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0396U -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0396U
CN220390396U CN202321430112.1U CN202321430112U CN220390396U CN 220390396 U CN220390396 U CN 220390396U CN 202321430112 U CN202321430112 U CN 202321430112U CN 220390396 U CN220390396 U CN 220390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wall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01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宏
王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danjiang Tongsheng Rubbe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danjiang Tongsheng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danjiang Tongsheng Rubbe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danjiang Tongsheng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01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0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0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0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下盖板;所述固定支架面朝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机构,液压缸机构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壁均设置有自动堵封结构;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的圆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自动堵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上盖板面朝下的顶部内壁的上侧板、固定连接于下盖板面朝上的底部内壁的下侧板、固定连接于上侧板和下侧板相对应一侧面的挡块。本实用新型可去除充气胶囊或内胎结构,简化轮胎定型硫化工艺过程,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了轮胎硫化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翻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轮胎翻新生产过程中,硫化是极为重要的一道加工工序,在高温介质作用下的橡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由线型结构变成体型结构,失去了混炼胶的可塑性而具有了交联橡胶的高弹性,进而获得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及耐腐蚀性能,从而使翻新得到的轮胎制品的使用价值和应用范围得到保证。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胶囊在胎坯内完成定型,上、下模于胎坯外定型,轮胎的定型高度依靠中心机构的升降来完成,硫化过程中,高温硫化介质通过复杂管路,由中心机构的环座内通道进入胶囊,并将胶囊加热,然后通过胶囊的热传导将胎坯加热到硫化温度,接触的介质主要为过热水、过热蒸汽、压缩空气或者氮气中的一种,因此胶囊要求具有耐高温、高伸张、耐氧化的性能。但是硫化胶囊作为轮胎生产过程中的一大消耗品,也随着轮胎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导致轮胎翻新成本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下盖板;所述固定支架面朝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机构,液压缸机构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壁均设置有自动堵封结构;
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的圆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堵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上盖板面朝下的顶部内壁的上侧板、固定连接于下盖板面朝上的底部内壁的下侧板、固定连接于上侧板和下侧板相对应一侧面的挡块、固定连接于挡块一端面上的封盖,上侧板与下侧板结构相同;
所述挡块面朝封盖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外壁通过支板连接有空压设备;
位于下侧板上的所述封盖内壁留设有气孔,空压设备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气孔的进气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支架的前后两侧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气缸机构,气缸机构的延伸端均通过支块与下盖板的圆周外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板位于底端的圆周外壁呈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卡块;所述下盖板位于顶端的圆周内壁呈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所述下盖板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两个以上呈环形阵列式环绕的胎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多个卡槽正下方的下盖板圆周内壁面留设有同一个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壁设置有两个以上呈环形阵列式分布的顶撑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下盖板圆周内壁的导柱、与导柱外壁形成前后滑动配合且插设于下盖板圆周内壁的抵接块、插设于环形槽底部内壁的顶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板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外侧面分别与设置于固定支架相对应一侧面的辅助滑槽内壁形成滑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通过设置有自动堵封结构,将粘皮后的翻新轮胎置于下侧板上,此时下侧板上的挡块正好填充于轮胎一端子口上,然后控制上盖板下移与下盖板上下盖合后,上盖板上的挡块正好填充于轮胎另一端子口上,进而可实现对轮胎子口的堵封,达到能够对轮胎内部进行直接充气的密封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可去除充气胶囊或内胎结构,简化轮胎定型硫化工艺过程,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了轮胎硫化生产效率。
