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1444U - 电池充电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电池充电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1444U
CN220401444U CN202321302436.7U CN202321302436U CN220401444U CN 220401444 U CN220401444 U CN 220401444U CN 202321302436 U CN202321302436 U CN 202321302436U CN 220401444 U CN220401444 U CN 220401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haft
shaft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24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Bodu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odu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odu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Bodu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24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1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1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1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充电控制器。其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位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内的电线,包括用于固定电线的束线机构,所述束线机构设置有若干且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束线机构包括束线轴、第一固定轴筒以及第二固定轴筒,所述第一固定轴筒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轴筒的一端均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筒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轴筒的另一端分别与束线轴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的壳体内增加束线机构的设计,可以对盘卷后的电线进行限位,且该限位操作只需移动束线轴即可,操作简单便捷,也不会在壳体内残留胶液。

Description

电池充电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充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池充电控制器由外部的壳体及其内部的电气元件组成,电气元件连接电线,由于其连接的电线较长,一般会将电线盘卷后固定在壳体内。常用的固定方式是通过胶带固定,这样的方式操作不便且容易有胶液残留。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充电控制器,可更为快速简便地将盘卷后的电线固定在控制器壳体内,且不会有胶液残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电池充电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池充电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位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内的电线,包括用于固定电线的束线机构,所述束线机构设置有若干且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束线机构包括束线轴、第一固定轴筒以及第二固定轴筒,所述第一固定轴筒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轴筒的一端均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筒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轴筒的另一端分别与束线轴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轴筒开设供束线轴的一端转动的旋转腔,所述第一固定轴筒开设供束线轴的另一端卡入的限位腔。
优选的,所述限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面向束线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球形卡块,所述束线轴位于限位腔内的一端开设供球形卡块卡入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旋转腔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磁石,所述束线轴位于旋转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能与磁石磁性吸附的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旋转腔的另一端内壁设置用于防止连接块从旋转腔内脱出的内凸缘。
优选的,所述束线轴位于旋转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所述旋转腔内设置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旋转腔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四角位置设置螺栓孔柱,所述第二壳体的四角位置设置与螺栓孔柱对应的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的壳体内增加束线机构的设计,可以对盘卷后的电线进行限位,且该限位操作只需移动束线轴即可,操作简单便捷,也不会在壳体内残留胶液。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充电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图1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图2中电线与束线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束线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束线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壳体;11、螺栓孔柱;
2、第二壳体;21、螺栓孔;
3、电线;
4、束线机构;41、束线轴;411、卡槽;412、连接块;42、第一固定轴筒;421、限位腔;422、固定轴;4221、球形卡块;43、第二固定轴筒;431、旋转腔;4311、内凸缘;432、磁石;43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充电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位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内的电线3,第一壳体1的四角位置设置螺栓孔柱11,第二壳体2的四角位置设置与螺栓孔柱11对应的螺栓孔21,螺栓同时穿过螺栓孔柱11以及螺栓孔21用于将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接为一个整体。
包括用于固定电线3的束线机构4,束线机构4设置有若干且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束线机构4包括束线轴41、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第二固定轴筒43,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第二固定轴筒43的一端均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第二固定轴筒43的另一端分别与束线轴41的一端套接。第一固定轴筒42开设供束线轴41的另一端卡入的限位腔421,限位腔42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轴422,固定轴422面向束线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球形卡块4221,球形卡块4221采用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力的材料。束线轴41位于限位腔421内的一端开设供球形卡块4221卡入的卡槽411。
第二固定轴筒43开设供束线轴41的一端转动的旋转腔431,且束线轴41位于旋转腔43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412,旋转腔431的另一端内壁设置用于防止连接块412从旋转腔431内脱出的内凸缘4311。
如图4所示,旋转腔431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磁石432,连接块412采用磁性金属制作,磁石432与连接块412磁性吸附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组成的壳体内增加束线机构4的设计,可以对盘卷后的电线3进行限位,且该限位操作只需移动束线轴41即可,操作简单便捷,也不会在壳体内残留胶液。
具体的,平移束线轴41,使束线轴41的一端从限位腔421内脱出,随后以束线轴41的另一端为旋转中心将束线轴41转动到一侧,即可打开第一固定轴筒42和第二固定轴筒43之间的位置,便能将电线3如图2-3所示放置。放置好电线3后再将束线轴41移动归位,即让束线轴41的一端重新插入限位腔421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束线轴41与第一固定轴筒4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让球形卡块4221卡入卡槽411内,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束线轴41端部与第一固定轴筒42分离;
本实施例中,还通过磁石432与连接块412之间的磁性吸附连接进一步增加了束线轴41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充电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位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内的电线3,第一壳体1的四角位置设置螺栓孔柱11,第二壳体2的四角位置设置与螺栓孔柱11对应的螺栓孔21,螺栓同时穿过螺栓孔柱11以及螺栓孔21用于将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连接为一个整体。
包括用于固定电线3的束线机构4,束线机构4设置有若干且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束线机构4包括束线轴41、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第二固定轴筒43,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第二固定轴筒43的一端均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第二固定轴筒43的另一端分别与束线轴41的一端套接。第一固定轴筒42开设供束线轴41的另一端卡入的限位腔421,限位腔42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轴422,固定轴422面向束线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球形卡块4221,球形卡块4221采用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力的材料。束线轴41位于限位腔421内的一端开设供球形卡块4221卡入的卡槽411。第二固定轴筒43开设供束线轴41的一端转动的旋转腔431,且束线轴41位于旋转腔43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412,旋转腔431的另一端内壁设置用于防止连接块412从旋转腔431内脱出的内凸缘4311。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
如图5所示,旋转腔431内设置弹簧433,弹簧433的一端与连接块412固定连接,弹簧433的另一端与旋转腔431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实施例一中利用磁石432与连接块412之间的磁性连接改为利用弹簧433的弹性连接,同样能实现增加束线轴41连接稳定性的效果,但两者的使用手感会有所差异,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采用。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Claims (7)

