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9348U - 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9348U
CN220419348U CN202222703681.0U CN202222703681U CN220419348U CN 220419348 U CN220419348 U CN 220419348U CN 202222703681 U CN202222703681 U CN 202222703681U CN 220419348 U CN220419348 U CN 220419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module
antigen
operational amplifi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36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坚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of THU Zhejiang
Priority to CN2022227036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9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9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9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该抗原检测仪包括互相连接的控制模块和抗原检测模块,所述抗原检测模块包括光学检测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光学检测模块一侧的试剂条插口;在所述试剂条插口插入包含待测样本的试剂条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发送检测控制信号,并接收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输出的检测电压信号,基于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的值确定检测结果;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检测控制信号,发出输入光线照射所述试剂条,接收所述试剂条被所述输入光线激发的输出光线,并将所述输出光线转化为所述检测电压信号,解决了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感染者可能隐瞒检测结果或拖延上报,导致疫情扩散的问题。

Description

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新冠病毒及后续变异病毒的快速传播,急需一种安全、高效的病毒检测方式进行大规模人群的病毒筛查。传染性病毒的检测通常采用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筛查感染者。核酸检测准确度较高,但在大规模筛查时需要人群集中检测,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和检测环境,成本较高且对医疗资源的需求较高,部分地区难以满足。而抗原检测方法准确度略低,但可以使用试剂条自行检测,不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和其他医疗资源,不会造成人群聚集且能够快速获取检测结果,是一种可选的检测方式。
但目前使用的抗原检测方法在检测后会把检测结果显示在试剂条上,检测者不需要通过任何查询方式即可通过目视获取检测结果,而该检测结果无法被疾控部门及时获取。尤其是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感染者可能隐瞒检测结果或拖延上报,导致疫情扩散。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原检测仪,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抗原试剂条进行抗原检测的感染者可能隐瞒检测结果或拖延上报,导致疫情扩散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抗原检测仪,包括互相连接的控制模块和抗原检测模块,所述抗原检测模块包括光学检测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光学检测模块一侧的试剂条插口;
在所述试剂条插口插入包含待测样本的试剂条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发送检测控制信号,并接收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输出的检测电压信号,基于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的值确定检测结果;
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检测控制信号,发出输入光线照射所述试剂条,接收所述试剂条被所述输入光线激发的输出光线,并将所述输出光线转化为所述检测电压信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原检测模块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检测控制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并发送给所述光学检测模块;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放大所述检测电压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9,所述运算放大器U9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检测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9的反相输入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学检测模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互相连接的电流转换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述电流转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8,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7;所述运算放大器U8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的输出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发光器件,以及与所述发光器件、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开关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基于所述检测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发光或熄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可控开关,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检测控制信号,所述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用于对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进行过滤以获取所述输入光线;所述第二滤光片用于对所述试剂条发出的光进行过滤以获取所述输出光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原检测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检测结果上传到所述云端服务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原检测仪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抗原检测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的插入检测模块,
所述插入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试剂条插入所述试剂条插口时向所述供电模块发送开机信号,所述供电模块根据所述开机信号开启供电。
