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2550U -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2550U
CN213072550U CN202022248304.3U CN202022248304U CN213072550U CN 213072550 U CN213072550 U CN 213072550U CN 202022248304 U CN202022248304 U CN 202022248304U CN 213072550 U CN213072550 U CN 213072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hotovoltaic module
lower plate
photovoltaic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83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科
翟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83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2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2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2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包括侧板、上板、中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以及支撑板;侧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板、中板以及第一下板位于侧板的第一表面侧,上板与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中板与侧板的第一表面垂直连接,第一下板与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其中,上板、中板以及侧板构成容纳光伏组件本体边缘的容置槽;第二下板位于侧板的第二表面侧,第二下板与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支撑板设置在中板和第一下板之间,其中,支撑板的一端与中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板连接。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水性好以及安装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光伏组件主要包括边框以及边缘嵌入该边框的组件本体20。其中,边框主要包括侧板10、上板11、中板12、下板13以及支撑板14,上板11、中板12以及下板13均与侧板10连接、且其三者均向侧板10的同一侧延伸,上板11、中板12以及侧板10构成可以容纳光伏层压体边缘的容置槽,支撑板14设置在中板12和下板13之间、其两端与中板12和下板13分别连接。组件本体20呈层压结构(通常是通过对透明盖板、上封装胶膜、电池片阵列、下封装胶膜以及底板进行层压形成的),其边缘嵌在边框中的容置槽中。
目前,光伏组件主要铺设在建筑物屋顶和外立面上、地面上以及水面上。其中,针对于将光伏组件铺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安装方式来说,其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螺栓(例如自攻螺栓、膨胀螺栓等)将导轨固定在建筑物屋顶上;然后,将光伏组件置于导轨上,并在相邻光伏组件之间放置压块;最后利用螺栓将压块固定在导轨上并通过紧固螺栓使压块对光伏组件边框产生压力,以此实现光伏组件在导轨上的固定。
针对于安装在导轨上的光伏组件来说,由于相邻光伏组件之间需要设置压块,所以相邻光伏组件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从而导致现有光伏组件对于建筑物屋顶来说不具备任何排水功能,下雨时雨水会通过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直接流到建筑物屋顶上。加之光伏组件安装过程中需要在建筑物屋顶上打螺栓固定导轨,不可避免地会对屋顶的防水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影响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所以很容易引发建筑物屋顶的渗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额外安装其他防水装置,从而造成光伏组件安装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该光伏组件边框包括:
侧板、上板、中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以及支撑板;
所述侧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上板、所述中板以及所述第一下板位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侧,所述上板与所述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中板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下板与所述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其中,所述上板、所述中板以及所述侧板构成容纳光伏组件本体边缘的容置槽;
所述第二下板位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侧,所述第二下板与所述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
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中板和所述第一下板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中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该光伏组件边框中,所述第一下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中板的宽度;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下板的边缘垂直连接并向上延伸至所述中板处与其垂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该光伏组件边框中,所述侧板、所述上板、所述中板、所述第一下板、所述第二下板以及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边框以及嵌入该边框内的光伏组件本体,其中,所述边框采用上述光伏组件边框实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
光伏阵列以及设置在该光伏阵列下方的导轨结构;
所述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光伏组件,该多个光伏组件采用上述光伏组件实现,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其二者边框中紧邻的所述第二下板重叠设置;
