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9381U -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9381U
CN220399381U CN202321871537.6U CN202321871537U CN220399381U CN 220399381 U CN220399381 U CN 220399381U CN 202321871537 U CN202321871537 U CN 202321871537U CN 220399381 U CN220399381 U CN 220399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air
controller
organic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15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信国
何杰
黄海保
李子萌
王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l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l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l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l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715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9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9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9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包括:气体净化装置,进气端连接空气发生装置的出气端,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的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连接湿度调节装置、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进气端;混合器,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均连接至所述混合器内;催化反应装置,连接所述混合器的出气端;检测系统,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催化反应装置出气端的臭氧检测装置和有机物检测装置。可提供一套科学、精准、灵活且便利的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通过配气系统可调节模拟生成有机废气和臭氧混杂的混合污染气体。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评价系统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以大气PM2.5和臭氧为特征的复合大气污染日益严峻,成为我国目前最为突出和政府最感棘手的环境问题,有机废气的典型代表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挥发性有机恶臭气体(MVOCs),VOCs的排放量巨大,是大气PM2.5和臭氧形成的关键和主要前体物,MVOCs是一大类具有恶臭异味特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绝大部分恶臭异味物质为挥发性有机物,来源广泛,严重影响民众感官和心理,且往往具有毒性,并参与大气雾霾和臭氧形成,极大危害人民幸福感和生命健康,成为我国民众首要投诉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治理难点。
传统的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法、吸附-催化燃烧法、蓄热式燃烧法、低温等离子法等。但要实现VOCs和臭氧协同高效深度处理非常困难,缺乏经济、简单、长效治理措施。目前,对有机废气的治理进行探索研究中,发现臭氧常温催化氧化法能实现臭氧和VOCs高效协同深度净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过程简单以及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是低浓度VOCs治理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缺少一套精准、便利、灵活调控的测试评价系统。因而,需要开发出一套科学、精准、灵活的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的性能评价系统,以便更精准的测试催化材料性能,为催化技术及材料测试提供完整系统的数据支撑,以及通过实验测试,收集更多的工况数据,为实际工程应用和设备研制提供有效的工艺和运行参数,起到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包括:
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的进气端连接相应的空气发生装置的出气端,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内设有干燥剂和吸附剂,所述干燥剂和吸附剂用于去除CO2和水分形成干空气,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的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连接到相应的湿度调节装置、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进气端,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内设有加湿溶液,所述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内设有液态有机物;
混合器,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均连接至所述混合器内;
催化反应装置,连接所述混合器的出气端,所述催化反应装置内设有臭氧催化剂;
