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7325U - 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7325U
CN220417325U CN202322134326.0U CN202322134326U CN220417325U CN 220417325 U CN220417325 U CN 220417325U CN 202322134326 U CN202322134326 U CN 202322134326U CN 220417325 U CN220417325 U CN 220417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ousehold garbage
sorting
density
cr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43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isanb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isanb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isanb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isanb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43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7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7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7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包括:上料模块、识别模块、分拣模块、第一传送模块以及破碎模块;所述上料模块用于接收生活垃圾并对生活垃圾进行破袋处理,将破袋后的生活垃圾传送至所述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具有密度检测功能,并与所述分拣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识别模块的末端与所述分拣模块对接;所述分拣模块用于将密度大于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剔除,将密度小于所述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模块;所述第一传送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生活垃圾运送至所述破碎模块;所述破碎模块用于对接收的生活垃圾进行破碎处理。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分拣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成为保障城市清洁、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生活垃圾为混合垃圾,成分复杂,生活垃圾里还混入少量的建筑垃圾砖瓦石块、玻璃、陶瓷、渣土、金属、一次性塑料袋等。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传统设备分选和人工分选相结合的方法。常规生活垃圾分选技术,包括风选、磁选、滚筒筛分和浮选等,主要是通过风力、磁力、筛孔、重力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选。但是,依靠传统设备分选,分选设备占地面积大,工人操作环境差,且分选不彻底,还会带来一定的二次污染问题,从而影响进一步的综合处理。
中国专利CN107940464B《生活垃圾密度法分选工艺与设备》基于密度分选法原理,配置一种分选介质,其密度值介于生活垃圾中不可燃物质与可燃物质密度值之间,生活垃圾进入分选仓内分选介质中快速完成可燃物质、不可燃物分选,可燃物质在通过压榨、烘干后以干物质形态入焚烧炉焚烧,不可燃物磁选、粉碎后用作路基材料,分选介质回流至回流净化池净化后重复使用。该专利也是依靠重力进行分选,并且分选介质的处理较为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包括:上料模块、识别模块、分拣模块、第一传送模块以及破碎模块;
所述上料模块用于接收生活垃圾并对生活垃圾进行破袋处理,将破袋后的生活垃圾传送至所述识别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具有密度检测功能,并与所述分拣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识别模块的末端与所述分拣模块对接;
所述分拣模块用于将密度大于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剔除,将密度小于所述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模块;
所述第一传送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生活垃圾运送至所述破碎模块;
所述破碎模块用于对接收的生活垃圾进行破碎处理。
可选地,所述上料模块包括:进料斗、破袋器和振动给料机;
所述进料斗的出口位于所述破袋器的入口上方,所述破袋器的出口位于所述振动给料机上方,所述振动给料机的末端与所述异物识别模块对接。
可选地,所述识别模块为X光异物识别机。
可选地,所述分拣模块包括:分拣平台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分拣平台上方。
可选地,所述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传送模块,所述第二传送模块位于所述机械臂的行程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送模块为第二传送带。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与不可燃垃圾储存箱对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送模块为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沿传送方向倾斜朝上。
可选地,所述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料模块、所述识别模块、所述分拣模块、所述第一传送模块以及所述破碎模块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料模块、所述识别模块、所述分拣模块、所述第一传送模块、所述第二传送模块以及所述破碎模块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成熟技术检测生活垃圾的密度,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被认定为不可燃物,进而由分拣模块将不可燃物从生活垃圾中剔除。可燃物与不可燃物的分选过程为一个主动过程,分选结果更加可靠可控。由于无需对分选介质进行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前的处理过程更加简便。进一步,该系统结构简单,涉及的各类模块成本低且技术成熟,系统搭建过程非常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中部分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中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进料斗;2、破袋器;3、振动给料机;1a、上料模块;4、识别模块;5、机械臂;6、分拣平台;5a、分拣模块;7、不可燃垃圾储存箱;8、破碎模块;9、第二传送模块;10、第一传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中部分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中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包括:上料模块1a、识别模块4、分拣模块5a、第一传送模块10以及破碎模块8。
