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4303U -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4303U
CN220424303U CN202222538793.5U CN202222538793U CN220424303U CN 220424303 U CN220424303 U CN 220424303U CN 202222538793 U CN202222538793 U CN 202222538793U CN 220424303 U CN220424303 U CN 220424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limiting
housing
shell
dist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87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彬
周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 & Lee Pharmaceutical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 & Lee Pharmaceutical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 & Lee Pharmaceutical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 & Lee Pharmaceutical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87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4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4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4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结构和注射器主体,注射器结构包括外壳、限位结构、驱动结构、保护结构和第一弹性件。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连接于第一套筒能够向远端限位于外壳;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注射药物,且同时解除第一限位件与外壳的限位关系;保护结构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限位件,第二套筒能够缩回外壳内或者伸出于外壳外,第二套筒能够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套筒;第一弹性件抵持于第二套筒与外壳之间;药物注射完毕且注射针拔出后,第二限位件向近端限位于外壳,且第一套筒向远端限位于外壳。如此设置,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对同一个患者进行注射工作时需更换注射器的情况。

Description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中,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一次性的注射器越来越受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青睐,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使用。
传统一次性的注射器一般设置有用于隐藏注射针的保护结构,通过保护结构实现注射器在使用状态下的锁死效果。具体地,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注射针扎入被注射部位时,保护结构缩回注射器内;当注射针从被注射部位拔出后,保护结构伸出于外壳的远端外,并与外壳相对锁死,从而实现注射器的自毁效果,这样使得注射针无法再次使用,以实现注射器的一次性使用的性能。
然而,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注射针扎入被注射部位后,当患者未做好心理准备而产生应激反应,或者注射针未扎入被注射部位的准确注射位置时,需将注射针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此时注射器已锁死而无法再次使用,需要更换新的注射器,如此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结构,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注射器在未注射的情况下拔出注射针导致自毁,致使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射器结构,用于与注射器主体配合使用,注射器主体包括容纳药物的药室瓶、用于封装药室瓶一端的柱塞以及安装于药室瓶另一端的注射针;注射器结构具有轴向,注射器结构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为近端和远端;注射器结构包括:
外壳,被配置为将药室瓶固定于其中;
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限位件;第一套筒被配置为套设于外壳与药室瓶之间,并能够相对于外壳轴向运动;第一限位件连接于第一套筒,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套筒弹性活动,且能够向远端限位于外壳;
驱动结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外壳向远端运动,以驱动注射药室瓶内的药物,且同时驱动第一限位件以解除第一限位件与外壳的限位关系;
保护结构,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限位件,第二套筒被配置为设于外壳内且套设于药室瓶外,并能够相对于外壳轴向运动,以缩回外壳内,或者伸出于外壳的远端外并覆盖注射器主体的注射针;第二套筒被配置为能够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套筒;
第一弹性件,抵持于第二套筒与外壳之间,并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件与外壳的限位关系解除后,驱动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一并向远端运动,以使第二套筒伸出于外壳的远端外;