检测系统,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催化反应装置出气端的臭氧检测装置和有机物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净化装置的出气端连接有五通阀,所述五通阀的四个出气口并排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的进气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依次并排设置且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器依次并排设置且出气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合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装有所述加湿溶液的调控瓶,所述调控瓶的瓶口密封塞设有第一空心塞,所述第一空心塞内固定插有向下延伸浸入至所述加湿溶液内的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下部外壁凹陷内缩形成加压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下端封闭设置且开设有若干出气小孔,所述第一空心塞的顶部连通固设有湿气出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湿气出气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出气端和所述混合器,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湿气出气管靠近所述第一空心塞的一端侧壁分别呈球形凸起形成缓冲部。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包括第一液浴温控器和设于所述第一液浴温控器内的鼓泡瓶,所述鼓泡瓶内装有所述液态有机物,且所述鼓泡瓶的瓶口密封塞设有第二空心塞,所述第二空心塞内固定插设有向下延伸浸入至所述液态有机物内的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下端水平翻折形成鼓泡部,所述鼓泡部的顶面开设有若干鼓泡小孔,所述第二空心塞的顶部连通固设有有机气体出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和有机气体出气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的出气端和所述混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出气管连接所述混合器,所述湿气出气管、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出气管和臭氧出气管分别连接至所述混合器的内底部且端口平齐设置,所述混合器内密封插设有混合出气管,且所述混合出气管的下端高于所述湿气出气管、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出气管和臭氧出气管的端口,所述混合出气管远离所述混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催化反应装置的进气端,所述混合器内插设有混合温湿度检测头。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反应装置包括第二液浴温控器和设于所述第二液浴温控器内的U型反应管,所述U型反应管的一端内设有多孔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上设有所述臭氧催化剂,所述混合出气管密封插设连通至所述U型反应管的一端内并设于所述臭氧催化剂的上方,所述U型反应管内设有插设于所述臭氧催化剂内的反应温湿度检测头,所述U型反应管的另一端内密封插设有反应出气管,所述反应出气管分别连接所述臭氧检测装置和有机物检测装置的进气端。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排气管路,所述反应出气管连接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三个出气口并排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臭氧检测装置、有机物检测装置和排气管路的进气端,所述排气管路上设有直通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物检测装置设为气相色谱仪,所述气相色谱仪包括FID检测器和镍氢转化炉。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内还设有硅铝多孔载体,所述干燥剂设为碱石灰,所述吸附剂设为变色吸水硅胶,所述加湿溶液设为去离子水,所述液态有机物设为液态VOCs或液态MVOCs。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效果和/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将空气通入空气发生装置去除其包含的水分、油和有机物质,再通入气体净化装置二次去除其包含的水分以及CO2,从而获得干空气作为评价系统的气源,上述步骤使得评价系统使用去除了干扰反应结果的成分后的空气作为气源,在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精确度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评价系统的评估成本;
同时,通过第一控制器可精准控制湿度调节装置输出的湿气浓度,通过第二控制器可精准控制干空气管路输出的干空气浓度,通过第三控制器可精准控制有机气体发生装置输出的有机气体浓度,通过第四控制器可精准控制臭氧发生器输出的臭氧浓度,从而调节混合器中混合气体的湿度、有机化合物浓度以及臭氧浓度,进而通过配气系统可精准且灵活地调节模拟生成有机废气和臭氧混杂的混合污染气体,以满足实验要求,使得后续经过反应系统反应后,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各种工况下以及极端条件下,有机废气和臭氧协同净化的效果;
