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2347U - 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2347U
CN220452347U CN202322119611.5U CN202322119611U CN220452347U CN 220452347 U CN220452347 U CN 220452347U CN 202322119611 U CN202322119611 U CN 202322119611U CN 220452347 U CN220452347 U CN 220452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bag
pressure
air bag
shell body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96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宝生
孔令龙
胡希凡
张海燕
郭英军
武小龙
吕元杰
张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lu High Pressure Vess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lu High Pressure Vess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lu High Pressure Vess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lu High Pressure Vess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96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2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2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2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端的内部安装有气囊上密封盖,所述气囊上密封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气囊,所述压片的外侧安装有螺纹盖,所述外壳体下端的内部安装有油液进入管,所述油液进入管上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限定板。该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通过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且气囊向下移动时,连接板与气囊之间保持贴合状态,连接板与气囊之间的位置进行拼接限定,且连接板对气囊下端的位置进行限定,即气囊在外壳体的内部压缩时,避免气囊的位置出现改变,并气囊向下移动后,气囊可精准的保持与缓冲架之间保持重合的状态,即方便对缓冲架的状态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囊式蓄能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背景技术
气囊式蓄能器是利用气体(氮气)的可压缩性质研制的皮囊式充气蓄能器就是一种蓄积液压油的装置,利用油液天厨至蓄能器的内部后,同时打开阀门,气囊推动油液快速排出,即完成设备的蓄能和使用的设备。
在已公开授权的专利中,在专利号为“CN 106368991 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气囊式蓄能器;该气囊式蓄能器,结合现在使用的普通气囊式蓄能器进行其结构上的改变,现有的气囊式蓄能器的结构比较的简单,通过缓冲弹簧来控制整个内腔的压力,使得系统的压强得到控制,方便液流体的补充和蓄能;
在上述一种气囊式蓄能器中,气囊使用时,需要携带气囊的下端向下移动,并携带气囊的下部与缓冲架接触,同时推动缓冲架向下移动进行密封,但由于气囊安装在壳体的内部后,当油液注入壳体的内部后,压力方向不同,会导致气囊的位置出现偏移,当气囊的位置出现偏移后,气囊出现错位,错位的青囊无法推动缓冲架向下移动的问题,为此影响壳体内部的密封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气囊式蓄能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具备气囊的下部安装有连接板,当排出油液时,气囊向外侧膨胀,同时气囊推动连接板向下移动,即连接板对气囊的位置进行相对,当连接板向下移动后,连接板可推动缓冲架与油液进入管内部保持密封状态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端的内部安装有气囊上密封盖,所述气囊上密封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气囊,所述压片的外侧安装有螺纹盖,所述外壳体下端的内部安装有油液进入管,所述油液进入管上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限定板,所述内限定板的中部安装有缓冲架,所述缓冲架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气囊上密封盖一侧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道,所述气囊上密封盖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限定板,所述弹性限定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气囊上密封盖上端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气囊上密封盖的上端安装有压力器连接座,所述压力器连接座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气囊的下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板,所述外壳体和连接板的内部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压力器连接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压力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气囊夹持在外壳体和气囊上密封盖之间,同时压片覆盖在气囊的上部,同时螺纹盖与外壳体之间相互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和弹簧安装有六组,同时压板和气囊上密封盖之间安装有铰链。
优选的,所述推杆外侧的内部开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与压力检测器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单向阀的下部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的外侧安装有气体输送装置,且气囊的内部填充有氮气。
优选的,所述定位螺栓穿过连接板同时螺纹套接在气囊下端的内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紧贴外壳体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内限定板外侧的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内限定板和缓冲架之间,所述油液进入管的下部连接有双向管道。