第二限位件连接于第二套筒,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套筒弹性活动;在第一限位件和外壳的限位关系解除,且第二套筒伸出于外壳的远端外的条件下,第二限位件向近端限位于外壳,且第一套筒向远端限位于外壳。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包括设于第一套筒的第一弹性臂和设于第一弹性臂的勾部,勾部被配置为能够向远端弹性勾住外壳,且能够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脱离外壳。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第一壳体内的固定件,固定件被配置为装配药室瓶,且使药室瓶位于第一壳体内;固定件沿轴向贯通有活动槽,第一弹性臂可活动地穿设于活动槽,且勾部向远端勾住固定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固定主体与设于固定主体的第一限位部,固定主体设于第一壳体内,并被配置为装配药室瓶,第一限位部与固定主体限定形成活动槽;第一限位件还包括设于第一弹性臂的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间隔设于勾部的远端侧,且限位结构能够通过第二限位部和勾部将第一限位部轴向夹持而限位于固定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内周侧凸出设有第一凸部;第二限位件包括设于第二套筒的弹片,弹片相对于第二套筒的外周侧倾斜设置,并被配置为能够向近端弹性抵持第一凸部,或者,第二限位件包括活动件和连接于活动件和第二套筒之间的弹性结构,活动件能够在弹性件结构的作用下向近端弹性抵持第一凸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筒套设于第二套筒外,第二套筒的外周侧设有第二凸部,第一套筒的内周侧设有第三凸部,第二凸部能够向远端抵持第三凸部;
或者,第二套筒套设于第一套筒外,第二套筒内周侧设有第四凸部,第一套筒的外周侧设有第五凸部,第四凸部能够向远端抵持第五凸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的内周侧设有第六凸部,在第一限位件向远端限位于外壳的条件下,第一套筒间隔位于第六凸部的近端,第六凸部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件与外壳的限位关系被解除,且第一弹性件驱动第一套筒向远端运动时向近端抵持第一套筒。
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射器结构还包括解锁开关,解锁开关设于外壳,且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外壳活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解锁开关在锁止位置限位驱动结构,以使驱动结构与外壳相对锁止;解锁开关在解锁位置使驱动结构与外壳相对解锁,以使驱动结构能够向远端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结构开设有限位槽;解锁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设于开关本体的锁止部,开关本体沿轴向限位于外壳,并能够相对于外壳旋转,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解锁开关在锁止位置时,锁止部插接于限位槽中,以限制驱动结构的轴向运动;解锁开关在解锁位置时,锁止部脱离限位槽,以使驱动结构能够相对于外壳轴向运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主体和注射器结构,注射器主体装配于注射器结构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射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注射针扎入被注射部位后,当驱动结构在外力下驱动注射药室瓶内的药物时,驱动结构同时驱动第一限位件以使第一限位件与外壳的限位关系解除,这样,当注射针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第二套筒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下带动第一套筒一并向远端运动,以实现限位结构、保护结构和外壳之间的相对锁止,也即是使得注射装置处于锁死状态,从而使得保护结构维持在覆盖注射针的状态下,而无法再次向远端运动,此时,注射针无法再次露出使用,这样实现了注射装置的一次性的使用功能。在驱动注射药物之前,也即是注射装置在药物未注射的情况下,驱动结构未解除第一限位件与外壳的限位关系,此时保护结构、限位结构和外壳无法实现相对锁止,也即是注射装置还未锁死,第二套筒可相对于外壳轴向运动,以露出注射针或覆盖注射针,相应地,此时注射针可进行多次使用。如此设置,在注射针扎入被注射部位后,当患者未做好心理准备而产生应激反应,或者注射针未扎入被注射部位的准确注射位置时,可在驱动结构驱动或触发柱塞推注药物注射之前将注射针拔出,并再次扎入被注射部位,从而在调整好具体的注射位置或者患者的心理准备后,再进行药物注射工作,如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对同一个患者进行注射工作时需更换注射器及药物的情况,从而有助于降低能源浪费和减少注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一;
图4为图1的剖视图二;
图5为图1提供的注射装置的部分示意图一;
图6为注射装置在注射针扎入被注射部位且解锁开关处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提供的注射装置在药物注射后的剖视图;
图9为图8提供的注射装置在注射针拔出后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提供的注射装置的部分示意图二;
图11为图1提供的注射装置的驱动结构的驱动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提供的注射装置的限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提供的注射装置的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提供的注射装置的保护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图1提供的注射装置的解锁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图6的注射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注射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注射器主体;11-药室瓶;12-柱塞;13-注射针;20-外壳;201-活动槽;202-滑槽;203-限位面;21-第一壳体;22-固定件;221-固定主体;222-第一限位部;23-第一凸部;24-第六凸部;25-第二壳体;30-限位结构;31-第一套筒;311-第三凸部;32-第一限位件;321-第一弹性臂;322-勾部;323-第二限位部;40-驱动结构;401-限位槽;41-驱动主体;411-主体部;412-驱动臂;42-推杆;421-杆体;422-卡钩;43-第二弹性件;50-保护结构;51-第二套筒;511-第二凸部;52-第二限位件;60-第一弹性件;70-解锁开关;71-开关本体;72-锁止部;73-滑动部;Y1-第一轴向;Y2-第二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其中,两个以上包含两个。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结构及注射器主体10,注射器主体10装配于注射器结构内,并用于与注射器结构配合使用。
