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wedge
sample collector
detection
shap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43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政君
商涛
唐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way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way H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way HK Ltd filed Critical Leadway HK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43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5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5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5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的检测装置,包括样本收集器和检测盒,样本收集器包括取样头、手柄和介于取样头与手柄之间的连接部;检测盒包括围挡和卡扣,围挡围合形成收纳腔,样本收集器之连接部包括有上宽下窄的楔形结构。在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后,样本收集器的楔形结构向下挤压卡扣,使卡扣向外张开,楔形结构通过卡扣后,卡扣回弹并钩住楔形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可用于疾病诊断、酒驾测试、吸食毒品情况分析和激素情况分析等检测领域,可满足快速取样快速检测的现场检测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和小巧,非常方便携带,属于便携式检测装置。

Description

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医学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一次性抛弃式快速检测产品的载体基本是检测试纸或检测盒的形式,例如采用侧向横流(Lateral flow)方式的检测产品的检测试纸一般包括底卡,在底卡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相互叠加的粘附有样本垫、标记物结合垫(又可简称标记垫,通常采用玻纤作为载体)、测试垫(通常采用NC膜作为载体)和吸水垫(通常采用滤纸等吸水性材料),利用免疫层析原理实现样本在试纸上的传递并获得检测结果。标记垫上包括能与被分析物结合的标记物,例如标记了抗原或抗体的乳胶、胶体金、荧光微球等。测试垫上一般设有检测线和质控线。随着样本在试纸上的流动,标记物会在检测线上被捕获并聚集或不被捕获。根据标记物的信号,例如颜色信号或荧光信号,判断被分析物是否存在或其浓度。质控线可用于判断试纸是否有效或用于仪器读取检测结果时的定位等作用。检测盒是将检测试纸放置在上盖和下板之间,上盖对应检测试纸的样本垫之上开设有加样孔,上盖对应检测试纸的测试垫之上开设有观察窗。
利用尿液、血液或人体其他组织液等体液对疾病或其他身体状况进行检测的一次性抛弃式快速检测诊断产品已在全世界普遍使用,其应用场所可以是在由专业人员操作的实验室,也可以在家中、学校、商场、道路卡口、海关等场所由非专业人员自行操作。
这类传统的检测产品仅仅是单纯的试纸条或检测盒,当用取样棒取样检测时,需要在采完样之后将取样棒放入收集瓶中,取样棒上的样品挤压至收集瓶后将样本滴加至样本垫或加样孔中,如美国专利申请US20040237674A1的图7和图8所示,这样的加样操作比较繁琐。中国专利CN200420110153.3和中国专利CN201010164579.7分别对检测盒进行了改进,简化了加样操作步骤。中国专利CN200420110153.3检测盒的加样孔凸出于检测盒的上盖形成一接纳腔,接纳腔的内部空间可容纳取样棒上的吸水材料置于其内,经挤压将液体样本挤压至样本垫上。中国专利CN201010164579.7的加样孔设有通道,该通道允许采样头通过,经挤压将液体样本挤出并经引流件将样本传递至样本垫上。这两件中国专利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例如:使用者需要一直按住取样棒保持挤压状态至液体样本挤压完全,若中途松开,取样棒失去挤压力后留存在取样棒上的液体样本就不能到达样本垫,增加了加样量不足的风险;也可能在松开后取样棒从加样孔或加样通道中掉出而污染周围环境;设置在上盖的加样孔或加样通道在加样时被取样棒堵塞,液体样本不能被及时传送到下方的试纸上而输送走,而是积累在加样区,被挤出的液体样本可能会被取样棒挤压而溢出或飞溅出加样区,甚至飞溅到操作者的身体上,给操作者造成危险。