上料模块1a用于接收生活垃圾并对生活垃圾进行破袋处理,将破袋后的生活垃圾传送至识别模块4。
具体地,上料模块1a包括:进料斗1、破袋器2和振动给料机3;进料斗1的出口位于破袋器2的入口上方,破袋器2的出口位于振动给料机3上方,振动给料机3的末端与异物识别模块4对接。振动给料机3的末端位于异物识别模块4前段的上方且二者之间存在交叠区域。
生活垃圾通过进料斗1进入破袋器2。破袋器2将承装生活垃圾的垃圾袋破碎。破袋器2例如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外周面上的刀片。转轴带动刀片转动,从而将垃圾袋破碎。从破袋器2的出口排出的生活垃圾落在振动给料机3上。振动给料机3的作用是将生活垃圾进一步分散,并控制生活垃圾到达识别模块4的速度。
图1所示振动给料机3的传送面(即上表面)是水平放置的。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振动给料机3的传送面沿物料传送方向是倾斜向下的。振动给料机3的传送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至20°。该夹角越大,则生活垃圾向识别模块4运动的速度越快。
识别模块4具有密度检测功能,并与分拣模块5a通信连接,识别模块4的末端与分拣模块5a对接。识别模块4的末端位于分拣模块5a前端的上方,且二者之间存在交叠区域。
可选地,识别模块4为X光异物识别机。X光异物识别机具有密度检测功能,并能够生成生活垃圾密度分布图。本实用新型中将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判定为不可焚烧垃圾,将密度较小的生活垃圾判定为可焚烧垃圾。
密度较大的垃圾例如为:煤渣、灰土、沙石、砖瓦、玻璃、陶瓷等一类无机物,贝壳、螺壳、蛋壳、骨骼等一类高钙物,谷物、果仁及某些谷物制品等一类高淀粉物,金属、重金属及盐、碱等矿物质。这些高密度物质是生活垃圾中的不可燃组分。密度较小的垃圾例如为:橡胶,轻质塑料,皮革,竹木,纸张,厨余垃圾中除谷物、果仁及某些谷物制品等一类高淀粉物及蛋壳、骨骼、贝壳外绝大多数物质。这些低密度物质是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组分。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X光异物识别机可替换为本领域已知的其他具有密度检测的设备。
高密度垃圾与低密度垃圾的密度分界阈值可通过实验确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密度分界阈值为2.7g/cm3
X光异物识别机在识别到高密度垃圾后,可向控制器(未示出)发送报警信号。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再向分拣模块5a发送报警信号。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X光异物识别机直接与分拣模块5a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以向分拣模块5a发送报警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报警信号仅用于提示分拣模块5a当前接收的生活垃圾中包含高密度垃圾。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报警信号还包含高密度垃圾的位置信息和/或形状信息。
分拣模块5a用于将密度大于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剔除,将密度小于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传送至第一传送模块10。分拣模块5a的末端位于第一传送模块10前端的上方,且二者之间存在交叠区域。
密度等于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可以判定为可燃烧垃圾,也可被判定为不可燃垃圾。
具体地,分拣模块5a包括:分拣平台6和机械臂5,机械臂5设置在分拣平台6上方。
分拣平台6从识别模块4接收生活垃圾并向第一传送模块10运输。机械臂5根据报警信号的提示而将分拣平台6上的高密度垃圾剔除,低密度垃圾被分拣平台6传送至第一传送模块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械臂5在报警信号的触发下利用机器视觉在当前分拣平台6上的生活垃圾中识别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械臂5根据报警信号提示的位置信息和/或形状信息在当前分拣平台6上的生活垃圾中识别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
现有技术中的机械臂5具有图像识别以及自动控制的功能。
第一传送模块10用于将接收的生活垃圾运送至破碎模块8。第一传送模块10的末端位于破碎模块8的入口上方且二者之间存在交叠区域。
通常破碎模块8的入口较高,第一传送模块10为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沿传送方向倾斜朝上。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带是水平设置的。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模块10为其他具有传送功能的结构。例如第一传送模块10为滑道。
破碎模块8用于对接收的生活垃圾进行破碎处理。
具体地,破碎模块8可以为破碎机。破碎后的生活垃圾均是密度较小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可用于焚烧。破碎模块8破碎后的垃圾例如被运送至焚烧炉。由于事先将密度较大的垃圾剔除,焚烧的灰渣含量得到大大降低。
可选地,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传送模块9,第二传送模块9位于机械臂5的行程范围内。
机械臂5将挑选出的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放在第二传送模块9上,由第二传送模块9将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运走。
例如,第二传送模块9为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与不可燃垃圾储存箱7对接。第二传送带将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运送至不可燃垃圾储存箱7。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位于不可燃垃圾储存箱7的入口上方,且二者之间存在交叠区域。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传送模块9为其他结构的传送模块。
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二者的传送方向在水平面的正投影基本垂直。
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二者的传送方向在水平面的正投影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场地情况而灵活设定。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可回收垃圾储存箱直接放置在机械臂5的行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器识别的方式检测生活垃圾的密度,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被认定为不可燃物,进而由分拣模块5a将不可燃物从生活垃圾中剔除。可燃物与不可燃物的分选过程为一个主动过程,分选结果更加可靠可控。进一步,该系统中结构简单,涉及的各类结构成本低且技术成熟,系统搭建过程非常简单。该系统中设备数量较少,占地面积较小,足以满足生活垃圾焚烧前的分选需求。
可选地,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上料模块1a、识别模块4、分拣模块5a、第一传送模块10、第二传送模块9以及破碎模块8通信连接。