其中,注射装置具有轴向,注射装置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为近端和远端,近端指的是注射装置在注射过程中远离被注射部位的一端,远端指的是注射装置在注射过程中靠近被注射部位的一端,近端如图1示意的标号a,远端如图1示意的标号b。可以理解地,注射器主体10和注射器结构也具有上述的近端和远端。轴向包括第一轴向Y1和第二轴向Y2,第一轴向Y1和第二轴向Y2均平行于轴向,且第一轴向Y1和第二轴向Y2的方向相反,以下涉及的“向近端”大致指的是第一轴向Y1,“向远端”大致指的是第二轴向Y2。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注射器主体10包括药室瓶11、封装于药室瓶11一端的柱塞12和设于药室瓶11另一端的注射针13。具体地,药室瓶11用于存储药物,注射针13设于药室瓶11的远端,并与药室瓶11连通。柱塞12用于封装药室瓶11的近端,并能够在外力驱动下在药室瓶11内向远端运动,以推注药室瓶11内的药物,从而将药室瓶11内的药物从注射针13压出,以实现药物的注射。其中,在注射过程中,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被注射部位可以是人体或动物的手臂、臀部、腰部等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射器结构,该注射器结构包括外壳20、限位结构30、驱动结构40、保护结构50和第一弹性件60。
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20被配置为将注射器主体10的药室瓶11固定于其中,也即是,注射器结构与注射器主体10配合使用时,药室瓶11固定于外壳20内。
如图2至图5所示,限位结构30包括第一套筒31和第一限位件32。第一套筒31被配置为套设于外壳20与药室瓶11之间,第一套筒31能够相对于外壳20轴向运动。第一限位件32连接于第一套筒31,第一限位件3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套筒31弹性活动,并能够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从而使得限位结构30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中。具体地,第一限位件32连接于第一套筒31的近端。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驱动结构40被配置为能够轴向运动地设于外壳20,驱动结构4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外壳20向远端运动。当驱动结构4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外壳20向远端运动时,驱动结构40驱动注射药室瓶11内的药物;与此同时,驱动结构40还驱动第一限位件32,以解除第一限位件32与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其中,如图5所示,驱动结构40设于限位结构30和药室瓶11的近端,这样有助于使用者驱动驱动结构40。
如图1和图2、图4至图9,保护结构50包括第二套筒51和第二限位件52。第二套筒51被配置为设于外壳20内,且套设于药室瓶11外。第二套筒51能够相对于外壳20轴向运动,以缩回外壳20内或者伸出于外壳20的远端外。当第二套筒51向近端运动时,第二套筒51能够缩回外壳20内;当第二套筒51向远端运动时,第二套筒51能够伸出于外壳20的远端外,并覆盖注射器主体10的注射针13,从而实现注射针13的隐藏。并且,第二套筒51被配置为能够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套筒31,这样能够防止第二套筒51无限伸出于外壳20的远端外。
如图2至图4、图7至图9所示,第一弹性件60抵持于第二套筒51与外壳20之间,第一弹性件60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件32与外壳20的限位关系解除后,第一弹性件60驱动第二套筒51和第一套筒31一并向远端运动,以使第二套筒51伸出于外壳20的远端外。其中,第一弹性件60可以是弹簧、拉簧、弹片等具有弹性的结构。
如图5和图9所示,第二限位件52连接于第二套筒51,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套筒51弹性活动。在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的限位关系解除,第二套筒51在第一弹性件60的弹性作用下伸出于外壳20的远端外,且覆盖注射针13的条件下,也即是在药物注射完毕,且注射针13拔出被注射部位后,第二限位件52向近端限位于外壳20,从而使得保护结构50向近端限位于外壳20,并且,第一套筒31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图3至图5所示,第一限位件32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以使限位结构30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第二套筒51在第一弹性件60的弹性力下向远端伸出于外壳20的远端外,以覆盖注射针13,此时第二套筒51还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套筒31,从而间接地使得保护结构50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其中,第二套筒51在第一套筒31的作用下无法向远端运动,但是第二套筒51能够相对于第一套筒31向近端运动,以缩回外壳20内并露出注射针13。
注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第二套筒51在被注射部位的反作用力下向近端运动,并缩回外壳20内,第一弹性件60在第二套筒51的挤压作用下处于压缩蓄力状态,具体如图6和图7所示。然后,驱动结构40在外力作用下向远端运动,具体如图8所示,驱动结构40向远端运动的过程中驱动注射药室瓶11内的药物,从而完成药物的注射工作;与此同时,驱动结构40向远端运动到位时向远端驱动第一限位件32,以使第一限位件32脱离外壳20,也即是解除了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的限位关系。最后,在药物的注射工作完成后,将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被注射部位对第二套筒51的反作用力逐步被撤去,第二套筒51在第一弹性件60的弹性力下向远端运动,以伸出于外壳20的远端外并覆盖注射针13;由于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的限位关系被撤去,且第二套筒51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套筒31,则第二套筒51在第一弹性件60的作用下向远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套筒51带动第一套筒31一并向远端运动,以使第二套筒51上的第二限位件52向近端限位于外壳20,且第一套筒31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可以理解地,第一套筒31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第二套筒51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套筒31,且第二套筒51上的第二限位件52向近端限位于外壳20,如图9所示,如此实现了限位结构30、保护结构50和外壳20在轴向上的相对锁止,使得保护结构50无法再次向远端运动来露出注射针13,从而无法再次使用注射针13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射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后,当驱动结构40在外力下向远端运动以驱动注射药物,且驱动结构40向远端运动到位时驱动第一限位件32,以使第一限位件32与外壳20的限位关系解除,这样,当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第二套筒51在第一弹性件60的弹性力下带动第一套筒31一并向远端运动,以实现限位结构30、保护结构50和外壳20之间的相对锁止,也即是使得注射装置处于锁死状态,从而使得保护结构50维持在覆盖注射针13的状态下,而无法再次向远端运动,此时,注射针13无法再次露出使用,这样实现了注射装置的一次性的使用功能。