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2354U -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2354U
CN220432354U CN202321434886.1U CN202321434886U CN220432354U CN 220432354 U CN220432354 U CN 220432354U CN 202321434886 U CN202321434886 U CN 202321434886U CN 220432354 U CN220432354 U CN 220432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air
gas circuit
communicate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48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雷
杨永鑫
聂永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jian Yong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jian Yong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jian Yong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jian Yong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48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2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2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2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以及与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的进气端分别与制氧机的进气口相密封连通,制氧气路的出氧端与制氧机的出氧口密封连通,辅助气路的排气端与制氧机的排气口密封连通。制氧气路包括连续供氧气路和脉冲供氧气路。辅助气路用于为连续供氧气路和脉冲供氧气路的制氧组件降温散热及加速空气通过制氧气路的制氧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续供氧和脉冲供氧两条气路,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散热效果好,有效减轻噪音外泄,提高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背景技术
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有机聚合膜渗透选择性,由于空气中各组分透过高分子分离膜的渗透速率不同,在压力差驱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富集来获得富氧空气。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的制氧机的功能单一,供氧的流量和浓度不可调节,使用存在局限性;
2.现有的制氧机的散热组件设计不合理,大多在制氧机的壳体上独立开设散热孔,长时间使用容易积灰,造成制氧机内部电器元件短路等故障,而且,散热过程和制氧过程的运行噪音会通过散热孔传出,影响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氧机的功能单一,供氧的流量和浓度不可调节,而且,散热组件设计不合理,开设在壳体上散热孔容易积灰,造成制氧机短路甚至损坏,运行噪音外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包括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以及与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的进气端分别与制氧机的进气口相密封连通,所述制氧气路的出氧端与制氧机的出氧口密封连通,所述辅助气路的排气端与制氧机的排气口密封连通;所述制氧气路包括连续供氧气路和脉冲供氧气路;所述辅助气路用于为制氧气路降温散热及加速空气通过制氧气路的制氧组件。
优选地,所述制氧机的进气口通过过滤组件与连续供氧气路、脉冲供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的进气端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连续供氧气路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的制氧组件、第一电磁阀和三通阀,以及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气泵;所述制氧组件的入口与过滤组件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制氧机的出氧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
优选地,所述脉冲供氧气路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的制氧组件、第一电磁阀、储氧仓、第二电磁阀和三通阀,以及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气泵;所述制氧组件的入口与过滤组件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制氧机的出氧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
优选地,所述辅助气路包括散热组件、第一L型通气管路和第二L型通气管路,所述散热组件的入口通过第一L型通气管路与过滤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L型通气管路的入口与散热组件的出风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L型通气管路的出口与制氧机的排气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一L型通气管路和第二L型通气管路的数量至少为一条;所述散热组件位于制氧组件的进气端的前端,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气流流经制氧组件后进入第二L型通气管路,通过制氧机的排气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L型通气管路沿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L型通气管路沿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制氧机的功能单一,供氧的流量和浓度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连续供氧气路和脉冲供氧气路实现制氧机的双模式供氧,丰富制氧机的功能,满足使用者的多种使用需求,提高制氧机的使用效率和频次。
2.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组件设计不合理,开设在壳体上散热孔容易积灰,造成制氧机短路甚至损坏,运行噪音外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气路的气流流经制氧气路,将制氧气路的热量带走,对其进行冷却,达到降温散热效果,还可以加速空气通过制氧气路的制氧组件,提高制氧组件的制氧效率。
3.辅助气路通过第一L型通气管路和过滤组件与制氧机的进气口密封连通,通过第二L型通气管路与排气口密封连通,对气流进行多次拦截,改变气流流动方向,极大程度延长空气流通的路径,也延长噪音传播路径,有效降低了散热和制氧运行噪音,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的制氧气路的系统流程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的辅助气路的系统流程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的辅助气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过滤组件;2-富氧膜组;3-散热扇;4-第一L型通气管路;5-第二L型通气管路;6-进气口;7-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包括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以及与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的进气端分别与制氧机的进气口6相密封连通,制氧气路的出氧端与制氧机的出氧口密封连通,辅助气路的排气端与制氧机的排气口7密封连通。制氧气路包括连续供氧气路和脉冲供氧气路。辅助气路用于为制氧气路降温散热及加速空气通过制氧气路的制氧组件2。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制氧组件2优选富氧膜组2,富氧膜组2周围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富氧膜组2的任意侧面进入富氧膜组2,制氧效率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制氧机的进气口6通过过滤组件1与连续供氧气路、脉冲供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的进气端相连通,过滤组件1优选过滤棉,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的同时,还可以减震降噪。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连续供氧气路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的富氧膜组2、第一电磁阀和三通阀,以及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气泵。富氧膜组2的入口与过滤组件1相连通,第一电磁阀的入口与富氧膜组2的出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三通阀的入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三通阀的出口与制氧机的出氧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
