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7413U - 焦点标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焦点标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7413U
CN220407413U CN202321925419.9U CN202321925419U CN220407413U CN 220407413 U CN220407413 U CN 220407413U CN 202321925419 U CN202321925419 U CN 202321925419U CN 220407413 U CN220407413 U CN 220407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pectroscope
calibration device
ho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54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晔
余嘉玮
郭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s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54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7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7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7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焦点标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标定基座、分光镜和反射镜,标定基座与陶瓷体连接,标定基座内具有第一通光孔和安装腔,分光镜设置在安装腔内,分光镜包括部分透光表面,部分透光表面朝向第一通光孔,反射镜设置位置与分光镜的部分透光表面相对应;在调节聚焦镜片的焦点位置时,将标定基座与陶瓷体连接,激光器的红光经过第一通光孔直射在分光镜表面,部分光反射至反射镜表面且从反射镜表面再次回到分光镜表面,光从分光镜表面反射经由第一通光孔射出并进入激光加工设备,通过视觉相机观测即可呈现红光光斑和第一通光孔的像,降低了调节操作难度和次数,提高调节效率。

Description

焦点标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点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加工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对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及微加工的一种加工技术,激光加工通常使用激光加工设备来完成。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调节激光加工设备内部的聚焦镜片的焦点位置,焦点位置为激光束的作用位置,从而使得激光加工设备的喷嘴口与激光束位于同一直线上。若喷嘴口和激光束位置有偏差,激光束可能打在喷嘴上,影响激光加工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在调节聚焦镜片的焦点位置时,操作人员需要在喷嘴口上贴上透明胶带,调节激光加工设备处于点射模式,激光加工设备对透明胶带进行激光照射,而后取下胶带,胶带上具有激光打穿的小点和喷嘴口的印记。操作人员需要肉眼观察激光打穿的小点与喷嘴口的同心情况来判断焦点偏移方向,再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调整,而每次调整后,还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再经过多次重复后,操作人员才能够观察到透明胶带上激光打穿的小点与喷嘴口大致同心,导致聚焦镜片焦点对中的调节过程操作复杂、调节次数多而导致的调节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点标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多次重复的操作才能够实现聚焦镜片焦点对中,导致该过程操作复杂、调节次数多而导致的调节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点标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标定基座,用于与陶瓷体连接,所述标定基座内具有第一通光孔和安装腔,所述第一通光孔的一端用于与激光加工设备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分光镜,所述分光镜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分光镜包括部分透光表面,所述部分透光表面朝向所述第一通光孔,所述分光镜所在平面的法线与所述第一通光孔的轴线呈预设夹角设置;
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部分透光表面相对应,以将经过所述部分透光表面反射来的光再反射到所述部分透光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光孔射向所述激光加工设备。
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标定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二通光孔和所述第一通光孔的轴线重合且分别位于所述分光镜的两侧,所述分光镜靠近所述第二通光孔的一侧具有完全透光表面。
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封堵所述第二通光孔的防尘塞。
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抽屉座,所述分光镜安装在所述抽屉座上,所述抽屉座与所述标定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抽屉座可选择性地在所述安装腔内抽取或推放。