在驱动注射药物之前,也即是注射装置在药物未注射的情况下,驱动结构40未解除第一限位件32与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此时保护结构50、限位结构30和外壳20无法实现相对锁止,也即是注射装置还未锁死,第二套筒51可相对于外壳20轴向运动,以露出注射针13或覆盖注射针13,相应地,此时注射针13可进行多次使用。如此设置,在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后,当患者未做好心理准备而产生应激反应,或者注射针13未扎入被注射部位的准确注射位置时,可在驱动结构40驱动注射药物之前将注射针13拔出,并再次扎入被注射部位,从而在调整好具体的注射位置或者患者的心理准备后,再进行药物注射工作,如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对同一个患者进行注射工作时需更换注射器的情况,从而有助于降低能源浪费,有助于降低注射成本。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注射器结构十分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较低。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射装置,由于采用了以上涉及的注射器结构,也同样具有能够调整好具体的注射位置或者患者的心理准备后,再进行药物注射工作的优点,如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对同一个患者进行注射工作时需更换注射器和药物的情况,从而有助于降低能源浪费和减少注射成本。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件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件32间隔分布于第一套筒31,且在初始状态下,多个第一限位件32均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如此提高了限位结构30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强度。
可选地,如图9所示,第二限位件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限位件52间隔分布于第二套筒51,在药物注射完毕,且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多个第二限位件52均向近端限位于外壳20,从而加强了外壳20、限位结构30和保护结构50之间的相对锁死强度。
可选地,驱动结构40相对于外壳20向远端运动,以驱动注射药室瓶11内的药物的具体方案如下:
如图4、图5、图7至图10,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40为自动驱动结构,驱动结构40包括驱动主体41、推杆42和第二弹性件43。驱动主体41设置于外壳20,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外壳20向远端运动,其中,驱动主体41用于在向远端运动到位时,向远端驱动第一限位件32,以使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解除。推杆42包括杆体421和卡钩422,卡钩422设于杆体421的近端,且能够相对于杆体421弹性活动。杆体421和卡钩422均位于外壳20中,杆体421的远端部分穿入药室瓶11内,并能够抵推药室瓶11中的柱塞12。卡钩422位于药室瓶11外,且沿轴向正对于驱动主体41。第二弹性件43抵持于杆体421和外壳20之间,并用于给杆体421和外壳20提供沿轴向的弹性力。其中,第二弹性件43可以设置为弹簧、拉簧、弹片等具有弹性性能的结构。
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卡钩422向远端弹性勾住外壳20,且第二弹性件43处于蓄力状态。注射装置在使用时,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后,驱动结构40的驱动主体41在外力下向远端运动时,驱动主体41向远端挤压卡钩422,以使卡钩422脱离外壳20,从而解除推杆42与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此时,第二弹性件43复位并驱动杆体421向远端运动,使得柱塞12在杆体421的抵推作用下向远端驱动药室瓶11内的药物;可以理解地,当驱动结构40的驱动主体41在外力下向远端运动时,推杆42与外壳20的限位关系解除,以使柱塞12在推杆42和第二弹性件43的作用下向远端推注药物,而无需使用者持续抵推驱动结构40,也即是,驱动结构40触发自动注射,以使推杆42自动推动柱塞12进而实现药室瓶11内的药物注射。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装置为可自动注射药物的注射装置。如此设置,使得注射药物后,推杆42和柱塞12难以恢复至初始状态,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注射装置的一次性使用的性能。其中,第二弹性件43的一端连接于杆体421,另一端抵持于外壳20,则当卡钩422和外壳20的限位关系被撤去后,第二弹性件43复位以驱动杆体421向远端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43可与杆体421一并向远端运动并脱离外壳20,如图8和图9所示,如此可进一步实现注射装置的一次性使用的性能。
可选地,如图3、图7、图8和图11所示,驱动主体41包括主体部411和设于主体部411的驱动臂412,主体部411位于卡钩422的近端侧,且与卡钩422正对设置,驱动臂412位于第一限位件32的近端侧,且与第一限位件32正对设置。当驱动结构40在外力作用下向远端运动时,主体部411向远端驱动卡钩422,以解除卡钩422与外壳20的限位关系,从而使得杆体421在第二弹性件43的复位作用下向远端运动,以驱动柱塞12推注药室瓶11内的药物;当驱动主体41向运动运动到位时,驱动臂412向远端驱动第一限位件32,以使第一限位件32脱离外壳20,从而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这样,当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第一弹性件60可一并带动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51向远端运动,直至第二套筒51上的第二限位件52向近端限位于外壳20,且第一套筒31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以实现限位结构30、保护结构50和外壳20之间的相对锁止。