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3545U -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3545U
CN220433545U CN202321969428.8U CN202321969428U CN220433545U CN 220433545 U CN220433545 U CN 220433545U CN 202321969428 U CN202321969428 U CN 202321969428U CN 220433545 U CN220433545 U CN 220433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llecting tank
check dam
plate
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94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双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roup F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roup F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roup F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roup F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94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3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3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3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属于侵蚀沟防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谷坊结构缺少储水功能容易增加下游河流的泄洪压力的问题,以及利用宾格石笼在进行谷坊构建时施工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包括集水槽、底部支撑单元、两个侧部支撑板、两个石块限位格栅和两根导水管,所述底部支撑单元设置在集水槽的顶部,两个侧部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底部支撑单元的两端,两个石块限位格栅沿底部支撑单元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底部支撑单元上,两根导水管分别设置在集水槽的两端,集水槽预埋在侵蚀沟的沟底,每个侧部支撑板与对应的侵蚀沟侧壁紧固连接。本申请用作保护侵蚀沟的谷坊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侵蚀沟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背景技术
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谷坊横卧在沟道中,高度一般为1~3米,最高5米。主要作用为抬高侵蚀基准,防止沟底下切;抬高沟床,稳定山坡坡脚,防止沟岸扩张;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拦蓄泥沙,使沟底逐渐台阶化,为利用沟道土地发展生产创造条件,现有谷坊结构多是通过石块堆积在侵蚀沟的内底部和侧部,在是雨水冲刷时,水流会通过石块中的缝隙逐级下流,侵蚀沟通过石块建筑物减少水流的流量,不会对沟内的主体沙土进行侵蚀,残留在每级谷坊中的水会通过石缝渗透至周围土壤中并由土壤进行吸收,目前谷坊结构仅是起到稳定侵蚀沟结构的目的,但是流经于谷坊的水流对于下游河流也是一种压力,特别是雨水频繁的天气,水流较大容易导致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因此为了缓解雨季减小山洪对下游河流的压力进而对谷坊结构进行优化是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
现有谷坊的主体多是采用宾格石笼搭建的,这样可以保证谷坊结构的整体堆叠性,有利于保证谷坊结构的整体性和牢固性,但是宾格石笼在布置时需要将先石块布设在钢丝网袋内进行统一装填后再进行堆叠,增加了谷坊构建时的施工步骤,这一点也是对谷坊结构进行优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改进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谷坊结构缺少储水功能容易增加下游河流的泄洪压力的问题,以及利用宾格石笼在进行谷坊构建时施工步骤较为繁琐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所述谷坊结构包括集水槽、底部支撑单元、两个侧部支撑板、两个石块限位格栅和两根导水管,所述底部支撑单元设置在集水槽的顶部,且底部支撑单元与集水槽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侧部支撑板分别设置在底部支撑单元的两端,且每个侧部支撑板与底部支撑单元的一端铰接,两个石块限位格栅沿底部支撑单元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底部支撑单元上,且每个石块限位格栅的底部与底部支撑单元拆卸连接,每个石块限位格栅的一侧与对应的侧部支撑板拆卸连接,两根导水管分别设置在集水槽的两端,且每根导水管的进水端与集水槽一端的下部连通设置,每根导水管的出水端穿过邻近的一个侧部支撑板并延伸至侵蚀沟的外部,集水槽预埋在侵蚀沟的沟底,每个侧部支撑板与对应的侵蚀沟侧壁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单元包括两个侧部搭接板和多个排水格板,所述两个侧部搭接板沿集水槽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集水槽的顶部,且每个侧部搭接板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集水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每个侧部搭接板与集水槽的一个长边侧固定连接,每个侧部搭接板的顶部沿侧部搭接板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一号固定槽,每个石块限位格栅的底部对应插装在一个一号固定槽中,每个侧部搭接板靠近集水槽中心的一侧沿侧部搭接板