此外,现有的取样棒在挤压取样部件时所需要施加的作用力较大,取样棒的行程也较大,很容易对已经挤出的液体样本造成较大的冲击,被挤出的液体样本可能会被取样棒挤压而溢出或飞溅出加样区,甚至飞溅到操作者的身体上,给操作者造成危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实现快速检测,并且又能避免加样过程中有样本飞溅出加样区,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样本收集器和检测盒,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样本收集器收集的液体样本不容易被充分的挤压出来,以及防止在挤压过程中液体样本飞溅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样本收集器和检测盒,样本收集器包括取样头、手柄和介于取样头与手柄之间的连接部,检测盒包括围挡和卡扣,围挡围合形成收纳腔,样本收集器之连接部包括有上宽下窄的楔形结构,检测盒的卡扣包括一对倒置的卡钩,该对卡钩的钩尖朝内彼此相对,在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后,样本收集器的楔形结构向下挤压卡扣,使这对倒置的卡钩向外张开,楔形结构通过钩尖后,卡钩回弹并钩住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斜面或者弧面,在楔形结构向下挤压卡扣时,该斜面或者弧面引导卡钩向外张开。
进一步的,至少所述楔形结构横截面的下部形状包括:倒置的梯形、倒置的三角形、倒置的梯形和矩形的组合、半圆形或者近似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结构的横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结构底部的宽度小于卡钩之两个钩尖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结构底部的宽度小于其顶部宽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检测盒包括第二卡扣,在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装置的收纳腔后,该第二卡扣卡住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检测装置的收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的末端设有凸块,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设有凹部,当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内后,所述第二卡扣的凸块扣合在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的凹部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在其样本收集器的连接部设置上宽下窄的楔形结构,优选地,该楔形结构还包括一对具有导引作用的斜面或者弧面,从而使该楔形结构更加容易通过检测盒上的这对卡钩,从而减小了施加到样本收集器上的挤压力。此外,该楔形结构的底部尺寸小于检测盒上与该楔形结构配合的一对卡钩之钩尖之间的间距,因此,该楔形结构的底部在未受到阻挡的情况下就进入到了这对卡钩之钩尖的下面,因此在挤压过程中,缩短了楔形结构沿着检测盒上的卡钩的滑移距离,进而有效地减少了样本收集器对已经挤压出来的液体样本的冲击,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液体样本的飞溅。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检测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液体样本飞溅出检测装置,避免液体样本污染检测周围的环境,避免液体样本飞溅到操作者的身体上,降低了对操作者的身体危害风险。并且,检测装置通过卡钩与楔形结构卡合,使样本收集器被保持在检测盒上,取样垫能够被充分挤压,样本被充分挤压出来,避免了加样量不足导致检测失败的问题,以及避免了取样棒从加样孔或加样通道中掉出而污染周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检测装置的初始使用状态示意图,即样本收集器刚插入检测盒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检测装置的样本收集器完全插入检测盒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检测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侧向横流形式的检测试纸的示意图。
图5是样本收集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检测盒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检测盒的俯视图。
图8是图7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9是图7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10是图2的俯视图。
