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0647U - 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0647U
CN220440647U CN202323573189.7U CN202323573189U CN220440647U CN 220440647 U CN220440647 U CN 220440647U CN 202323573189 U CN202323573189 U CN 202323573189U CN 220440647 U CN220440647 U CN 220440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frames
photovoltaic module
groov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5731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赫成
李宗懋
张伟伟
肖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5731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0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0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0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包括:沿纵向的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和沿横向的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多个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用于安装第一光伏组件板;多个第一排水支架和多个第二排水支架分别沿纵向和横向两侧分设有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沿纵向的多个第三边框用于安装第二光伏组件板;多个第三排水支架沿纵向两侧分设有第三排水槽;沿横向的第四边框用于安装第一光伏组件板和第二光伏组件板;多个第四排水支架沿横向两侧分设有第四排水槽;本申请通过横纵向混装光伏组件板,并在下方设置第一排水槽、第二排水槽、第三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排水槽尺寸均匀;节省材料;雨水排出更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伏组件的排水方式中,多个光伏组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安装。相邻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纵向的小水槽;多个小水槽与沿屋面宽度方向两端设置的大水槽连通。上述排水槽的连接方式复杂,大水槽的尺寸过大,造成材料浪费;且水槽需使用额外的钢结构固定,增加了人工安装的成本以及更多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多个光伏组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安装,相邻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纵向的小水槽;多个小水槽与沿屋面宽度方向两端设置的大水槽连通。上述排水槽的连接方式复杂,大水槽的尺寸过大,造成材料浪费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包括:
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
多个第一边框,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在第一边框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边框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均采取第一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的第一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板沿纵向的侧边嵌接;
多个第一排水支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每个第一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适于支撑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在所述第一排水支架沿纵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排水槽;
多个第二边框,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在第二边框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边框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均采取第二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的第二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板沿横向的侧边嵌接;
多个第二排水支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每个第二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在所述第二排水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排水槽;
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和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拼接布设于整个屋面;
多个第三边框,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在第三边框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三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三边框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均采取第三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的第三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二光伏组件板沿纵向的侧边嵌接;
多个第三排水支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每个第三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在所述第三排水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排水槽;
多个第四边框,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在第四边框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四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四边框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均采取第四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一个第四边框的第四卡口与第一光伏组件板沿横向的侧边嵌接,同一组中的另一个第四边框的第三卡口与第二光伏组件板沿横向的侧边嵌接;
多个第四排水支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每个第四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在所述第四排水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排水槽;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连通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连通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三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连通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四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五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六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七卡槽;
在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和第七卡槽中均设有密封件。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或第七卡槽,所述密封件的另一端抵接于与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和第七卡槽分别相对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的侧面上。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排水支架沿纵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在两个第一边框的底部外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结构,两个第二限位结构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结构的内侧;且两个第一限位结构配合两个第二限位结构适于将两个第一边框限制于第一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屋面上沿横向设有的檩条上;在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檩条相交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组件;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压块,内端压在第一边框外侧下端设有的第一限位部上,第一压块的外端压在檩条上;
第一U形螺栓,套设在第一压块和檩条上,且在所述第一U形螺栓穿过垫块的螺纹端上设有螺母。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压块上设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的下端位于第一排水槽内。
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板下方的所述第四排水槽位于所述屋面上的檩条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支架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檩条上;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
支撑件,呈C形包绕于所述檩条上;
第二压块,内端压在第四边框外侧下端设有的第二限位部上,第二压块的外端压在支撑件上;
第二U形螺栓,套设在第二压块和支撑件上,且在所述第二U形螺栓穿过垫块的螺纹端上设有螺母。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压块的顶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U形螺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在所述第二压块的顶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U形螺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三排水槽与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下方的其中一个第一排水槽直接连通一体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