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屉座内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光线通道,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
吸收板,所述第一光线通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分光镜和所述吸收板,所述吸收板用于吸收穿过所述分光镜的光。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屉座包括:
限位部,抵在所述标定基座的外壁上且与所述标定基座可拆卸连接;
承载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且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分光镜安装在所述承载部伸入所述安装腔的一侧。
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屉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
压圈,与所述分光镜卡接;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压圈的外侧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密封抵接。
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压板,所述安装腔内壁形成有限位面,所述压板与所述标定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反射镜夹在所述压板与所述限位面之间。
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预设夹角范围为30度~60度。
作为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防尘帽,所述防尘帽能够与所述标定基座螺纹连接以遮盖所述第一通光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点标定装置,在调节聚焦镜片的焦点位置时,将标定基座与陶瓷体连接,激光器的红光经过第一通光孔直射在分光镜的部分透光表面,由于分光镜所在平面的法线与第一通光孔的轴线呈预设夹角设置,使得部分透光表面能够将部分光反射至反射镜表面,反射镜则能够将光反射至部分透光表面,部分透光表面就能够将光经由第一通光孔射出并进入激光加工设备,通过视觉相机观测即可呈现红光光斑和第一通光孔的像,降低了调节操作难度和次数,提高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点标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点标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点标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屉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座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座外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置光源标定的光路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标定的光路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点未对中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焦点对中的示意图。
图中:
10、标定基座;11、对接筒部;111、第一通光孔;111a、上通光孔;111b、下通光孔;112、对接面;113、延伸段;12、基座外壳;121、第一安装面;122、第二安装面;13、第二通光孔;
20、分光镜组件;21、抽屉座;211、限位部;212、承载部;22、分光镜;23、吸收板;24、压圈;25、第一密封圈;
30、反射镜组件;31、反射镜;32、压板;321、圆盘部;322、抵压部;33、第四密封圈;
40、防尘帽;50、防尘塞;60、第三密封圈;7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点标定装置,用于安装在激光加工设备上以配合调节聚焦镜片焦点的位置。激光加工设备包括激光器、陶瓷体和视觉相机;该焦点标定装置包括标定基座10、分光镜组件20和反射镜组件30;标定基座10用于与陶瓷体连接,标定基座10内具有第一通光孔111和安装腔,第一通光孔111的一端用于与激光加工设备连通,第一通光孔111的另一端用于与安装腔连通。
分光镜组件20包括分光镜22,分光镜22设置在安装腔内,分光镜22包括部分透光表面,部分透光表面朝向第一通光孔111。
反射镜组件30包括反射镜31,反射镜31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部分透光表面相对应,以将经过部分透光表面反射来的光再反射到部分透光表面并通过第一通光孔111射向激光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焦点标定装置,在调节聚焦镜片的焦点位置时,将标定基座10与陶瓷体连接,激光器的红光经过第一通光孔111直射在分光镜22的部分透光表面,由于分光镜22所在平面的法线与第一通光孔111的轴线呈预设夹角设置,使得部分透光表面能够将部分光反射至反射镜31表面且从反射镜31表面,反射镜31则能够将光反射至部分透光表面,部分透光表面就能够将光经由第一通光孔111射出并进入激光加工设备,通过视觉相机观测即可呈现红光光斑和第一通光孔111的像,降低了调节操作难度和次数,提高调节效率。
具体地,标定基座10包括基座外壳12和设置在基座外壳12上的对接筒部11,基座外壳12内部设有安装腔,基座外壳12呈筒状且基座外壳12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对接筒部11的内部同轴贯通开设有第一通光孔111,第一通光孔111为圆形孔;对接筒部11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用于与陶瓷体匹配连接。