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搭接沿,搭接沿的厚度小于侧部搭接板的厚度,多个排水格板沿集水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搭设在两个侧部搭接板上的搭接沿上,且排水格板的顶部与侧部搭接板的顶部共面设置,每个侧部搭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铰接耳,每个侧部支撑板对应设置在两个侧部搭接板之间,且每个侧部支撑板与对应的两个铰接耳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包括一个进水管段和两个抽水管段,两个抽水管段的进水端均与进水管段的出水端连通设置,进水管段的进水端与集水槽的一端侧壁连通设置,两个抽水管段均设置在对应的一个侧部支撑板中,且每个抽水管段的出水端穿过所在侧部支撑板并延伸至侵蚀沟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侧部支撑板靠近集水槽的一侧沿侧部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二号固定槽,每个二号固定槽与侧部支撑板固定连接,每个石块限位格栅的一侧与对应的一个二号固定槽拆卸连接,侧部支撑板靠近集水槽一侧的中心处沿侧部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定位沉孔,侧部支撑板的内部沿侧部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加工有两个容纳孔,且两个容纳孔沿侧部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导水管中每个抽水管段对应设置在一个容纳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格板包括格板框和多个隔梁,格板框搭设在两个侧部搭接板上的搭接沿上,且每个格板框中一个长边侧与一个侧部搭接板上的搭接沿对应设置,多个隔梁沿格板框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格板框中,且相邻两个隔梁平行设置,每个隔梁的两端分别与格板框上的两个长边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梁的端面为等腰梯形,隔梁中的窄边面靠近格板框的顶部设置,隔梁中的宽边面靠近格板框的底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中还设有多个支撑梁,多个支撑梁沿集水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置在集水槽中,且每个支撑梁与相邻两个排水格板的拼接处对应设置,每个支撑梁与集水槽的内侧壁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中包括多个插接槽组,多个插接槽组沿集水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置在集水槽中,且每个插接槽组与一个支撑梁对应设置,每个插接槽组中包括两个插接槽,且每个插接槽组中的两个插接槽沿集水槽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插接槽与集水槽中对应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梁对应插装在一个插接槽组中的两个插接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为n字型结构,支撑梁的每个支腿对应插装在一个插接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中还设有多个加固杆,多个加固杆沿支撑梁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支撑梁中两个支腿之间,且每个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梁中两个支腿固定连接。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相比于传统宾格石笼的谷坊结构而言增加固定装置和集水槽结构,在流经过谷坊结构上的水流可以沿着缝隙进入到集水槽中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水可以存放备用,同时由于集水槽分担了一部分水流,也可以直接缓解下游河流泄洪的压力,集水槽通过导流管与侵蚀沟外部连通设置,有利于利用抽水机对集水槽中的存水抽取利用,本申请所述的谷坊结构包括两个侧部支撑板,且侧部支撑板相对与底板结构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针对于不同形态的沟壁结构都可以达到稳定贴合的效果,相比于利用宾格石笼搭建的谷坊而言,不需要对沟壁进行扣槽,简化了谷坊的施工流程,并且设置集水槽还可以有利于对水流的冲刷力进行缓冲,传统谷坊水流从高处留下是会逐一冲刷侵蚀沟中设置的谷坊结构,通过集水槽的设置当水流连续冲刷时会有部分水流进入到集水槽中,当集水槽储满后才会向下继续流水,由于水流向集水槽中分流运动,降低了沿侵蚀沟流向的流量,进而降低了水流对谷坊的冲击力。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采用两个石块限位格栅配合两个侧部支撑板形成的布置空间,可以直接对散落的石块进行约束,在谷坊结构布置好后可以直接利用石块进行填补,简化了谷坊结构的施工过程,提高了谷坊结构搭建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未安装排水格板未设有支撑梁);
图3为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安装排水格板);
图4为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未安装排水格板但设有支撑梁);
