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6228U - 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6228U
CN220446228U CN202322088481.3U CN202322088481U CN220446228U CN 220446228 U CN220446228 U CN 220446228U CN 202322088481 U CN202322088481 U CN 202322088481U CN 220446228 U CN220446228 U CN 220446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groove
handle
di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84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春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sheng Hardwar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sheng Hardwar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sheng Hardwar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sheng Hardwar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84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6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6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6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包括钳体,间隔距离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以及两个分别用来连接第一模具与钳体和第二模具与钳体的快拆结构;钳体包括交叉设置的主手柄和副手柄,主手柄包括第一手握部以及相对手握部向副手柄弯曲的折弯部,副手柄包括与第一手握部交叉设置的第二手握部,以及与第二手握部一体设置且与折弯部转动连接的按压部;主手柄与传动结构转动连接,副手柄通过传动柄与传动结构连接;快拆结构为螺纹式结构或O形圈式结构或按压式结构或顶丝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快拆结构,使模具更易于拆卸,换模更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扣钳主要注重钳体的设计,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规格的模具,现有的压扣钳无法更换模具或者更换方式繁琐,有的钳体更换模具之后压接扣眼达不到原来的效果,通用性较差,而储备多种规格压扣钳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且增加了成本;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号为CN216542816U,名称为一种压扣钳;其主要改进的是钳身,而解决通用性问题利用螺纹一个O型圈,螺纹方式换模较为繁琐,单个O型圈可能定位不稳;针对此设计出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通过设置快拆结构,使模具更易于拆卸,换模更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包括钳体,间隔距离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以及两个分别用来连接第一模具与钳体和第二模具与钳体的快拆结构;钳体包括交叉设置的主手柄和副手柄,主手柄包括第一手握部以及相对手握部向副手柄弯曲的折弯部,副手柄包括与第一手握部交叉设置的第二手握部,以及与第二手握部一体设置且与折弯部转动连接的按压部;主手柄与传动结构转动连接,副手柄通过传动柄与传动结构连接;快拆结构为螺纹式结构或O形圈式结构或按压式结构或顶丝式结构。
进一步的,折弯部远离第一手握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模具,第二模具通过快拆结构与对应的固定座连接或者第二模具通过快拆结构与折弯部连接;当通过固定座连接时,对应的固定座与折弯部对应处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传动结构包括与折弯部靠近第一手握部处通过主定位杆转动连接的连接柄,连接柄上部通过主定位杆与夹持柄一端固定连接,夹持柄另一端对应第二模具设置有第一模具,第一模具通过快拆结构与对应的固定座连接或者第一模具通过快拆结构与夹持柄连接;当通过固定座连接时,对应的固定座与夹持柄对应部位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按压部通过副定位杆与折弯部转动连接,按压部通过传动柄与连接柄固定连接,传动柄位于副定位杆下方。