第二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抗原检测系统,包括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抗原检测仪,与所述抗原检测仪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云端服务器,以及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获取所述抗原检测仪的设备信息,将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绑定并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抗原检测仪用于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结果;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设备信息、身份信息和检测结果并绑定存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原检测仪还用于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时间信息和检测位置信息,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在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时间信息和检测位置信息生成流调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抗原检测仪,当包含待测样本的试剂条插入试剂条插口时,触发控制模块向光学检测模块发送检测控制信号,以启动抗原检测;光学检测模块基于检测控制信号发出输入光线照射试剂条,接收试剂条对应的输出光线并转化为检测电压信号,对该试剂条的抗原含量进行检测;控制模块根据该检测电压信号确定检测结果,即该试剂条的检测结果只能使用抗原检测仪获取,而无法直接被检测者获知,解决了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感染者可能隐瞒检测结果或拖延上报,导致疫情扩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抗原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抗原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放大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放大电路与受光器件的电路连接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发光器件与开关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抗原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抗原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第一”、“第二”仅为了元件名称的区分,并不表示顺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局部结构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原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该抗原检测仪包括互相连接的控制模块12和抗原检测模块14,该抗原检测模块14包括光学检测模块141,以及设置在光学检测模块141一侧的试剂条插口142。
在试剂条插口142插入包含待测样本的试剂条的情况下,控制模块12用于向光学检测模块141发送检测控制信号,并接收光学检测模块141输出的检测电压信号,基于该检测电压信号的值确定检测结果;光学检测模块141用于基于该检测控制信号,发出输入光线照射试剂条,接收该试剂条被该输入光线激发的输出光线,并将该输出光线转化为检测电压信号。
抗原检测仪可以是一种便携式仪器,其外壳覆盖内部的控制模块12和抗原检测模块14等模块。控制模块12包括但不限于单片机、MCU、微处理器等具有控制、计算、数据存储功能的器件。抗原检测模块14包括一个试剂条插口142,用于检测插入该插口的试剂条的抗原含量,并将该抗原含量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12,检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检测。在插入试剂条插口142之前,该试剂条中已经加入检测者的待测样本,该待测样本可以是含有检测者口腔或鼻腔液体的检测液等。该试剂条上不存在用于确定检测结果的颜色、形状标识或其他标识,无法通过目视直接获取检测结果。试剂条插口142的位置与输入光线的发射方向对应,输入光线的发射方向对准试剂条的检测区域。
本实施例中,检测方式为光学检测,即通过光学检测模块141发出特定波段的输入光线照射到试剂条的检测区域上,试剂条上的荧光染料与待测样本中的抗原结合后,被该特定波长的输入光线所激发,发出另一种波段的输出光线,该输出光线的强度与试剂条中的抗原含量相关。该输出光线被光学检测模块141中的受光器件所接收并转化为对应的检测电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12。其中,检测电压信号为模拟信号,输出光线的强度与检测电压信号的大小正相关。控制模块12根据该检测电压信号的大小和预先确定的电压信号阈值,可以确定该检测结果为阴性或阳性。其中,试剂条上的检测区域在没有输入光线的情况下是不发光的,因此当试剂条未插入该试剂条插口142时,检测者或其他操作人员也无法仅通过试剂条的光线强度目测获取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抗原检测仪,当包含待测样本的试剂条插入试剂条插口时,触发控制模块向光学检测模块发送检测控制信号,以启动抗原检测;光学检测模块基于检测控制信号发出输入光线照射试剂条,接收试剂条对应的输出光线并转化为检测电压信号,对该试剂条的抗原含量进行检测;控制模块根据该检测电压信号确定检测结果,即该试剂条的检测结果只能使用抗原检测仪获取,而无法直接被检测者获知,解决了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感染者可能隐瞒检测结果或拖延上报,导致疫情扩散的问题。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电学检测、生物检测或物理检测方式检测试剂条中的抗原含量,并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其中试剂条的类型与对应的检测方式对应。例如,电学检测中,试剂条中的电学敏感物质与待测样本中的抗原结合,改变试剂条的电阻,电阻变化的程度与抗原含量相关,可以通过检测试剂条电阻的变化值来检测抗原含量;在物理检测中,试剂条中的敏感物质在抗原作用下发生体积膨胀,膨胀的程度与抗原含量相关,可以通过测量试剂条的体积变化值来检测抗原含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抗原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抗原检测模块14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143和信号放大电路144,电压转换电路143与控制模块12、光学检测模块141连接,用于将检测控制信号CL1的电压转换为CL11,并发送给光学检测模块141;信号放大电路144与控制模块12、光学检测模块141连接,用于将光学检测模块141输出的电流信号DS11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为检测电压信号DS1,并发送给控制模块12。
在实际使用中,光学检测模块141中发光电路的工作电压与控制模块12输出的检测控制信号CL1的电压可能不匹配,可以通过电压转换电路143对检测控制信号CL1的电压进行转换后再发送给光学检测模块141;另一方面,光学检测模块141中受光器件输出的是电流信号DS11,需要转换为电压信号,且该电压信号和控制模块12输入的检测电压信号DS1的电压也可能不匹配,因此可以通过信号放大电路144进行电压的转换和放大,实现控制模块12与光学检测模块141之间的电压匹配。电压转换电路143和信号放大电路144可以通过晶体管电路或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等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转换电路143包括运算放大器U9,运算放大器U9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12的检测控制信号CL1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9的反相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9的输出端连接光学检测模块141。
本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U9作为电压比较器使用。运算放大器U9的反相输入端作为电压参考端。通过将运算放大器U9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获得对应的比较结果。当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时输出高电平,当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时输出低电平,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电压值可以根据运算放大器U9的供电电源确定。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CL11,该电压信号CL11与检测控制信号CL1的高低电平状态一致,但对应的电压值发生了变化,起到电压转换的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连接图。电压转换电路143包括运算放大器U9、电阻R16、电阻R25、电阻R28和电容C16,运算放大器U9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25和电阻R28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9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6和电容C16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9的输出端连接光学检测模块141;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检测控制信号的输入端CL1,电阻R28、电阻R16和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