混合气体通入催化反应装置与臭氧催化剂反应,反应生成的反应气体通入检测系统内通过臭氧检测装置和有机物检测装置检测臭氧浓度、有机化合物浓度以及CO2和CO浓度,从而精准的测试催化材料性能,为催化技术及材料测试提供完整系统的数据支撑,进而提供一套科学、精准、灵活且便利的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气体净化装置的出气端连接有五通阀,五通阀的四个出气口并排设置并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的进气端对应连接,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依次并排设置且出气端分别与湿度调节装置、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进气端连接,湿度调节装置、干空气管路、有机气体发生装置和臭氧发生器依次并排设置且出气端分别连接至混合器内。从而便于评价系统管路的排布与连接,使各装置的布局分布更加合理,各装置之间的管路连接更加紧凑,进而使评价系统整体布局更加紧凑。
应当明白,本实用新型的上文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气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催化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配气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混合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考图1-4,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包括:
空气发生装置1,用于空气通入后去除空气中的水分、油和有机物质,并输出处理后的空气;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发生装置1可以设为零气发生器或空气压缩机,均为现有产品,因此,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所述零气发生器或空气压缩机出口压力设为0.1-0.5Mpa;
气体净化装置2,连接所述空气发生装置1的出气端,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为现有产品,因此,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内设有干燥剂和吸附剂,所述干燥剂和吸附剂用于去除空气发生装置1处理后通入的空气中的CO2和水分形成干空气,该干空气作为评价系统的气源,干空气一般指干洁空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的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控制器21、第二控制器22、第三控制器23和第四控制器24连接到相应的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的进气端,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内设有加湿溶液,所述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内设有液态有机物,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态有机物设为液态VOCs或液态MVOCs;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21和第三控制器23可控制干空气的进气流量,从而调节湿度调节装置3和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中湿气和有机气体的浓度;通过调节臭氧发生器6的功率以及通过所述第四控制器24控制臭氧发生器6的干空气进气流量来调节臭氧的浓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21、第二控制器22、第三控制器23和第四控制器24均设为质量流量控制器,为现有产品,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混合器7,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的出气端均连接至所述混合器7内;所述混合器7为现有产品,具体结构不再赘述;上述空气发生装置1、气体净化装置2、第一控制器21、第二控制器22、第三控制器23、第四控制器24、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臭氧发生器6和混合器7一同形成可精准、灵活调控的配气系统;
催化反应装置8,连接所述混合器7的出气端,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内设有臭氧催化剂84;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形成催化材料与配气系统调配的模拟气体进行催化反应实验的反应系统;
检测系统9,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出气端的臭氧检测装置91和有机物检测装置92,所述臭氧检测装置91用于检测臭氧浓度,所述有机物检测装置92用于检测VOCs或MVOCs等有机物浓度。
上述结构的设置,将空气通入空气发生装置去除其包含的水分、油和有机物质,再通入气体净化装置二次去除其包含的水分以及CO2,从而获得干空气作为评价系统的气源,上述步骤使得评价系统使用去除了干扰反应结果的成分后的空气作为气源,在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精确度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评价系统的评估成本;
同时,通过第一控制器可精准控制湿度调节装置输出的湿气浓度,通过第二控制器可精准控制干空气管路输出的干空气浓度,通过第三控制器可精准控制有机气体发生装置输出的有机气体浓度,通过第四控制器可精准控制臭氧发生器输出的臭氧浓度,从而调节混合器中混合气体的湿度、有机化合物浓度以及臭氧浓度,进而通过配气系统可精准且灵活地调节模拟生成有机废气和臭氧混杂的混合污染气体,以满足实验要求,使得后续经过反应系统反应后,检测系统9可以检测各种工况下以及极端条件下,有机废气和臭氧协同净化的效果;