进一步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座对应折弯部开设的固定孔,折弯部对应固定孔处开设第二固定孔,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同时与固定螺丝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按压部通过第一连接轴与传动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连接柄固定连接;第一模具包括靠近固定座的一侧所设置的连接体。
进一步的,螺纹式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体上的外螺纹,固定座开设有与连接体适配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O型圈式结构包括连接体外侧开设的环形的限位槽,限位槽至少有一个,连接体对应限位槽套设有O型圈,固定座开设有与连接体适配的连接孔,连接孔内对应限位槽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当连接体插入连接孔,O型圈落入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的,按压式结构包括连接体靠近固定座的一侧向内开设的开口槽以及贯穿固定座设置的本体;本体包括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定位部以及与开口槽插接的连接部;定位部开设有定位槽,固定座通过固定螺丝与定位部固定,固定螺丝底部卡入定位槽;定位部一端向内开设有的按压孔,按压孔与按压轴滑动连接,连接部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内设置有按压滚珠,按压滚珠两侧突出球形槽设置;开口槽侧壁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按压轴上对应设置有弧形槽;按压轴一端突出定位部设置,另一端连接有按压弹簧,按压弹簧与按压孔底部连接;按压孔底部开设有滑孔,滑孔直径小于按压孔直径,按压轴固定连接有推轴,推轴与滑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顶丝式结构包括环向定位结构或者凹槽型定位结构或者结合式定位结构,固定座对应开设的连接孔,以及径向插入连接孔的定位顶丝;固定座沿连接孔径向开设有与其连通的定位孔,定位顶丝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环向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周向开设的环形槽,定位顶丝底部与环形槽相抵,环形槽的形状与定位顶丝底部形状配合,定位顶丝至少有一个;凹槽型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周向开设的腰线槽和定位凹槽,腰线槽至少有一个,定位凹槽至少有一个;凹槽型定位结构中的定位顶丝靠近固定座的一端向内开设有沉槽,沉槽内部设置有顶丝弹簧,沉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滚动连接的顶丝滚珠;腰线槽一端穿出连接体端部,另一端在轴向上与定位凹槽对应,定位凹槽与顶丝滚珠相抵;结合式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周向开设的环形槽,以及绕连接体周向开设的腰线槽和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位于环形槽上。
进一步的,当固定座与折弯部或夹持柄连接时,有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连接方式:固定座卡入折弯部或夹持柄对应部位;第二种连接方式:折弯部或夹持柄的对应部位卡入固定座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柄和夹持柄组成传动结构,传动结构通过连接柄与副手柄传动连接,副手柄带动模具运动打扣,同时简化了钳体结构,降低成本,结构简单 小巧轻便,易于携带;通过在钳体端部与模具之间设置快拆结构,尤其是按压式结构和顶丝式结构,只需按压或者转动,即可完成拆卸,快拆结构使模具更易于拆卸,换模更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与钳体采用螺纹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与钳体采用O型圈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与钳体采用按压式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与钳体采用环形定位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与钳体采用第一类凹槽型定位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与钳体采用第二类凹槽型定位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与钳体采用第一类结合式定位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与钳体采用第二类结合式定位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顶丝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