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8157U -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8157U
CN220418157U CN202321703073.8U CN202321703073U CN220418157U CN 220418157 U CN220418157 U CN 220418157U CN 202321703073 U CN202321703073 U CN 202321703073U CN 220418157 U CN220418157 U CN 220418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water
cooling tower
defogging
exchan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30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徐文文
高翔
陈刚
肖龙
肖瑞玮
赵光进
张文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anx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anx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anx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anxi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30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8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8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8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涉及冷却塔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塔体,塔体内由上到下并列设有上布水器与下布水器,上布水器与下布水器之间并列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的换热模块,换热模块内并列设有若干个换热通道,若干个换热通道的一侧部与下端部开口设置,若干个换热通道的另一侧部与上端部交替式密封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消雾节水冷却塔无法根据冬季和夏季不同外界环境下进行调节使用;以及现有的冷却塔消雾区的模块阻力较大,使得加大了空气流通的阻力,提高了风机的运行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利用水与空气接触后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冷却塔风筒出口产生的雨雾是冷热空气接触后的正常物理变化,主要原因是冷空气经过冷却塔内部和水热交换后变成了湿热的饱和空气,当遇到外部冷空气时水蒸汽迅速凝结从而产生的。冷却塔雨雾虽然对冷却塔的性能没有影响,但是会大量蒸发损失循环冷却水,损失量约占循环水量的1.0%~1.5%。为了消除雨雾,诞生了消雾节水冷却塔,但是目前常用的消雾节水冷却塔多为少雾型,在冬季极寒天气仍然会产生雨雾,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消雾效果更好的消雾节水冷却塔。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CN204705225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塔体及由下至上设于塔体内的雨区、填料区、用于喷淋热水的布水系统和用于混合空气的气室,雨区侧部对应的塔体上开有空气进口,气室上方对应的塔体上设有排气装置,填料区被密封分隔为至少两个填料分区,布水系统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布水装置,填料分区与布水装置一一对应,每个布水装置连接有一一对应的阀门,能够实现气室内干冷空气和湿热空气的混合,从而实现节水和消雾。
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装置随着使用,也逐渐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现有的消雾节水冷却塔无法根据冬季和夏季不同外界环境下进行调节使用。
第二,现有的冷却塔消雾区的模块阻力较大,使得加大了空气流通的阻力,提高了风机的运行成本。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消雾节水冷却塔无法根据冬季和夏季不同外界环境下进行调节使用;以及现有的冷却塔消雾区的模块阻力较大,使得加大了空气流通的阻力,提高了风机的运行成本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由上到下并列设有上布水器与下布水器,所述上布水器与所述下布水器之间并列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的换热模块,
所述换热模块内并列设有若干个换热通道,若干个所述换热通道的一侧部与下端部开口设置,若干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另一侧部与上端部交替式密封设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换热通道顶部密封时,实现冷空气与喷淋水的间接式换热。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换热通道侧部密封时,实现冷空气与喷淋水的接触式换热。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若干个换热通道全部开口的一侧部通过百叶窗连通外界。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百叶窗的上端部摆动设有百叶窗上翻板。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百叶窗的下端部摆动设有百叶窗下翻板。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风机。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塔体处于下布水器下方的区域设有填料。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塔体处于所述填料下方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收水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不同季节两种布水方式的切换,具备了良好的冷却性能及良好的消雾效果,并且通过模拟优化了新型冷凝换热模块的设计,使新型冷凝换热模块兼具消雾及冷却循环水功能,并且降低了风阻,风阻为常规的菱形消雾模块阻力的一半,因此降低了风机的运行成本;
通过上下两种不同的布水方式保证了冷却塔的降温性能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冷却塔的消雾能力,消雾能力相较于菱形模块的少雾型大大提高;
布水分两路,一路为常规的喷淋布水,喷淋至填料中,另一路喷淋至新型冷凝换热模块上,该换新型冷凝换热模块为喷淋水与冷空气间接换热与接触换热交替排列,模块一侧设置干冷空气进口百叶窗,新型冷凝换热模块为开口、封闭间接排列,开口处喷淋水垂直向下,冷空气从侧面进入与喷淋水逆流直接接触,封闭处冷空气从一侧进入,再从另一侧排出,与冷却水垂直间接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模块上部密封的俯视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模块侧部密封的右视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模块上部密封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模块侧部密封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中:1-风机,2-塔体,3-上布水器,4-换热模块,5-百叶窗,6-下布水器,7-填料,8-进风口,9-收水池,10-百叶窗上翻板,11-百叶窗下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包括塔体2,塔体2内由上到下并列设有上布水器3与下布水器6,上布水器3与下布水器6之间并列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的换热模块4,