混合气体通入催化反应装置与臭氧催化剂反应,反应生成的反应气体通入检测系统内通过臭氧检测装置和有机物检测装置检测臭氧浓度、有机化合物浓度以及CO2和CO浓度,从而精准的测试催化材料性能,为催化技术及材料测试提供完整系统的数据支撑,进而提供一套科学、精准、灵活且便利的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为了便于管路的排布与连接,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的出气端连接有五通阀25,所述五通阀25的四个出气口并排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21、第二控制器22、第三控制器23和第四控制器24的进气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1、第二控制器22、第三控制器23和第四控制器24依次并排设置且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依次并排设置且出气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合器7内,从而使各装置的布局分布更加合理,各装置之间的管路连接更加紧凑,进而使评价系统整体布局更加紧凑。
具体地,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包括装有所述加湿溶液的调控瓶31,所述调控瓶31可采用高硼硅玻璃材质,规格为50ml-5000ml,所述调控瓶31的瓶口密封塞设有第一空心塞32,所述第一空心塞32内固定插有向下延伸浸入至所述加湿溶液内的第一进气管33,所述第一进气管33的下部外壁凹陷内缩形成加压部331,所述第一进气管33的下端封闭设置且开设有若干出气小孔332,从而使干空气警告加压部331加压后快速通过若干出气小孔332形成气泡,与加湿溶液充分接触后生成带有一定湿度的气体,即湿气,所述第一空心塞32的顶部连通固设有湿气出气管34,湿气向上进入所述湿气出气管34内输出,所述第一进气管33和湿气出气管3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1的出气端和所述混合器7,所述第一进气管33和湿气出气管34靠近所述第一空心塞32的一端侧壁分别呈球形凸起形成缓冲部35,从而分别对所述调控瓶31的干空气进入和湿气输出进行缓冲,避免管路内气压过高产生危险。
具体地,所述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包括第一液浴温控器51和设于所述第一液浴温控器51内的鼓泡瓶52,所述鼓泡瓶52可采用高硼硅玻璃材质,规格为50ml-5000ml,所述第一液浴控制器51包括不锈钢锅体、加热管、数显温控表及电源开关等,不锈钢锅体内可装入去离子水或纯水,所述鼓泡瓶52内装有所述液态有机物,且所述鼓泡瓶52的瓶口密封塞设有第二空心塞53,所述第二空心塞53内固定插设有向下延伸浸入至所述液态有机物内的第二进气管54,所述第二进气管54的下端水平翻折形成鼓泡部55,所述鼓泡部55的顶面开设有若干鼓泡小孔551,所述鼓泡部55可设为多孔玻板砂芯,若干所述鼓泡小孔551可使经过的干空气形成微小鼓泡后与液态VOCs或液态MVOCs充分接触,鼓泡挥发出一定浓度的VOCs或MVOCs,所述第二空心塞53的顶部连通固设有有机气体出气管56,挥发出的VOCs或MVOCs汇聚于所述有机气体出气管56内形成高浓度的VOCs或MVOCs气体后输出,所述第二进气管54和有机气体出气管56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23的出气端和所述混合器7。
为了对湿气出气管34、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出气管56和臭氧出气管61输出的四组气体进行缓冲混合,所述臭氧发生器6通过臭氧出气管61连接所述混合器7,所述臭氧发生器6为现有产品,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所述湿气出气管34、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出气管56和臭氧出气管61分别连接至所述混合器7的内底部且端口平齐设置,所述混合器7内密封插设有混合出气管71,且所述混合出气管71的下端高于所述湿气出气管34、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出气管56和臭氧出气管61的端口,从而使湿气、干空气、有机气体和臭氧通入混合器7后可在其内底部充分混合后,再向上通过所述混合出气管71输出,所述混合出气管71远离所述混合器7的一端连接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的进气端,所述混合器7内插设有混合温湿度检测头72,所述混合温湿度检测头72连接温湿度检测器,从而检测混合器7内的温湿度,作为气体浓度大小调整的依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器7也可以设为其他类型的现有混合器,例如管式静态混合器等。
具体地,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包括第二液浴温控器81和设于所述第二液浴温控器81内的U型反应管82,所述U型反应管82可以设为U型玻璃管,所述第二液浴温控器81包括不锈钢锅体、加热管、数显温控表及电源开关等,不锈钢锅体内可装入水或导热油,温控调节范围为-1-200℃,所述U型反应管82的一端内设有多孔支撑片83,所述支撑片上设有所述臭氧催化剂84,所述臭氧催化剂84可以为粉末状、颗粒状或整体式块状,所述混合出气管71密封插设连通至所述U型反应管82的一端内并设于所述臭氧催化剂84的上方,从而在所述U型反应管82内进行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的模拟反应,所述U型反应管82内设有插设于所述臭氧催化剂84内的反应温湿度检测头85,所述反应温湿度检测头85连接温湿度检测器,从而检测臭氧催化剂84的床层温度,所述U型反应管82的另一端内密封插设有反应出气管86,所述反应出气管86分别连接所述臭氧检测装置91和有机物检测装置92的进气端。
为了排出评价系统内的多余气体,所述检测系统9还包括排气管路93,所述反应出气管86连接四通阀861,所述四通阀861的三个出气口并排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臭氧检测装置91、有机物检测装置92和排气管路93的进气端,所述排气管路93上设有直通调节阀931,从而在臭氧检测装置91和有机物检测装置92均完成检测后,排出评价系统内的多余气体。