其中,当第一限位件32的数量为多个时,驱动臂412的数量也对应设置为多个,多个驱动臂412用于一一对应地驱动多个第一限位件3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12,第一限位件32包括第一弹性臂321和设于第一弹性臂321的勾部322,第一弹性臂321设于第一套筒31的近端,勾部322设于第一弹性臂321的近端,勾部322和第一弹性臂321可一并相对于第一套筒31弹性活动。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如图3至图5所示,勾部322向远端勾住外壳20,从而实现限位结构30与外壳20之间的限位效果;当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且驱动结构40在外力作用下向远端驱动注射药物时,驱动结构40向远端挤压勾部322,以使勾部322脱离外壳20,从而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如图8所示,这样,当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第一弹性件60一并带动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51向远端运动,直至第一套筒31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且第二限位件52向近端限位于外壳20,如图9所示。如此设置,使得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容易在驱动结构40的驱动下解除,从而便于实现注射针13从注射部位拔出后,限位结构30、保护结构50和外壳20之间的相对锁死效果,也即是便于实现注射装置的自毁效果。
其中,驱动结构40的驱动臂412用于向远端挤压勾部322,以使勾部322脱离外壳20,从而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
其中,如图5所示,勾部322自第一弹性臂321沿径向向外延伸设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勾部322还可自第一弹性部沿径向向内延伸设置。
可选地,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13,固定件22具有限位面203,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勾部322勾住限位面203,则固定件22通过该限位面203实现对限位结构30的限位。示例性地,如图5和图13所示,勾部322自第一弹性臂321沿径向向外凸出延伸设置,相应地,限位面203在沿径向向外的方向上,限位面203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倾斜设置,如此便于提高勾部322和限位面203的限位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外壳20包括第一壳体21和固定件22,固定件22固定于第一壳体21内。固定件22和药室瓶11装配,以使药室瓶11固定于第一壳体21内。如图5和图13所示,固定件22开设有活动槽201,活动槽201沿轴向贯通固定件22设置。如图5所示,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弹性臂321可活动地穿设于活动槽201,且勾部322向远端勾住固定件2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驱动结构40驱动勾部322时,第一弹性臂321能够在勾部322的带动下在活动槽201中活动,以使得勾部322脱离固定件22,从而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如此设置,活动槽201的设置,便于第一弹性臂321的弹性活动,从而便于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的解除操作。
其中,药物被柱塞12推注完毕,且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第一弹性件60复位,以一并带动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51向远端复位,使得第一套筒31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壳体21,且第二限位件52向近端限位于第一壳体21,从而实现第一壳体21、限位结构30、保护结构50、固定件22之间的相对锁死。
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外壳20还包括第二壳体25,第二壳体25与第一壳体21固定。推杆42设于第二壳体25内,且注射装置在药物注射前,卡钩422向远端抵持于第二壳体25,如图1至图8所示。驱动结构40可活动地设于第二壳体25,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第二壳体25向远端驱动,以驱动卡钩422,从而使得卡钩422与第二壳体25之间的限位关系被解除,杆体421在第二弹性件43的弹性力下向远端驱动药室瓶11内的药物,如图9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13,固定件22包括固定主体221与第一限位部222,第一限位部222设于固定主体221,并与固定主体221限定形成上述活动槽201。固定主体221设于第一壳体21内,并被配置为装配药室瓶11。如图12所示,第一限位件32还包括第二限位部323,第二限位部323设于第一弹性臂321,第二限位部323间隔设于勾部322的远端侧,且第一限位件32能够通过第二限位部323和勾部322将第一限位部222轴向夹持,从而限位于固定件22。如此设置,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勾部322向远端勾住第一限位部222,也即是,第一限位部222向近端抵持于勾部322,并且,第一限位部222向远端抵持于第二限位部323,从而实现第一限位部222抵持于勾部322和第二限位部323之间,如此实现了限位结构30和外壳20在轴向上的限位效果;当驱动结构40驱动勾部322时,第一弹性臂321在勾部322的带动下带动第二限位部323一并弹性活动,以使得在勾部322脱离第一限位部222的同时,第二限位部323也脱离第一限位部222,从而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图9和图14,外壳20的内周侧凸出设有第一凸部23,具体地,第一凸部23设于第一壳体21的内周侧。第二限位件52包括设于第二套筒51的弹片,弹片相对于第二套筒51的外周侧倾斜设置,且弹片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远离第二套筒51设置,弹片被配置为能够向近端弹性抵持第一凸部23。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如图4所示,弹片间隔位于第一凸部23的近端侧。注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时,第二套筒51在被注射部位的反作用力下向近端运动,则弹片也随之向近端运动。