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3601U - 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3601U
CN220453601U CN202321139296.6U CN202321139296U CN220453601U CN 220453601 U CN220453601 U CN 220453601U CN 202321139296 U CN202321139296 U CN 202321139296U CN 220453601 U CN220453601 U CN 220453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ard
microwave
induction control
induction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92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旭蛟
陈建
林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cord Opto Electric Tech Quan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cord Opto Electric Tech Quan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cord Opto Electric Tech Quan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cord Opto Electric Tech Quan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92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3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3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3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包括安装壳体、红外感应控制板、微波感应控制板、红外透镜和微波面盖;所述安装壳体内包括安装部位,所述安装部位用以接收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或微波感应控制板,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和微波感应控制板分别包括感应部件,所述感应部件对应朝向感应窗口;当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位时,所述红外透镜安装至所述感应窗口;当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位时,所述微波面盖安装至所述感应窗口。所述智能堵头机构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安装红外感应控制板或者微波感应控制板,并对应更换红外透镜或者微波面盖;同一安装壳体即可实现多种智能灯管的装配,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的研制成功及其反光效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功率高亮度LED开始进入照明领域。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LED灯具,LED日光灯管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所,且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LED日光灯管。然而,对于现有的LED日光灯管而言,其普遍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的缺陷,即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开闭,在没有人以及有人的情况下,现有的LED日光灯管均保持开启状态,这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通过红外探测或者微波探测的方式实现人体感应,并以此控制灯管的开启和关闭,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一个安装壳体只适配其中一种控制板,其都是单独微波,或者单独红外,没有共用一个安装壳体,相当资源比较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包括安装壳体、红外感应控制板、微波感应控制板、红外透镜和微波面盖;所述安装壳体内包括安装部位,所述安装部位用以接收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或微波感应控制板,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感应窗口,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和微波感应控制板分别包括一感应部件,所述感应部件对应朝向所述感应窗口;
当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位时,所述红外透镜安装至所述感应窗口;当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位时,所述微波面盖安装至所述感应窗口;其中,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和微波感应控制板分别与LED灯管的发光组件电连接。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位包括第一扣位、第二扣位和第三扣位,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之间形成第一接收结构,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三扣位之间形成第二接收结构;
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接收结构上,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接收结构上。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之间形成第一宽度尺寸,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三扣位之间形成第二宽度尺寸,所述第一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宽度尺寸。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位于所述感应窗口的两侧,所述第三扣位远离所述感应窗口布置,所述第三扣位位于靠近第二扣位的一侧。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的所述感应部件位于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朝向感应窗口的一侧;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的所述感应部件位于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朝向感应窗口的一侧。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窗口包括连接板和嵌合侧壁,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连接所述安装壳体内部,所述嵌合侧壁围绕所述连接板的周缘;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红外透镜和微波面盖分别包括一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可分离地连接;所述连接口用以对应所述感应部件,所述嵌合侧壁用以嵌合所述红外透镜和微波面盖的外周壁。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多个插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多个插接柱,所述多个插接柱分别插接至所述多个插接孔。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堵头侧盖和布置在所述堵头侧盖上的电源插头;所述堵头侧盖连接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开口,所述电源插头用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或微波感应控制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灯管,包括:
发光组件和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智能堵头机构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安装红外感应控制板或者微波感应控制板,并对应更换红外透镜或者微波面盖;同一安装壳体即可实现多种智能灯管的装配,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智能堵头机构的安装壳体安装红外透镜和红外感应控制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智能堵头机构的安装壳体安装红外透镜和红外感应控制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智能堵头机构的安装壳体安装红外透镜和红外感应控制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智能堵头机构的安装壳体安装微波面盖和微波感应控制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智能堵头机构的安装壳体安装微波面盖和微波感应控制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智能堵头机构的安装壳体安装微波面盖和微波感应控制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壁挂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6,一种LED灯管,所述LED灯管包括发光组件1和智能堵头机构2;所述智能堵头机构2包括安装壳体21、红外感应控制板221、微波感应控制板222、红外透镜231和微波面盖232,所述发光组件1包括铝塑灯管11和LED光源板,所述铝塑灯管11包括铝基座111和扣装在所述铝基座111上的塑料灯罩112,所述LED光源板安装在所述铝基座111上并朝向所述塑料灯罩112,所述塑料灯罩112由PC塑料制成,所述铝基座111和塑料灯罩112分别呈半圆柱壳状并可相互拼接形成大致呈圆柱状的铝塑灯管11。
所述铝塑灯管11的其中一端部安装有所述智能堵头机构2,所述安装壳体21的内部形成安装腔室211,所述安装腔室211设置有安装部位212,所述安装部位212用以接收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或微波感应控制板222,所述安装壳体21还包括感应窗口213,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和微波感应控制板222分别包括一感应部件223,所述感应部件223对应朝向所述感应窗口213;当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位212时,所述红外透镜231安装至所述感应窗口213;当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222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位212时,所述微波面盖232安装至所述感应窗口213;其中,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和微波感应控制板222与LED灯管的发光组件1电连接。
所述智能堵头机构2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安装红外感应控制板221或者微波感应控制板222,并对应更换红外透镜231或者微波面盖;同一安装壳体21即可实现多种智能灯管的装配,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的感应部件223为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可以透过所述红外透镜231实现红外探测,在所述LED灯管安装在灯座时,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与发光组件1电连接,在红外探测到人体进行探测区时,控制所述发光组件1发光,在红外探测到人体离开或不在探测区时,控制发光组件1停止发光;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222上的感应部件223为微波感应器,所述微波感应器可以透过所述微波面盖232实现微波探测,在所述LED灯管安装在灯座时,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222与发光组件1电连接,所述微波感应器可以感应到人体移动所产生的微波信号,并控制所述发光组件1工作。
所述智能堵头机构2还包括堵头侧盖241和布置在所述堵头侧盖241上的电源插头242;所述堵头侧盖241连接在所述安装壳体21的一侧开口,所述电源插头242用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插头242和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或微波感应控制板222电连接。所述LED灯管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铝塑灯管11的另一端部的堵头机构,所述堵头机构也包括电源插头242,两侧的电源插头242分别插接至灯座上的两个电源插座上。
所述安装部位212包括第一扣位2121、第二扣位2122和第三扣位2123,所述第一扣位2121和第二扣位2122之间形成第一接收结构,所述第一扣位2121和第三扣位2123之间形成第二接收结构;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安装在所述第一接收结构上,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222安装在所述第二接收结构上。所述安装部位212的三个扣位形成两个接收结构,使得安装壳体21的内部空间得到较大的程度的利用。
所述第一扣位2121和第二扣位2122之间形成第一宽度尺寸,所述第一扣位2121和第三扣位2123之间形成第二宽度尺寸,所述第一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宽度尺寸,两个宽度尺寸不同可以适配不同宽度尺寸的控制板,通用性更强。具体地,所述第一扣位2121和第二扣位2122位于所述感应窗口213的两侧,所述第三扣位2123远离所述感应窗口213布置,所述第三扣位2123位于靠近第二扣位2122的一侧。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的所述感应部件223位于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朝向感应窗口213的一侧;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222的所述感应部件223位于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222朝向感应窗口213的一侧。
所述感应窗口213包括连接板2131和嵌合侧壁2132,所述连接板2131包括连接口2134,所述连接口2134连接所述安装壳体21内部,所述嵌合侧壁2132围绕所述连接板2131的周缘;所述连接板2131包括第一连接机构2133,所述红外透镜231和微波面盖232分别包括一第二连接机构233,所述第一连接机构2133和第二连接机构233可分离地连接;所述连接口2134用以对应所述感应部件223,所述嵌合侧壁2132用以嵌合所述红外透镜231和微波面盖232的外周壁。所述第一连接机构2133包括多个插接孔2135,所述第二连接机构233包括多个插接柱2331,所述多个插接柱2331分别插接至所述多个插接孔2135。
所述电源插头242和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或微波感应控制板222电连接;位于铝塑灯管11两端部的电源插头242、感应控制板和LED光源板电连接。