且所述第二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三排水槽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包括: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多个第一边框,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在第一边框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边框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均采取第一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的第一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板沿纵向的侧边嵌接;多个第一排水支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每个第一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适于支撑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在所述第一排水支架沿纵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排水槽;多个第二边框,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在第二边框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边框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均采取第二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的第二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板沿横向的侧边嵌接;多个第二排水支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每个第二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在所述第二排水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排水槽;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和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拼接布设于整个屋面;多个第三边框,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在第三边框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三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三边框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均采取第三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的第三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二光伏组件板沿纵向的侧边嵌接;多个第三排水支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每个第三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在所述第三排水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排水槽;多个第四边框,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在第四边框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四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四边框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均采取第四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一个第四边框的第四卡口与第一光伏组件板沿横向的侧边嵌接,同一组中的另一个第四边框的第三卡口与第二光伏组件板沿横向的侧边嵌接;多个第四排水支架,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每个第四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在所述第四排水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排水槽;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连通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连通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三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连通设置;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纵向混装光伏组件板,并在下方设置第一排水槽、第二排水槽、第三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排水槽的尺寸设置可以更加均匀科学;节省材料;且横向和纵向联合顺序排水,渗入雨水量极小,排出更加均匀,使得雨水及时排出,防止出现溢出水槽现象。并且通过对接拼接设置的方式,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一光伏组件板和第二光伏组件板可以同时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四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五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六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七卡槽;在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和第七卡槽中均设有密封件;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件,防止雨水流入光伏组件板的拼接缝中,导致排水不可控;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件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或第七卡槽,所述密封件的另一端抵接于与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和第七卡槽分别相对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的侧面上;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件的抵接设置,进而提高密封件的密封程度。
4.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排水支架沿纵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在两个第一边框的底部外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结构,两个第二限位结构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结构的内侧;且两个第一限位结构配合两个第二限位结构适于将两个第一边框限制于第一排水支架的中间部位上;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第二限位结构精确定位第一边框,进而精确限制第一光伏组件板的位置。
5.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屋面上沿横向设有的檩条上;在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檩条相交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压块,内端压在第一边框外侧下端设有的第一限位部上,第一压块的外端压在檩条上;第一U形螺栓,套设在第一压块和檩条上,且在所述第一U形螺栓穿过垫块的螺纹端上设有螺母;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第一边框和第一排水支架固定在檩条上,第一排水槽的安装设置不增加额外材料,降低人工安装成本和材料成本。
6.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压块上设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的下端位于第一排水槽内;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一压块滑动,使得对第一边框和第一排水支架的固定更加牢靠。
7.本实用新型位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板下方的所述第四排水槽位于所述屋面上的檩条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支架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檩条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支撑件,呈C形包绕于所述檩条上;第二压块,内端压在第三边框外侧下端设有的第二限位部上,第二压块的外端压在支撑件上;第二U形螺栓,套设在第二压块和支撑件上,且在所述第二U形螺栓穿过垫块的螺纹端上设有螺母;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第四边框和第四排水支架固定在檩条上,第四排水槽的安装设置不增加额外材料,降低人工安装成本和材料成本。
8.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压块的顶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U形螺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在所述第二压块的顶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U形螺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一U形螺栓滑动,使得对第一边框和第一排水支架的固定更加牢靠;防止第二U形螺栓滑动,使得对第四边框和第四排水支架的固定更加牢靠。
9.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排水槽与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下方的其中一个第一排水槽直接连通一体设置;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纵向上,使得雨水的流出更加顺畅,提高排水效率。