为了进一步获取详细的实验数据,所述有机物检测装置92设为包括双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具体地,所述气相色谱仪包括FID检测器和镍氢转化炉,VOCs或MVOCs的浓度大小通过FID检测获得,CO2和CO的浓度大小通过FID检测+镍氢转化炉检测获得。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干空气中残留有机污染物,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内还设有硅铝多孔载体,功能为去除空气中有机污染物,型号为HZSM-5型分子筛,柱状或球状结构,所述干燥剂设为碱石灰,碱石灰设为柱状颗粒,功能为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特种指示剂达旦黄的混合物,颜色为粉红色,吸收二氧化碳后颜色逐步褪去,二氧化碳吸收容量不低于20%;所述吸附剂设为变色吸水硅胶,功能为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外观为蓝色或浅蓝色玻璃状颗粒,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氯化钴,对空气中的水蒸气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同时又能通过所含氯化钴结晶水数量变化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即由吸湿前的蓝色随吸湿量的增加逐渐转变成浅红色;所述加湿溶液设为去离子水。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剂、吸附剂、加湿溶液均可以选择其他具有相应功能的成分。
实施例二
参考图5-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为了提高混合器7内四路气体的混合效率,所述臭氧发生器6的出气端设有臭氧出气管61,所述混合器7的一端内设有朝另一端延伸且直径逐渐减小的加压通道73,所述湿气出气管34、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出气管56和臭氧出气管61分别连接所述混合器7的一端并连通至所述加压通道73,所述混合器7内设有阻挡柱74,所述阻挡柱74的横截面设为等腰三角形状,所述阻挡柱74间隔横设于所述加压通道73出气端的外侧。从而使四路气体通入混合器7内,经过加压通道73导向加压后流向阻挡柱74,并在阻挡柱74的阻挡作用下形成卡门涡街,进行波动摇摆混合,进而提高四路气体的混合效率,提高配气系统的配气效率和配气精准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柱的横截面也可以设为其他形状,例如等腰梯形状等。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相应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净化装置(2),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的进气端连接相应的空气发生装置(1)的出气端,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内设有干燥剂和吸附剂,所述干燥剂和吸附剂用于去除CO2和水分形成干空气,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的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控制器(21)、第二控制器(22)、第三控制器(23)和第四控制器(24)连接到相应的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的进气端,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内设有加湿溶液,所述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内设有液态有机物;
混合器(7),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的出气端均连接至所述混合器(7)内;
催化反应装置(8),连接所述混合器(7)的出气端,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内设有臭氧催化剂(84);
检测系统(9),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出气端的臭氧检测装置(91)和有机物检测装置(9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的出气端连接有五通阀(25),所述五通阀(25)的四个出气口并排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21)、第二控制器(22)、第三控制器(23)和第四控制器(24)的进气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1)、第二控制器(22)、第三控制器(23)和第四控制器(24)依次并排设置且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和臭氧发生器(6)依次并排设置且出气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混合器(7)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3)包括装有所述加湿溶液的调控瓶(31),所述调控瓶(31)的瓶口密封塞设有第一空心塞(32),所述第一空心塞(32)内固定插有向下延伸浸入至所述加湿溶液内的第一进气管(33),所述第一进气管(33)的下部外壁凹陷内缩形成加压部(331),所述第一进气管(33)的下端封闭设置且开设有若干出气小孔(332),所述第一空心塞(32)的顶部连通固设有湿气出气管(34),所述第一进气管(33)和湿气出气管(3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1)的出气端和所述混合器(7),所述第一进气管(33)和湿气出气管(34)靠近所述第一空心塞(32)的一端侧壁分别呈球形凸起形成缓冲部(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气体发生装置(5)包括第一液浴温控器(51)和设于所述第一液浴温控器(51)内的鼓泡瓶(52),所述鼓泡瓶(52)内装有所述液态有机物,且所述鼓泡瓶(52)的瓶口密封塞设有第二空心塞(53),所述第二空心塞(53)内固定插设有向下延伸浸入至所述液态有机物内的第二进气管(54),所述第二进气管(54)的下端水平翻折形成鼓泡部(55),所述鼓泡部(55)的顶面开设有若干鼓泡小孔(551),所述第二空心塞(53)的顶部连通固设有有机气体出气管(56),所述第二进气管(54)和有机气体出气管(56)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23)的出气端和所述混合器(