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9535U -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9535U
CN220379535U CN202321680530.6U CN202321680530U CN220379535U CN 220379535 U CN220379535 U CN 220379535U CN 202321680530 U CN202321680530 U CN 202321680530U CN 220379535 U CN220379535 U CN 220379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ove
light
lower lens
convex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05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飞
范世钧
黄付果
张益娜
杨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05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9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9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9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其中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包括:上透镜,其底侧设置有上折射结构;下透镜,其顶侧设置有下折射结构,下透镜可拆卸地连接于上透镜的底侧,上透镜与下透镜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定位槽与定位块,定位槽环绕下透镜的中心线设置有多个,定位块配合连接于任一个定位槽内,定位槽与定位块中的一个位于上透镜上、另一个位于下透镜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定位块配合连接至不同的定位槽,利用两个透镜的上折射结构与下折射结构组合形成出不同的光效,从而得到更丰富的出光效果,并且可准确把握调节角度,有利于快速调整出所需要的光效。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背景技术
灯泡内安装有透光板与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板后向外发出以实现照明功能。传统的透光板结构较为单一,在使用时所向外发出的光效亦较为单一,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时的灯泡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对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可改变灯效的灯泡,使用时,可转动透光板以改变从反光筒向外折射的出光,从而得到变化的灯效,但此方式灯效变化较少,并且难以准确地把握透光板转动的角度,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包括:上透镜,其底侧设置有上折射结构;下透镜,其顶侧设置有下折射结构,所述下透镜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上透镜的底侧,所述上透镜与所述下透镜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定位槽与定位块,所述定位槽环绕所述下透镜的中心线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块配合连接于任一个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块中的一个位于所述上透镜上、另一个位于所述下透镜上。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外设的光源可通过上透镜与下透镜向外出光,例如,外设的光源位于下透镜下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下透镜的下折射结构,然后再经过上透镜的上折射结构后向外出光,使用前,可转动上透镜,通过改变上透镜底侧上折射结构与下透镜顶侧下折射结构的位置关系,从而改变出光灯效,调节完成后,将上透镜与下透镜相互配合连接,并使得定位块配合连接至与其正对的定位槽内,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的相互配合,可限制上透镜与下透镜之间的相对转动,以保持稳定的出光灯效,如此通过改变定位块配合连接至不同的定位槽,利用两个透镜的上折射结构与下折射结构组合形成出不同的光效,从而得到更丰富的出光效果,并且可准确把握调节角度,有利于快速调整出所需要的光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透镜的底侧连接有卡扣,所述下透镜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环绕所述下透镜的中心线延伸,所述卡扣配合连接于所述卡槽内。卡扣与卡槽相互配合后,可限制上透镜与下透镜之间沿上下方向的相互脱离,由于卡槽环绕下透镜的中心线延伸,当定位块需要配合连接于不同位置的定位槽时,卡扣可移动至卡槽的不同位置上,两者亦可实现相互配合,从而使得上透镜与下透镜相互连接,当需要将上透镜与下透镜相互分离时,只需要将卡扣从卡槽中脱离出即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上透镜的底侧,所述下透镜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定位块连接于所述下透镜并位于所述通孔内。