输入的检测控制信号CL1的电压经过电阻R25和电阻R28的分压后输入运算放大器U9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9的反相输入端作为电压参考端,通过电阻R16和电容C16接地,电阻R16作为平衡电阻,电容C16起滤波作用。当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高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运算放大器U9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当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低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运算放大器U9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本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U9的供电电压为3.3V。
检测控制信号CL1的电压值为较高的第一电压和较低的第二电压,且为高电平有效。根据电阻R25和R28的阻值设置,第一电压被分压后对应的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第二电压被分压后对应的电压则小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即经过电压转换电路143后,检测控制信号的高低电平状态不变,但对应的电压值发生了变化,起到电压转换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信号放大电路的连接示意图。信号放大电路144包括互相连接的电流转换电路1441和电压放大电路1442,电流转换电路1441包括运算放大器U8,电压放大电路1442包括运算放大器U7;运算放大器U8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连接光学检测模块141,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7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连接检测电压信号DS1的输出端。
电流转换电路1441还包括电阻R18,电阻R18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8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光学检测模块141的电流输出端;电压放大电路1442还包括电阻R15和电阻R14,电阻R15串联在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之间;电阻R14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电阻R14是运算放大器U7的反馈电阻,和电阻R15一起确定电压放大电路1442的电压放大倍数。
运算放大器U8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连接光学检测模块141中的受光器件,受光器件将接收到的特定波段的荧光转换为对应的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经过电阻R18被转换为对应的电压信号,并输入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7将该电压信号放大,获得检测电压信号DS1并发送给控制模块12。受光器件可以是光电二极管等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信号放大电路与受光器件的电路连接图。受光器件为光电二极管LED3。电流转换电路1441包括运算放大器U8和电阻R17、R18、R19,电容C15、C20。电压放大电路1442包括运算放大器U7和电阻R14、R15、R20,电容C14、C18。
光电二极管LED3的电流经过运算放大器U8和电阻R18、R19,构成对地回路,电阻R18和R19起到分压作用,并将光电二极管LED3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过电阻R17和R15后输入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7根据反馈电阻R14和电阻R15的阻值对该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经过电阻R20限流后得到放大后的检测电压信号DS1,发送给控制模块12。电容C14、C15、C18、C20起滤波作用。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稳压电路对运算放大器U8的同相输入端电压进行稳压,避免在电流转换过程中输出电压不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检测模块141包括发光器件,以及与该发光器件、控制模块12连接的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用于基于检测控制信号控制发光器件发光或熄灭,开关电路包括可控开关,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检测控制信号,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发光器件,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发光器件可以是LED光源器件。当检测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可控开关导通,电流从发光器件的供电电源通过发光器件、可控开关流向地,构成回路,发光器件点亮;当检测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可控开关关断,回路中断,发光器件熄灭。可控开关可以是三极管、MOS管以及继电器等具有开关功能的器件。
进一步地,当抗原检测模块14包括电压转换电路143时,该开关电路也可以和电压转换电路143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电压转换后的检测控制信号CL11控制发光器件的发光或熄灭,以解决可控开关的工作电压与控制模块12输出的检测控制信号CL1电压不匹配的问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发光器件与开关电路的电路连接图。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LED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4、电阻R26、电阻R30、三极管Q1和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连接供电电源端VDD,负极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0和电阻R26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143的输出端,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供电电源端VDD。
当电压转换电路143输出的CL11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导通,电流从供电电源端经过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21和电阻R30接地,此时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电阻R21和电阻R30起到分压作用;当CL11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关断,发光二极管LED2熄灭。二极管D2起稳压作用。电阻R24、电阻R26和电阻R30构成分压电阻用于调整输入三极管Q1基极的信号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光学检测模块141还包括第一滤光片1411、第二滤光片1412,第一滤光片1411用于对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进行过滤以获取输入光线;第二滤光片1412用于对试剂条发出的光进行过滤以获取输出光线。
接收到检测控制信号后,LED光源1415被开关电路开启发光,光束通过二向色镜1414反射,通过第一滤光片1411进行特定波段光的过滤,获取输入光线,最终打到试剂卡条的检测点上。光未打到检测点时,检测点是不发光的,只有通过设计的特定波段的输入光线,才能使得检测点的荧光染料被激发,从而发出另外一种波段的可见光,该可见光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滤光片1411、二向色镜1414而不被过滤反射,到达二向色镜1413之后进行反射,通过第二滤光片1412获取输出光线,进入光电探测器1416,光电探测器1416可以将输出光线的光子转换成电子的形式进行输出,输出的电子形成了模拟电学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12。