与现有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通过气囊上密封盖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常规状态下单向阀对气囊上密封盖的内部进行密封,同时携带压力器连接座插入气囊上密封盖的内部,压力器连接座携带推杆推动单向阀向下移动,同时氮气经由推杆内部开设的孔洞输送至压力检测器的内部,同时经由压力检测器对气囊内部的压力状态进行监控,增加压力器连接座安装时的便捷性,且避免氮气排出的问题。
2、该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通过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且气囊向下移动时,连接板与气囊之间保持贴合状态,连接板与气囊之间的位置进行拼接限定,且连接板对气囊下端的位置进行限定,即气囊在外壳体的内部压缩时,避免气囊的位置出现改变,并气囊向下移动后,气囊可精准的保持与缓冲架之间保持重合的状态,即方便对缓冲架的状态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气囊上密封盖;3、压片;4、气囊;5、螺纹盖;6、弹性限定板;7、弹簧;8、压板;9、单向阀;10、压力器连接座;11、推杆;12、连接板;13、定位螺栓;14、油液进入管;15、内限定板;16、缓冲架;17、第二弹簧;18、进气管道;19、压力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上端的内部安装有气囊上密封盖2,气囊上密封盖2带动氮气进行输送,气囊上密封盖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片3,压片3对气囊4的位置进行辅助压合限定,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气囊4,压片3的外侧安装有螺纹盖5,螺纹盖5对压片3和外壳体1之间进行限定,外壳体1下端的内部安装有油液进入管14,油液进入管14带动油液的输送和排除,油液进入管14上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限定板15,内限定板15的中部安装有缓冲架16,缓冲架16带动油液输送时进行缓冲,缓冲架16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7,气囊上密封盖2一侧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道18,进气管道18带动油液持续输送至外壳体1的内部,气囊上密封盖2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限定板6,弹性限定板6对弹簧7的位置进行限定,弹性限定板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7,弹簧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板8,弹簧7推动压板8向外侧移动,同时压板8带动气囊4卡接在外壳体1的内部,增加气囊上密封盖2位置安装限定时的稳定性,述气囊上密封盖2上端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9,单向阀9对气囊上密封盖2的内部进行堵塞,气囊上密封盖2的上端安装有压力器连接座10,压力器连接座10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1,安装压力器连接座10,压力器连接座10推动单向阀9向下移动,即气囊上密封盖2的内部的气体与压力检测器19之间呈开合状态,即压力检测器19对气囊4内部压强状态进行检测,气囊4的下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对气囊4的位置进行校准,避免气囊4的位置出现偏离的问题,外壳体1和连接板12的内部安装有定位螺栓13,定位螺栓13携带连接板12的位置进行限定,压力器连接座1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压力检测器19,压力检测器19对气囊4内部的压强进行检测,即对外壳体1内部油液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
请参阅图3,气囊4夹持在外壳体1和气囊上密封盖2之间,同时压片3覆盖在气囊4的上部,同时螺纹盖5与外壳体1之间相互螺纹连接,通过气囊4的上端安装在气囊上密封盖2和压片3的内部,气囊上密封盖2和外壳体1对气囊4的位置,同时在压片3的外侧安装有螺纹盖5,即螺纹盖5可携带压片3与外壳体1之间的位置进行挤压限定,并且携带气囊4压合限定在外壳体1的内部,避免气囊4的位置出现脱落的问题。
请参阅图3,压板8和弹簧7安装有六组,同时压板8和气囊上密封盖2之间安装有铰链,通过压板8和弹簧7安装在气囊上密封盖2的下部,在气囊4安装过程中,气囊上密封盖2安装在气囊4的内部,同时向内侧挤压压板8,即带动压板8和气囊4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部后,压板8移动至外壳体1的内侧,且压板8的外侧减小压力,即压板8在弹簧7弹性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即压板8卡接在外壳体1的内部后,即增加气囊上密封盖2安装在外壳体1内部时增加稳定性,减小气囊上密封盖2脱落的问题。
请参阅图3,推杆11外侧的内部开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与压力检测器19之间相互连通,单向阀9的下部安装有弹簧,通过携带压力器连接座10安装在气囊上密封盖2的内部后,压力器连接座10携带推杆11向下移动,并且推杆11推动单向阀9向下移动,即气囊上密封盖2的内部形成有开口,同时气囊4的内部气体经由推杆11内部开设的孔洞输送至压力检测器19,即观察压力检测器19可对气囊4内部的压强进行检测,且根据观察压力检测器19的压强可对外壳体1内部油压状态进行观察,同时当停止压力检测器19的观测时,可携带压力器连接座10从气囊上密封盖2的内部拆卸,且单向阀9在弹性的作用下推动向上移动,即单向阀9对气囊上密封盖2的内部进行堵塞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进气管道18的外侧安装有气体输送装置,且气囊4的内部填充有氮气,通过进气管道18穿过气囊上密封盖2一侧的内部,同时经由进气管道18可向气囊4的内部注入氮气,保证气囊4的内部压力保持稳定的状态。
请参阅图2,定位螺栓13穿过连接板12同时螺纹套接在气囊4下端的内部,连接板12的外侧紧贴外壳体1的内壁通过气囊4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部,且连接板12安装在气囊4的下部,同时连接板12和气囊4之间采用定位螺栓13进行限定,在连接板12与气囊4的位置进行拼接时,连接板12预先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部,同时经由外壳体1下端的孔洞,携带定位螺栓13安装在连接板12和气囊4之间,增加连接板12安装时的便捷性,同时连接板12安装在气囊4的下部后,连接板12对气囊4下端的活动轨迹进行限定,当气囊4向下移动时,气囊4的下端可保持稳定性,并气囊4持续向下移动后,气囊4可与缓冲架16的接触保持稳定状态,避免气囊4下端位置偏移,导致无法推动缓冲架16与油液进入管14之间保持重合的状态。