1.电池充电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位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内的电线(3),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电线(3)的束线机构(4),所述束线机构(4)设置有若干且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束线机构(4)包括束线轴(41)、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第二固定轴筒(43),所述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轴筒(43)的一端均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筒(4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轴筒(43)的另一端分别与束线轴(41)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轴筒(43)开设供束线轴(41)的一端转动的旋转腔(431),所述第一固定轴筒(42)开设供束线轴(41)的另一端卡入的限位腔(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42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轴(422),所述固定轴(422)面向束线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球形卡块(4221),所述束线轴(41)位于限位腔(421)内的一端开设供球形卡块(4221)卡入的卡槽(4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腔(431)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磁石(432),所述束线轴(41)位于旋转腔(43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能与磁石(432)磁性吸附的连接块(4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腔(431)的另一端内壁设置用于防止连接块(412)从旋转腔(431)内脱出的内凸缘(43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轴(41)位于旋转腔(43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412),所述旋转腔(431)内设置弹簧(433),所述弹簧(433)的一端与连接块(41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33)的另一端与旋转腔(431)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四角位置设置螺栓孔柱(11),所述第二壳体(2)的四角位置设置与螺栓孔柱(11)对应的螺栓孔(21)。
CN202321302436.7U 2023-10-31 2023-10-31 电池充电控制器 Active CN220401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2436.7U CN220401444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池充电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2436.7U CN220401444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池充电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1444U true CN220401444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2436.7U Active CN220401444U (zh) 2023-10-31 2023-10-31 电池充电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1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119456A1 (ja) モータ
CN220401444U (zh) 电池充电控制器
CN112104184A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EP4350959A1 (en) Direct drive motor and intelligent apparatus
EP4174348A1 (en) Electric ball valv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 valve
JP2012070522A (ja) 球面モータ
CN210016364U (zh) 一种用在机器人上的电机组件
CN219627051U (zh) 一种可伸缩数据线
US5245233A (en) Electric stepping motor for two directions of rotation
JP2024518883A (ja) ステータ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膨張弁
CN212558935U (zh) 自锁机构及卷线器和充电线
CN114337187A (zh) 轮毂电机及车辆
CN215911962U (zh) 一种电机外转子壳体与磁环的组装结构
CN219163556U (zh) 一种电池盒
CN214742176U (zh) 一种新型风机
CN212992087U (zh) 永磁式步进电机
CN219107273U (zh) 一种音圈电机的磁结构、音圈电机、变焦镜头及摄影设备
CN210170208U (zh) 一种声波马达及电动牙刷
CN212185975U (zh) 智能镜子
CN218216940U (zh) 一种微型步进电机
CN217335216U (zh) 一种定子结构及电机
EP0284195A2 (en) Extended spindle electric gauge mechanism
CN217216301U (zh) 一种可减小体积的云台电机
CN21522189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微电机
CN21987605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多功能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