控制器例如可以控制各个模块的开启与关闭,控制各个模块的传送速度等性能参数。这实现自动控制,系统运行非常稳定,无需专人管理和日常维护,管理方便,且运行费用较低。
以下结合图1和图2介绍系统的完整运行流程。
生活垃圾由垃圾车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厂。来料通过铲车或者抓斗进入进料斗1内。生活垃圾通过自重进入破袋器2内进行破袋,将生活垃圾的包装袋撕开,使生活垃圾充分暴露出来。破袋器2的出口与振动给料机3的入口连接,振动给料机3的出口与X光异物识别机连接。振动给料机3可将生活垃圾均匀的分散在其上表面上。振动给料机3的输送装置将生活垃圾送入X光异物识别机的通道内,以进行检测识别,并在识别到不可燃物时将报警信号传至机械臂5。机械臂5根据该报警信号执行动作,在分拣平台6上对密度大的不可燃物进行抓取,并将抓取的垃圾放到第二传送模块9上。第二传送模块9将密度较大的生活垃圾送至不可燃物储存箱7内,而密度较小的生活垃圾由分拣平台6传递至第一传送模块10。第一传送模块10密度较小的生活垃圾送至破碎模块8内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的生活垃圾在通过其他输送装置(未示出)进入到焚烧炉(未示出)内进行焚烧。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模块、识别模块、分拣模块、第一传送模块以及破碎模块;
所述上料模块用于接收生活垃圾并对生活垃圾进行破袋处理,将破袋后的生活垃圾传送至所述识别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具有密度检测功能,并与所述分拣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识别模块的末端与所述分拣模块对接;
所述分拣模块用于将密度大于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剔除,将密度小于所述密度分界阈值的生活垃圾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模块;
所述第一传送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生活垃圾运送至所述破碎模块;
所述破碎模块用于对接收的生活垃圾进行破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块包括:进料斗、破袋器和振动给料机;
所述进料斗的出口位于所述破袋器的入口上方,所述破袋器的出口位于所述振动给料机上方,所述振动给料机的末端与所述识别模块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为X光异物识别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模块包括:分拣平台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分拣平台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传送模块,所述第二传送模块位于所述机械臂的行程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模块为第二传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与不可燃垃圾储存箱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模块为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沿传送方向倾斜朝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料模块、所述识别模块、所述分拣模块、所述第一传送模块以及所述破碎模块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料模块、所述识别模块、所述分拣模块、所述第一传送模块、所述第二传送模块以及所述破碎模块通信连接。
CN202322134326.0U 2023-08-09 2023-08-09 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Active CN220417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4326.0U CN220417325U (zh) 2023-08-09 2023-08-09 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4326.0U CN220417325U (zh) 2023-08-09 2023-08-09 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7325U true CN220417325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4326.0U Active CN220417325U (zh) 2023-08-09 2023-08-09 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7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3474B (zh) 固体垃圾自动分选机
CN104874582A (zh) 一种生活垃圾破碎分选系统
CN106391471A (zh) 生活垃圾一体化分选机
CN103480633A (zh)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690063A (zh) 生活垃圾破碎分选方法
KR20080081875A (ko) 가연성 폐기물의 자원화를 위한 분리선별 장치와 그 방법
CN104646393A (zh)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及其用于处理垃圾的方法
US20080302706A1 (en)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Heterogeneous Products, Including Household Waste
CN209715210U (zh) 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N220417325U (zh) 生活垃圾焚烧前处理系统
CN201534162U (zh) 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CN101259477A (zh)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CN109489043A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精细化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80695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N207138485U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现场回收处理的生产线
CN213377142U (zh) 建筑垃圾泥石分离破碎筛分分级生产系统
CN212069895U (zh) 一种陈腐垃圾分类生产线
CN202647783U (zh) 用于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炉的物料输送装置
CN206168808U (zh) 生活垃圾一体化分选机
CN201211525Y (zh)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CN210832010U (zh) 生活垃圾中塑料及化学有害物的处理装置
KR200409103Y1 (ko) 산업폐기물 재활용 시스템
CN214348554U (zh) 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CN107252813A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现场回收处理的生产线
CN220406391U (zh) 垃圾分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