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4347U -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 Google Patents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4347U
CN220424347U CN202222363189.3U CN202222363189U CN220424347U CN 220424347 U CN220424347 U CN 220424347U CN 202222363189 U CN202222363189 U CN 202222363189U CN 220424347 U CN220424347 U CN 220424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pipe
rod
probe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631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庆生
郭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631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4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4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4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目前治疗鼻窦炎等疾病大多需要手术切除钩突开放上颌窦自然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探扩器和冲吸器;探扩器包括直杆、自直杆前端延伸出的后颈杆、自后颈杆前端延伸出的前颈杆、与前颈杆连接的探头;前后颈杆所在平面与直杆轴线呈锐角,前后颈杆的夹角开口朝向直杆侧后方;冲吸器包括直导管、自直导管前端延伸出的后颈管、自后颈管前端延伸出的前颈管、自前颈管前端延伸出的头管;前后颈管所在平面与直导管轴线呈锐角,前后颈管的夹角开口朝向直导管侧后方。本实用新型形状和结构符合人体鼻腔构造,无需手术即可进行上颌窦腔给药,避免了钩突切除给患者造成的损伤和痛苦。

Description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鼻内窥镜手术技术逐步普及,利用该技术为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治疗时,由于人体鼻道构造较复杂,即上颌窦自然口隐蔽于半月裂底部,其口通向朝后上方,常规的手术器械无法绕开人体钩突组织探入上颌窦自然口,因此医生通常会将钩突切除,这一做法几乎已成为鼻内镜手术的常规步骤。切除钩突虽然开放了上颌窦自然口,但钩突的切除产生的骨面暴露,对术后的创面恢复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增加术后换药及冲洗的时间及次数,延长了愈合过程,极易引起术腔粘连,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切除钩突的方式并不符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微创理念。此外,现代临床硏究已经证明钩突切除后对上颌窦空气流变影响非常大,同时对上颌窦粘膜纤毛摆动、分泌物排放引流等功能也有很大影响。
根据临床概率统计,鼻窦炎的发病率上颌窦炎占80%,炎症或阻塞(中鼻道息肉、钩突肥大等),多由病变导致鼻腔内中鼻道阻塞,上颌窦通气引流不畅、分泌物储留,继发感染,引起上颌窦自然口炎性肿胀狭窄甚至粘连。这类情况在清除病变后,对上颌窦腔进行冲洗给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然而,现有的上颌窦吸引器,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在不切除钩突的情况下,几乎无法顺利插入上颌窦腔内,强行插入则会损伤压迫甚至骨折钧突体部,加重半月裂狭窄,缩小上颌窦自然口,大多会捅破后囱门膜部;强行探找窦口极大的增加了损伤眶纸板进入眶内的风险,甚至使上颌窦口粘膜剥脱,造成更为严重的窦口狭窄;因此,保留钩突治疗的关键在于上颌窦自然口的探通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器械结构设计符合鼻腔、上颌窦、窦口鼻道复合体的一整体空间结构,解决了在保留钩突的情况下上颌窦自然口的探通,并进行上颌窦腔冲洗及给药治疗,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不必要的身体损伤,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包括探扩器和冲吸器;
所述的探扩器包括探杆、探头、手柄;所述的探杆包括直杆、以及自直杆前端延伸出的后颈杆、自后颈杆前端延伸出的前颈杆;所述的前颈杆和后颈杆呈锐角连接组成V形颈杆;
所述的探头连接于前颈杆的前端,探头、前颈杆、后颈杆、直杆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直杆的末端连接手柄;
所述探扩器的曲杆结构空间位置关系为:
所述的直杆沿水平面设置;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与直杆轴线呈锐角,并使V形颈杆的主体位于直杆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下方,且前、后颈杆的夹角开口朝向直杆的侧后方;
所述的探头与前颈杆间呈钝角向下弯折,且探头的轴线与前颈杆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前后颈杆的连接端至探头自由端的距离≥后颈杆长度;
所述的冲吸器包括直导管、自直导管前端部延伸出的后颈管、自后颈管前端部延伸出的前颈管、自前颈管前端延伸出的头管,所述的前颈管和后颈管呈锐角连接组成V形颈管;头管、前后颈管、直导管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直导管的末端装有手柄,并与连接在手柄末端的液管接口相连通;
所述冲吸器的各段管体空间位置关系为:
所述的直导管沿水平面设置;V形颈管所在的平面与直导管轴线呈锐角,并使V形颈管的主体位于直导管轴线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前后颈管所成的夹角开口朝向直导管的侧后方;
所述的头管与前颈管间呈钝角连接并向下弯折,且头管的轴线与前颈管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V形颈管所在的平面;前后颈管的连接端至头管自由端的距离≥后颈管长度。
进一步,所述的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与直杆轴线夹角为5°~30°;V形颈杆的前颈杆与后颈杆间的夹角为30°;前颈杆轴线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直杆的轴线呈40°~70°夹角。
进一步,所述的后颈杆长度为7~9mm,探头长度为5mm,前颈杆与后颈杆的连接端至探头自由端的距离为9~15mm。
进一步,所述的探头与前颈杆间的夹角为165°~170°。
进一步,所述探头自由端设有推块,该推块前端呈鸭喙状、中部向外侧前凸、后端与探头本体或前颈杆呈鞍形弧面平滑过渡,推块最大径为1.5~3mm。
进一步,所述的V形颈管所在的平面与直导管夹角为5°~30°;V形颈管的前、后颈管间的夹角为30°;前颈管的轴线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直导管的轴线呈40°~70°夹角。
进一步,所述的后颈管长度为7~9mm,头管长度为5mm,前颈管与后颈管的连接端至头管自由端的距离为9~15mm。
进一步,所述冲吸器的头管与前颈管间的夹角为165°~170°。
进一步,所述的探扩器分为左鼻道用和右鼻道用两组器械,且左、右鼻道用的探扩器结构以平行于直杆轴线的铅锤面为镜像面对称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冲吸器分为左鼻道用和右鼻道用两组器械,且左、右鼻道的冲吸器结构以平行于直导管轴线的铅锤面为镜像面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探通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器及进行上颌窦腔冲洗给药的冲吸器;对于临床中大多数无需切除钩突的患者(例如约80%的鼻窦炎、鼻息肉病患),由于病变导致的鼻腔内中鼻道阻塞,上颌窦自然口炎性肿胀狭窄甚至粘连,在清除病变后,首先利用探扩器进行上颌窦自然口探通扩张,使半月裂以及上颌窦自然口通畅,然后再使用同样的方式将冲吸器探入上颌窦自然口对患处冲洗给药。由于探扩器及冲吸器的形状及结构设计符合人体鼻腔、上颌窦、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整体空间结构,器械进入鼻腔后,可巧妙的避开中鼻甲前端等鼻腔结构对操作的干扰,沿中鼻道由后向前滑入中鼻道空间,向前提拉于筛泡面外旋探入半月裂小幅下旋探头进入自然口,绕过鼻钩突探入上颌窦腔,实现上颌窦自然口探通。
本实用新型探扩器和冲吸器套件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治疗器材给过窄的中鼻道以及半月裂,造成钩突损伤内陷、窦口粘膜剥脱,引发自然口粘连狭窄,甚至损伤眶纸板等问题,解决了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中上颌窦自然口探扩给药的难题,避免了钩突切除,病人无需住院手术,门诊治疗即可,大大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同时避免了患者术后因钩突切除或强行插入治疗器械导致的其他病痛,减轻了病患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符合窥镜手术的微创理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探扩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探扩器前部的立体示意图(后上方);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探扩器前部的立体示意图(后下方);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冲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冲吸器端部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探头,2-V形颈杆,21-前颈杆,22-后颈杆,3-直杆,4-手柄,5-头管,61-前颈管,62-后颈管,7-直导管,8-液管接口,A-水平面,B- 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用于无需切除鼻钩突的上颌窦患者,由于中鼻甲端部和钩突的干扰,在不切除钩突的情况下,没有特殊器械则无法由鼻腔直接进入上颌窦腔冲洗和施药,因此上颌窦自然口的探通技术成为保留钩突的重要突破点。本实用新型上颌窦自然口的探扩器械,根据人体鼻腔、上颌窦、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整体空间结构,设计制作探扩杆体和冲洗管道形状,避免了钩突切除带给患者的损伤,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