所述导轨结构通过螺栓与位于其上方的重叠设置的所述第二下板进行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安装结构中,所述导轨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导轨,该平行设置的多根导轨位于重叠设置的所述第二下板的正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该安装结构中,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其二者边框中紧邻的所述第二下板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侧板、上板、中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以及支撑板;侧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板、中板以及第一下板位于侧板的第一表面侧,上板与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中板与侧板的第一表面垂直连接,第一下板与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其中,上板、中板以及侧板构成容纳光伏组件本体边缘的容置槽;第二下板位于侧板的第二表面侧,第二下板与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支撑板设置在中板和第一下板之间,其中,支撑板的一端与中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板连接。由于第二下板外翻(即第二下板延伸的方向与容置槽开口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个边框的第二下板之间可以实现重叠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由于使用了上述第二下板外翻的边框,所以在建筑物屋顶上安装该光伏组件时,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可以通过边框中第二下板的重叠设置,使得相邻光伏组件之间不存在缝隙,进而使得下雨时雨水沿着光伏组件表面即可排走,而不会像现有技术一样通过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流到建筑物屋顶上,进而也无需额外安装其他防水装置,有利于降低安装成本。相应地,由上述光伏组件所构成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具有排水性好以及安装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边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光伏组件边框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光伏组件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该光伏组件边框包括:
侧板、上板、中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以及支撑板;
所述侧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上板、所述中板以及所述第一下板位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侧,所述上板与所述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中板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下板与所述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其中,所述上板、所述中板以及所述侧板构成容纳光伏组件本体边缘的容置槽;
所述第二下板位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侧,所述第二下板与所述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
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中板和所述第一下板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中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板连接。
下面,将结合图2和图3对上述光伏组件边框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伏组件边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光伏组件边框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侧板100,该侧板100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还包括上板101、中板102 以及第一下板103。其中,上板101、中板102以及第一下板103设置在侧板100的第一表面侧。上板101、中板102以及第一下板103均与侧板100 垂直连接,其中,上板101与侧板100的上端垂直连接,第一下板103与侧板100的下端垂直连接,中板102与第一下板103的第一表面垂直连接。上板101、中板102与侧板100中连接其二者的部分共同形成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尺寸与光伏组件本体边缘相匹配,使得光伏组件本体边缘恰好可以容纳于该容置槽中,从而使得光伏组件本体边缘恰好嵌入光伏组件边框中。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还包括第二下板104,第二下板104设置在侧板100的第二表面侧,其中,第二下板104与侧板100 的下端垂直连接。第二下板104的延伸方向与上板101和中板102的延伸方向恰好相反,也就是说,第二下板104呈外翻状。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形成光伏组件后,通过光伏组件边框中的第二下板104与导轨进行固定来实现光伏组件与导轨之间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下板104上并不开设任何通孔,安装时可以直接使用自攻螺栓对第二下板和导轨进行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下板104上也可以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其将要安装的导轨的安装孔位置相匹配即可,安装时使用螺栓依次穿过第二下板的通孔以及导轨的安装孔,然后旋紧螺母以实现二者的固定。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还包括以及支撑板105,该支撑板设置在中板102和第一下板103之间,其中,支撑板105的一端与中板10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板10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下板103的宽度小于中板102的宽度,支撑板105与第一下板103的边缘垂直连接并向上延伸至中板102处于该中板102垂直连接。支撑板105的作用在于对承载光伏组件本体边缘的中板102形成支撑,从而增加光伏组件边框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00、上板101、中板102、第一下板103、第二下板104以及支撑板105一体成型。其中,侧板100、上板101、中板102、第一下板103、第二下板104以及支撑板105的材料可以选在现有光伏组件边框的常规制造材料实现,本文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针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来说,由于其第二下板外翻,所以两个光伏组件边框的第二下板之间可以实现重叠设置。如此一来,基于该光伏组件边框所构成的光伏组件在进行安装时,相邻的光伏组件其边框中的第二下板之间首先重叠设置然后通过螺栓与导轨进行固定,这种情况下相邻光伏组件之间不存在缝隙,从而使得光伏组件具有排水性。也就是说,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以后,由于光伏组件之间不存在缝隙,所以下雨时雨水不会流到建筑物屋顶上,而是沿着光伏组件的表面流走,从而无需额外安装其他防水装置,即可有效避免建筑物屋顶发生渗漏。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于光伏组件边框中第二下板上开设有通孔的情况,通孔的开设位置需要确保,当两个光伏组件边框中第二下板重叠设置时,该两个光伏组件边框中第二下板上的通孔也相应重叠,如此一来,才便于利用螺栓将重叠的第二下板固定在导轨上。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边框以及嵌入该边框内的光伏组件本体,其中,所述边框采用本文前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实现。