图11是图5之圆圈“A”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开始将样本收集器插入检测盒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将样本收集器插入检测盒的过程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将样本收集器完全插入检测盒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圆圈“B”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是图11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7-图23是图16的变更设计示意图。
图24-图26为图23所示的设计方案,将连接部插入卡扣的过程演示图。
图27-图29为图16所示的设计方案,将连接部插入卡扣的过程演示图。
图30为图24中的圆圈“C”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1为图27中的圆圈“D”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2为将图24和图27所示的两种方案重叠在一起后的对比示意图(虚线为图24的方案,实线为图27的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仅仅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下的有限列举,并不排除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把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结合而产生的其他具体的实施方案。
定义:本专利说明书中的“下部”包括某部件的“底部”和从该部件的“底部”向上延伸适当距离的那一部分。
如图1至图9所示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盒300和与检测盒配合使用的样本收集器200。检测盒包括上盖1、下板2和检测试纸100,检测试纸100位于检测盒的上盖和下板之间。在一种实施例中,上盖1和下板2相互扣合并且将检测试纸100安装在检测盒300内。
如图4所示,检测试纸100为侧向横流形式的检测试纸,包括底卡101,在底卡101上从上游到下游(即液体样本传输方向)依次相互叠加粘附有样本垫102、标记物结合垫103、测试垫104和吸水垫105。检测试纸100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垂直流形式的检测试纸或其他形式的检测试纸。
如图5所示的样本收集器200包括手柄201、连接部202和取样头203,连接部202介于手柄201和取样头203之间。取样头203包括有取样垫204,取样垫204以卡扣或者粘贴等方式固定到取样头203上。取样垫204可以采用吸水棉条、海绵、吸水纤维或多孔高分子材料等,或本领域所知的其他吸水材料,例如聚乙烯醇等。取样头203还可设置一个透明的指示区205,该指示区位于取样垫204之上,在指示区205内存放有指示试纸,当取样垫204吸饱液体样本后,液体样本会接触到指示试纸,使指示试纸从第一种颜色变为第二种颜色,操作者可以根据指示试纸的变色情况判断样本是否收集足够了。手柄201可设计成具有一定弧度的扁平状构型以便于操作者拿捏,连接部202设计为细颈状。
如图6所示,检测盒300的上盖1设置有进样孔3和观察窗4,进样孔3位于检测试纸的样本垫102的上方,观察窗4位于检测试纸的测试垫104的上方。在进样孔3的周围区域设有围挡5。围挡5可以以竖立于上盖上表面的方式将进样孔3围合在其内并形成收纳腔6;围挡5也可以以下沉的方式从上盖上表面往下并向检测盒内延伸的方式将进样孔3围合在其内并形成收纳腔6。围挡5还可以既有一部分竖立于上盖1的上表面,也有一部分向检测盒内部延伸的方式将进样孔3围合在其内并形成收纳腔6。围挡5大致为围墙结构,其内为收纳腔6。围挡5包括前围挡51、后围挡52和两个侧围挡53。当样本收集器200的取样头203插入到收纳腔6内,前围挡51位于样本收集器的顶端方向,后围挡52位于样本收集器的连接部202方向。收纳腔6内位于前围挡51附近的区域可被称为收纳腔的前端,收纳腔内位于后围挡52附近的区域可被称为收纳腔6的后端。
收纳腔6的底部包括底板7,进样孔3设于底板7上。当将取样头203完全插入到收纳腔6内后,取样垫204的底部抵靠在底板7上,取样头203向下挤压取样垫204,从而将液体样本从取样垫204中挤压出来,被挤出的液体样本经由进样孔3进入到检测试纸的样本垫102上,然后开始检测。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7可以是上盖顶板的一部分,而围挡5则由上盖顶板向上凸起适当高度围成一圈,圈内的空腔则形成收纳腔6。底板7在检测试纸样本垫102的上方可以设置多个进样孔3,例如间隔设置了两个进样孔,一方面可以较快地将挤压出来的样本引入到检测试纸的样本垫102上,另一方面保持底板7的强度,使其在挤压过程中不易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底板7和后围挡52的连接处设置了三个导流槽8,该导流槽8贯穿底板7,因此,导流槽8与检测盒内部相连通,从而可以将挤压出来的液体样本引入到检测盒内或检测试纸的样本垫102上,被检测试纸的样本垫102吸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收纳腔6的后围挡52的下部开设了泄流孔16,所述泄流孔16贯穿底板7,泄流孔16与检测盒内部相连通,使流动至后围挡52处的液体样本能通过泄流孔16进入检测盒300的内部。