换热模块4内并列设有若干个换热通道,若干个换热通道的一侧部与下端部开口设置,若干个换热通道的另一侧部与上端部交替式密封设置。
换热通道顶部密封时,实现冷空气与喷淋水的间接式换热。
换热通道侧部密封时,实现冷空气与喷淋水的接触式换热。
若干个换热通道全部开口的一侧部通过百叶窗5连通外界。
百叶窗5的上端部摆动设有百叶窗上翻板10。
百叶窗5的下端部摆动设有百叶窗下翻板11。
塔体2的顶部设有风机1。
塔体2处于下布水器6下方的区域设有填料7。
塔体2处于填料7下方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8。
塔体2的底部设有收水池9。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不同季节两种布水方式的切换,具备了良好的冷却性能及良好的消雾效果,并且通过模拟优化了新型冷凝换热模块的设计,使新型冷凝换热模块兼具消雾及冷却循环水功能,并且降低了风阻,风阻为常规的菱形消雾模块阻力的一半,因此降低了风机的运行成本;
通过上下两种不同的布水方式保证了冷却塔的降温性能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冷却塔的消雾能力,消雾能力相较于菱形模块的少雾型大大提高;
布水分两路,一路为常规的喷淋布水,喷淋至填料中,另一路喷淋至新型冷凝换热模块上,该换新型冷凝换热模块为喷淋水与冷空气间接换热与接触换热交替排列,模块一侧设置干冷空气进口百叶窗,新型冷凝换热模块为开口、封闭间接排列,开口处喷淋水垂直向下,冷空气从侧面进入与喷淋水逆流直接接触,封闭处冷空气从一侧进入,再从另一侧排出,与冷却水垂直间接接触。
所述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分为两种布水方式,分别为上布水及下布水,当夏季空气比较炎热时,开启下部布水方装置6,此时上布水器3处于停用状态,关闭百叶窗5,开启百叶窗上翻板10以及百叶窗下翻板11,下部布水方装置6将循环水均匀喷洒到填料区域7中,此时外界冷空气全部用于降温,降温效果达到最强。
所述新型冷凝换热模块4呈矩形,该换热模块为喷淋水与冷空气间接换热与接触换热交替排列,从图2与图3可看出新型冷凝换热模块4为开口密封间接排列,并且同一通道如果上部进行了密封则右侧不进行密封,右侧进行了密封则上部不进行密封,其余开口处均不密封。
所述新型冷凝换热模块4上部进行了密封后外界空气从百叶窗5进入后空气的流向如图4所示,此时因为顶部进行了密封上布水器3喷洒的水流不能进入密封的通道,进入两侧上部未进行密封的通道,此时空气与水流间接接触进行散热。
所述新型冷凝换热模块4右侧进行了密封后外界空气从百叶窗5进入后空气的流向如图5所示,此时因为顶部未进行密封,右侧进行了密封阻隔了空气的流出使外界空气从上部流出,同时上布水器3喷洒的水流进入通道,此时空气与水流直接接触进行散热。
所述上布水器3当冬季较为寒冷时开启,此时下部布水方装置6关闭,百叶窗5开启,百叶窗上翻板10以及百叶窗下翻板11关闭,此时新型冷凝换热模块4同承担了循环水降温以及消雾的作用,如前文所述新型冷凝换热模块4为开口、封闭间接排列,开口处喷淋水垂直向下,冷空气从侧面进入与喷淋水逆流直接接触,封闭处冷空气从一侧进入,再从另一侧排出,与冷却水垂直间接接触。此时新型冷凝换热模块4中的冷空气与循环水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冷却塔出口处的含湿量,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冷却塔零雨雾的消雾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2),所述塔体(2)内由上到下并列设有上布水器(3)与下布水器(6),所述上布水器(3)与所述下布水器(6)之间并列设有若干个呈矩形的换热模块(4),
所述换热模块(4)内并列设有若干个换热通道,若干个所述换热通道的一侧部与下端部开口设置,若干个所述换热通道的另一侧部与上端部交替式密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顶部密封时,实现冷空气与喷淋水的间接式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侧部密封时,实现冷空气与喷淋水的接触式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换热通道全部开口的一侧部通过百叶窗(5)连通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5)的上端部摆动设有百叶窗上翻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5)的下端部摆动设有百叶窗下翻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2)的顶部设有风机(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2)处于下布水器(6)下方的区域设有填料(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2)处于所述填料(7)下方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2)的底部设有收水池(9)。
CN202321703073.8U 2023-07-01 2023-07-01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Active CN220418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3073.8U CN220418157U (zh) 2023-07-01 2023-07-01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3073.8U CN220418157U (zh) 2023-07-01 2023-07-01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8157U true CN220418157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3073.8U Active CN220418157U (zh) 2023-07-01 2023-07-01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8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2477B (zh) 热泵供热除雾节水型冷却塔
WO2017004987A1 (zh) 一种全工况运行的预凝式热源塔装置
CN203672184U (zh) 一种热泵供热除雾节水型冷却塔
CN206669982U (zh) 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N109990411A (zh) 一种结合重力热管的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9827282A (zh) 一种与蒸发冷却结合的热管式新风换气机
CN220418157U (zh) 双布水结构的新型冷凝换热模块消雾节水冷却塔
CN212843033U (zh) 一种分区布水节水消雾冷却塔
CN211903809U (zh) 一种逆流式消雾节水冷却塔
TWI678507B (zh) 乾-濕式分離式消霧節水型冷卻塔
CN111174604A (zh) 一种能够节水、节能、消白雾的闭式冷却塔
CN102003913A (zh) 蒸发式换热设备节水、防雾及防结冰方法及填料组件
CN211903804U (zh) 一种新型智能横流式消雾冷却塔
CN204678572U (zh) 基于蒸发冷却与热管、热泵联合的空调机组
CN111981866B (zh) 冷却塔
CN108826539A (zh) 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
CN212778734U (zh) 冷却塔
CN204100839U (zh) 一种干湿联合空冷凝汽组件
CN111271986A (zh) 一种横流式消雾节水冷却塔
CN106382830A (zh) 一种复合式冷却塔
CN116538830B (zh) 一种带有冷热可调节配风冷凝模块的消雾冷却塔
CN2553290Y (zh) 间接蒸发制冷式新风机组
CN211876793U (zh) 一种横流式消雾节水冷却塔
CN219244322U (zh) 管道模块冷却塔
CN104819536A (zh) 蒸发冷却与热管、热泵相结合的热回收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