药物注射完毕后,当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第二套筒51在第一弹性件60的弹性力下向远端运动,且第二套筒51也带动第一套筒31向远端运动,此时,弹片在第二套筒51的带动下向远端运动,并经过第一凸部23且在第一凸部23的作用下朝向第二套筒51弹性活动,当第二套筒51向远端活动到位时,弹片位于第一凸部23的远端侧,弹片复位且向近端抵持于第一凸部23,从而实现保护结构50向近端的限位效果,如图9所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52可设置为不包括弹片,而是包括活动件和弹性结构,弹性结构连接于活动件和第二套筒51之间,活动件能够在弹性件结构的作用下伸出于第二套筒51的外周侧外,且向近端弹性抵持第一凸部23。可以理解地,注射装置在初始状态下,活动件间隔位于第一凸部23的近端侧,当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活动件在弹性结构和第二套筒51的作用下向远端弹性挤压第一凸部23,当第二套筒51向远端运动到位时,活动件位于第一凸部23的远端侧,并向近端弹性抵持于第一凸部23。其中,活动件可以设置为轴销,也可以设置为楔形块等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第一套筒31套设于第二套筒51外,第二套筒51的外周侧设有第二凸部511,第一套筒31的内周侧设有第三凸部311,第二凸部511能够向远端抵持第三凸部311。可以理解地,当注射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套筒51通过在第一弹性件60的弹性力下具有向远端运动的趋势,第二凸部511位于第三凸部311的近端侧,且能够向远端抵持于第三凸部311,如此使得第二套筒51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套筒31的效果,此时,第二套筒51可向近端运动,而后能够继续向远端运动至第二凸部511向远端抵持于第三凸部311。当药物注射完毕,且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第二凸部511向远端抵持于第三凸部311,第一套筒31向远端限位于第一壳体21,且第二套筒51上的弹片向近端抵持于第一壳体21,如此实现了保护结构50、限位结构30和外壳20之间的相对锁死效果。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套筒51可套设于第一套筒31外,这样,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51上不设置上述的第三凸部311和第二凸部511,而是:第二套筒51内周侧设有第四凸部,第一套筒31的外周侧设有第五凸部,第四凸部能够向远端抵持第五凸部,从而实现第二套筒51和第一套筒31之间的相对限位,在药物注射完毕,且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能够实现保护结构50、限位结构30和外壳20之间的相对锁死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7至图9,外壳20的内周侧设有第六凸部24,具体地,第六凸部24设于第一壳体21的内周侧。在第一限位件32向远端限位于外壳20的条件下,第一套筒31间隔位于第六凸部24的近端侧;第六凸部24被配置为在第一限位件32与外壳20的限位关系被解除,且第一弹性件60驱动第一套筒31向远端运动时向近端抵持第一套筒31。可以理解地,在药物注射之前,或者在药物注射完毕且注射针13未从被注射部位拔出时,第一套筒31间隔位于第六凸部24的近端侧;当药物注射完毕,且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后,第二套筒51在第一弹性件60的弹性力下向远端运动,且带动第一套筒31运动,以使第一套筒31向远端运动并向远端抵持于第六凸部24,如此实现了外壳20和限位结构30之间的限位,由于此时第二限位件52向近端抵持于第一凸部23,实现了外壳20、限位结构30和保护结构50之间的相对锁死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图15和图16,注射器结构还包括解锁开关70,解锁开关70设于外壳20,且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外壳20活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具体地,解锁开关70可活动地设于第二壳体25。
解锁开关70在锁止位置时,如图5所示,解锁开关70限位驱动结构40,以使驱动结构40与外壳20相对锁止,也即是限制了驱动结构40的轴向运动,这样能够防止驱动结构40驱动注射工作。解锁开关70在解锁位置时,如图16所示,解锁开关70与驱动结构40之间相对避位,也即是使得驱动结构40与外壳20相对解锁,此时,驱动结构4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向远端相对于解锁开关70和外壳20运动,以驱动注射工作,同时还驱动第一限位件32以使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解除。
如此设置,当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时,需要先将解锁开关70从锁止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驱动结构40才可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注射药物,且同时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因此能够在患者未做好心理准备而产生应激反应,或者注射针13未扎入被注射部位的准确注射位置时,防止驱动结构40被误触发导致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解除,从而能够在患者未做好心理准备而产生应激反应,或者注射针13未扎入被注射部位的准确注射位置时,防止注射针13从被注射部位拔出后导致注射装置锁死、自毁的现象发生,如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对同一个患者进行注射工作时需更换自动注射器的情况,从而有助于降低能源浪费和减少注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图15和图16,驱动结构40开设有限位槽401,具体地,限位槽401开设于驱动臂412,且为缺口槽。解锁开关70包括开关本体71和设于开关本体71的锁止部72,开关本体71沿轴向限位于外壳20,并能够相对于外壳20旋转,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前切换。
其中,解锁开关70在锁止位置时,如图5所示,锁止部72插接于限位槽401中,以实现解锁开关70和驱动结构40之间的轴向限位,由于开关本体71沿轴向限位于外壳20,如此间接地实现了驱动结构40和外壳20之间的轴向限位,从而限制了驱动结构40的轴向运动,这样驱动结构40无法向远端驱动注射药物,同时也无法向远端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此时,第二套筒51可反复在被注射部位的作用下相对于外壳20轴向运动,也即是,此时注射针13可反复使用,从而能够很好地调节注射针13的具体注射位置和患者的心理准备。解锁开关70在解锁位置时,如图16所示,锁止部72脱离限位槽401,也即是,解锁开关70和驱动结构40之间的限位关系被撤去,驱动结构40可相对于解锁开关70轴向运动,也即是,驱动结构40能够相对于外壳20轴向运动,则驱动结构40可相对于外壳20向远端运动,以驱动注射药物,且同时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的限位关系,便于注射针13拔出后注射装置的锁死、自毁效果的实现。