进一步地,该模拟电学信号可以经过信号放大电路144的电流转换和放大再输入控制模块12,控制模块12对该信号进行分析,同预先已经内置在单片机或微处理器中的电信号-浓度等级的对应关系进行对比,确定最终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抗原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抗原检测仪还包括与控制模块12连接的通讯模块18,该通讯模块18与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控制模块12用于将检测结果发送给通讯模块18,通讯模块18用于将检测结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通讯模块18可以通过蓝牙、WIFI、GSM、NB_IoT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讯方式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当控制模块12获得检测结果后,可以将该检测结果发送到云端服务器,当云端服务器收到检测结果后,向通讯模块18发送接收成功信号,控制模块12可以根据该接收成功信号确定整个检测过程完成。在可以将检测结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的情况下,检测结果可以仅暂存在控制模块12的缓存中,断电后数据丢失。进一步地,检测者或疾控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与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获取对应的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抗原检测仪还包括供电模块16,抗原检测模块14还包括与该供电模块连接的插入检测模块145,插入检测模块145用于在检测到试剂条插入试剂条插口142时向供电模块16发送开机信号,供电模块16根据开机信号开启供电。
供电模块16提供检测仪所需要的电能,具体的实现可以是充电电池、一次性电池或无线充电模块种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插入检测模块145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接触传感器等检测器件检测试剂条是否插入试剂条插口142,当检测到试剂条插入时向供电模块16发送在位信号,以自动开启抗原检测仪的供电;在试剂条拔出且间隔一段时间未插入新的试剂条后断电,以降低抗原检测仪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原检测仪还可以包括开关,可以是接触开关、光耦、接近开光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自行开启和关闭仪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抗原检测模块14还可以包括与插入检测模块145、控制模块12连接的反应计时电路146,插入检测模块145用于在检测到试剂条插入试剂条插口142时向反应计时电路146发送在位信号;反应计时电路146用于对在位信号的累计时间计时,在累计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的情况下,向控制模块12发送检测启动信号,控制模块12根据检测启动信号进行抗原检测。
试剂条中所含的物质与抗原的反应时间通常具有一个有效时间范围。当未达到该有效时间范围,或超出该有效时间的情况下,检测结果会出现偏差甚至完全无法使用。例如当检测方式为光学检测时,假设试剂条上的荧光染料与待测样本中的抗原反应的有效时间范围是10~15分钟,即从待测样本加入试剂条开始计时,累计10~15分钟之间时是有效检测范围,未达到或超出该范围时检测所得到的结果无效。反应计时电路146从试剂条插入试剂条插口142时开始计时,在累计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检测启动信号,使试剂条的检测时间在有效时间范围内,起到保证检测结果正确的作用。预设时间阈值可以根据试剂条的有效时间范围确定。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试剂条在插入试剂条插口142之前就已经超出有效时间范围,抗原检测模块14还可以包括与插入检测模块145、控制模块12连接的超时检测模块147。试剂条上通常有一块区域和对应的标识来显示是否已经反应结束,例如反应结束时,试剂条的特定区域出现一条红线。当该区域出现该标识的情况下,表示该试剂条已经完成反应,或反应时间超出有效时间范围。试剂条上的标识可以是人眼可辨识的,也可以是需要通过特定检测方式才能辨识的。当插入检测模块145检测到有试剂条插入试剂条插口142时,向超时检测模块147发送在位信号,超时检测模块147检测该区域中是否有反应完成标识,在该标识出现的情况下,超时检测模块147向控制模块12发送告警信号,控制模块12根据该告警信号显示对应的错误信息,通知检测者该试剂条已经超出有效时间范围,无法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抗原检测仪还包括与控制模块12连接的显示模块19,控制模块12用于在检测结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之后再发送给显示模块19,显示模块19用于显示检测结果。
显示模块可以是指示灯、断码屏、液晶屏、LED/LCD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检测结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后,可以向检测者显示对应的检测结果,避免出现检测者获知检测结果但疾控机构无法获知检测结果的情况。
请参阅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原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抗原检测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抗原检测仪91,与抗原检测仪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云端服务器93,以及与云端服务器93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95;移动终端95用于获取抗原检测仪91的设备信息,将设备信息与移动终端95的身份信息绑定并发送给云端服务器93;抗原检测仪91用于向云端服务器93发送与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结果;云端服务器93用于接收设备信息、身份信息和检测结果并绑定存储。
移动终端95可以是手机、PAD、可穿戴设备等用于人机交互的终端,且可以和云端服务器93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设备信息可以是抗原检测仪91的设备号、MAC地址等能够唯一标识设备身份的信息。移动终端95可以通过扫描贴在抗原检测仪91表面的二维码获得设备信息。身份信息内置于移动终端95,在进行抗原检测前,检测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95将身份信息和将要进行抗原检测的设备信息绑定并发送给云端服务器93;完成抗原检测后,云端服务器93将该检测者对应的检测结果发送给云端服务器93,云端服务器93将该检测结果与移动终端95发送的身份信息、设备信息绑定存储,实现检测者身份、检测设备和检测结果的关联。同一设备信息可以对应多个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原检测仪91还用于向云端服务器93发送与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时间信息和检测位置信息,云端服务器93用于在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情况下,根据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时间信息和检测位置信息生成流调信息。
抗原检测仪91可以通过内置定位模块获取检测位置信息,在上传检测结果的同时,可以将检测时间信息和检测位置信息上传并与检测者的身份信息对应。当该检测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通过该检测时间信息和检测位置信息,并结合同一检测者存储在云端服务器93上的历史检测信息,可以快速形成流调信息。还可以根据大量检测者的历史检测结果信息,监控疫情防控趋势。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抗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控制模块和抗原检测模块,所述抗原检测模块包括光学检测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光学检测模块一侧的试剂条插口;
在所述试剂条插口插入包含待测样本的试剂条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发送检测控制信号,并接收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输出的检测电压信号,基于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的值确定检测结果;
