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6907U - 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6907U
CN220416907U CN202321314429.9U CN202321314429U CN220416907U CN 220416907 U CN220416907 U CN 220416907U CN 202321314429 U CN202321314429 U CN 202321314429U CN 220416907 U CN220416907 U CN 220416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driven
wheel
mounted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44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宗贵
管印
程天歌
孙颜鹏
李佳林
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Lan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Lan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Lan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Lan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44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6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6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6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涉及铁路机车检修的技术领域。该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包括: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车载摄像头,车载摄像头用于将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监控设备;补光灯,补光灯设置在车载摄像头上,用于增强通风道内的亮度;行驶车体,车载摄像头可拆卸连接在行驶车体上,行驶车体用于携带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移动。使用本申请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后,检查人员无需再对通风道进行人工观察,也无需再使用内窥镜进行观察,能够解决通风道无法直接观测和内窥镜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机车检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机车产品主要为交-直流内燃机车、交-直流电力机车、交-直-交电力机车,这几种类型的机车均使用牵引电动机驱动,由于机车工作时牵引电动机承受大电流、大电压,因此牵引电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采用强迫风冷的方式对牵引电动机进行冷却。机车的底部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的进气口与外界连通,通风道的出气口朝向牵引电动机,机车还设置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与通风道连通,通风道就是离心风机产生的气流的引导通道,离心风机运行时,通过通风道向牵引电动机吹送冷风,对牵引电动机进行冷却。
当机车进行检修作业时,很容易在检修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当等原因易造成通风道内掉入异物,当通风道内有异物时,在强气流的作用下,易被吹入牵引电动机中,引发牵引电动机故障,重则导致机破事故发生。
通风道空间狭小,作业空间有限,无法直接观测到通风道内的实际状况,现在普遍采用人工观察和内窥镜观察的方式检查通风道。人工观察时,由于通风道空间狭小且部分车型通风道并非直通道,存在拐角盲区,无法直接观测;使用内窥镜观察时,由于通风道狭长,内窥镜操作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能够解决通风道无法直接观测和内窥镜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包括: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用于将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监控设备;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车载摄像头上,用于增强通风道内的亮度;行驶车体,所述车载摄像头可拆卸连接在行驶车体上,所述行驶车体用于携带所述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查通风道时,将本申请设计的通风道检查装置放入机车通风道中,启动车载摄像头,打开补光灯,启动行驶车体,行驶车体携带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行走移动,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部进行行走拍摄,补光灯能够增强通风道内的亮度,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可传输到监控设备上,检查人员可以看到机车通风道内的实时状态,当发现异物时,可遥控本检查装置前往异物所在处,使用本检查装置将异物推出通风道。将通风道各部位检查完毕后,遥控操作本检查装置退至通风道入口处,取出本检查装置即可。由于使用了本检查装置,检查人员无需再对通风道进行人工观察,也无需再使用内窥镜进行观察,因此能够解决通风道无法直接观测和内窥镜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另外,将车载摄像头与行驶车体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后期对车载摄像头进行维护、维修、清洁时,能够有利于拆卸车载摄像头,并更换新的车载摄像头。