可选地,锁止部72可设置为多个,多个锁止部72间隔分布于开关本体71,相应地,限位槽401也开设有多个,多个锁止部72用于一一对应地和多个限位槽401插接配合。
可选地,如图15所示,解锁开关70还包括滑动部73,滑动部73设于锁止部72上。如图1和图6所示,外壳20开设有滑槽202,滑动部73插接于滑槽202中,以实现解锁开关70和外壳20的轴向限位。其中,滑槽202开设于第二壳体25。并且,当开关本体71相对于外壳20旋转,以切换至锁止位置或解锁位置时,滑动部73沿着滑槽202滑动,如此有助于提高开关本体71的切换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还可维持解锁开关70和外壳20之间的轴向限位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结构40驱动注射药室瓶11内的药物的方式不同,为手动注射的方式,具体为驱动结构40的驱动主体41对推杆42的驱动方式不同。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如下:
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驱动主体41和推杆42连接,或者,驱动主体41向远端抵持于推杆42的近端。注射装置在使用时,当注射针13扎入被注射部位后,使用者可持续抵推驱动主体41,以使驱动主体41在使用者的抵推作用下持续向远端抵推推杆42,进而使得柱塞12在推杆42的持续抵推作用下向远端注射药室瓶11中的药物,且注射完成时,驱动主体41远端解除第一限位件32和外壳20之间的限位关系,从而便于实现注射针13从注射部位拔出后,限位结构30、保护结构50和外壳20之间的相对锁死效果,也即是便于实现注射装置的自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下,药物的注射工作由人工手动持续抵推的方式实现。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射装置,在使用时,需手动持续驱动注射药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射器结构,用于与注射器主体配合使用,所述注射器主体包括容纳药物的药室瓶、用于封装药室瓶一端的柱塞以及安装于药室瓶另一端的注射针;所述注射器结构具有轴向,所述注射器结构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为近端和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结构包括:
外壳,被配置为将所述药室瓶固定于其中;
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套筒被配置为套设于所述外壳与所述药室瓶之间,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轴向运动;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弹性活动,且能够向远端限位于所述外壳;
驱动结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向远端运动,以驱动注射所述药室瓶内的药物,且同时驱动所述第一限位件以解除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外壳的限位关系;
保护结构,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套设于所述药室瓶外,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轴向运动,以缩回所述外壳内,或者伸出于所述外壳的远端外并覆盖所述注射针;所述第二套筒被配置为能够向远端限位于所述第一套筒;
第一弹性件,抵持于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外壳之间,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外壳的限位关系解除后,驱动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筒一并向远端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套筒伸出于所述外壳的远端外;
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弹性活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外壳的限位关系解除,且所述第二套筒伸出于所述外壳的远端外的条件下,所述第二限位件向近端限位于所述外壳,且所述第一套筒向远端限位于所述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弹性臂和设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勾部,所述勾部被配置为能够向远端弹性勾住所述外壳,且能够在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下脱离所述外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装配所述药室瓶,且使所述药室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固定件沿轴向贯通有活动槽,所述第一弹性臂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活动槽,且所述勾部向远端勾住所述固定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主体与设于所述固定主体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固定主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被配置为装配所述药室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固定主体限定形成所述活动槽;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于所述勾部的远端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勾部将所述第一限位部轴向夹持而限位于所述固定件。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周侧凸出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弹片,所述弹片相对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侧倾斜设置,并被配置为能够向近端弹性抵持所述第一凸部,或者,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活动件和连接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的弹性结构,所述活动件能够在所述弹性件结构的作用下向近端弹性抵持所述第一凸部。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外,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侧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周侧设有第三凸部,所述第二凸部能够向远端抵持所述第三凸部;