2.该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经气孔向子口堵封后的翻新轮胎内部直接充入常温压缩气体,使其直接与轮胎内壁接触,使得在硫化期间起到阻隔热传导保护胎体不受热伤害的同时,能够增加翻新轮胎使用寿命。
3.该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启动气缸机构带动下盖板及其上结构旋转一定角度,由于上盖板位置固定,故而当下盖板旋转移动时,其与上盖板会发生位置交错,使得环形槽内的顶块缓缓移至卡块的下方并被其挤压,直至顶块顶端与环形槽底部内壁表面持平,此时抵接块后方受力进而会顺延导柱前移,使其外端牢牢抵接于各个对应位置胎坯的外表面,进而使得所有胎坯能够牢牢收紧密闭,与轮胎外表面贴合,进而保证对翻新轮胎外表面的紧固效果,从而保证充气硫化期间轮胎的翻新质量,结构联动,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的下盖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的上侧板和下侧板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的顶块和抵接块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架、101底板、102辅助滑槽、2液压缸机构、3上盖板、301卡块、302上侧板、4操控面板、5下盖板、501下侧板、5011挡块、502气孔、503卡槽、504密封圈、505封盖、6胎坯、7气缸机构、8空压设备、9连接板、10环形槽、1001顶块、1002抵接块、1003导柱、100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101,底板101的顶部外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下盖板5;所述固定支架1面朝下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缸机构2,液压缸机构2的延伸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上盖板3,上盖板3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连接板9,两个连接板9的外侧面分别与开设于固定支架1相对应一侧面的辅助滑槽102内壁形成滑动配合;
优选的,上盖板3与下盖板5的圆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操控液压缸机构2启动,进而带动上盖板3顺延辅助滑槽102下移,直至上盖板3与下盖板5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1的前后两侧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气缸机构7,气缸机构7的延伸端均通过支块与下盖板5的圆周外壁相连接;启动气缸机构7控制其前后顶撑,进而推动下盖板5在底板101上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与液压缸机构2和气缸机构7电性连接的操控面板4。
为了对翻新轮胎内部进行充气,如图1-4所示,所述上盖板3和下盖板5的内壁均设置有能够对轮胎子口实现遮挡的自动堵封结构,自动堵封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上盖板3面朝下的顶部内壁的上侧板302、通过螺栓固定于下盖板5面朝上的底部内壁的下侧板501、固定连接于上侧板302和下侧板501相对应一侧面的挡块5011、通过螺栓固定于挡块5011一端面上的封盖505,上侧板302与下侧板501结构相同;
优选的,挡块5011面朝封盖505的一端面焊接有密封圈504;用于起到保证挡块5011与封盖505贴合面密封性的作用,避免出现气体外泄情况。
优选的,挡块5011与上侧板302和/或下侧板501的连接处呈锥形倒角递进式设计,以便与轮胎子口的圆滑面相结合,保证的挡块5011与轮胎子口接触时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位于下侧板501上的封盖505内壁留设有气孔502;所述固定支架1的一侧外壁通过支板连接有与操控面板4电性连接的空压设备8如空压机,空压设备8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气孔502的进气端相连接;
优选的,气孔502的直径可为20mm;将粘皮后的翻新轮胎置于下侧板501上,此时下侧板501上的挡块5011正好填充于轮胎一端子口上,然后控制上盖板3下移与下盖板5上下盖合后,上盖板3上的挡块5011正好填充于轮胎另一端子口上,进而可实现对轮胎子口的堵封,达到能够对轮胎内部进行直接充气的密封效果,相比较现有技术,可去除充气胶囊或内胎结构,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然后控制空压设备8启动,以便经气孔502向子口堵封后的翻新轮胎内部直接充入常温压缩气体,使其直接与轮胎内壁接触,使得在硫化期间起到阻隔热传导保护胎体不受热伤害的同时,能够增加翻新轮胎使用寿命。
优选的,液压缸机构2、气缸机构7、空压设备8均引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将粘皮后的翻新轮胎置于下侧板501上,此时下侧板501上的挡块5011正好填充于轮胎一端子口上,然后操控液压缸机构2启动,进而带动上盖板3顺延辅助滑槽102下移,直至上盖板3与下盖板5相贴合,再启动气缸机构7控制其前后顶撑,进而推动下盖板5在底板101上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上盖板3上的挡块5011正好填充于轮胎另一端子口上,进而可实现对轮胎子口的堵封,硫化期间,控制空压设备8启动,以便经气孔502向子口堵封后的翻新轮胎内部直接充入常温压缩气体,使其直接与轮胎内壁接触。
实施例2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为了对翻新轮胎的外围进行紧密包裹;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补充:所述上盖板3位于底端的圆周外壁呈环形阵列式焊接有多个卡块301;所述下盖板5位于顶端的圆周内壁呈环形阵列式焊接有多个与卡块301相适配的卡槽503;
呈包围下侧板501外壁状的所述下盖板5底部内壁铰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式环绕的胎坯6;将粘皮后的翻新轮胎置于胎坯6包裹范围的下侧板501上,当上盖板3与下盖板5上下盖合后,上盖板3上的卡块301会从下盖板5上的卡槽503穿至环形槽10内。
进一步的,位于多个卡槽503正下方的下盖板5圆周内壁面留设有同一个环形槽10,且环形槽10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式分布用于对胎坯6进行顶撑使其整体收紧的顶撑组件;
优选的,所述顶撑组件包括焊接于下盖板5圆周内壁的导柱1003、与导柱1003外壁形成前后滑动配合且插设于下盖板5圆周内壁的抵接块1002、插设于环形槽10底部内壁的顶块1001;
进一步优选的,抵接块1002凸出环形槽10的底部内壁面;启动气缸机构7带动下盖板5及其上结构旋转一定角度,由于上盖板3位置固定,故而当下盖板5旋转移动时,其与上盖板3会发生位置交错,使得环形槽10内的顶块1001缓缓移至卡块301的下方并被其挤压,直至顶块1001顶端与环形槽10底部内壁表面持平,此时抵接块1002后方受力进而会顺延导柱1003前移,使其外端牢牢抵接于各个对应位置胎坯6的外表面,进而使得所有胎坯6能够牢牢收紧密闭,与轮胎外表面贴合,进而保证对翻新轮胎外表面的紧固效果,从而保证充气硫化期间轮胎的翻新质量,结构联动,操作简单。