第一通光孔111为阶梯型孔且第一通光孔11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一通光孔111包括上通光孔111a和下通光孔111b,上通光孔111a通过下通光孔111b连通安装腔,下通光孔111b的直径与激光加工设备的喷嘴口径相匹配,上通光孔111a的深度用于与喷嘴的高度相匹配。通过设置第一通光孔111为阶梯型孔,使得第一通光孔111的深度和直径与激光加工设备中实际应用的喷嘴相匹配,以提高调节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安装腔内部的镜片不受污染,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防尘帽40,防尘帽40能够与标定基座10螺纹连接以遮盖第一通光孔111。通过设置防尘帽40遮盖第一通光孔111,防止杂质从第一通光孔111进入标定基座10的安装腔内,保证了安装腔内镜片表面的洁净度,避免焦点标定装置辅助激光加工设备进行焦点位置调节的准确度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防尘帽40内部设有圆形的安装孔和螺纹孔,螺纹孔与对接筒部11的外螺纹相匹配,螺纹孔位于防尘帽40底部和安装孔之间,安装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
对接筒部11分为上对接筒部和下对接筒部,上对接筒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下对接筒部两端分别连接上对接筒部和基座外壳12,下对接筒部为锥形圆台状,下对接筒部的横截面积朝向靠近上对接筒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下对接筒部上形成有延伸段113,延伸段113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直径且大于螺纹孔的直径,延伸段113伸至安装孔中且延伸段113的端面抵在安装孔的孔底,以避免杂质从防尘帽40和下对接筒部的对接边缘进入至螺纹孔中,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
下对接筒部上还设有对接面112,防尘帽40的端面抵在对接面112上以使得上对接筒部与防尘帽40的底部留有间隔,有效保护了上对接筒部,避免安装防尘帽40时磨损或污染上对接筒部。
标定基座10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光孔13,第二通光孔13和第一通光孔111的轴线重合且分别位于分光镜22的两侧,分光镜22靠近第二通光孔13的一侧具有完全透光表面。通过设置第二通光孔13,使得从分光镜22上透出的光可从第二通光孔13射出,且利用外置光源从第二通光孔13射出光线可判断焦点标定装置自身的安装位置,保证焦点标定装置的安装位置准确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焦点对中调节。
进一步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封堵第二通光孔13的防尘塞50,防尘塞50与第二通光孔13过盈配合。通过设置防尘塞50封堵第二通光孔13,避免杂质从第二通光孔13进入安装腔内,保证了安装腔内镜片表面的洁净度,提高焦点标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光孔13与安装腔之间形成有抵接面,防尘塞50的端部抵在抵接面上,以避免安装防尘塞50时用力过大从而将防尘塞50塞入至安装腔内部。防尘塞50可由橡胶材质制成,防尘塞50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用手挤压防尘塞50使得防尘塞50向内凹陷便于将防尘塞50安装至第二通光孔13中。优选地,在防尘塞50中部设有圆孔。
为了便于替换安装腔内的分光镜22,分光镜组件20还包括抽屉座21,分光镜22安装在抽屉座21上,抽屉座21与标定基座10可拆卸连接,抽屉座21可选择性地在安装腔内抽取或推放。通过设置抽屉座21在安装腔内抽取或推放,在抽屉座21上安装分光镜22,需要时可将抽屉座21从安装腔抽取出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抽屉座21包括限位部211和承载部212,限位部211抵在标定基座10的外壁上且与标定基座10可拆卸连接;承载部212设置于限位部211的一侧且伸入安装腔内,分光镜22安装在承载部212伸入安装腔的一侧。通过设置限位部211抵在标定基座10的外壁上,通过设置分光镜22在承载部212的安装位置,即可确定抽屉座21安装后分光镜22与标定基座10的相对位置,避免安装后分光镜22的位置无法保证,影响焦点标定装置的使用。限位部211和承载部212一体成型,承载部212的横截面呈矩形,限位部211的横截面也呈矩形,限位部2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承载部212的横截面积。
限位部211与标定基座1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限位部211的四角处均设有安装孔,限位部211上还设有限位孔,标定基座10上也相应设有配合的安装孔和限位孔,安装抽屉座21时在限位部211的两个限位孔内分别插入销,将销的另一端插至标定基座10的安装孔内,即可定位抽屉座21的安装位置,以便于后续通过螺钉固定。优选地,限位部211上的限位孔并排设有两个。
标定基座10的一侧外壁上具有第一安装面121,第一安装面121上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70,第二密封圈70的两端分别抵在矩形槽的槽底和限位部211上,以密封抽屉座21与标定基座10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承载部212上设有安装槽,分光镜组件20还包括压圈24和第一密封圈25,压圈24与分光镜22卡接,第一密封圈25套设在压圈24的外侧并与安装槽的槽壁密封抵接。通过设置压圈24和第一密封圈25将分光镜22安装在承载部212的安装槽上,起到密封的作用,相比于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分光镜22,在螺纹加工中形成的粉尘会附着在螺纹表面,从而对安装腔内部的镜片造成污染。在本实施例中,压圈24由金属材质制成,分光镜22卡设在压圈24的内部。
分光镜22所在平面的法线与第一通光孔111的轴线呈预设夹角设置,预设夹角范围为30度~60度。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倾斜设置,且安装槽的倾斜角度与分光镜22的预设夹角保持一致。优选地,预设夹角为45度,预设夹角的具体数值不同将直接影响反射镜组件30的设置位置,在焦点标定装置使用的过程中,预设夹角的具体数值不发生改变。