或者,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外,所述第二套筒内周侧设有第四凸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侧设有第五凸部,所述第四凸部能够向远端抵持所述第五凸部。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周侧设有第六凸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向远端限位于所述外壳的条件下,所述第一套筒间隔位于所述第六凸部的近端,所述第六凸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外壳的限位关系被解除,且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向远端运动时向近端抵持所述第一套筒。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结构还包括解锁开关,所述解锁开关设于所述外壳,且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活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解锁开关在所述锁止位置限位所述驱动结构,以使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外壳相对锁止;所述解锁开关在解锁位置使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外壳相对解锁,以使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向远端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解锁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设于所述开关本体的锁止部,所述开关本体沿轴向限位于所述外壳,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以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解锁开关在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部插接于所述限位槽中,以限制所述驱动结构的轴向运动;所述解锁开关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部脱离所述限位槽,以使所述驱动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轴向运动。
10.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结构,所述注射器主体装配于所述注射器结构内。
CN202222538793.5U 2022-09-23 2022-09-23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Active CN220424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8793.5U CN220424303U (zh) 2022-09-23 2022-09-23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8793.5U CN220424303U (zh) 2022-09-23 2022-09-23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4303U true CN220424303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9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8793.5U Active CN220424303U (zh) 2022-09-23 2022-09-23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4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02852B2 (en) Plunger-driven auto injectors
US6416323B1 (en) Aspirating dental syringe with needle shield
EP1177003B1 (en) A hand-piece for injection device with a retractable and rotating needle
US5114404A (en) Multifunctional retractable needle type general purpose disabling syringe having enhanced safety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 of operation
US7458962B2 (en) Retractable needle medical device for injecting fluid from a pre-filled cartridge
EP2812051B1 (en) Plunger sub-assemblies and auto-injectors having low retraction activation force
US4840616A (en) Syringe hypodermic needle
US7361160B2 (en) Injec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needle-protecting device
JP2831371B2 (ja) 注射器
US11103651B2 (en) Safety needle devices
WO2001085239A3 (en) Passive needle guard for syringes
AU2017375774B2 (en) Safety needle device
RU2612844C2 (ru)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заполняемый безопасный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 втягивающийся шприц
WO2015160600A1 (en)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JP2002538853A (ja) 液体、特に薬剤を注入する予備充填注射器用の安全組立体
USRE33821E (en) Syringe hypodermic needle
CN220424303U (zh)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CN114432542B (zh) 一种自动注射器
CN115382050A (zh) 注射器结构及注射装置
US20180318510A1 (en) Injection device
CN218961483U (zh) 一次性简易注射器组件及注射装置
CN220175769U (zh) 注射器组件及注射装置
CN217854076U (zh) 一种自动注射器
CN117357745A (zh) 一次性简易注射器组件及注射装置
CN116747382A (zh) 注射器组件及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