定位槽设置于上透镜上,对应地,定位块则位于下透镜上,此时在下透镜上设置有通孔以露出定位块,使得定位块两侧留有空间,从而使得定位块更紧密地配合连接于定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透镜底面中部的下凸面,所述下凸面的中心向下拱起,所述下透镜的顶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下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面的上凸面,所述上凸面的中心向上拱起,所述下凸面与所述上凸面为蜂窝状结构。当外设的光源从下透镜下方向上发出时,经过上凸面蜂窝状结构对光线的发散,可将光线向四周散射,由于下透镜的顶侧设置有凹槽,降低了上凸面的高度,从而增加上凸面与下凸面之间的距离,可增大上凸面发射出的光线投射于上透镜上的面积,当光线经过上透镜再照射至上透镜的下凸面时,下凸面的蜂窝状结构可进一步对光线进行发散,如此上透镜与下透镜发生相对转动时,经过下凸面后的光线再经过上凸面后的出光效果亦会发生改变,从而对光效进行调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透镜底面的上珠点和/或上凹坑,所述上珠点和/或所述上凹坑环绕所述下凸面设置有多个,所述下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透镜顶面的下珠点和/或下凹坑,所述下珠点和/或所述下凹坑环绕所述上凸面设置有多个。在上透镜底面还设置有上珠点或者上凹坑,又或者是同时设置有上珠点与上凹坑,上珠点为上透镜底面的凸起结构,上凹坑为上透镜底面的下凹结构,两者均用于改变光线的折射方向,同样的,在下透镜底面还设置有下珠点或者下凹坑,又或者是同时设置有下珠点与下凹坑,下珠点为下透镜顶面的凸起结构,而下凹坑为上透镜顶面的下凹结构,两者用于改变光线的折射方向,在使用时,上透镜与下透镜之间相对转动,可改变上珠点、上凹坑、下珠点与下凹坑的位置关系,从而进一步改变出光的折射方向,如此可实现更丰富的出光效果调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透镜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环绕所述下透镜的中心线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条可用于卡接于外设的结构上,从而方便地将下透镜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透镜顶侧靠近所述上透镜的边缘位置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沿所述上透镜的径向延伸。沟槽在上透镜的顶面形成凹凸结构,在转动上透镜时可着力于沟槽上,使用更加方便,减少打滑的现象,另外,沟槽位于上透镜的边缘位置,可降低对出光效果的影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透镜的顶面设置有环形凸条,所述上透镜的底面相抵于所述环形凸条上。环形凸条将上透镜与下透镜用于对光折射的结构部分相互分隔,亦即使得上透镜与下透镜之间形成透光间隙,当外设的光源从下透镜下方向上照射至上透镜时,透光间隙可增加光线折射后的路径,从而增大照射至上透镜时的偏移距离,如此当上透镜与下透镜之间相互转动时,可进一步丰富对出光效果的调节。
一种灯泡,包括外壳、反光筒与上述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所述反光筒连接于所述外壳的顶侧,所述反光筒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下透镜的外侧卡接于所述环形槽内。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外壳可装入外设的电源等电器元件,反光筒内则可装入外设的光源,下透镜通过其外侧卡接于环形槽内,从而将下透镜固定于反光筒内,使用时,光源从反光筒内向上出光,经过反光筒对光线的汇聚,使得光源的光线投射至下透镜,经过下透镜对光线的一次折射后,再向上经过上透镜的二次折射,然后向外发出,还可对上透镜与下透镜之间进行转动调节,从而改变出光效果,如此使得灯泡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透镜的顶侧向上凸出于所述反光筒,所述上透镜的外侧与所述反光筒的内侧之间具有留空间隙。当需要将上透镜从下透镜上拆出时,可将工具插入至留空间隙处对上透镜施力,从而将两者相互拆卸分离,如此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组装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第一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第二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灯泡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上透镜、110-卡扣、120-下凸面、130-上珠点、140-上凹坑、150-沟槽、200-下透镜、210-卡槽、220-通孔、230-凹槽、231-上凸面、240-下珠点、250-下凹坑、260-限位条、270-环形凸条、310-定位槽、320-定位块、400-外壳、500-反光筒、510-留空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与图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包括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其中,上透镜100的底侧设置有上折射结构,下透镜200的顶侧设置有下折射结构,所述下透镜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上透镜100的底侧,所述上透镜100与所述下透镜200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定位槽310与定位块320,所述定位槽310环绕所述下透镜200的中心线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块320配合连接于任一个所述定位槽310内,所述定位槽310与所述定位块320中的一个位于所述上透镜100上、另一