所述智能堵头机构2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安装红外感应控制板221或者微波感应控制板222,并对应更换红外透镜231或者微波面盖;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221可以嵌合在所述第一接收结构上,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222可以嵌合在所述第二接收结构上,所述第一扣位2121、第二扣位2122和第三扣位2123均由凹槽形成,在此不再赘述,在红外感应控制板221嵌合时,将所述红外透镜231安装在所述感应窗口213上,在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222嵌合时,将所述微波面盖232安装在所述感应窗口213上,通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9)

1.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红外感应控制板、微波感应控制板、红外透镜和微波面盖;所述安装壳体内包括安装部位,所述安装部位用以接收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或微波感应控制板,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感应窗口,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和微波感应控制板分别包括一感应部件,所述感应部件对应朝向所述感应窗口;
当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位时,所述红外透镜安装至所述感应窗口;当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位时,所述微波面盖安装至所述感应窗口;其中,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和微波感应控制板分别与LED灯管的发光组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位包括第一扣位、第二扣位和第三扣位,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之间形成第一接收结构,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三扣位之间形成第二接收结构;
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接收结构上,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接收结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之间形成第一宽度尺寸,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三扣位之间形成第二宽度尺寸,所述第一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宽度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位于所述感应窗口的两侧,所述第三扣位远离所述感应窗口布置,所述第三扣位位于靠近第二扣位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的所述感应部件位于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朝向感应窗口的一侧;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的所述感应部件位于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板朝向感应窗口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窗口包括连接板和嵌合侧壁,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连接所述安装壳体内部,所述嵌合侧壁围绕所述连接板的周缘;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红外透镜和微波面盖分别包括一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可分离地连接;所述连接口用以对应所述感应部件,所述嵌合侧壁用以嵌合所述红外透镜和微波面盖的外周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多个插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多个插接柱,所述多个插接柱分别插接至所述多个插接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头侧盖和布置在所述堵头侧盖上的电源插头;所述堵头侧盖连接在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开口,所述电源插头用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红外感应控制板或微波感应控制板电连接。
9.一种LED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LED灯管的智能堵头机构。
CN202321139296.6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Active CN220453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9296.6U CN220453601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9296.6U CN220453601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3601U true CN220453601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9296.6U Active CN220453601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3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5458B2 (ja) 照明器具
EP2503218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US6162096A (en) Reflector assembly socket which accepts a PL lamp
JP2004006134A (ja) 照明制御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CN111189001A (zh) U型灯具
CN220453601U (zh) 一种led灯管及其智能堵头机构
KR100945175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등
US7287876B2 (en) Cold cathode fluoresecent lamp lighting device
KR100945173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등
CA3083401C (en) Downlight apparatus
KR20120002883U (ko) 조명 기구
KR200426103Y1 (ko) 엘이디를 광원으로 사용하는 실내용 조명기구
CN215722914U (zh) 灯罩安装结构和灯具
CN211424047U (zh) 一种灯具端部塞及一种灯具
CN220958003U (zh) 一种泛光筒
CN208124205U (zh) 一种灯头结构及其fpl灯具
CN218119509U (zh) 感应器内嵌式灯具
CN214275650U (zh) 一种小夜灯
CN213019540U (zh) 一种幻彩灯串控制器
CN219163844U (zh) 一种具有夜灯功能的插座转换器
JP3077532B2 (ja) 照明器具
CN220152614U (zh) 一种灯具壁挂结构及照明灯具
CN217559754U (zh) 具有多种照明模式且灯光可调的应急灯
CN214369926U (zh) 一种灯具壳体结构
CN215446215U (zh) 一种吸顶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