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底板上的导流槽8与后围挡52下边沿的泄流孔16对应,导流槽8一直延伸到后围挡下部的泄流孔16处。更为具体的,位于底板上的导流槽8和位于后围挡上的泄流孔16相连接,形成直角型的开口或“L”型的开口。这样的设计可进一步加大液体样本流入检测盒内的通量,避免在挤压样本收集器的过程中有较多的液体样本滞留在收纳腔6内,导致液体样本飞溅出收纳腔6。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盒收纳腔6后端在底板7上开设了导流槽8,在后围挡52的下部开设了泄流孔16,在侧围挡53的下部开设了侧向泄流孔24,导流槽8分别向泄流孔16和侧向泄流孔24延伸,并与泄流孔16和侧向泄流孔24相交,泄流孔16和侧向泄流孔24连接,因此,在收纳腔6后部的两个角落,形成了由导流槽8、泄流孔16和侧向泄流孔24共同组成的开口,以引流聚集在收纳腔6后部的液体样本。
图12、图13和图14演示了将样本收集器200插入到检测盒300的过程。图15示意了在样本收集器200完全插入到检测盒300后,被挤出的液体样本500(图15中的密布分布的小点所示)的分布示意图。
泄流孔16的开口大小和高度,泄流孔16与底板7之间的距离(例如泄流孔可以贯穿了底板,也可以在底板之上未贯穿底板),以及泄流孔的数量等均可以根据样本收集器的采样量多少、收纳腔的容量、进样孔的进样速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盖1上还设有样本收集器的扣紧装置。优选地,该扣紧装置与上盖1一起由塑料一体成型而成。该扣紧装置包括卡扣10。优选地,卡扣10形成于上盖1的顶板,并且位于收纳腔6的附近或者旁侧;更优选地,卡扣10位于后围档52的附近或者旁侧。卡扣10也可以位于其他合适的位置,只要其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即可,因此,卡扣10的位置不应当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卡扣10包括由上盖1的顶板向上延伸适当高度的一对倒置的卡钩14(卡钩14应当具有适当的弹性),该对卡钩的钩尖15(如图30所示)朝内彼此相对。对应地,样本收集器200之连接部202包括有上宽下窄的楔形结构202a(如图5和图11所示)。请参阅图12-图14和图27-图29所示,在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203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6后,样本收集器的楔形结构202a的下部的位置对应于卡扣10。当向手柄施加适量的向下压力时,楔形结构202a向下挤压卡扣10,楔形结构202a或者楔形结构202a的斜面202b或者弧面202c撑开这对卡钩14的上部,即使这对倒置的卡钩14的上部产生适当的弹性变形,使卡钩14的上部向外扩张,进而使这对钩尖15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楔形结构202a通过这对钩尖15,然后,该对卡钩14回弹,这对钩尖15钩住楔形结构202a,使取样头203保持在收纳腔6内,持续将取样垫204内的液体样本挤压出来。优选地,这对倒置的卡钩14的顶部设置有引导楔形结构202a挤压钩尖15的斜面15a(如图30所示),从而进一步减小楔形结构202a通过这对钩尖15的阻力,也就是减小了施加在样本收集器之手柄201上的作用力,因而减少了对挤压出来的液体样本的冲击,避免了液体样本飞溅出收纳腔6。
如图16-图18和图20所示,楔形结构202a包括至少一个斜面202b(优选包括一对斜面202b),或者如图21和图22所示,楔形结构202a包括至少一个弧面202c(优选包括一对弧面202c),在楔形结构202a向下挤压卡钩14时,该斜面202b或者弧面202c引导卡钩14的上部向外扩张,即斜面202b或者弧面202c向外挤压那对钩尖15或者钩尖的斜面15a,推动卡钩14的上部向外扩张,使这对钩尖15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使楔形结构202a更容易通过这对钩尖15,然后卡钩14的上部弹性回弹,使这对钩尖15钩住楔形结构202a的顶部。
图16-图22分别示意了楔形结构202a的几种具体结构。总体上,楔形结构202a的横截面大致为上部宽下部窄的结构,从而方便楔形结构插入卡钩14。具体地说,在一些方案中,楔形结构202a的整个横截面的形状或者楔形结构横截面的下部形状包括:倒置的梯形或者等腰梯形(如图16所示)、倒置的三角形或者等腰三角形(如图17和图18所示)、倒置的梯形和矩形的组合(如图20所示)、半圆形(如图21所示)或者近似半圆形(如图22所示)。在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楔形结构202a的横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楔形结构202a的横截面视为近似倒置的“凸”字形。在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202不包括楔形结构,其横截面为矩形,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