个位于所述下透镜200上,例如,在上透镜100的底侧连接有定位块320,而在下透镜200的顶侧设置有多个定位槽310,当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相互连接时,上透镜100的定位块320可连接于下透镜200的任一个定位槽310内,反之,定位块320设置于下透镜200上,而定位槽310则设置于上透镜100上,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定位块320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当定位块320为一个时,只需要将一个定位块320配合连接于一个定位槽310内即可,而当定位块320为多个时,多个定位块320则一对一地配合于多个定位槽310内,使得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紧密。
由上述可知,外设的光源可通过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向外出光,例如,外设的光源位于下透镜200下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下透镜200的下折射结构,然后再经过上透镜100的上折射结构后向外出光,使用前,可转动上透镜100,通过改变上透镜100底侧上折射结构与下透镜200顶侧下折射结构的位置关系,从而改变出光灯效,调节完成后,将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相互配合连接,并使得定位块320配合连接至与其正对的定位槽310内,通过定位块320与定位槽310的相互配合,可限制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之间的相对转动,以保持稳定的出光灯效,如此通过改变定位块320配合连接至不同的定位槽310,利用两个透镜的上折射结构与下折射结构组合形成出不同的光效,从而得到更丰富的出光效果,并且可准确把握调节角度,有利于快速调整出所需要的光效。
上透镜100在转动所需要角度后,随即需要将上透镜100连接至下透镜200上,因此,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的可拆卸连接结构,需要保证上透镜100无论转动多大角度后亦可连接于下透镜200上,此可拆卸连接结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螺丝与带有螺纹的槽孔相互连接的结构,在下透镜200上设置带有螺纹的槽孔,槽孔环绕所述下透镜200的中心线延伸,螺丝穿过上透镜100后连接于槽孔上,而为了提高相互连接结构的便捷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透镜100的底侧连接有卡扣110,所述下透镜200设置有卡槽210,所述卡槽210环绕所述下透镜200的中心线延伸,所述卡扣110配合连接于所述卡槽210内。卡扣110与卡槽210相互配合后,可限制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之间沿上下方向的相互脱离,由于卡槽210环绕下透镜200的中心线延伸,当定位块320需要配合连接于不同位置的定位槽310时,卡扣110可移动至卡槽210的不同位置上,两者亦可实现相互配合,从而使得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相互连接,当需要将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相互分离时,只需要将卡扣110从卡槽210中脱离出即可。在实际应用中,上透镜100的底侧可环绕上透镜100的中心线均匀布置有多个卡扣110,如两个、三个或四个,对应地,在下透镜200上亦设置有与卡扣110数量相等的卡槽210,并且卡扣110与卡槽210一对一地相互对应。
对于定位块320与定位槽310的进一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310位于所述上透镜100的底侧,所述下透镜200上设置有通孔220,所述定位块320连接于所述下透镜200并位于所述通孔220内。定位槽310设置于上透镜100上,对应地,定位块320则位于下透镜200上,此时在下透镜200上设置有通孔220以露出定位块320,使得定位块320两侧留有空间,从而使得定位块320更紧密地配合连接于定位槽310。
上折射结构包括在上透镜100底面用于对光进行折射的结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透镜100底面中部的下凸面120,所述下凸面120的中心向下拱起,所述下透镜200的顶侧设置有凹槽230,所述下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230底面的上凸面231,所述上凸面231的中心向上拱起,所述下凸面120与所述上凸面231为蜂窝状结构。当外设的光源从下透镜200下方向上发出时,经过上凸面231蜂窝状结构对光线的发散,可将光线向四周散射,由于下透镜200的顶侧设置有凹槽230,降低了上凸面231的高度,从而增加上凸面231与下凸面120之间的距离,可增大上凸面231发射出的光线投射于上透镜100上的面积,当光线经过上透镜100再照射至上透镜100的下凸面120时,下凸面120的蜂窝状结构可进一步对光线进行发散,如此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发生相对转动时,经过下凸面120后的光线再经过上凸面231后的出光效果亦会发生改变,从而对光效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上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透镜100底面的上珠点130和/或上凹坑140,所述上珠点130和/或所述上凹坑140环绕所述下凸面120设置有多个,所述下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透镜200顶面的下珠点240和/或下凹坑250,所述下珠点240和/或所述下凹坑250环绕所述上凸面231设置有多个。