由于鼻腔内部结构复杂,探扩器及冲吸器的形状应符合人体组织结构。为方便叙述探扩组件的结构,以下文中关于空间关系的描述(如“前、后、上、下、水平面”等),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结构特征。
本实用新型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包括探扩器和冲吸器;所述的探扩器和冲吸器均分为左鼻道用和右鼻道用两组器械,左、右鼻道用的器械结构互为镜像,本实施例主要以适用于右鼻道的器械为例,由图1~图5可知,所述的探扩器包括探杆、探头1、手柄4;所述的探杆包括直杆3、以及自直杆3前端延伸出的后颈杆22、自后颈杆22前端延伸出的前颈杆21,所述的前颈杆21和后颈杆22呈锐角连接组成一V形颈杆2;
所述的探头1连接于前颈杆21的前端,形成一由探头1、前颈杆21、后颈杆22、直杆3依次相连的曲杆结构,该曲杆结构中的探头、前颈杆、后颈杆、直杆间的连接平滑过渡;所述的直杆3末端连接手柄4;
所述探扩器的曲杆结构各段杆体间空间位置关系为:
所述的直杆3轴线沿水平面A设置;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B与直杆3的轴线呈5°~30°夹角,并使V形颈杆2的主体部分位于直杆3轴线所在的水平面A下方,以确保探扩器杆体进入鼻腔后,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B与下鼻甲上缘平面平行,避免探扩器刮蹭鼻道造成人体组织损伤。所述V形颈杆的前颈杆21与后颈杆22间的夹角为30°,该夹角的开口朝向直杆3的左侧后方,且确保前颈杆21轴线在水平面A内的投影(图2中虚线)与直杆3的轴线呈40°~70°夹角,该设置可在上颌窦自然口探通过程中很好的避开中鼻甲前端对操作的干扰。
所述的探头1与前颈杆21间呈165°~170°钝角向下弯折,且探头1的轴线与前颈杆21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B,则相互连接的前颈杆21及探头与探杆的其他部分形成回钩状,且探头端部指向直杆3的侧后方。探头与前颈杆的钝角弯曲有利于探头探入自然口并进行推扩操作,可保证探通过程中不损伤泪骨眶纸板。
本实施例中,探杆直径≤2mm,探头1长度为5mm,探头1自由端设有外凸的推块,该推块前端呈鸭喙状,有利于半月裂缝隙的探入;推块中部向外侧呈弧面前凸(即推块中部向V形颈杆的锐角夹角外侧突出),推块后端与探头本体或前颈杆呈鞍形弧面平滑过渡,且推块最大径为1.5~3mm,满足上颌窦自然口开口大小,并在推块进入自然口后向后推扩,起到扩展自然口后缘作用。
前后颈杆的连接端至探头1自由端的距离≥后颈杆22长度;所述的后颈杆22长度为7~9mm,前颈杆21与后颈杆22的连接端至探头1自由端的距离为9~15mm,探扩器端部进入鼻腔,前后颈杆的连接端至探头自由端的连线与上颌窦自然口垂直中鼻甲外侧面的直线约成60°角,满足空间操作;直杆3长度设定在60~90mm以方便操作。
患者因年龄、身高、体重的差别,鼻腔内部组织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探杆各段杆体的尺寸及夹角可在其数值范围内选取多个数值,制作成不同尺寸及规格的套装器械,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病患的治疗需要,以下列出常用的数值:
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B与直杆3轴线的夹角可设定为5°、10°、15°、20°、25°或30°多组数值,该夹角优选10°~15°;
前颈杆21轴线在水平面A内的投影与直杆3的轴线呈40°、50°、56°、60°、65°或70°多组夹角值,以满足中鼻道方向与半月裂上颌窦自然口方向的夹角关系;
所述的探头1与前颈杆21间弯折角度设置165°、167°或170°夹角值,推块最大径为1.5mm、2mm或3mm,即可满足不同年龄、身高的患者;
后颈杆长度取7 mm、8 mm或9mm,前颈杆与后颈杆的连接端至探头自由端的距离可选取9 mm、10 mm、11 mm、13 mm或15mm,以适用于大多数患者治疗操作。
参见图6~图8,所述的冲吸器包括直导管7、自直导管7前端部延伸出的后颈管62、自后颈管前端部延伸出的前颈管61、自前颈管前端延伸出的头管5,所述的前颈管61和后颈管62呈锐角连接组成V形颈管;头管5、前颈管61、后颈管62、直导管7依次平滑过渡连接成直径1.5~3mm的曲管;所述的直导管7末端装有手柄,直导管的末端与连接在手柄末端的液管接口8相连通,所述的液管接口用于连接外置的引流设备或给药设备。
由于冲吸器与探扩器配合使用,因此冲吸器各段管体(头管、前颈管、后颈管、直导管)的空间位置关系、参数范围等均对应参照与其配套的探扩器的探头、前后颈杆、直杆设置:
所述的直导管7沿水平面设置;V形颈管所在的平面与直导管轴线呈5°~30°夹角,并使V形颈管的主体部分位于直导管轴线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前后颈管间呈30°角且开口朝向直导管7的左侧后方,且前颈管61的轴线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直导管7的轴线呈40°~70°夹角。
所述的头管5与前颈管61间呈165°~170°钝角连接并向下弯折,且头管5的轴线与前颈管61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V形颈管所在的平面。后颈管长度为7~9mm,前颈管与后颈管的连接端至头管自由端的距离为9~15mm,头管长度为5mm,其自由端指向直导管7的左后方,并开有导流孔。
冲吸器各分段管体的长度及位置关系等常用或优选数值可对应探扩器参数设定。
此外,由于探扩器及冲吸器均分为左、右鼻道使用的两组器械,因此左、右鼻道用的探扩器结构以平行于直杆轴线的铅锤面为镜像面对称分布,左、右鼻道的冲吸器结构以平行于直导管7轴线的铅锤面为镜像面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上颌窦的探扩组件各设计指标是根据鼻腔、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空间,结合影像数据设计,符合解剖空间要求,器械头端可顺利经中鼻道半月裂探入上颌窦自然口、不会对钩突、泪骨眶纸板造成损伤,不会剥脱窦口粘膜。
下面简单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中的实际操作:
对于临床中大多数无需切除钩突的患者,由于病变造成的鼻腔内中鼻道阻塞、上颌窦通气引流不畅,造成分泌物储留继发感染,引起上颌窦自然口炎性肿胀狭窄甚至粘连;病变清除后,可先利用探扩器对上颌窦自然口实施探通扩张。探扩器进入总鼻道后,沿中鼻道后段空间滑入并向外上旋,探入中鼻道,探头及曲段(V形颈杆)入中鼻道后,向前提拉于筛泡面向外向下回旋,探头滑入半月裂,探入上颌窦自然口;向前提拉扩半月裂钩突区空间,探头全部探入自然口内向后适度推按,推扩自然口后下缘区域,扩大自然口前后径(自然口上下径处为骨性结构不易扩充),使半月裂以及上颌窦自然口通畅。
探通步骤完成后,退出探扩器,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冲吸器插入鼻道,并使头管进入上颌窦自然口,对上颌窦进行冲吸给药操作。
本实用新型探扩器和冲吸器配套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治疗中器械给过窄的中鼻道及半月裂造成钩突损伤内陷、窦口粘膜剥脱,引起自然口粘连狭窄,甚至损伤眶纸板的现象,患者门诊治疗即可,避免了手术切除钩突,以及由手术引发的各种术后问题,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扩器和冲吸器;
所述的探扩器包括探杆、探头、手柄;所述的探杆包括直杆、以及自直杆前端延伸出的后颈杆、自后颈杆前端延伸出的前颈杆;所述的前颈杆和后颈杆呈锐角连接组成V形颈杆;
所述的探头连接于前颈杆的前端,探头、前颈杆、后颈杆、直杆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直杆的末端连接手柄;
所述探扩器的曲杆结构空间位置关系为:
所述的直杆沿水平面设置;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与直杆轴线呈锐角,并使V形颈杆的主体位于直杆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下方,且前、后颈杆的夹角开口朝向直杆的侧后方;
所述的探头与前颈杆间呈钝角向下弯折,且探头的轴线与前颈杆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前后颈杆的连接端至探头自由端的距离≥后颈杆长度;
所述的冲吸器包括直导管、自直导管前端部延伸出的后颈管、自后颈管前端部延伸出的前颈管、自前颈管前端延伸出的头管,所述的前颈管和后颈管呈锐角连接组成V形颈管;头管、前后颈管、直导管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直导管的末端装有手柄,并与连接在手柄末端的液管接口相连通;
所述冲吸器的各段管体空间位置关系为:
所述的直导管沿水平面设置;V形颈管所在的平面与直导管轴线呈锐角,并使V形颈管的主体位于直导管轴线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前后颈管所成的夹角开口朝向直导管的侧后方;
所述的头管与前颈管间呈钝角连接并向下弯折,且头管的轴线与前颈管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V形颈管所在的平面;前后颈管的连接端至头管自由端的距离≥后颈管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颈杆所在的平面与直杆轴线夹角为5°~30°;V形颈杆的前颈杆与后颈杆间的夹角为30°;前颈杆轴线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直杆的轴线呈40°~7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颈杆长度为7~9mm,探头长度为5mm,前颈杆与后颈杆的连接端至探头自由端的距离为9~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与前颈杆间的夹角为165°~1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