图24-图26演示了连接部202不包括楔形结构,即其横截面为矩形时(如图23所示的实施例),将连接部202插入一对卡钩14的过程。图27-图29演示了当连接部202包括楔形结构202a时,楔形结构202a插入一对卡钩14的过程。将两者对比,显然,连接部包括有楔形结构202a的方案要优于连接部不包括有楔形结构的方案。下面将作进一步的详细分析。
如图30所示,当连接部202的横截面为矩形(即,连接部202不包括楔形结构,其上部和下部的尺寸相同)时,其横截面的宽度尺寸d3必须大于一对钩尖15之间的间距d2,否则,当连接部202进入到这对钩尖15的下面后,这对钩尖15将无法钩住连接部202。如图31所示,当连接部202包括楔形结构202a时,楔形结构202a的顶部尺寸d3大于一对钩尖15之间的间距d2,并且楔形结构202a的底部尺寸d1小于一对钩尖15之间的间距d2。以图16所示的楔形结构202a的具体结构为例,当楔形结构202a向下挤压通过一对钩尖15时,楔形结构202a的底部202d在无挤压状态率先通过一对钩尖15,直到楔形结构202a的一对斜面202b(或者如图21和图22所示的弧面202c)挤压这对钩尖15或者这对钩尖的斜面15a。请参阅图32所示,相对于连接部202的横截面为矩形的设计方案,楔形结构的设计方案在楔形结构202a在无挤压状态时就已经多下降了高度“h”,也就是说,楔形结构202a在挤压通过这对钩尖15的过程中,其下降的行程比连接部202的横截面为矩形的设计方案少了“h”。此外,楔形结构202a的一对斜面202b或者弧面202c在该过程中具有引导作用,大大减小了所需要施加在样本收集器之手柄201上的挤压力,从而使样本收集器的楔形结构202a进入卡扣10内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在取样头203挤出取样垫204所收集的液体样本时,减少了对已挤出的液体样本的冲击,从而减少了液体样本的飞溅,进而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和图23所示的技术方案所存在的缺陷。
如图31所示,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楔形结构底部202d的宽度d1小于其顶部202e宽度d3的二分之一。楔形结构的底部202d的宽度d1、在卡钩未被挤压时那对钩尖15之间的间距d2和楔形结构的顶部202e宽度d3之间的关系是:d1小于d2,d2小于d3。
本实用新型将样本收集器之连接部202设计成包括有楔形结构202a的方案,既有利于使连接部202更容易地挤压并且通过一对钩尖15,又能够确保连接部202在垂直方向的尺寸足够大,进而保证连接部20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从而在挤压的过程中,连接部202不容易变形或者断裂。这对卡钩14与楔形结构202a卡合,实现样本收集器200被保持在检测盒300上,取样垫204被充分挤压,样本被充分挤压出来。
请参阅图1、图2、图6-图8和图12-图14所示,检测盒300还包括第二卡扣9,在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203放入检测装置的收纳腔6后,该第二卡扣9卡住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203的前端。优选地,第二卡扣9与卡扣10分别位于样本收集器之取样头203的两端或者两端的外围,如此设计更加有助于对取样头203施加合适的压力,更加有利于快速将取样头203收集的液体样本挤压出来并且不产生液体飞溅。如图12-图14所示,在挤压的过程中,第二卡扣9钩住取样头203的前端,样本收集器200以第二卡扣9与取样头203的碰触部位为支点,实现杠杆运动,直到样本收集器的连接部202之楔形结构202a挤压并且通过一对钩尖15,并且保持在该对钩尖15之下。取样头203内的液体样本被充分挤压出来(如图15所示)。
优选地,第二卡扣9设置在检测装置的收纳腔6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卡扣9的卡扣效果,第二卡扣9的末端设有凸块91(如图8所示),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203设有凹部206(如图1所示),当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203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6内后,所述第二卡扣的凸块91扣合在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的凹部206内,从而钩住取样头203的顶端。
如图6所示,卡扣10设置在后围挡52的后面。在卡扣10的一对卡钩14之间的空隙为卡槽13,卡槽13与后围挡凹槽12在同一轴线上。当样本收集器200将取样头上的取样垫204完全挤压在底板7上后,样本收集器的连接部202卡入卡扣10内并被限制在卡槽13内,在操作者松开样本收集器的手柄201后,取样垫204仍保持在被挤压的状态。这对卡钩14与楔形结构202a配合卡合,使楔形结构202a被限制在卡槽13内,实现样本收集器200被保持在检测盒300上,取样垫204被充分挤压,样本被充分挤压出来。