在上透镜100底面还设置有上珠点130或者上凹坑140,又或者是同时设置有上珠点130与上凹坑140,上珠点130为上透镜100底面的凸起结构,上凹坑140为上透镜100底面的下凹结构,两者均用于改变光线的折射方向,同样的,在下透镜200底面还设置有下珠点240或者下凹坑250,又或者是同时设置有下珠点240与下凹坑250,下珠点240为下透镜200顶面的凸起结构,而下凹坑250为上透镜100顶面的下凹结构,两者用于改变光线的折射方向,在使用时,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之间相对转动,可改变上珠点130、上凹坑140、下珠点240与下凹坑250的位置关系,从而进一步改变出光的折射方向,如此可实现更丰富的出光效果调节。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上珠点130、上凹坑140、下珠点240与下凹坑250的选择搭配以及数量、位置搭配,可得到不同的出光效果,如此极大地丰富了对出光效果的调节多样性与灵活性,例如,上珠点130与上凹坑140环绕下凸面120向外发散设置有多个,所有的上珠点130与所有的上凹坑140均匀交错地排布,下珠点240与下凹坑250环绕上凸面231向外发散设置有多个,所有的下珠点240与所有的下凹坑250均匀交错地排布。
为了方便将下透镜200方便地安装于外设的结构件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透镜200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条260,所述限位条260环绕所述下透镜200的中心线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条260可用于卡接于外设的结构上,如反光筒500,反光筒5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槽结构,将限位条260卡和至槽结构处,从而方便地将下透镜200定位。
由于上透镜100的顶面较为平整,如直接转动上透镜100则难以着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透镜100顶侧靠近所述上透镜100的边缘位置设置有沟槽150,所述沟槽150沿所述上透镜100的径向延伸。沟槽150在上透镜100的顶面形成凹凸结构,在转动上透镜100时可着力于沟槽150上,使用更加方便,减少打滑的现象,另外,沟槽150位于上透镜100的边缘位置,可降低对出光效果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沟槽150可环绕上透镜100的中心排列有多个,可更方便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透镜200的顶面设置有环形凸条270,环形凸条270为环绕上透镜100中心线延伸的凸起结构,可设置于定位槽310的外侧位置,以减少对出光影响,所述上透镜100的底面相抵于所述环形凸条270上。环形凸条270将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用于对光折射的结构部分相互分隔,亦即使得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之间形成透光间隙,当外设的光源从下透镜200下方向上照射至上透镜100时,透光间隙可增加光线折射后的路径,从而增大照射至上透镜100时的偏移距离,如此当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之间相互转动时,可进一步丰富对出光效果的调节。
一种灯泡,如图4所示,包括外壳400、反光筒500与上述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所述反光筒500连接于所述外壳400的顶侧,所述反光筒500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为设置于反光筒500内侧壁的槽结构,并环绕反光筒500的中心线延伸,所述下透镜200的外侧卡接于所述环形槽内,当下透镜200的外侧具有限位条260时,可直接将限位条260卡入至环形槽内即可。
在此灯泡中,外壳400可装入外设的电源等电器元件,反光筒500内则可装入外设的光源,下透镜200通过其外侧卡接于环形槽内,从而将下透镜200固定于反光筒500内,使用时,光源从反光筒500内向上出光,经过反光筒500对光线的汇聚,使得光源的光线投射至下透镜200,经过下透镜200对光线的一次折射后,再向上经过上透镜100的二次折射,然后向外发出,还可对上透镜100与下透镜200之间进行转动调节,从而改变出光效果,如此使得灯泡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外设内围设有开口向上的腔体,外设的电器元件可直接装入该腔体内,而反光筒500的底端则形成一个朝下设置的洞口,反光筒500的顶部则围设形成一个朝上设置的反光腔,外设的光源,如灯板安装于该反光腔内,外壳400的顶端可直接插入该洞口内,可实现外壳400与反光筒500的快速连接定位,然后利用螺丝可穿过灯板后连接于外壳400的顶端,实现将两者的进一步紧固连接,外壳400的底端可设置接线口,以方便对内外的接线通电,为了提高对反光筒500的散热,在反光筒500的外侧还可套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罩,散热罩外侧设置有散热筋,以便于进一步加快对反光筒500内的散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上透镜100连接于下透镜200后,上透镜100的顶面可直接齐平于反光筒500的顶端,又或者是凹入反光筒500内,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透镜100的顶侧向上凸出于所述反光筒500,所述上透镜100的外侧与所述反光筒500的内侧之间具有留空间隙510。当需要将上透镜100从下透镜200上拆出时,可将工具插入至留空间隙510处对上透镜100施力,从而将两者相互拆卸分离,如此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透镜(100),其底侧设置有上折射结构;