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6)通过臭氧出气管(61)连接所述混合器(7),所述湿气出气管(34)、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出气管(56)和臭氧出气管(61)分别连接至所述混合器(7)的内底部且端口平齐设置,所述混合器(7)内密封插设有混合出气管(71),且所述混合出气管(71)的下端高于所述湿气出气管(34)、干空气管路(4)、有机气体出气管(56)和臭氧出气管(61)的端口,所述混合出气管(71)远离所述混合器(7)的一端连接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的进气端,所述混合器(7)内插设有混合温湿度检测头(7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装置(8)包括第二液浴温控器(81)和设于所述第二液浴温控器(81)内的U型反应管(82),所述U型反应管(82)的一端内设有多孔支撑片(83),所述支撑片上设有所述臭氧催化剂(84),所述混合出气管(71)密封插设连通至所述U型反应管(82)的一端内并设于所述臭氧催化剂(84)的上方,所述U型反应管(82)内设有插设于所述臭氧催化剂(84)内的反应温湿度检测头(85),所述U型反应管(82)的另一端内密封插设有反应出气管(86),所述反应出气管(86)分别连接所述臭氧检测装置(91)和有机物检测装置(92)的进气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9)还包括排气管路(93),所述反应出气管(86)连接四通阀(861),所述四通阀(861)的三个出气口并排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臭氧检测装置(91)、有机物检测装置(92)和排气管路(93)的进气端,所述排气管路(93)上设有直通调节阀(93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检测装置(92)设为气相色谱仪,所述气相色谱仪包括FID检测器和镍氢转化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装置(2)内还设有硅铝多孔载体,所述干燥剂设为碱石灰,所述吸附剂设为变色吸水硅胶,所述加湿溶液设为去离子水,所述液态有机物设为液态VOCs或液态MVOCs。
CN202321871537.6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Active CN220399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1537.6U CN220399381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1537.6U CN220399381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9381U true CN220399381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1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1537.6U Active CN220399381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9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4508B (zh) 一种组合式VOCs净化回收装置
CN103926370B (zh) 一种联合评价催化剂脱硝和脱汞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EP3406321B1 (en) Ammonia-based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rough ammonia-adding in different chambers
Sigot et al. Comparison of adsorbents for H2S and D4 removal for biogas conversion in a solid oxide fuel cell
CN104906931A (zh) 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Xu et al. Hydrophilic membrane contactor for improving selective removal of SO2 by NaOH solution
CN108896704B (zh) 一种气体在线稀释采样及标气发生装置和方法
CN104307305A (zh) 一种气体处理装置
CN204619953U (zh) 光催化反应器及气相光催化反应测试系统
CN218036659U (zh) 烟气气态总汞浓度在线监测系统
CN202916169U (zh) 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
CN104360024A (zh) 去除污染空气中no2吸附材料的动力学评价方法
CN220399381U (zh) 一种有机废气和臭氧催化协同净化评价系统
CN102928323B (zh) 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
CN107219086B (zh) 一种基于气路自动控制评价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性能的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16272287A (zh) 一种氟碳类尾气的无害化处理装置与方法
CN207385137U (zh) 一种环境废气-零排放循环处理系统
CN211718200U (zh) 一种用于测定吸附剂效能的试验装置
CN210845883U (zh) 一种适用于甲醇充装站的VOCs处理系统
CN211453104U (zh) 一种用于除水和采样预浓缩的一体化通用装置
CN113578004A (zh) 一种活性焦解析气中SOx的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204380477U (zh) 一种气体处理装置
CN206355792U (zh) 一种尾气吸收装置
CN220758668U (zh) 一种治理锂电池电解液废气的机油曝气吸收装置
CN2429246Y (zh)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