抽屉座21内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光线通道,分光镜组件20还包括吸收板23,第一光线通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分光镜22和吸收板23,吸收板23用于吸收穿过分光镜22的光。通过设置吸收板23吸收多余的杂散光,避免杂散光干扰成像从而影响焦点标定装置的使用效果,提高调节焦点对中的准确性。
吸收板23可拆卸安装在限位部211上,吸收板23通过进行喷砂处理使得粗糙度增大,从而吸收反射掉杂散的光。吸收板23具有朝向第一光线通道倾斜的内端面,吸收板23的另一端具有外端面通过螺钉固定在限位部211上。
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吸收板23包括呈圆柱状的吸收板主体和吸收部,吸收部具有倾斜的内端面,吸收板主体的一端与吸收部连接,吸收板主体的另一端形成外端面,限位部211的中部设置螺纹孔,吸收板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吸收板主体与限位部211之间螺纹连接。
为了确保吸收杂散光的效果,需要有效控制吸收板23与分光镜22之间的距离,吸收板23的内端面与外端面之间设置有中间限位面,第一光线通道上设有中间抵接面,中间限位面抵在第一光线通道的中间抵接面上。通过设置中间限位面抵在中间抵接面上,以限制吸收板23内端面与分光镜22的相对位置,使得吸收板23能最大程度上吸收杂散光。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212还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光线通道,第二光线通道与安装槽的槽内空间连通,第二光线通道与第二通光孔13连通,以使得光线从分光镜22的完全透光表面经过第二光线通道并从第二通光孔13射出;第二光线通道与水平方向上的光线通道连通,以使得从吸收板23上反射出的光经第一光线通道到达第二光线通道的通道壁上。
标定基座10上设有第二安装面122,第二安装面122上设有连通安装腔的安装空间,反射镜组件30包括压板32,安装腔内壁形成有限位面,压板32与标定基座10可拆卸连接,反射镜31夹在压板32与限位面之间。通过设置压板32与标定基座10可拆卸连接从而将反射镜31抵在安装腔的限位面上,限制反射镜31的具体安装位置,保证反射镜31与分光镜22之间的距离,以使得反射镜31能够接收从分光镜22的部分透光表面射出的光。
反射镜31和压板32均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反射镜31呈圆形,光线可从安装腔到达安装空间以射在反射镜31的中部位置;具体参照图8,压板32包括圆盘部321和抵压部322,抵压部322呈圆柱状,圆盘部321与抵压部322的轴线重合。
圆盘部321的横截面积大于抵压部322的横截面积,圆盘部321上设有安装孔,圆盘部321与标定基座10可通过螺钉固定。标定基座10的安装空间内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60,第三密封圈60的两端分别抵在容置槽的槽底和圆盘部321上,以密封圆盘部321和标定基座10之间的缝隙。
抵压部322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第四密封圈33,第四密封圈33的两端分别抵在凹槽的槽底和反射镜31的表面上,以保护反射镜31,避免反射镜31在安装时被压碎。
第一密封圈25、第二密封圈70、第三密封圈60以及第四密封圈33均可由橡胶材质制成,且在其他实施例中,所有密封圈的具体材质和大小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焦点标定装置的使用方法:
首先,取下防尘帽40和防尘塞50,将焦点标定装置安装在激光加工设备的陶瓷体上,如图9至图12所示,对接筒部11与陶瓷体螺纹连接,第一通光孔111可以起到代替激光加工设备的喷嘴的作用;利用外置光源从第二通光孔13射出光线,光线经由第二通光孔13照射在分光镜22的完全透光表面上,一部分光从分光镜22的部分透光表面上反射至反射镜31表面,另一部分光从分光镜22的部分透光表面透过并经由第一通光孔111射出进入激光加工设备;通过视觉相机成像,观察视野内第一通光孔111的像是否居中,由此判断焦点标定装置的安装位置准确。
安装好焦点标定装置后,通过激光加工设备的激光器射出红光,进行焦点对中的调节。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经第一通光孔111射出至分光镜22的部分透光表面,一部分光从分光镜22穿过并通过第二通光孔13射出,另一部分光在部分透光表面反射至反射镜31表面,再回到分光镜22的部分透光表面;此时分光镜22再次分光,一部分光穿过分光镜22到达吸收板23,95%的红光被吸收板23吸收,剩余光经由抽屉座21内部的第一光线通道并射在第二光线通道的通道壁上,防止影响成像效果,另一部分光由分光镜22的部分透光表面反射沿近似红光的光路,并经由第一通光孔111射出进入激光加工设备,此时通过视觉相机可看到红光光斑和第一通光孔111的像,通过一边观察一边调节的方式,调节至红光光斑处于第一通光孔111的像的中心位置。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定基座(10),用于与陶瓷体连接,所述标定基座(10)内具有第一通光孔(111)和安装腔,所述第一通光孔(111)的一端用于与激光加工设备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分光镜(22),所述分光镜(22)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分光镜(22)包括部分透光表面,所述部分透光表面朝向所述第一通光孔(111),所述分光镜(22)所在平面的法线与所述第一通光孔(111)的轴线呈预设夹角设置;