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检测控制信号,发出输入光线照射所述试剂条,接收所述试剂条被所述输入光线激发的输出光线,并将所述输出光线转化为所述检测电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检测模块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检测控制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并发送给所述光学检测模块;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放大所述检测电压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9,所述运算放大器U9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检测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9的反相输入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学检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互相连接的电流转换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述电流转换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8,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7;所述运算放大器U8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学检测模块,所述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电压信号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发光器件,以及与所述发光器件、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开关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基于所述检测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发光或熄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可控开关,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检测控制信号,所述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可控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用于对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进行过滤以获取所述输入光线;所述第二滤光片用于对所述试剂条发出的光进行过滤以获取所述输出光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检测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检测结果上传到所述云端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检测仪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抗原检测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的插入检测模块,
所述插入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试剂条插入所述试剂条插口时向所述供电模块发送开机信号,所述供电模块根据所述开机信号开启供电。
9.一种抗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抗原检测仪,与所述抗原检测仪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云端服务器,以及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获取所述抗原检测仪的设备信息,将所述设备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绑定并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抗原检测仪用于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结果;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设备信息、身份信息和检测结果并绑定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检测仪还用于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时间信息和检测位置信息,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在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检测时间信息和检测位置信息生成流调信息。
CN202222703681.0U 2022-10-14 2022-10-14 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Active CN220419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3681.0U CN220419348U (zh) 2022-10-14 2022-10-14 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3681.0U CN220419348U (zh) 2022-10-14 2022-10-14 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9348U true CN220419348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3681.0U Active CN220419348U (zh) 2022-10-14 2022-10-14 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9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1516B2 (en) Electronic test device data communication
US8024148B2 (en) End-of-life disabling of a diagnostic test system
US10145787B2 (en) Excreta occult blood insp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201001489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mmunicating with a sensor/actuator unit using a cellular gateway device
WO2017008420A1 (zh) 触摸压力检测装置和方法
US20120155716A1 (en) Biometric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user terminal
CN101936896A (zh) 一种乙醇气体浓度激光遥测装置
CN102539628A (zh) 多种有害气体现场数据采集装置
WO2024037286A9 (zh) 一种带水分检测功能的测肤仪器、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777202A (zh) 低功耗快速甲醛检测设备
CN220419348U (zh) 抗原检测仪及抗原检测系统
CN114403904B (zh) 基于肌电信号与肌肉血氧饱和度确定肌肉状态的装置
CN201803948U (zh) 一种乙醇气体浓度激光遥测装置
TWI468691B (zh) 血液凝固檢測裝置及方法
CN103048251B (zh) Obs工作状态检测器
WO201819551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components of a detection device
CN204192595U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家用多功能健康检测仪
CN204695502U (zh) 一种跌倒报警器
CN109406452A (zh) 一种基于中红外可调谐激光器的甲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9239267B (zh) 一种气体含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JP2557961Y2 (ja) 携帯用においセンサ
CN207600949U (zh) 一种模块化上转换荧光层析试纸激发装置
CN204832340U (zh) 视网膜敏度检测仪
CN210541504U (zh) 一种检测皮肤白度的检测电路
CN201244026Y (zh) 可自适应旋转画面的指甲血氧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