请参阅图1和图2,放在收纳腔6内的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203以第二卡扣9为支点,下压取样垫204,使取样垫204受到底板7的挤压,挤出取样垫204内的液体样本。如图1和图2,以及图5至图9所示的实例中,第二卡扣9的上端设有凸块91(如图8所示),样本收集器的顶端设有凹部206(如图5所示),当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203插入收纳腔6内时,取样头203的顶端被放在第二卡扣9的下方,第二卡扣9的凸块91扣合在样本收集器的凹部206内(如图1所示),然后以该扣合处为支点进行转动,下压样本收集器手柄201,使取样垫204受到底板7的挤压。第二卡扣9和取样头203之间形成支点配合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但不限于以下所列方式,例如第二卡扣9的上端设为凹部,取样头的顶端包括与该凹部配合的凸块。或者,在第二卡扣9上开设一个开孔,在取样头203的顶端设一个凸起,所述凸起可插入所述开孔,形成下压支点。这些变更设计方案未图示。
第二卡扣9最好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二卡扣9设于收纳腔6内并且靠近收纳腔前端的位置处。例如第二卡扣9可以设置在前围挡51的内壁上。又例如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卡扣9设置在进样孔3与前围挡51之间的底板区域上,并且第二卡扣9与前围挡5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空间11(如图7所示)。该间隔空间11给第二卡扣9留出了一个后撤空间。具体体现在,当将取样头203插入至收纳腔6内时,取样头的前端顶在第二卡扣9的卡臂92上(如图8所示),卡臂92受压后向间隔空间11内发生弹性倾斜,直至第二卡扣的凸块91扣合在取样头的凹部206内,卡臂92弹性恢复至原位。
在第二卡扣9与前围挡51之间设置间隔空间11的实施例中,该间隔空间11还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在采用第二卡扣9设置在前围挡的内壁上的方案中,插入收纳腔6内的取样头203的顶端与前围挡51靠得非常近,若从取样垫204挤压出来的液体样本量大于取样头203的顶端与前围挡51之间的间隙,且这部分液体样本又来不及流入检测盒内时,位于取样头203顶端与前围挡51之间的间隙内的液体样本就可能会被挤压出围挡5,因此设置的间隔空间11加大了液体样本的暂存空间,相当于一个缓冲区。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后围挡52上还开了一个用于接纳样本收集器的连接部202的凹槽12。当样本收集器200以第二卡扣9为支点向下压时,收集器的连接部202可以嵌入后围挡的凹槽12内,使得样本收集器200的取样垫204能完全平压在底板7上,让取样垫204每一个位置都得到充分挤压。
实施例1便携式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装置的制备
以制备便携式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装置为例。
如图4所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试纸100包括底卡101,在底卡101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相互叠加的粘附有样本垫102、标记物结合垫103、测试垫104和吸水垫105。其中标记物结合垫103上包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抗SARS-CoV-2)抗体-乳胶标记物,在测试垫的检测线(T线)包被有抗SARS-CoV-2抗体,质控线(C线)包被有羊抗鼠IgG。
将制备好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试纸装入检测盒300中,使检测盒的上盖1的进样孔3位于检测试纸的样本垫102上方,观察窗4位于检测试纸的测试垫104上方。
将样本收集器200封装于密封袋中,与制备好的检测盒组成完整的检测装置。样本收集器200的取样垫204接触到唾液后会吸水膨胀。
实施例2检测装置的使用
以使用便携式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装置为例。
从密封袋中取出样本收集器200,将样本收集器放入测试者的口腔内吸取唾液至规定的样本量。若有指示试纸,可以根据指示试纸的变色情况判断是否已收集足量。若没有指示试纸,可以根据取样垫的膨胀程度判断是否已收集足量。
将已收集足量的取样头203插入至检测盒的收纳腔6内,收纳腔内的第二卡扣9与取样头前端的凹部206扣合,样本收集器200以第二卡扣9为支点向下压,收集器的连接部202嵌入后围挡的凹槽12内,当取样头的取样垫204被完全平压在底板7上后,连接部202卡入卡扣10内并被限制在卡槽13内,此时操作者可以松开收集器,取样垫204可一直保持在被挤压状态。
从收集器取样垫上挤压出来的液体样本通过进样孔3到达检测试纸的样本垫102。然后,液体样本经由样本垫102、标记物结合垫103、测试垫104到达吸水垫105。若测试垫的只在C线位置显示颜色,则表明样本为阴性,若C线和T线位置均显示出颜色,则表明样本为阳性,需进一步进行核酸分析,若C线没有出现颜色,则表明本次检测无效。
实施例3便携式毒品检测装置和使用