请参阅图4,内限定板15外侧的内部开设有孔洞,第二弹簧17安装在内限定板15和缓冲架16之间,油液进入管14的下部连接有双向管道,通过内限定板15的外侧开设有孔洞,且第二弹簧17安装在缓冲架16的外部,当缓冲架16向上移动时,油液经由油液进入管14、内限定板15内部的孔洞可输送至外壳体1的内部,即控制油液进入管14下端安装的阀门,控制油液的进出后,气囊4推动缓冲架16向下移动后,可保持外壳体1内部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携带气囊4安装时,携带气囊4活动套接在气囊上密封盖2的外部,同时携带气囊上密封盖2安装在外壳体1上端的内部后,压板8在弹簧7弹性的作用下推动向外侧移动,即压板8卡接在外壳体1的内部,带动气囊4与外壳体1之间的位置进行卡接限定,同时转动螺纹盖5,带动气囊上密封盖2和压片3的位置进行加固,同时增加密封性,同时压力器连接座10插入气囊上密封盖2的内部,推杆11推动单向阀9打开,安装进气管道18,经过进气管道18对气囊4的内部注入氮气,同时气囊4向下移动,且气囊4与连接板12接触,在气囊4和连接板12之间安装有定位螺栓13,定位螺栓13带动连接板12和气囊4的位置进行限定,且气囊4下端的中部持续保持居中状态,且外壳体1下端的内部安装在有油液进入管14,油液进入管14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部,经由油液进入管14对外壳体1的内部注入油液,油液填充在外壳体1的内部后,对气囊4进行挤压压缩,且外壳体1内部油液充能结束后,打开阀门,阀门带动外壳体1内部的油液经由油液进入管14向外侧排出,同时外壳体1内部的油液在气囊4辅助的作用下,可提供高强度的动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上端的内部安装有气囊上密封盖(2),所述气囊上密封盖(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片(3),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气囊(4),所述压片(3)的外侧安装有螺纹盖(5),所述外壳体(1)下端的内部安装有油液进入管(14),所述油液进入管(14)上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限定板(15),所述内限定板(15)的中部安装有缓冲架(16),所述缓冲架(16)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7),所述气囊上密封盖(2)一侧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道(18),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密封盖(2)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限定板(6),所述弹性限定板(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气囊上密封盖(2)上端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9),所述气囊上密封盖(2)的上端安装有压力器连接座(10),所述压力器连接座(10)下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1),所述气囊(4)的下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板(12),所述外壳体(1)和连接板(12)的内部安装有定位螺栓(13),所述压力器连接座(1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压力检测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夹持在外壳体(1)和气囊上密封盖(2)之间,同时压片(3)覆盖在气囊(4)的上部,同时螺纹盖(5)与外壳体(1)之间相互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和弹簧(7)安装有六组,同时压板(8)和气囊上密封盖(2)之间安装有铰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1)外侧的内部开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与压力检测器(19)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单向阀(9)的下部安装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8)的外侧安装有气体输送装置,且气囊(4)的内部填充有氮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13)穿过连接板(12)同时螺纹套接在气囊(4)下端的内部,所述连接板(12)的外侧紧贴外壳体(1)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限定板(15)外侧的内部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二弹簧(17)安装在内限定板(15)和缓冲架(16)之间,所述油液进入管(14)的下部连接有双向管道。
CN202322119611.5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Active CN220452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9611.5U CN220452347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9611.5U CN220452347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2347U true CN220452347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9611.5U Active CN220452347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2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52347U (zh) 一种可显示压力的囊式蓄能器
CN114112225A (zh) 一种用于阀门内外气密性检测的测试装置
CN21298871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油缸密封泄漏检测装置
CN113175032A (zh) 一种压力供水装置
CN216213975U (zh) 一种锌银蓄电池真空加注装置
CN113945500A (zh) 一种水下大坝壁体渗水率检测器
CN114264438A (zh) 一种用于洗洁精生产用空瓶测漏装置
CN207080745U (zh) 一种消锺防爆塔
CN217783883U (zh) 一种新型多级隔膜式蓄能器
CN201348554Y (zh) 一种水箱气压充水装置
CN219734998U (zh) 一种小容量co2液体储罐分装系统
CN201126393Y (zh) 一种皮囊蓄能器压力无泄漏检测装置
CN220424428U (zh) 消防系统储液器及储能集装箱
CN105155625A (zh) 一种无负压压力补偿供水设备
CN204919680U (zh) 一种nfwgⅱ型无负压压力补偿供水设备
CN206637252U (zh) 高压气罐漏气检测装置
CN2741200Y (zh) 燃料电池系统燃料与氧化剂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CN215985038U (zh) 一种灭火器瓶全自动水压检测设备
CN219579993U (zh) 一种顶部加压的立式土工管袋压滤装置
CN2557481Y (zh) 一种密闭式压力储水罐
CN212844575U (zh) 一种煤矿开采的瓦斯检测用取样采集装置
CN215636533U (zh) 一种氪氙充气回收装置
CN118292521A (zh) 一种全密闭潜水型稳流补偿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21238581U (zh) 一种气雾罐检漏装置
CN219606741U (zh) 一种高压co2液体小型储罐供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