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行驶车体包括:顶层支板,所述车载摄像头连接在所述顶层支板上,所述顶层支板用于承载所述车载摄像头;车架,所述顶层支板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用于承载所述顶层支板;所述车架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至少一个主动驱动轮、一个从动驱动轮;驱动电动机,每个所述主动驱动轮均匹配有一个所述驱动电动机,所述驱动电动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架作为整个行驶车体的基础框架,用于安装顶层支板、所有的主动驱动轮、从动驱动轮以及驱动电动机,顶层支板用于固定承载车载摄像头,为车载摄像头的安装提供了较大的位置;行驶车体在移动时,驱动电动机带动主动驱动轮旋转,从动驱动轮作为辅助行驶轮被动旋转,所有的主动驱动轮和从动驱动轮共同驱动行驶车体在通风道内部稳定移动。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车架左右两侧的所述驱动电动机关于所述车架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电动机的重量较大,将位于车架左右两侧的驱动电动机关于车架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能够确保车架左右平衡,使行驶车体在进行移动时能够进一步地处于稳定姿态。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互相正对的两个所述驱动电动机共同连接有挡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柱将两个互相正对的驱动电动机共同连接为一体,在本检查装置移动时,能够防止驱动电动机松动,增加了驱动电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车架同侧的所述主动驱动轮和所述从动驱动轮共同绕设配合有履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履带将车架同侧的主动驱动轮和从动驱动轮连接为一体,实现了从动驱动轮与主动驱动轮的联动,能够有效防止本检查装置在有油污的通风道内移动时,产生滑动而无法移动,加强了机动性能和通过性能。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安装槽为电池的安装提供了安装位置,并且电池位于车架的中心处,使行驶车体的重心位于其自身的几何中心附近,能够增加行驶车体移动的稳定性。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均还包括侧立板,所述侧立板朝向所述车架内部的侧面连接有后轮内板,所述从动驱动轮的轮轴穿过所述侧立板及所述后轮内板,并且,所述从动驱动轮的轮轴与所述侧立板及所述后轮内板转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轮内板和侧立板共同对从动驱动轮的轮轴进行转动支撑,提高了从动驱动轮的安装和转动稳定性。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从动驱动轮的轮轴远离所述从动驱动轮的端部超出所述后轮内板且套设有从动轮锁紧体,所述从动轮锁紧体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用于顶紧所述从动驱动轮的轮轴,所述从动轮锁紧体与所述后轮内板转动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钉顶紧从动驱动轮的轮轴后,从动轮锁紧体与从动驱动轮的轮轴实现了完全固定连接,从动轮锁紧体与后轮内板转动贴合,后轮内板通过从动轮锁紧体对从动驱动轮的轮轴进行约束,实现了从动驱动轮的轮轴与侧立板、后轮内板的转动连接,能够避免从动驱动轮的轮轴脱离侧立板、后轮内板,保证从动驱动轮的运转稳定性。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架与所述顶层支板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板,所述中间支板上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集中控制各个驱动电动机的转速和转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可实现本检查装置在通风道内部前进、后退与左右转弯,且本检查装置在转弯时运用了差速原理,即,车架一侧的主动驱动轮的转速与车架另一侧的主动驱动轮的转速存在速差,缩短了本检查装置的掉头距离,本检查装置能够实现在狭小通风道内的灵活移动。
在上述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支板的前端和/或后端设置有排障器,所述排障器距离地面设置有离地间隙,所述排障器朝向所述车架的侧面设置有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中间支板端部的排障器能够将通风道内的异物推出通风道,为了保证通过性,所以将本检查装置的排障器设置有一定的离地高度,因此,针对通风道内的小螺丝等物体,排障器后部设置的磁铁可以将小螺丝等物体吸附在排障器上,从而将小螺丝带出通风道,可实现自动清洁通风道内部。
本申请提供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通过采用车载摄像头与行驶车体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行驶车体携带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行走移动,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部进行行走拍摄,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可传输到监控设备上,检查人员可以看到机车通风道内的实时状态,当发现异物时,可遥控本检查装置前往异物所在处,使用本检查装置将异物推出通风道。由于使用了本检查装置,检查人员无需再对通风道进行人工观察,也无需再使用内窥镜进行观察,因此能够解决通风道无法直接观测和内窥镜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行驶车体;
200-车载摄像头;210-补光灯;
300-车架;310-侧立板;320-主动驱动轮;330-从动驱动轮;331-从动轮锁紧体;340-驱动电动机;341-挡柱;350-电池安装槽;360-后轮内板;361-后轮支撑柱;