气泵启动,将外部空气捕捉导入进气口6,先经过过滤组件1进行初步过滤杂质,再流经富氧膜组2制得氧气,第一电磁阀通电工作,气泵通过第一电磁阀将富氧膜组2制得的氧气直接且连续地输送至制氧机的出氧口,实现连续供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脉冲供氧气路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的富氧膜组2、第一电磁阀、储氧仓、第二电磁阀和三通阀,以及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气泵。富氧膜组2的入口与过滤组件1相连通,第一电磁阀的入口与富氧膜组2的出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储氧仓的入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储氧仓的出口依次通过第二电磁阀和三通阀的入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三通阀的出口与制氧机的出氧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
气泵启动,将外部空气捕捉导入进气口6,先经过过滤组件1进行初步过滤杂质,再流经富氧膜组2制得氧气,第一电磁阀通电工作,将富氧膜组2制得氧气输送至储氧仓存储,然后,第二电磁阀通电工作,储氧仓的氧气通过第二电磁阀和三通阀将氧气间歇性输送至制氧机的出氧口,实现脉冲供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辅助气路包括散热组件、第一L型通气管路4和第二L型通气管路5,散热组件的入口通过第一L型通气管路4与过滤组件1相连通,第二L型通气管路5的入口与散热组件的出风方向相垂直,第二L型通气管路5的出口与制氧机的排气口7密封连通,散热组件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L型通气管路4和第二L型通气管路5不发生直接接触。所述第一L型通气管路4和第二L型通气管路5的数量至少为一条。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L型通气管路4沿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L型通气管路5沿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并列设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过滤组件1采用过滤棉,过滤棉可拆卸安装在第一L型通气管路4的横板上,散热组件通过第一L型通气管路4与制氧机的进气口6密封连通,有效避免制氧机散热噪音外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散热组件优选散热扇3,散热扇3位于富氧膜组2的进气端的前端,散热扇3的气流流经富氧膜组2和供氧管路,将富氧膜组2和供氧管路的热量带走,对富氧膜组2和供氧管路进行冷却,达到降温散热效果,还可以加速空气进入富氧膜组2,提高富氧膜组2的制氧效率。
空气通过进气口6被捕捉导入制氧机内,先沿第一L型通气管路4的横板通过过滤组件1过滤杂质的同时,降低风速,再经过第一L型通气管路4的竖板的拦截进一步减缓风速,有效降低噪音。然后,散热扇3排出的散热气流经过第二L型通气管路5的多次拦截,改变气流流动方向,极大程度降低了散热运行噪音,提高使用舒适度。而且,第二L型通气管路5的拐角结构有效拦截外界灰尘进入制氧机内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以及与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制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的进气端分别与制氧机的进气口相密封连通,所述制氧气路的出氧端与制氧机的出氧口密封连通,所述辅助气路的排气端与制氧机的排气口密封连通;所述制氧气路包括连续供氧气路和脉冲供氧气路;所述辅助气路用于为制氧气路降温散热及加速空气通过制氧气路的制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的进气口通过过滤组件与连续供氧气路、脉冲供氧气路和辅助气路的进气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供氧气路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的制氧组件、第一电磁阀和三通阀,以及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气泵;所述制氧组件的入口与过滤组件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制氧机的出氧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供氧气路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的制氧组件、第一电磁阀、储氧仓、第二电磁阀和三通阀,以及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气泵;所述制氧组件的入口与过滤组件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制氧机的出氧口通过供氧管路密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气路包括散热组件、第一L型通气管路和第二L型通气管路,所述散热组件的入口通过第一L型通气管路与过滤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L型通气管路的入口与散热组件的出风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L型通气管路的出口与制氧机的排气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一L型通气管路和第二L型通气管路的数量至少为一条;所述散热组件位于制氧组件的进气端的前端,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气流流经制氧组件后进入第二L型通气管路,通过制氧机的排气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通气管路沿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L型通气管路沿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并列设置。
CN202321434886.1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Active CN220432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4886.1U CN220432354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4886.1U CN220432354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2354U true CN220432354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9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4886.1U Active CN220432354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2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42881A1 (zh) 氢燃料电池及其系统及动态变湿度控制方法
CN212209614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20432354U (zh)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气路系统
CN206728052U (zh) 一种快速散热型网络交换机
CN209840775U (zh) 一种低电导率燃料电池专用水空中冷器
CN215988863U (zh) 一种板式膜富氧器后置式燃料电池系统
CN210576236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的引射回流装置
US20230414895A1 (en) Portable oxygen concentrator
CN209310574U (zh) 一种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空空冷却器
CN111928593A (zh) 一种刷卡机磁头用防尘烘干装置
CN207243464U (zh) 一种集成化臭氧放电装置
CN214075848U (zh) 一种医用分子筛制氧用气体水分自动分离装置
CN213093609U (zh) 一种面向电网韧性防灾大规模计算的电力调度机柜组件
CN204559319U (zh) 电机
CN114040638A (zh) 一种机柜通用散热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及机柜环境管理方法
CN211864402U (zh) 一种适用于电路板空气净化装置
CN109653992B (zh) 一种纳米水雾生成装置
CN206917884U (zh) 用于隧道散热复合型风机
CN210905374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113719460A (zh) 一种低能耗的氢燃料电池专用直驱高速离心式空气压缩装置
CN201196464Y (zh) 室内空气处理机之流路安排结构
CN110755993A (zh) 气道结构以及相应的制氧机
CN205509767U (zh) 电机用空空冷却装置
CN111773879A (zh) 医药化工生产用VOCs治理装置
CN219492380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进排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