结构中连接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结构的定位部直接与夹持柄和折弯部连接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被钳体端部夹持在内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被钳体端部夹持在内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手柄;2、副手柄;3、连接柄;4、传动柄;401、第一主定位孔;402、第二主定位孔;403、副定位孔;5、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7、主定位杆;8、副定位杆;9、夹持柄;10、固定座;11、固定孔;12、固定螺丝;13、第一模具;14、第二模具;15、连接孔;16、连接体;17、外螺纹;18、限位槽;19、O型圈;20、快拆结构;21、本体;2101、定位槽;2102、按压孔;2103、按压轴;2104、按压弹簧;2105、推轴;2106、球形槽;2107、按压滚珠;2108、弧形槽;2109、定位孔;2110、定位顶丝;2201、环形槽;2202、定位凹槽;2203、腰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包括钳体,模具以及用来连接钳体和模具的快拆结构;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位于钳体同一端部且间隔距离设置,快拆结构20有两个,分别用来连接第一模具13与钳体和第二模具14与钳体;两个快拆结构20分别设置在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远离彼此的一端,即两个快拆结构20相同,一个设置在第一模具13远离第二模具14的一端,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模具14远离第一模具13的一端;钳体包括交叉设置的主手柄1和副手柄2,主手柄1包括第一手握部以及相对手握部向副手柄2弯曲的折弯部,折弯部与手握部一体设置,副手柄2包括与第一手握部交叉设置的第二手握部,以及与第二手握部一体设置且与折弯部转动连接的按压部;第二手握部与按压部位于同一直线上,主手柄1与传动结构转动连接,副手柄2通过传动柄4与传动结构传动连接;快拆结构20为螺纹式结构。
折弯部远离第一手握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模具14,第二模具14通过快拆结构20与对应的固定座10连接或者第二模具14通过快拆结构20与折弯部连接;当通过固定座10连接时,对应的固定座10与折弯部对应处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传动结构包括上部与折弯部靠近第一手握部处通过主定位杆7转动连接的连接柄3,连接柄3下部位于第一手握部和第二手握部之间,连接柄3上部通过主定位杆7与夹持柄9一端固定连接,夹持柄9另一端对应第二模具14设置有第一模具13。
第一模具13通过快拆结构20与对应的固定座10连接或者第一模具13通过快拆结构20与夹持柄9连接;当通过固定座10连接时,对应的固定座10与夹持柄9对应部位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按压部通过副定位杆8与折弯部转动连接,按压部通过传动柄4与连接柄3下部固定连接,传动柄4位于副定位杆8下方;夹持柄9上第一主定位孔401,折弯部对应第一主定位孔401开设有第二主定位孔402,主定位杆7同时穿过第一主定位孔401和第二主定位孔402,使夹持柄9能够相对主定位杆7转动,折弯部上同时设置有副定位孔403,副定位杆8穿过副定位孔403同时穿过按压部,使按压部能够相对副定位杆8转动;传动柄4呈弧形,第一手握部、第二手握部和按压部均为长条状、中空,使结构设置更优化;该钳体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结构简单 小巧轻便,易于携带。
第二模具14对应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座10对应折弯部远离第一手握部的一端所开设的固定孔11,折弯部对应固定孔11处开设第二固定孔,固定孔11和第二固定孔同时与固定螺丝12螺纹连接。
当固定座10与折弯部或夹持柄9连接时可以卡接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且具有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连接方式:固定座10卡入折弯部或夹持柄9对应部位,此种情况的夹持柄9和折弯部均由间隔距离设置的两个长柄组成,所设间距以供固定座10卡入;第二种连接方式:折弯部或夹持柄9的对应部位卡入固定座10的内部,此种情况,折弯部或夹持柄9卡入固定座10的一端也可以选择与固定座10端面固定,与端面固定时折弯部或夹持柄9对应处转动九十度设置,即与固定座10端面平行;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所对应的固定座10与折弯部或夹持柄9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固定座10卡入钳体端部或者夹持钳体端部后通过螺栓与其固定,针对不同快拆结构20可以设置不动类型的固定座10,如可采用圆柱体状或者长方体状,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此种固定座10中部开槽则夹持钳体,若钳体开槽则卡入钳体;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座10对应折弯部远离第一手握部的一端开设的固定孔11,折弯部对应固定孔11处开设第二固定孔,固定孔11和第二固定孔同时与固定螺丝12螺纹连接,用以使固定座10与钳体固定,夹持柄9与对应的固定座10用同种方式连接。