400-中间支板;410-顶层支柱;420-排障器;421-磁铁;
500-顶层支板;
600-控制模块;610-单片机支撑柱;
700-履带。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铁路机车产品主要为交-直流内燃机车、交-直流电力机车、交-直-交电力机车,这几种类型的机车均使用牵引电动机驱动,由于机车工作时牵引电动机承受大电流、大电压,因此牵引电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采用强迫风冷的方式对牵引电动机进行冷却。机车的底部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的进气口与外界连通,通风道的出气口朝向牵引电动机,机车还设置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与通风道连通,通风道就是离心风机产生的气流的引导通道,离心风机运行时,通过通风道向牵引电动机吹送冷风,对牵引电动机进行冷却。
当机车进行检修作业时,很容易在检修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当等原因易造成通风道内掉入异物,当通风道内有异物时,在强气流的作用下,易被吹入牵引电动机中,引发牵引电动机故障,重则导致机破事故发生。
通风道空间狭小,作业空间有限,无法直接观测到通风道内的实际状况,现在普遍采用人工观察和内窥镜观察的方式检查通风道。发明人发现,人工观察时,由于通风道空间狭小且部分车型通风道并非直通道,存在拐角盲区,无法直接观测;使用内窥镜观察时,由于通风道狭长,内窥镜操作难度大。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通过采用车载摄像头与行驶车体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行驶车体携带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行走移动,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部进行行走拍摄,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可传输到监控设备上,检查人员可以看到机车通风道内的实时状态,当发现异物时,可遥控本检查装置前往异物所在处,使用本检查装置将异物推出通风道。由于使用了本检查装置,检查人员无需再对通风道进行人工观察,也无需再使用内窥镜进行观察,因此能够解决通风道无法直接观测和内窥镜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包括:行驶车体100、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车载摄像头200和补光灯210。所述车载摄像头200可拆卸连接在行驶车体100的顶部,所述行驶车体100用于携带所述车载摄像头200在通风道内移动;所述补光灯210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载摄像头200的前侧,用于增强通风道内的亮度;所述车载摄像头200用于将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监控设备。
具体而言,检查通风道时,将本申请设计的通风道检查装置放入机车通风道中,启动车载摄像头200,打开补光灯210,启动行驶车体100,行驶车体100携带车载摄像头200在通风道内行走移动,车载摄像头200在通风道内部进行行走拍摄,补光灯210能够增强通风道内的亮度,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可传输到监控设备上,检查人员可以看到机车通风道内的实时状态,当发现异物时,可遥控本检查装置前往异物所在处,使用本检查装置将异物推出通风道。将通风道各部位检查完毕后,遥控操作本检查装置退至通风道入口处,取出本检查装置即可。由于使用了本检查装置,检查人员无需再对通风道进行人工观察,也无需再使用内窥镜进行观察,因此能够解决通风道无法直接观测和内窥镜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另外,将车载摄像头200与行驶车体100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后期对车载摄像头200进行维护、维修、清洁时,能够有利于拆卸车载摄像头200,并更换新的车载摄像头200。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在竖直方向,行驶车体100自下而上包括:车架300、中间支板400以及顶层支板500。
所述车架300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一个主动驱动轮320、一个从动驱动轮330,每个所述主动驱动轮320均匹配有一个所述驱动电动机340,驱动电动机340固定连接在车架300上,位于所述车架300左右两侧的所述驱动电动机340关于所述车架300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驱动电动机340用于驱动相应的主动驱动轮320转动。
中间支板400与车架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板400的顶面设置有控制模块600,所述控制模块600用于集中控制各个驱动电动机340的转速和转向,中间支板400的顶面在对应控制模块600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支撑柱610,螺钉穿过控制模块600的电路板和对应的单片机支撑柱610,将控制模块600与单片机支撑柱610固定连接,即,实现控制模块600与中间支板400的固定连接。
中间支板400的顶面在其自身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均固定连接有两根具有间距的顶层支柱410,螺钉穿过顶层支板500和对应的顶层支柱410,将顶层支板500和顶层支柱410进行固定连接,即,实现顶层支板500和中间支板400的固定连接。
车载摄像头200位于顶层支板500的顶面,螺钉穿过所述车载摄像头200的底座和顶层支板500,将车载摄像头200和顶层支板500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顶层支板500用于固定承载所述车载摄像头200。