10.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且所述第二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三排水槽的上方;本申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排水均流向纵向排水中,使得雨水按顺序及时有序排出,防止出现溢出水槽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第一光伏组件沿纵向防排水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第一光伏组件沿纵向防排水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第一光伏组件沿横向防排水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第一光伏组件沿横向防排水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第二光伏组件沿纵向防排水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第二光伏组件沿纵向防排水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横纵向混装处的防排水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横纵向混装处的防排水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排水支架;2、密封件;3、第一压块;4、第一限位结构;5、第二限位结构;6、第三限位结构;7、檩条;8、第一U形螺栓;9、第二排水支架;10、第二压块;11、垫块;12、第一光伏组件板;13、第二光伏组件板;14、第一边框;15、第二边框;16、第二U形螺栓;17、支撑件;18、第三边框;19、第三排水支架;20、第四边框;21、第四排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9所示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三组第一光伏组件、位于三组第一光伏组件之间的一组第二光伏组件、多个第一边框14、多个第一排水支架1、多个第二边框15、多个第二排水支架9、多个第三边框18、多个第三排水支架19、多个第四边框20和多个第四排水支架21。具体的,所述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可以应用于阳光棚上;所述第一边框14、第一排水支架1、第二边框15、第二排水支架9、第三边框18、第三排水支架19、第四边框20和第四排水支架21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钢材或PVC(聚氯乙烯塑料)等。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三组第一光伏组件的两组位于屋面沿长度方向的一侧,三组第一光伏组件的另一组位于屋面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每组第一光伏组件由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组成;第二光伏组件由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13组成。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和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13拼接布设于整个屋面。所述第一光伏组件板12和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13的结构相同,以方便互换使用。多个第一边框14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在第一边框14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边框14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14均采取第一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14的第一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沿纵向的侧边嵌接。多个第一排水支架1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每个第一排水支架1的中间部位适于支撑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14。在所述第一排水支架1沿纵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结构4,在两个第一边框14的底部外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结构5,两个第二限位结构5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结构4的内侧;且两个第一限位结构4配合两个第二限位结构5适于将两个第一边框14限制于第一排水支架1的中间部位上。在所述第一排水支架1沿纵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排水槽。
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第二边框15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在第二边框15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边框15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15均采取第二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15的第二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沿横向的侧边嵌接。多个第二排水支架9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每个第二排水支架9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15;在所述第二排水支架9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排水槽;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连通设置。
如图5和图6所示,多个第三边框18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在第三边框18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三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三边框18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18均采取第三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18的第三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二光伏组件板13沿纵向的侧边嵌接。多个第三排水支架19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每个第三排水支架19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18;在所述第三排水支架19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排水槽。
如图7和图8所示,多个第四边框20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在第四边框20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四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四边框20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20均采取第四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一个第四边框20的第四卡口与第一光伏组件板12沿横向的侧边嵌接,同一组中的另一个第四边框20的第四卡口与第二光伏组件板13沿横向的侧边嵌接。多个第四排水支架21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每个第四排水支架21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20;在所述第四排水支架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排水槽。结合图9所示,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连通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连通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三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三排水槽与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下方的其中一个第一排水槽直接连通一体设置。
如图1至图8所示,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14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四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15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五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18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六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20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七卡槽;在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和第七卡槽中均设有密封件2。所述密封件2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或第七卡槽,所述密封件2的另一端抵接于与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和第七卡槽分别相对的第一边框14、第二边框15、第三边框18和第四边框20的侧面上。具体的,所述密封件2可以为橡胶密封条。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屋面上沿横向设有的檩条7上;具体的,所述檩条7可以为方钢管。在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檩条7相交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压块3和第一U形螺栓8。所述第一压块3的内端压在第一边框14外侧下端设有的第一限位部上,第一压块3的外端压在檩条7上;所述第一U形螺栓8套设在第一压块3和檩条7上,且在所述第一U形螺栓8穿过垫块11的螺纹端上设有螺母。具体的,可以是两根檩条7分别位于第一光伏组件板12沿纵向靠近边缘四分之一处的位置。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压块3的顶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U形螺栓8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压块3上设有第三限位结构6,所述第三限位结构6的下端位于第一排水槽内。
如图7至图8所示,位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板13下方的所述第四排水槽位于所述屋面上的檩条7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支架21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檩条7上。具体的,可以在位于第二光伏组件板13沿横向靠近边缘四分之一处的位置设置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支撑件17、第二压块10和第二U形螺栓16;所述支撑件17呈C形包绕于所述檩条7上;所述第二压块10的内端压在第四边框20外侧下端设有的第二限位部上,第二压块10的外端压在支撑件17上;所述第二U形螺栓16套设在第二压块10和支撑件17上,且在所述第二U形螺栓16穿过垫块11的螺纹端上设有螺母。在所述第二压块10的顶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U形螺栓16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对于所述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且所述第二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三排水槽的上方。即雨水从横向的排水槽流向纵向的排水槽,汇合的雨水从纵向的排水槽的底部两端流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
多个第一边框(14),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在第一边框(14)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边框(14)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14)均采取第一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14)的第一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沿纵向的侧边嵌接;
多个第一排水支架(1),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每个第一排水支架(1)的中间部位适于支撑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14);在所述第一排水支架(1)沿纵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排水槽;