如图15、图16所示,固定座10卡入钳体端部,钳体对应部位一般为两个间隔距离设置的长柄,固定座10位于其中。
同样,折弯部和夹持柄9的具体形状配合固定座10设置,在不影响夹持的情况下,减少制造材料,简化形状和结构。
按压部通过第一连接轴5与传动柄4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柄4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6与连接柄3固定连接;第一模具13包括靠近对应固定座10的一侧所设置的连接体16,连接体16呈圆柱状;一般来说第二模具14上也设置有同样的连接体16,但是对于按压式结构来说,其开口槽可直接开设在第二模具14上,不影响换模,且这种方式简化了结构。
螺纹式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体16上的外螺纹17,固定座10开设有与连接体16适配的连接孔15,即位置尺寸均对应,连接孔15内设置有与外螺纹17配合的内螺纹,固定座10通过外螺纹17与内螺纹的配合与第一模具13或者第二模具14固定。
快拆结构20直接与夹持柄9、折弯部连接时,快拆结构20的一端直接卡入夹持柄9和折弯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5直接开设在夹持柄9和折弯部上,此种方式夹持柄9和折弯部对应处常相对加厚设置。
工作过程:拧动连接体16,使其从连接孔15中脱离,完成换模。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快拆结构20为O形圈式结构。
O型圈式结构包括连接体16外侧开设的环形的限位槽18,限位槽18至少有一个,多个限位槽18沿连接体16轴向依次开设,连接体16对应限位槽18套设有O型圈19,固定座10开设有与连接体16适配的连接孔15,连接孔15内对应限位槽18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当连接体16插入连接孔15,O型圈19落入第二限位槽,限位槽18和第二限位槽截面均为半圆形,直径与O型圈19的内外径之差。
当两个快拆结构20直接与夹持柄9和折弯部连接时,本实施例中夹持柄9和折弯部上开设有连接孔15;此种方式夹持柄9和折弯部对应处加厚设置。
工作过程:直接从连接孔15中拔出带一个或者两个O型圈的连接体16,完成换模。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和图13所示,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快拆结构20为按压式结构。
按压式结构包括连接体16靠近固定座10的一侧向内开设的开口槽以及贯穿固定座10设置的本体21;本体21包括与固定座10固定连接的定位部以及与开口槽插接的连接部,定位部呈圆柱状,开口槽与连接部截面均为矩形,便于插接并设置按压滚珠2107;定位部通过定位顶丝2110与固定座10固定连接,定位部开设有定位槽2101,固定座10通过固定螺丝12与定位部固定,固定螺丝12底部卡入定位槽2101;定位部远离模具的一端向内开设有朝向模具的按压孔2102,按压孔2102与按压轴2103滑动连接,连接部开设有球形槽2106,使连接部外部与按压孔2102内部连通,球形槽2106内设置有按压滚珠2107,按压滚珠2107两侧突出球形槽2106设置;开口槽侧壁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按压轴2103上对应设置有弧形槽2108,球形槽2106、第二弧形槽和弧形槽2108在本体21长度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
按压轴2103一端突出定位部设置,另一端连接有按压弹簧2104,按压弹簧2104与按压孔2102底部连接;按压孔2102底部开设有滑孔,滑孔直径小于按压孔2102直径,按压轴2103固定连接有推轴2105,推轴2105与滑孔滑动连接,推轴2105位于按压弹簧2104内部。
定位部朝向模具方向为本体21的长度方向;当连接部插入开口槽内部且按压弹簧2104处于放松状态即未推动按压轴2103时,推轴2105远离按压轴2103的一端与开口槽底部设有间隙,间隙尺寸小于此状态下沿本体21的长度方向按压滚珠2107与弧形槽2108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不设间隙使推轴2105底部在此状态下开口槽底部相抵,而设置推轴2105是为了在压缩按压弹簧2104,使弧形槽2108移动至使按压滚珠2107一侧落入其内,拔出本体21时,推轴2105会顶开口槽底部,辅助脱离。
球形槽2106的直径大于按压滚珠2107的直径,球形槽2106位于连接部表面的截面直径小于按压滚珠2107的直径,保证按压滚珠2107在球形槽2106可以分别向弧形槽2108和第二弧形槽移动而不会脱离球形槽2106;当采用按压式结构,因按压轴2103在端部凸出,按压式结构整体穿过固定座10,是为了使按压轴2103在其另一端凸出,便于按压,减小钳体开口距离,此种固定座10可采用两个形状相同且互相扣合的夹持杆,夹持杆包括与钳体连接的长条状部位以及与用来从定位部侧面夹持的弧形杆。