自由端设有推块,该推块前端呈鸭喙状、中部向外侧前凸、后端与探头本体或前颈杆呈鞍形弧面平滑过渡,推块最大径为1.5~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颈管所在的平面与直导管夹角为5°~30°;V形颈管的前、后颈管间的夹角为30°;前颈管的轴线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直导管的轴线呈40°~70°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颈管长度为7~9mm,头管长度为5mm,前颈管与后颈管的连接端至头管自由端的距离为9~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吸器的头管与前颈管间的夹角为165°~17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扩器分为左鼻道用和右鼻道用两组器械,且左、右鼻道用的探扩器结构以平行于直杆轴线的铅锤面为镜像面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吸器分为左鼻道用和右鼻道用两组器械,且左、右鼻道的冲吸器结构以平行于直导管轴线的铅锤面为镜像面对称分布。
CN202222363189.3U 2022-09-06 2022-09-06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Active CN220424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3189.3U CN22042434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3189.3U CN22042434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4347U true CN220424347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5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63189.3U Active CN220424347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4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3221B2 (en) Devices and method for maxillary sinus lavage
US10806849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nasal irrigation or suctioning of the sinuses
KR102015262B1 (ko) 부비동의 경비 확장 및 세척을 위한 장치
RU2538237C2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ая система с механизмом аспирации
US6543452B1 (en) Nasal intuba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intubation
US2010007626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Sinuses
KR20210006347A (ko) 부비동 치료용 시스템, 기구 및 방법
CN220424347U (zh)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CN201806690U (zh) 一种双腔胃镜
CN106983596A (zh) 一种泪道留置管
CN206324842U (zh) 一种具有同步吸液和冲洗功能的椎板咬骨钳
CN109620313A (zh) 用于内镜下经肛门结肠向小肠植入的管道器械及植入方法
CN115300769A (zh) 上颌窦自然口探扩套件
RU2727460C1 (ru) Инструмент - проводник гольмиевого волоконного лазера для вапоризации ткани в области естественного соустья верхнечелюстной пазухи
CN209595842U (zh) 泌尿系统结石冲洗装置
CN207286032U (zh) 一种宫腔镜治疗仪
RU2819823C1 (ru) Способ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при промывании верхнечелюстной пазухи через естественное соустье по Луневу
CN214860430U (zh) 鼻胆管交换组件
CN211484699U (zh) 膀胱尿道减张辅助吻合组件
CN209661727U (zh) 一种泌尿系统结石碎石术冲洗吸引装置
CN218247572U (zh) 咽鼓管导管
CN215778437U (zh) 一种抽吸导管
CN216456275U (zh) 一种冲洗引流导管
CN215535349U (zh) 易于取出的胆总管内置型胆囊引流塑料支架
CN215961360U (zh) 一种带冲洗接口的鼻咽部吸引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