多个第二边框(15),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在第二边框(15)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二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边框(15)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15)均采取第二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15)的第二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沿横向的侧边嵌接;
多个第二排水支架(9),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每个第二排水支架(9)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15);在所述第二排水支架(9)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排水槽;
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13),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和多个第二光伏组件板(13)拼接布设于整个屋面;
多个第三边框(18),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在第三边框(18)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三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三边框(18)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18)均采取第三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18)的第三卡口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二光伏组件板(13)沿纵向的侧边嵌接;
多个第三排水支架(19),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垂直的纵向设置;每个第三排水支架(19)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18);在所述第三排水支架(19)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排水槽;
多个第四边框(20),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在第四边框(20)上靠近顶端的外侧设有第四卡口;每两个相邻的第四边框(20)为一组,且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20)均采取第四卡口向外的背靠背设置;同一组中的一个第四边框(20)的第四卡口与第一光伏组件板(12)沿横向的侧边嵌接,同一组中的另一个第四边框(20)的第四卡口与第二光伏组件板(13)沿横向的侧边嵌接;
多个第四排水支架(21),沿与屋面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设置,每个第四排水支架(21)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适于支撑卡接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20);在所述第四排水支架(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排水槽;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连通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一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连通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三排水槽和第四排水槽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一边框(14)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四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二边框(15)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五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三边框(18)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六卡槽;在所述一组中的两个第四边框(20)相互靠近的至少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七卡槽;
在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和第七卡槽中均设有密封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2)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或第七卡槽,所述密封件(2)的另一端抵接于与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和第七卡槽分别相对的第一边框(14)、第二边框(15)、第三边框(18)和第四边框(20)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排水支架(1)沿纵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结构(4),在两个第一边框(14)的底部外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结构(5),两个第二限位结构(5)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结构(4)的内侧;且两个第一限位结构(4)配合两个第二限位结构(5)适于将两个第一边框(14)限制于第一排水支架(1)的中间部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槽位于所述屋面上沿横向设有的檩条(7)上;在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檩条(7)相交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组件;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压块(3),内端压在第一边框(14)外侧下端设有的第一限位部上,第一压块(3)的外端压在檩条(7)上;
第一U形螺栓(8),套设在第一压块(3)和檩条(7)上,且在所述第一U形螺栓(8)穿过垫块(11)的螺纹端上设有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块(3)上设有第三限位结构(6),所述第三限位结构(6)的下端位于第一排水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光伏组件板(13)下方的所述第四排水槽位于所述屋面上的檩条(7)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支架(21)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檩条(7)上;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
支撑件(17),呈C形包绕于所述檩条(7)上;
第二压块(10),内端压在第四边框(20)外侧下端设有的第二限位部上,第二压块(10)的外端压在支撑件(17)上;
第二U形螺栓(16),套设在第二压块(10)和支撑件(17)上,且在所述第二U形螺栓(16)穿过垫块(11)的螺纹端上设有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压块(3)的顶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U形螺栓(8)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在所述第二压块(10)的顶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U形螺栓(16)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水槽与多个第一光伏组件板(12)下方的其中一个第一排水槽直接连通一体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与第二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槽与第四排水槽相交的位置处,所述第四排水槽采取断开设置;
且所述第二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上方,所述第四排水槽搭接于所述第三排水槽的上方。
CN202323573189.7U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Active CN220440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73189.7U CN220440647U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73189.7U CN220440647U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0647U true CN220440647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9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573189.7U Active CN220440647U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0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4846B1 (en) Methods of forming a leakproof pitched roof section or wall with the use of solar panels
DE102007027984A1 (de) Profil aus einem Leichtmetallwerkstoff mit an diesem verlaufenden Rohrelementen sowie das Profil enthaltende Vorrichtung
CN111042448A (zh) 一种光伏屋面安装结构
CN210086670U (zh) 一种屋顶光伏搭扣式无螺孔水槽无密封防水屋面结构
CN220440647U (zh) 一种横纵向混装、防水排水一体化光伏组件结构系统
CN108532855B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CN104104317A (zh) 一体化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
CN208441373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CN112681597A (zh)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
CN218587104U (zh) 一种光伏组件防水连接结构
CN115717457A (zh) 组合式表面能防水系统
CN217949553U (zh) 屋面防水伸缩缝结构
CN220273564U (zh) 一种防水光伏支架
CN212773223U (zh) 一种光伏压板与防水盖板一体化结构
CN217428062U (zh) 一种光伏支撑防水结构及光伏系统
CN115306091B (zh) 一种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
CN213837370U (zh) 箱式房屋顶蒙皮
CN219322332U (zh) 一种单向可搭接式光伏组件
CN220225971U (zh) 排水槽、型材和光伏系统
CN219411565U (zh) 一种带防水效果的光伏屋顶结构
CN211622304U (zh) 一种光伏屋面安装结构
CN217268478U (zh) 一种以玻璃为面板材料的导水密封建筑外围护系统
CN218888457U (zh) 防水光伏支架结构
CN213072550U (zh)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20067284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