另外为了使快拆结构20与连接体16更为适配,螺纹式结构、O形圈式结构和顶丝式结构对应的连接体16直径较小,一般小于对应模具直径,按压式结构对应的连接体16直径较大。
如图14所示,当快拆结构20直接与夹持柄9和折弯部连接时,本实施例中,本体21的定位部直接从夹持柄9和折弯部的一端卡入,此时定位部截面呈矩形,同时按压轴2103从夹持柄9和折弯部的另一端穿出,并与其滑动连接,定位部通过定位顶丝2110与夹持柄9和折弯部固定连接;此种方式夹持柄9和折弯部对应处加厚设置或者为图14所示的钳体对应部位由两个间隔距离的长柄组成,两个长柄设置间距以供定位部卡入。
工作过程:需要更换模具时,依次更换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从固定座10远离模具处按下按压轴2103,按压轴2103在按压孔2102中滑动,由于连接状态下,按压滚珠2107位于弧形槽2108与按压弹簧2104之间,因此按压弹簧2104被压缩,弧形槽2108移动至按压滚珠2107处,按压滚珠2107突入按压孔2102内部的部分落入弧形槽2108内,同时推轴2106与开口槽底部互相抵触,拉动模具,按压滚珠2107因可以落入弧形槽2108,所以可以从第二弧形槽中脱离,然后将模具与连接部分离;然后拿来新的模具,将新模具的开口槽对应本体21的连接部,直接插入至按压滚珠2107落入对应第二弧形槽或者按下按压轴2103使弧形槽2108与球形槽2106对应,进而使按压滚珠2107先落入弧形槽2108,然后当按压滚珠2107对应落入第二弧形槽,放松按压轴2103使按压滚珠2107一侧落入第二弧形槽,另一侧与按压轴2103平滑部分的侧面相抵,固定新模具,换模完成。
实施例四:
如图7-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快拆结构20为顶丝式结构。
顶丝式结构包括环向定位结构或者凹槽型定位结构或者结合式定位结构,固定座10对应开设的连接孔15,以及径向插入连接孔15的定位顶丝2110;固定座10沿连接孔15径向开设有与其连通的定位孔2109,定位顶丝2110与定位孔2109螺纹连接;连接体16插入连接孔15被定位顶丝2110固定。
如图7所示,环向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16周向开设的环形槽2201,定位顶丝2110底部与环形槽2201相抵,环形槽2201的形状与定位顶丝2110底部形状配合,定位顶丝2110至少有一个;凹槽型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16周向开设的腰线槽2203和定位凹槽2202,腰线槽2203至少有一个,定位凹槽2202至少有一个。
如图8和图9所示,凹槽型定位结构中的定位顶丝2110靠近固定座10的一端向内开设有沉槽,沉槽内部设置有顶丝弹簧,沉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滚动连接的顶丝滚珠,凹槽型定位结构中所用的该种定位顶丝2110标准件,市面可直接买得;有多个腰线槽2203和定位凹槽2202时,两者交错设置,数量相等,当腰线槽2203和定位凹槽2202各有两个时;腰线槽2203一端穿出连接体16端部,另一端在轴向上与定位凹槽2202对应,定位凹槽2202与顶丝滚珠相抵。
如图8所示,只有一个定位凹槽2202时为第一类凹槽型定位结构;如图9所示,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凹槽2202时为第二类凹槽型定位结构。
如图10和图11所示,结合式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16周向开设的环形槽2201,以及绕连接体16周向开设的腰线槽2203和定位凹槽2202;定位凹槽2202位于环形槽2201上,该种定位结构腰线槽2203至少有一个,定位凹槽2202至少有一个;腰线槽2203和定位凹槽2202交错设置,腰线槽2203一端穿出连接体16端部,另一端在轴向上与定位凹槽2202对应,定位凹槽2202与滚珠顶丝相抵且相适配;环形槽2201的槽面沿连接体16径向的截面为弧线或者V形线;只需要转动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连接体16转动使顶丝滚珠与定位凹槽2202脱离,顶丝滚珠沿着环形槽2201转移至腰线槽2203内之后,拉出模具;对称的定位凹槽2202使模具更加稳定,不会出现模具头晃动旋转,效果和一体模具一样。
如图10所示,只有一个定位凹槽2202时为第一类结合式定位结构;如图11所示,有两个对称的定位凹槽2202时为第二类结合式定位结构。
当快拆结构20直接与夹持柄9和折弯部连接时,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5和定位孔2109均开设在夹持柄9和折弯部上,此种方式夹持柄9和折弯部对应处加厚设置。
工作过程:对于环向定位结构:通过拧动定位顶丝2110,使其与环形槽2201直至定位顶丝2110底部与连接体16表面出现间距,即可取下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
对于凹槽型定位结构:转动模具即转动连接体16,顶丝滚珠压缩顶丝弹簧,使顶丝滚珠从定位凹槽2202中出来的,顶丝滚珠位于连接体16表面,直接将连接体16拉出,或者转动至顶丝滚珠落入腰线槽2203中然后拉出,这期间顶丝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安装时顶丝滚珠与腰线槽2203对应,然后将连接体16插入连接孔15中,顶丝滚珠进入腰线槽2203靠近模具的一端,并与定位凹槽2202周向对应,转动连接体16,顶丝弹簧压缩,直至顶丝滚珠落入定位凹槽2202中,落入过程顶丝滚珠伸长,且顶丝弹簧时刻保持被压缩状态,使顶丝滚珠与定位凹槽2202紧紧相抵。