工作原理:将粘皮后的翻新轮胎置于胎坯6包裹范围的下侧板501上,当上盖板3与下盖板5上下盖合后,上盖板3上的卡块301会从下盖板5上的卡槽503穿至环形槽10内,启动气缸机构7带动下盖板5及其上结构旋转一定角度,由于上盖板3位置固定,故而当下盖板5旋转移动时,其与上盖板3会发生位置交错,使得环形槽10内的顶块1001缓缓移至卡块301的下方并被其挤压,直至顶块1001顶端与环形槽10底部内壁表面持平,此时抵接块1002后方受力进而会顺延导柱1003前移,使其外端牢牢抵接于各个对应位置胎坯6的外表面,进而使得所有胎坯6能够牢牢收紧密闭,与轮胎外表面贴合,进而保证对翻新轮胎外表面的紧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包括固定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板(101),底板(101)的顶部外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下盖板(5);所述固定支架(1)面朝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机构(2),液压缸机构(2)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板(3);所述上盖板(3)和下盖板(5)的内壁均设置有自动堵封结构;
所述上盖板(3)与下盖板(5)的圆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堵封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上盖板(3)面朝下的顶部内壁的上侧板(302)、固定连接于下盖板(5)面朝上的底部内壁的下侧板(501)、固定连接于上侧板(302)和下侧板(501)相对应一侧面的挡块(5011)、固定连接于挡块(5011)一端面上的封盖(505),上侧板(302)与下侧板(501)结构相同;
所述挡块(5011)面朝封盖(505)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5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一侧外壁通过支板连接有空压设备(8);
位于下侧板(501)上的所述封盖(505)内壁留设有气孔(502),空压设备(8)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气孔(502)的进气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前后两侧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气缸机构(7),气缸机构(7)的延伸端均通过支块与下盖板(5)的圆周外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位于底端的圆周外壁呈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卡块(301);所述下盖板(5)位于顶端的圆周内壁呈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与卡块(301)相适配的卡槽(503);
所述下盖板(5)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两个以上呈环形阵列式环绕的胎坯(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多个卡槽(503)正下方的下盖板(5)圆周内壁面留设有同一个环形槽(10),且环形槽(10)的内壁设置有两个以上呈环形阵列式分布的顶撑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下盖板(5)圆周内壁的导柱(1003)、与导柱(1003)外壁形成前后滑动配合且插设于下盖板(5)圆周内壁的抵接块(1002)、插设于环形槽(10)底部内壁的顶块(10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9),两个连接板(9)的外侧面分别与设置于固定支架(1)相对应一侧面的辅助滑槽(102)内壁形成滑动配合。
CN202321430112.1U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Active CN220390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0112.1U CN220390396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0112.1U CN220390396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0396U true CN220390396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0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0112.1U Active CN220390396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0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96221A (en) Methods for the vulcanizing of preformed tires
US427489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ulcanizing tires
EP0368546A1 (en) Bladderless tyre moulding apparatus
JPS5915811B2 (ja) タイヤカリユウプレスチユウシンキコウ
US2812544A (en) Press for shaping and vulcanizing pneumatic tries
US4082490A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a tire molding bladder
CN113021971B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胎生产的装置
US3585686A (en) Apparatus for renewing the circular shape of vehicle tires
US2963737A (en) Machine for tire manufacture
US3260782A (en) Press for shaping and curing pneumatic tires
US3729358A (en) Apparatus for retreading tires
US2959815A (en) Tire curing press
CN220390396U (zh) 一种无胶囊硫化翻新轮胎设备
US3171162A (en) Press for shaping and curing pneumatic tires
JP5270241B2 (ja) タイヤ加硫機の中心機構、およびタイヤ加硫機のモールド操作方法
US4606714A (en) Tire press mechanism
US4035117A (en) Charging means for a vulcanizing press
KR0149977B1 (ko) 블래더리스타이어가류기에의 생타이어장착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5058646B (zh) 一种轮胎无胶囊硫化机
CN114603754B (zh) 一种轮胎硫化装置及其硫化工艺
US2812545A (en) Press for shaping and vulcanizing pneumatic tires
US4444715A (en) Method of making tires
CN115246184A (zh) 一种空心轮胎硫化机中心硫化室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53718B (zh) 轮胎硫化机
US2871514A (en) Equipment used to vulcanize or recap vehicle ti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