毒品检测试纸100又称为滥用药物检测试纸,“滥用药物”(DOA)是一种用于非医疗目的(通常用于迷幻效果)的药物。这种药物的滥用可能导致身体和精神伤害以及(在一些情况下的)依赖性、成瘾、甚至死亡。DOA的实例包括可卡因、苯丙胺类(例如blackbeauties、white bennies、安非他命药片、右旋苯丙胺类药物、dexies、beans)、甲基苯丙胺类(crank、甲基安菲他命、crystal、speed)、巴比妥类(安定RochePharmaceuticals,Nutley,New Jersey)、镇静药类(即安眠药)、麦角酸酰二乙胺(LSD)、镇静剂(downers、goofballs、barbs、blue devils、yellow jackets、lude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例如丙咪嗪、阿密曲替林和多虑平)、苯环己哌啶(PCP)、四氢大麻酚(THC,pot,dope,hash,weed等)、和鸦片剂(例如吗啡、鸦片、可卡因、海洛因、oxycodone)。
本实施例以便携式安非他命(尿液)胶体金法检测装置为例。
便携式安非他命(尿液)胶体金法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试纸、检测盒和样本收集器。其中检测试纸为便携式安非他命(尿液)胶体金法检测试纸包括底卡,在底卡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相互叠加的粘附有样本垫、标记物结合垫、测试垫和吸水垫。通过单克隆抗体竞争结合安非他命偶联物和尿液中可能含有的安非他命的原理。标记物结合垫包含有被胶体金标记的抗安非他命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抗体),测试垫T线包含有安非他命偶联物。
测试时,样本收集器进入测试者的尿液中,然后将收集器上的尿液样本挤压入检测盒内,尿样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在检测试纸向上层析。如安非他命在尿样中浓度低于1000ng/ml时,胶体金抗体不能与安非他命全部结合。这样,胶体金抗体在层析过程中会被固定在测试垫上的安非他命偶联物结合,在T线上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如果安非他命在尿样中浓度高于1000ng/ml时,胶体金抗体与安非他命全部结合,从而在T线区内因为竞争反应不会与安非他命偶联物结合而不出现紫红色条带。阴性尿样在检测过程中由于缺少抗体抗原竞争反应,将会在T线出现紫红色条带。无论安非他命是否存在于尿样中,一条紫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线C线处。质控区(C)内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尿样,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将一个检测装置用于多项滥用药物检测实施例中,在检测盒的下板上设置多个试纸存放槽,用于放置不同检测项的检测试纸。
实施例4便携式免疫荧光分析(FIA)检测装置和使用
本实施例检测试纸是以基于磷光发光技术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检测为例。
检测试纸是用于检测病原体微生物感染后产生的IgG抗体,检测模式是间接法模式。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磷光材料标记抗人免疫球蛋白IgG抗体,并将其固定在标记物结合物垫上;将要分析的病原体微生物抗原固定在测试垫的检测线上,将IgG固定在测试垫的质控线上。
检测时,将收集器上的液体样本挤压入检测盒内,然后拔出收集器,将装有本例所述检测试纸的检测盒插入荧光分析仪中,通过检测试纸T线和C线的磷光信号强度值,分析出检测结果。当检测线和质控线同时都产生磷光信号,为阳性反应结果,说明样本中含有目标待测物;当检测线没有产生磷光信号而质控线产生磷光信号,是为阴性反应结果,说明样本中不含有目标待测物。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可用于疾病诊断、酒驾测试、吸食毒品情况、激素情况分析等检测领域,满足快速取样快速检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可检测的样本类型可以是尿液、唾液、样本裂解液等。

Claims (9)

1.便携式的检测装置,包括样本收集器和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样本收集器包括取样头、手柄和介于取样头与手柄之间的连接部,检测盒包括围挡和卡扣,围挡围合形成收纳腔,样本收集器之连接部包括有上宽下窄的楔形结构,检测盒的卡扣包括一对倒置的卡钩,该对卡钩的钩尖朝内彼此相对,在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后,样本收集器的楔形结构向下挤压卡扣,使这对倒置的卡钩向外张开,楔形结构通过钩尖后,卡钩回弹并钩住楔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斜面或者弧面,在楔形结构向下挤压卡扣时,该斜面或者弧面引导卡钩向外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楔形结构横截面的下部形状包括:倒置的梯形、倒置的三角形、倒置的梯形和矩形的