图5为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中支撑梁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中排水格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中排水格板的主剖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所述谷坊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集水槽、11插接槽、2侧部搭接板、21一号固定槽、22搭接沿、23铰接耳、3侧部支撑板、31二号固定槽、32定位沉孔、33容纳孔、4石块限位格栅、5排水格板、51格板框、52隔梁、6支撑梁、61加固杆和7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所述谷坊结构包括集水槽1、底部支撑单元、两个侧部支撑板3、两个石块限位格栅4和两根导水管7,所述底部支撑单元设置在集水槽1的顶部,且底部支撑单元与集水槽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侧部支撑板3分别设置在底部支撑单元的两端,且每个侧部支撑板3与底部支撑单元的一端铰接,两个石块限位格栅4沿底部支撑单元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底部支撑单元上,且每个石块限位格栅4的底部与底部支撑单元拆卸连接,每个石块限位格栅4的一侧与对应的侧部支撑板3拆卸连接,两根导水管7分别设置在集水槽1的两端,且每根导水管7的进水端与集水槽1一端的下部连通设置,每根导水管7的出水端穿过邻近的一个侧部支撑板3并延伸至侵蚀沟的外部,集水槽1预埋在侵蚀沟的沟底,每个侧部支撑板3与对应的侵蚀沟侧壁紧固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谷坊结构相比于现有谷坊结构中增加了集水槽1,通过集水槽1可以对流经于谷坊结构的水流进行收集,通过石块限位格栅4和侧部支撑板3配合组成石块布置区,对石块进行了约束,可以直接利用石块对谷坊进行构建,简化了谷坊的制备流程,而且侧部支撑板3相对于底部支撑单元的工作角度可以进行调节,有利于适应多种不同结构的侵蚀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单元包括两个侧部搭接板2和多个排水格板5,所述两个侧部搭接板2沿集水槽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集水槽1的顶部,且每个侧部搭接板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集水槽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每个侧部搭接板2与集水槽1的一个长边侧固定连接,每个侧部搭接板2的顶部沿侧部搭接板2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一号固定槽21,每个石块限位格栅4的底部对应插装在一个一号固定槽21中,每个侧部搭接板2靠近集水槽1中心的一侧沿侧部搭接板2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搭接沿22,搭接沿22的厚度小于侧部搭接板2的厚度,多个排水格板5沿集水槽1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搭设在两个侧部搭接板2上的搭接沿22上,且排水格板5的顶部与侧部搭接板2的顶部共面设置,每个侧部搭接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铰接耳23,每个侧部支撑板3对应设置在两个侧部搭接板2之间,且每个侧部支撑板3与对应的两个铰接耳23铰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侧部搭接板2组成排水格板5的搭建基础,利用排水格板5对流经谷坊上的水流进行渗透,实现水收集的目的,并且侧部搭接板2的端部还设置铰接耳23,通过铰接耳23可以与侧部搭接板2进行连接,实现了侧部搭接板2的摆动动作。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点在于,所述导水管7包括一个进水管段和两个抽水管段,两个抽水管段的进水端均与进水管段的出水端连通设置,进水管段的进水端与集水槽1的一端侧壁连通设置,两个抽水管段均设置在对应的一个侧部支撑板3中,且每个抽水管段的出水端穿过所在侧部支撑板3并延伸至侵蚀沟的外部。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点在于,所述侧部支撑板3靠近集水槽1的一侧沿侧部支撑板3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二号固定槽31,每个二号固定槽31与侧部支撑板3固定连接,每个石块限位格栅4的一侧与对应的一个二号固定槽31拆卸连接,侧部支撑板3靠近集水槽1一侧的中心处沿侧部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定位沉孔32,侧部支撑板3的内部沿侧部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加工有两个容纳孔33,且两个容纳孔33沿侧部支撑板3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导水管7中每个抽水管段对应设置在一个容纳孔33中。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一号固定槽21配合两个二号固定槽3共同对石块限位格栅4进行限位约束,保证石块限位格栅4的位置准确性和连接牢固性,石块限位格栅4由框体和钢丝网组成,框体的形态与侵蚀沟的断面结构配合设置,定位沉孔32用于放置预埋锥钉,预埋锥钉的尖端部穿过定位沉孔32并插装在侵蚀沟的内侧壁上,通过预埋锥钉对侧部支撑板3进行固定,两个容纳孔33位于侧部支撑板3的两侧用于铺设导流管7,两个容纳孔33不与多个定位沉孔32的位置产生冲突,保证了侧部支撑板3固定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点在于,所述排水格板5包括格板框51和多个隔梁52,格板框51搭设在两个侧部搭接板2上的搭接沿22上,且每个格板框51中一个长边侧与一个侧部搭接板2上的搭接沿22对应设置,多个隔梁52沿格板框5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格板框51中,且相邻两个隔梁52平行设置,每个隔梁52的两端分别与格板框51上的两个长边侧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点在于,所述隔梁52的端面为等腰梯形,隔梁52中的窄边面靠近格板框51的顶部设置,隔梁52中的宽边面靠近格板框51的底部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隔梁52的两侧斜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水流可以沿着坡面进入到集水槽1中。