对于结合式定位结构:转动模具即转动连接体16,顶丝滚珠压缩顶丝弹簧,使顶丝滚珠从定位凹槽2202中出来的,顶丝滚珠进入环形槽2201内部,沿其运动,直接将连接体16拉出或者转动至顶丝滚珠落入腰线槽2203中然后拉出;安装时将顶丝滚珠与腰线槽2203对应,然后将连接体16插入连接孔15中,顶丝滚珠进入腰线槽2203靠近模具的一端,并与定位凹槽2202周向对应,转动连接体16,顶丝滚珠进入环形槽2201内部,同时顶丝弹簧压缩,继续转动直至顶丝滚珠落入定位凹槽2202中,落入过程顶丝弹簧伸长,顶丝弹簧时刻保持被压缩状态,使顶丝滚珠与定位凹槽2202紧紧相抵;必要时可拧动定位顶丝2110,放松或者上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间隔距离设置的第一模具(13)和第二模具(14),以及两个分别用来连接第一模具(13)与钳体和第二模具(14)与钳体的快拆结构(20);钳体包括交叉设置的主手柄(1)和副手柄(2),主手柄(1)包括第一手握部以及相对手握部向副手柄(2)弯曲的折弯部,副手柄(2)包括与第一手握部交叉设置的第二手握部,以及与第二手握部一体设置且与折弯部转动连接的按压部;主手柄(1)与传动结构转动连接,副手柄(2)通过传动柄(4)与传动结构连接;快拆结构(20)为螺纹式结构或O形圈式结构或按压式结构或顶丝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折弯部远离第一手握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模具(14),第二模具(14)通过快拆结构(20)与对应的固定座(10)连接或者第二模具(14)通过快拆结构(20)与折弯部连接;当通过固定座(10)连接时,对应的固定座(10)与折弯部对应处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传动结构包括与折弯部靠近第一手握部处通过主定位杆(7)转动连接的连接柄(3),连接柄(3)上部通过主定位杆(7)与夹持柄(9)一端固定连接,夹持柄(9)另一端对应第二模具(14)设置有第一模具(13),第一模具(13)通过快拆结构(20)与对应的固定座(10)连接或者第一模具(13)通过快拆结构(20)与夹持柄(9)连接;当通过固定座(10)连接时,对应的固定座(10)与夹持柄(9)对应部位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按压部通过副定位杆(8)与折弯部转动连接,按压部通过传动柄(4)与连接柄(3)固定连接,传动柄(4)位于副定位杆(8)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第二模具(14)对应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座(10)对应折弯部开设的固定孔(11),折弯部对应固定孔(11)处开设第二固定孔,固定孔(11)和第二固定孔同时与固定螺丝(1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按压部通过第一连接轴(5)与传动柄(4)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柄(4)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6)与连接柄(3)固定连接;第一模具(13)包括靠近固定座(10)的一侧所设置的连接体(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螺纹式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体(16)上的外螺纹(17),固定座(10)开设有与连接体(16)适配的连接孔(15),连接孔(15)内设置有与外螺纹(17)配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O型圈式结构包括连接体(16)外侧开设的环形的限位槽(18),限位槽(18)至少有一个,连接体(16)对应限位槽(18)套设有O型圈(19),固定座(10)开设有与连接体(16)适配的连接孔(15),连接孔(15)内对应限位槽(18)处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当连接体(16)插入连接孔(15),O型圈(19)落入第二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按压式结构包括连接体(16)靠近固定座(10)的一侧向内开设的开口槽以及贯穿固定座(10)设置的本体(21);本体(21)包括与固定座(10)固定连接的定位部以及与开口槽插接的连接部;定位部开设有定位槽(2101),固定座(10)通过固定螺丝(12)与定位部固定,固定螺丝(12)底部卡入定位槽(2101);定位部一端向内开设有的按压孔(2102),按压孔(2102)与按压轴(2103)滑动连接,连接部开设有球形槽(2106),球形槽(2106)内设置有按压滚珠(2107),按压滚珠(2107)两侧突出球形槽(2106)设置;开口槽侧壁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按压轴(2103)上对应设置有弧形槽(2108);按压轴(2103)一端突出定位部设置,另一端连接有按压弹簧(2104),按压弹簧(2104)与按压孔(2102)底部连接;按压孔(2102)底部开设有滑孔,滑