反射镜(31),所述反射镜(31)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部分透光表面相对应,以将经过所述部分透光表面反射来的光再反射到所述部分透光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光孔(111)射向所述激光加工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基座(10)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光孔(13),所述第二通光孔(13)和所述第一通光孔(111)的轴线重合且分别位于所述分光镜(22)的两侧,所述分光镜(22)靠近所述第二通光孔(13)的一侧具有完全透光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封堵所述第二通光孔(13)的防尘塞(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抽屉座(21),所述分光镜(22)安装在所述抽屉座(21)上,所述抽屉座(21)与所述标定基座(10)可拆卸连接,所述抽屉座(21)可选择性地在所述安装腔内抽取或推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座(21)内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光线通道,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
吸收板(23),所述第一光线通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分光镜(22)和所述吸收板(23),所述吸收板(23)用于吸收穿过所述分光镜(22)的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座(21)包括:
限位部(211),抵在所述标定基座(10)的外壁上且与所述标定基座(10)可拆卸连接;
承载部(212),设置于所述限位部(211)的一侧且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分光镜(22)安装在所述承载部(212)伸入所述安装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座(2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
压圈(24),与所述分光镜(22)卡接;
第一密封圈(25),所述第一密封圈(25)套设在所述压圈(24)的外侧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密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压板(32),所述安装腔内壁形成有限位面,所述压板(32)与所述标定基座(10)可拆卸连接,所述反射镜(31)夹在所述压板(32)与所述限位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范围为30度~6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焦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点标定装置还包括防尘帽(40),所述防尘帽(40)能够与所述标定基座(10)螺纹连接以遮盖所述第一通光孔(111)。
CN202321925419.9U 2023-07-21 2023-07-21 焦点标定装置 Active CN220407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5419.9U CN220407413U (zh) 2023-07-21 2023-07-21 焦点标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5419.9U CN220407413U (zh) 2023-07-21 2023-07-21 焦点标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7413U true CN220407413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9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5419.9U Active CN220407413U (zh) 2023-07-21 2023-07-21 焦点标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7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03757B1 (en) A sensor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lignment/misalignment of a laser beam relative to a gas nozzle of a laser machining head
US9937590B2 (en) Laser processing machine
EP2270566A2 (de) Optisches Element einer Laserbearbeitungsmaschine und Halterung des optischen Elements
CN220407413U (zh) 焦点标定装置
CN104722929B (zh) 一种激光切割头
TWI421471B (zh) Laser head with laser head
CN208872913U (zh) 一种用于光电探测自动耦合设备的针筒调节机构
CN113369996B (zh) 一种在划线工序确定轴类工件端面中心点的工具
CN210755878U (zh) 一种激光切割头及激光切割设备
CN209902468U (zh) 激光加工装置及激光机构
CN209035709U (zh) 一种手持式激光焊接头
CN217045057U (zh) 一种自动调焦切割头
KR20080048908A (ko) 레이저 빔을 이용하여 공작물을 가공하기 위한 레이저 가공헤드
CN206960703U (zh) 一种光纤切割刀高度校正装置
CN108176927A (zh) 激光切割头
CN103212842A (zh) 一种支架激光切割设备
CN212286274U (zh) 一种激光焊接、熔覆、切割一体加工头
CN207239429U (zh) 一种光学镜片的二维平移调整机构
CN207873419U (zh) 激光切割头
CN208239714U (zh) 一种激光打标场镜
CN212145001U (zh) 一种双焦调深复式激光切割头
CN201852999U (zh) 一种光纤双光束激光系统
CN204545718U (zh) 一种激光切割头
US6297471B1 (en) Working head for processing a workpiece by means of a laser beam
CN217045058U (zh) 一种模块化切割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