下面,将结合图4和图5对上述光伏组件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光伏组件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本体200以及边框,其中,光伏组件本体200的边缘嵌在边框的容置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本体200 呈层压结构,由透明盖板、上封装胶膜、电池片阵列、下封装胶膜以及底板压合而成。本实用新型对于光伏组件本体200的具体结构不做任何限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本体来实现。边框采用本文前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实现,其中,光伏组件边框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关部分的内容描述,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其边框中的第二下板外翻,所以在安装该光伏组件时,相邻光伏组件其边框中的第二下板之间首先重叠设置然后通过螺栓与导轨进行固定,这种情况下相邻光伏组件之间不存在缝隙,从而使得光伏组件具有排水性。当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以后,由于光伏组件之间不存在缝隙,所以下雨时雨水不会流到建筑物屋顶上,而是沿着光伏组件的表面流走,从而无需额外安装其他防水装置,即可有效避免建筑物屋顶发生渗漏。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具有排水功能、且安装成本低。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
光伏阵列以及设置在该光伏阵列下方的导轨结构;
所述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光伏组件,该多个光伏组件采用文本前述光伏组件实现,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其二者边框中紧邻的所述第二下板重叠设置;
所述导轨结构通过自攻螺栓与位于其上方的重叠设置的所述第二下板进行固定连接。
下面,将结合图6对上述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光伏阵列以及导轨结构。导轨结构固定在光伏组件铺设面上(例如建筑物屋顶上等)。光伏阵列固定在导轨结构上,其中,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光伏组件,该多个光伏组件排列形成阵列形式。其中,光伏阵列的规模由发电需求以及铺设面的大小来具体决定。在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由本文前述的光伏组件实现,其中,光伏组件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关部分的内容描述,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光伏阵列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其二者边框中紧邻的第二下板重叠设置,如此一来,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之间不存在缝隙。这种情况下,雨水落下后沿光伏组件本体200的表面流走、又或者是沿着相邻光伏组件之间由侧板100以及重叠设置的第二下板 104所形成的凹槽流走,实现了排水功能,而不会像现有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一样,从相邻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流到建筑物屋顶上。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建筑物屋顶渗漏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无需额外安装其他防水装置所以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安装成本。优选地,相邻两个光伏组件其二者重叠设置的第二下板104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条(图中未示出),以进一步增强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的防水效果。
导轨结构位于光伏阵列下方。针对于边框中第二下板上未开设通孔的情况来说,可以通过自攻螺栓与位于其上方的重叠设置的第二下板进行固定连接,以此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导轨结构上。针对于边框中第二下板上开设有通孔的情况来说,可以通过螺栓穿过第二下板上的通孔以及导轨的安装孔并旋紧螺母以实现二者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导轨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导轨300,该平行设置的多根导轨300恰好位于光伏阵列中重叠设置的第二下板104的正下方,其中,可以位于光伏组件长边框之间重叠的第二下板正下方、也可以位于光伏组件短边框之间重叠的第二下板正下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导轨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导轨仅为优选实施例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导轨结构也可以呈现为格状结构,该格状结构恰好位于光伏组件长边框之间重叠的第二下板的正下方以及短边框之间重叠设置的第二下板的正下方。
针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来说,由于光伏组件边框中的第二下板外翻,所以相邻光伏组件边框中紧邻的第二下板可以重叠设置,并可以通过螺栓将重叠设置部分与导轨进行固定,如此一来,相邻光伏组件之间不会存在缝隙,下雨时雨水不会流到建筑物屋顶上,而是沿着光伏组件的表面流走,从而无需额外安装其他防水装置,即可有效避免建筑物屋顶发生渗漏。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以及低廉的安装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部件、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部件、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部件、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边框包括侧板、上板、中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以及支撑板;侧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板、中板以及第一下板位于侧板的第一表面侧,上板与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中板与侧板的第一表面垂直连接,第一下板与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其中,上板、中板以及侧板构成容纳光伏组件本体边缘的容置槽;第二下板位于侧板的第二表面侧,第二下板与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支撑板设置在中板和第一下板之间,其中,支撑板的一端与中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板连接。由于第二下板外翻(即第二下板延伸的方向与容置槽开口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个边框的第二下板之间可以实现重叠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由于使用了上述第二下板外翻的边框,所以在建筑物屋顶上安装该光伏组件时,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可以通过边框中第二下板的重叠设置,使得相邻光伏组件之间不存在缝隙,进而使得下雨时雨水沿着光伏组件表面即可排走,而不会像现有技术一样通过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流到建筑物屋顶上,进而也无需额外使用其他防水装置,有利于降低安装成本。相应地,由上述光伏组件所构成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具有排水性好以及安装成本低的特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该光伏组件边框包括:
侧板、上板、中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以及支撑板;
所述侧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上板、所述中板以及所述第一下板位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侧,所述上板与所述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中板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下板与所述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其中,所述上板、所述中板以及所述侧板构成容纳光伏组件本体边缘的容置槽;
所述第二下板位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侧,所述第二下板与所述侧板的下端垂直连接;
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中板和所述第一下板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中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中板的宽度;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下板的边缘垂直连接并向上延伸至所述中板处与其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所述上板、所述中板、所述第一下板、所述第二下板以及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
4.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边框以及嵌入该边框内的光伏组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实现。
5.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包括:
光伏阵列以及设置在该光伏阵列下方的导轨结构;
所述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光伏组件,该多个光伏组件采用权利要求4中的所述光伏组件实现,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其二者边框中紧邻的所述第二下板重叠设置;
所述导轨结构通过螺栓与位于其上方的重叠设置的所述第二下板进行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导轨,该平行设置的多根导轨位于重叠设置的所述第二下板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其二者边框中紧邻的所述第二下板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条。
CN202022248304.3U 2020-10-10 2020-10-10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13072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8304.3U CN213072550U (zh) 2020-10-10 2020-10-10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8304.3U CN213072550U (zh) 2020-10-10 2020-10-10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2550U true CN213072550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8304.3U Active CN213072550U (zh) 2020-10-10 2020-10-10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2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94183A1 (en) Photovoltaic roof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airing them
CN210530163U (zh) 一种用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CN216920904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屋面强化结构
US11824485B2 (en) Photovoltaic roof cover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7060231A (zh) 一种易于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
CN214995367U (zh) 光伏组件边框、固定装置、安装结构以及光伏系统
CN213477442U (zh) 一种可层叠搭接bipv防水支架
CN202816986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9389981U (zh) 一种光伏组件卧式安装系统
CN213072550U (zh) 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N103243872B (zh) 一种太阳能屋瓦结构及其太阳能屋瓦
CN107386701A (zh) 一种光伏棚架
JP200114042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および施工方法
CN201679167U (zh) 太阳能收集板结构
CN202530675U (zh) 一种太阳能屋瓦构件及其太阳能屋瓦
CN216075956U (zh) 薄膜光伏构件及具有其的薄膜光伏方阵
CN207260471U (zh) 一种易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
JP2012241410A (ja) スレート屋根への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取付金具
CN212897239U (zh) 具有排水功能的光伏组件安装装置
CN210857772U (zh) 一种防水拼接式的太阳能光伏屋顶组件
CN111669117A (zh) 一种用于平面光伏发电组件的防水安装总成
CN207863326U (zh) 一种用于光伏屋面系统的排水支撑结构
CN219627641U (zh) 无缝连接光伏组件
CN219938287U (zh) 光伏组件及光伏导水系统
CN202990270U (zh) 光伏系统排水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4

Address after: 314400 No. 1 Jisheng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nshan New District, Haining City

Patentee after: Zhengtai Xin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2nd Floor, No. 1335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ASTRONERG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