孔直径小于按压孔(2102)直径,按压轴(2103)固定连接有推轴(2105),推轴(2105)与滑孔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顶丝式结构包括环向定位结构或者凹槽型定位结构或者结合式定位结构,固定座(10)对应开设的连接孔(15),以及径向插入连接孔(15)的定位顶丝(2110);固定座(10)沿连接孔(15)径向开设有与其连通的定位孔(2109),定位顶丝(2110)与定位孔(2109)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环向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16)周向开设的环形槽(2201),定位顶丝(2110)底部与环形槽(2201)相抵,环形槽(2201)的形状与定位顶丝(2110)底部形状配合,定位顶丝(2110)至少有一个;凹槽型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16)周向开设的腰线槽(2203)和定位凹槽(2202),腰线槽(2203)至少有一个,定位凹槽(2202)至少有一个;凹槽型定位结构中的定位顶丝(2110)靠近固定座(10)的一端向内开设有沉槽,沉槽内部设置有顶丝弹簧,沉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滚动连接的顶丝滚珠;腰线槽(2203)一端穿出连接体(16)端部,另一端在轴向上与定位凹槽(2202)对应,定位凹槽(2202)与顶丝滚珠相抵;结合式定位结构包括绕连接体(16)周向开设的环形槽(2201),以及绕连接体(16)周向开设的腰线槽(2203)和定位凹槽(2202);定位凹槽(2202)位于环形槽(220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其特征在于:当固定座(10)与折弯部或夹持柄(9)连接时,第一种连接方式:固定座(10)卡入折弯部或夹持柄(9)对应部位;第二种连接方式:折弯部或夹持柄(9)的对应部位卡入固定座(10)的内部。
CN202322088481.3U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Active CN220446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8481.3U CN220446228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8481.3U CN220446228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6228U true CN220446228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8481.3U Active CN220446228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6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1545B (zh) 夹紧装置以及包含该夹紧装置的拆卸工具
CA1041888A (en) Flaring tool
CN211306175U (zh) 一种卷式弹性销的压装工具
CN106270600B (zh) 一种涨心式定位芯棒
EP1210994A2 (en) Mounting and dismounting mechanism for a straightening or calibrating roller rotatable about a spindle and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groove
CN110594511A (zh)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446228U (zh) 一种快速换模的压扣钳
CN201524996U (zh) 定位盲销专用拔销辅具
US20110233949A1 (en) Gripping tool
CN220446227U (zh) 一种快速换模的双杠杆式压扣钳
CN110355395A (zh) 一种封闭型腔的两端独立涨套调节机构
CN220637525U (zh) 一种快速换模的棘轮式钳体
CN220637526U (zh) 一种快速换模的平行式钳体
CN209533224U (zh) 可伸缩折弯的内螺丝刀
CN2404642Y (zh) 定位销拔出工具
CN213673910U (zh) 滚子轴承拉马
US202301424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erting And Removing Bushing Assemblies
CN201102044Y (zh) 一种金属管端部的凸环成型工具
CN220446685U (zh) 一种顶丝式快拆模具和压扣钳
CN210452585U (zh) 用于曲轴箱轴承的带有螺纹心轴的挤压工具
CN212330364U (zh) 一种双联齿轮钻孔用装夹装置
CN103707228A (zh) 一种多功能板牙丝锥扳手
CN209698986U (zh) 一种卡套拆除工装
CN113171187A (zh) 一种牙科手机快速连接器及牙科手机注油机
US20080128039A1 (en) Hand tool for plugging cond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