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点在于,所述集水槽1中还设有多个支撑梁6,多个支撑梁6沿集水槽1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置在集水槽1中,且每个支撑梁6与相邻两个排水格板5的拼接处对应设置,每个支撑梁6与集水槽1的内侧壁拆卸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支撑梁6对多个排水格板5进行支撑,保证了排水格板5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不同点在于,所述集水槽1中包括多个插接槽组,多个插接槽组沿集水槽1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置在集水槽1中,且每个插接槽组与一个支撑梁6对应设置,每个插接槽组中包括两个插接槽11,且每个插接槽组中的两个插接槽11沿集水槽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插接槽11与集水槽1中对应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梁6对应插装在一个插接槽组中的两个插接槽11中。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不同点在于,所述支撑梁6为n字型结构,支撑梁6的每个支腿对应插装在一个插接槽11中。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不同点在于,所述支撑梁6中还设有多个加固杆61,多个加固杆61沿支撑梁6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支撑梁6中两个支腿之间,且每个加固杆6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梁6中两个支腿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八至具体实施方式十说明,支撑梁6采用n字型结构是为了保证集水槽1中处于连通的目的,避免支撑梁6对水流造成也没干涉,阻隔了抽水时水流的运动轨迹,加固杆61用加强支撑梁6的强度,避免在排水格板5上堆石后重力过大,造成了结构垮塌,插接槽11用于对支撑梁6进行限位,保证了支撑梁6的支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各个部件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具体实施方式十中所述的连接关系组装好,根据侵蚀沟的结构选取集流槽1的长度和侧部支撑板3的长度,集流槽1的长度与侵蚀沟的底部宽度相同,侧部支撑板3的长度与侵蚀沟侧壁的长度相同,确定好集流槽1的长度和侧部支撑板3的长度后,在集流槽1的顶部布置侧部搭接板2,并将侧部支撑板3与侧部搭接板2铰接,再将导流管7的进水端与集流槽1连通设置,将导流管7的出水端穿过侧部支撑板3并延伸至侵蚀沟外部,安装时首先将集流槽1预埋在侵蚀沟的沟底并在边缘处利用石块辅助固定,再通过侧部支撑板3的摆动角度与侵蚀沟侧壁实现贴合,并利用预埋锥钉对侧部支撑板3与侵蚀沟的侧壁进行固定,保证侧部支撑板3的安装稳定性,待集流槽1和侧部支撑板3固定稳定后,在集流槽1内布置支撑梁6,保证每个支撑梁6稳定的插装在一个插接组中,在侧部搭接板2中的搭接沿22上布置排水格板5,并利用搭接沿22和支撑梁6对排水格板5进行支撑,已达到对排水隔板5的稳定性,最后将石块限位格栅4对应插装在一号固定槽21和二号固定槽31中,待石块限位格栅4布置完毕后,将石块堆叠在石块限位格栅4与侧部支撑板3之间围成的区域中即可,在谷坊使用时水流沿石块缝隙进入到集水槽1中,在雨停时,通过抽水车将集水槽1中的水集中抽出备用即可。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谷坊结构包括集水槽(1)、底部支撑单元、两个侧部支撑板(3)、两个石块限位格栅(4)和两根导水管(7),所述底部支撑单元设置在集水槽(1)的顶部,且底部支撑单元与集水槽(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侧部支撑板(3)分别设置在底部支撑单元的两端,且每个侧部支撑板(3)与底部支撑单元的一端铰接,两个石块限位格栅(4)沿底部支撑单元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底部支撑单元上,且每个石块限位格栅(4)的底部与底部支撑单元拆卸连接,每个石块限位格栅(4)的一侧与对应的侧部支撑板(3)拆卸连接,两根导水管(7)分别设置在集水槽(1)的两端,且每根导水管(7)的进水端与集水槽(1)一端的下部连通设置,每根导水管(7)的出水端穿过邻近的一个侧部支撑板(3)并延伸至侵蚀沟的外部,集水槽(1)预埋在侵蚀沟的沟底,每个侧部支撑板(3)与对应的侵蚀沟侧壁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单元包括两个侧部搭接板(2)和多个排水格板(5),所述两个侧部搭接板(2)沿集水槽(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集水槽(1)的顶部,且每个侧部搭接板(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集水槽(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每个侧部搭接板(2)与集水槽(1)的一个长边侧固定连接,每个侧部搭接板(2)的顶部沿侧部搭接板(2)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一号固定槽(21),每个石块限位格栅(4)的底部对应插装在一个一号固定槽(21)中,每个侧部搭接板(2)靠近集水槽(1)中心的一侧沿侧部搭接板(2)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搭接沿(22),搭接沿(22)的厚度小于侧部搭接板(2)的厚度,多个排水格板(5)沿集水槽(1)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搭设在两个侧部搭接板(2)上的搭接沿(22)上,且排水格板(5)的顶部与侧部搭接板(2)的顶部共面设置,每个侧部搭接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铰接耳(23),每个侧部支撑板(3)对应设置在两个侧部搭接板(2)之间,且每个侧部支撑板(3)与对应的两个铰接耳(2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7)包括一个进水管段和两个抽水管段,两个抽水管段的进水端均与进水管段的出水端连通设置,进水管段的进水端与集水槽(1)的一端侧壁连通设置,两个抽水管段均设置在对应的一个侧部支撑板(3)中,且每个抽水管段的出水端穿过所在侧部支撑板(3)并延伸至侵蚀沟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撑板(3)靠近集水槽(1)的一侧沿侧部支撑板(3)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二号固定槽(31),每个二号固定槽(31)与侧部支撑板(3)固定连接,每个石块限位格栅(4)的一侧与对应的一个二号固定槽(31)拆卸连接,侧部支撑板(3)靠近集水槽(1)一侧的中心处沿侧部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