具体而言,控制模块600控制两个驱动电动机340的转动,两个驱动电动机340分别驱动两个主动驱动轮320进行转动,实现本检查装置在通风道内部前进、后退与左右转弯,且本检查装置在转弯时运用了差速原理,即,车架300一侧的主动驱动轮320的转速与车架300另一侧的主动驱动轮320的转速存在速差,缩短了本检查装置的掉头距离,本检查装置能够实现在狭小通风道内的灵活移动。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车架300的左右两侧均具有一块竖向的侧立板310,两个驱动电动机340均位于侧立板310朝向车架300内部的一侧,螺栓穿过驱动电动机340的机壳,将驱动电动机340与车架300进行固定连接。互相正对的两个所述驱动电动机340共同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挡柱341,具体而言,挡柱341将两个互相正对的驱动电动机340共同连接为一体,在本检查装置移动时,能够防止驱动电动机340松动,增加了驱动电动机340工作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2和图3,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侧立板310朝向所述车架300内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根后轮支撑柱361,两根后轮支撑柱361分别位于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的两侧,两根后轮支撑柱361及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三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根后轮支撑柱361共同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后轮内板360,螺钉穿过后轮内板360及对应的后轮支撑柱361,将后轮内板360与后轮支撑柱361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水平穿过所述侧立板310及所述后轮内板360,并且,所述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与所述侧立板310及所述后轮内板360转动配合,所述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远离所述从动驱动轮330的端部超出所述后轮内板360且套设有从动轮锁紧体331,所述从动轮锁紧体331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附图中未示出),所述锁紧螺钉用于顶紧所述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所述从动轮锁紧体331与所述后轮内板360转动贴合。
具体而言,后轮内板360和侧立板310共同对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进行转动支撑,提高了从动驱动轮330的安装和转动稳定性。另外,锁紧螺钉顶紧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后,从动轮锁紧体331与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实现了完全固定连接,从动轮锁紧体331与后轮内板360转动贴合,后轮内板360通过从动轮锁紧体331对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进行约束,实现了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与侧立板310、后轮内板360的转动连接,能够避免从动驱动轮330的轮轴脱离侧立板310、后轮内板360,保证从动驱动轮330的运转稳定性。
请参照图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车架300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安装槽350,具体而言,电池安装槽350为电池的安装提供了安装位置,并且电池位于车架300的中心处,使行驶车体100的重心位于其自身的几何中心附近,能够增加行驶车体100移动的稳定性。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有的主动驱动轮320、从动驱动轮330可以采用常见的橡胶轮,也可以采用如附图中所示的履带700啮合式车轮,当采用履带700啮合式车轮时,位于所述车架300同侧的所述主动驱动轮320和所述从动驱动轮330共同绕设配合有履带700,具体而言,履带700将车架300同侧的主动驱动轮320和从动驱动轮330连接为一体,实现了从动驱动轮330与主动驱动轮320的联动,能够有效防止本检查装置在有油污的通风道内移动时,产生滑动而无法移动,加强了机动性能和通过性能。
实施例3
请参照图1、图2和图4,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中间支板400的前端和/或后端固定连接有排障器420,排障器420即用于排除障碍物的机构,最早成熟应用于轨道列车上,排障器420主要可以呈板状,也可以呈网状,本实施例中,排障器420主要为板状,排障器420呈倾斜状态,在远离车架300的方向,排障器420朝向斜上方,所述排障器420距离地面设置有离地间隙,所述排障器420朝向所述车架30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磁铁421。
具体而言,使用中间支板400端部的排障器420能够将通风道内的异物推出通风道,为了保证通过性,所以将本检查装置的排障器420设置有一定的离地高度,因此,针对通风道内的小螺丝等物体,排障器420后部设置的磁铁421可以将小螺丝等物体吸附在排障器420上,从而将小螺丝带出通风道,可实现自动清洁通风道内部。
综上,检查通风道时,将本申请设计的通风道检查装置放入机车通风道中,启动控制模块600,打开补光灯210,启动车载摄像头200,驱动电动机340驱动主动驱动轮320转动,主动驱动轮320驱动行驶车体100移动,使用遥控器控制本检查装置在通风道内部进行行走,行驶车体100携带车载摄像头200在通风道内行走移动,车载摄像头200在通风道内部进行行走拍摄,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可传输到监控设备上,检查人员可以看到机车通风道内的实时状态。
当发现通风道内部的异物时,可遥控本检查装置前往异物所在处,使用本检查装置端部的排障器420将异物推出通风道。