组合、半圆形或者近似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结构的横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结构底部的宽度小于卡钩之两个钩尖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结构底部的宽度小于其顶部宽度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盒包括第二卡扣,在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装置的收纳腔后,该第二卡扣卡住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检测装置的收纳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的末端设有凸块,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设有凹部,当将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放入检测盒的收纳腔内后,所述第二卡扣的凸块扣合在样本收集器的取样头的凹部内。
CN202222824376.7U 2022-10-25 2022-10-25 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455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4376.7U CN220455328U (zh) 2022-10-25 2022-10-25 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4376.7U CN220455328U (zh) 2022-10-25 2022-10-25 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5328U true CN220455328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4376.7U Active CN220455328U (zh) 2022-10-25 2022-10-25 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5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01469B (zh) 检测装置
US20230204468A1 (en) Sample collection and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5372615A (zh) 检测装置
US6998273B1 (en) Collection device for lateral flow chromatography
US9011770B2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analytes in fluid samples
JP2004163414A (ja) 口腔液収集、転送および移送装置と方法
CN107238697B (zh) 一种收集并检测样本的方法
BRPI0806549A2 (pt) Aparelho e método de extração para dispositivo de teste de fluido corporal de alta sensibilidade
CN107036848B (zh) 一种样本收集及检测的装置
US9404910B2 (en) Body fluid testing apparatus with testing and storing functions
WO1999006827A2 (en) Integrated collection and assay device for saliva and blood
CA3155849C (en) Sample collection and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218445531U (zh) 一种医学检测用的检测盒
CN220455328U (zh) 便携式的检测装置
CN117929737A (zh) 一种检测装置
WO2024046295A1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08547613U (zh) 一种样本的收集检测装置
CN206847996U (zh) 样本收集及检测的装置
CN110477958A (zh) 一种收集及检测样本的方法
CN117665275A (zh) 检测盒
US20220323950A1 (en) Blood collection structure and whole blood and fingertip blood testing device and testing method
WO2024046296A1 (zh) 检测盒
CN211318480U (zh) 一种检测液体样本中分析物的装置
CN210401424U (zh) 样本收集部件
CN206847995U (zh) 样本收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