定位沉孔(32),侧部支撑板(3)的内部沿侧部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加工有两个容纳孔(33),且两个容纳孔(33)沿侧部支撑板(3)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导水管(7)中每个抽水管段对应设置在一个容纳孔(3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格板(5)包括格板框(51)和多个隔梁(52),格板框(51)搭设在两个侧部搭接板(2)上的搭接沿(22)上,且每个格板框(51)中一个长边侧与一个侧部搭接板(2)上的搭接沿(22)对应设置,多个隔梁(52)沿格板框(5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格板框(51)中,且相邻两个隔梁(52)平行设置,每个隔梁(52)的两端分别与格板框(51)上的两个长边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梁(52)的端面为等腰梯形,隔梁(52)中的窄边面靠近格板框(51)的顶部设置,隔梁(52)中的宽边面靠近格板框(51)的底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中还设有多个支撑梁(6),多个支撑梁(6)沿集水槽(1)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置在集水槽(1)中,且每个支撑梁(6)与相邻两个排水格板(5)的拼接处对应设置,每个支撑梁(6)与集水槽(1)的内侧壁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中包括多个插接槽组,多个插接槽组沿集水槽(1)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置在集水槽(1)中,且每个插接槽组与一个支撑梁(6)对应设置,每个插接槽组中包括两个插接槽(11),且每个插接槽组中的两个插接槽(11)沿集水槽(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插接槽(11)与集水槽(1)中对应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支撑梁(6)对应插装在一个插接槽组中的两个插接槽(11)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6)为n字型结构,支撑梁(6)的每个支腿对应插装在一个插接槽(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6)中还设有多个加固杆(61),多个加固杆(61)沿支撑梁(6)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在支撑梁(6)中两个支腿之间,且每个加固杆(6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梁(6)中两个支腿固定连接。
CN202321969428.8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Active CN220433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9428.8U CN220433545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9428.8U CN220433545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3545U true CN220433545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5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9428.8U Active CN220433545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3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5048B2 (en) Method for river/lake level regul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CN212026294U (zh)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
CN220433545U (zh)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侵蚀沟谷坊结构
CN215714368U (zh) 一种路面广场防积水结构
Pinchard et al. Spillway capacity upgrade at Malarce dam: Design of an additional Piano Key Weir spillway
CN210086181U (zh) 一种透水式拦渣坝结构
CN209816871U (zh) 一种公路交通边坡排水绿化系统
CN208762955U (zh) 一种沟道谷坊
CN220318450U (zh) 一种用于侵蚀沟治理的谷坊结构
CN218933008U (zh) 一种谷坊溢流管
CN217678877U (zh) 一种沿海城市排涝河道疏浚装配式支护结构
CN213836668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基坑支护装置
CN215518588U (zh) 永临结合的挡墙结构
CN212153282U (zh) 一种稳固型导流堤
CN114592485B (zh) 适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拼装板式坝
CN21237580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CN217758566U (zh) 一种应用于侵蚀沟治理的金属结构谷坊
CN218346099U (zh) 一种泄洪渠仰斜式挡土墙支模体系
CN218861467U (zh) 河底桁架式内撑预制桩墙河道支护结构
CN214363496U (zh) 一种深基坑渗流防治装置
CN218580590U (zh) 一种河道清淤断流拦截装置
CN21655178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
CN215290006U (zh) 一种面板堆石坝坝面导流沟结构
CN210421341U (zh) 一种适用于冲沟地貌的排水通道
CN217053251U (zh) 一种用于挖方渠道的排洪建筑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