将通风道各部位检查完毕后,遥控操作本检查装置退至通风道入口处,取出本检查装置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用于将通风道内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监控设备;
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车载摄像头上,用于增强通风道内的亮度;
行驶车体,所述车载摄像头可拆卸连接在行驶车体上,所述行驶车体用于携带所述车载摄像头在通风道内移动;
所述行驶车体包括:
顶层支板,所述车载摄像头连接在所述顶层支板上,所述顶层支板用于承载所述车载摄像头;
车架,所述顶层支板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架用于承载所述顶层支板;所述车架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至少一个主动驱动轮、一个从动驱动轮;
驱动电动机,每个所述主动驱动轮均匹配有一个所述驱动电动机,所述驱动电动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车架左右两侧的所述驱动电动机相对于所述车架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车架的纵向中心线互相正对的两个所述驱动电动机共同连接有挡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车架同侧的所述主动驱动轮和所述从动驱动轮共同绕设配合有履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均还包括侧立板,所述侧立板朝向所述车架内部的侧面连接有后轮内板,所述从动驱动轮的轮轴穿过所述侧立板及所述后轮内板,并且,所述从动驱动轮的轮轴与所述侧立板及所述后轮内板转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驱动轮的轮轴远离所述从动驱动轮的端部超出所述后轮内板且套设有从动轮锁紧体,所述从动轮锁紧体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用于顶紧所述从动驱动轮的轮轴,所述从动轮锁紧体与所述后轮内板转动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与所述顶层支板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板,所述中间支板上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集中控制各个驱动电动机的转速和转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板的前端和/或后端设置有排障器,所述排障器距离地面设置有离地间隙,所述排障器朝向所述车架的侧面设置有磁铁。
CN202321314429.9U 2023-05-25 2023-05-25 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Active CN220416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4429.9U CN220416907U (zh) 2023-05-25 2023-05-25 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4429.9U CN220416907U (zh) 2023-05-25 2023-05-25 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6907U true CN220416907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8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4429.9U Active CN220416907U (zh) 2023-05-25 2023-05-25 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6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3670B2 (en) Rail mover with independently pivoting wheel assemblies
CN109094586A (zh) 磁悬浮列车牵引维护工程车
WO2022116698A1 (zh) 胶轮列车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CN207449912U (zh) 一种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8760199A (zh) 一种用于对梁底检查车轨道进行检查的视频检查车
RU138267U1 (ru)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й тепловоз
CN220416907U (zh) 铁路机车通风道检查装置
CN108729397B (zh) 一种无人驾驶清扫车
CN205100152U (zh) 一种轨道除雪用提升导向和锁定装置及刷抛式除雪小车
CN205100100U (zh) 箱形钢桥箱内吊轨巡检车
CN205100154U (zh) 一种轨道除雪用刷抛式除雪小车
CN218596916U (zh) 一种适用于分幅式混凝土梁的桥梁检查车
CN208171549U (zh) 一种用于对梁底检查车轨道进行检查的视频检查车
CN107575260B (zh) 一种井下工作面空气净化与环境调控移动式新设备
CN112918514B (zh) 一种轨道交通救援用驱动式列车输电装置
CN212587024U (zh) 基于铁马的行走装置及交通巡检机
CN212689539U (zh) 一种基于爬架的巡检机器人
CN213323075U (zh) 一种列车站台上的乘客警示系统
CN211764873U (zh) 胶轮电车及其动力转向架结构
CN211308543U (zh) 磁悬浮列车牵引维护工程车
CN211697565U (zh) 一种乘驾式轨道交通维护设备
CN113225524A (zh) 一种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可视化风险监控装置
CN212353968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自动巡检车
CN216002095U (zh) 一种带有轨道监控功能的公铁两用车
CN105297667A (zh) 一种轨道除雪用刷抛式除雪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