下透镜(200),其顶侧设置有下折射结构,所述下透镜(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上透镜(100)的底侧,所述上透镜(100)与所述下透镜(200)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定位槽(310)与定位块(320),所述定位槽(310)环绕所述下透镜(200)的中心线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块(320)配合连接于任一个所述定位槽(310)内,所述定位槽(310)与所述定位块(320)中的一个位于所述上透镜(100)上、另一个位于所述下透镜(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镜(100)的底侧连接有卡扣(110),所述下透镜(200)设置有卡槽(210),所述卡槽(210)环绕所述下透镜(200)的中心线延伸,所述卡扣(110)配合连接于所述卡槽(2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10)位于所述上透镜(100)的底侧,所述下透镜(200)上设置有通孔(220),所述定位块(320)连接于所述下透镜(200)并位于所述通孔(2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透镜(100)底面中部的下凸面(120),所述下凸面(120)的中心向下拱起,所述下透镜(200)的顶侧设置有凹槽(230),所述下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230)底面的上凸面(231),所述上凸面(231)的中心向上拱起,所述下凸面(120)与所述上凸面(231)为蜂窝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透镜(100)底面的上珠点(130)和/或上凹坑(140),所述上珠点(130)和/或所述上凹坑(140)环绕所述下凸面(120)设置有多个,所述下折射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透镜(200)顶面的下珠点(240)和/或下凹坑(250),所述下珠点(240)和/或所述下凹坑(250)环绕所述上凸面(231)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透镜(200)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条(260),所述限位条(260)环绕所述下透镜(200)的中心线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镜(100)顶侧靠近所述上透镜(100)的边缘位置设置有沟槽(150),所述沟槽(150)沿所述上透镜(100)的径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透镜(200)的顶面设置有环形凸条(270),所述上透镜(100)的底面相抵于所述环形凸条(270)上。
9.一种灯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00)、反光筒(500)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所述反光筒(500)连接于所述外壳(400)的顶侧,所述反光筒(500)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下透镜(200)的外侧卡接于所述环形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镜(100)的顶侧向上凸出于所述反光筒(500),所述上透镜(100)的外侧与所述反光筒(500)的内侧之间具有留空间隙(510)。
CN202321680530.6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Active CN220379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0530.6U CN220379535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0530.6U CN220379535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9535U true CN220379535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0530.6U Active CN220379535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9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5187B (zh) Led反射灯
TWI512237B (zh) 照明裝置
US6803607B1 (en) Surface mountable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8303141B2 (e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lens with integrated lamp cover
US20050111220A1 (en) Composite reflecting surface for linear LED array
JPH05198201A (ja) 屋外照明器具
CN102305363A (zh) 大角度全向照明led灯
CN201368347Y (zh) Led反射灯
US20130077320A1 (en) Optical lens and illumina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0253526A1 (zh) 透镜和灯具
CN102287727A (zh) Led筒灯及其灯体
CN220379535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透光组件及灯泡
CN208332012U (zh) 一种吸顶灯
CN113790403B (zh) 一种模拟自然光照的灯具
CN205026513U (zh) 一种led射灯
CN210891175U (zh) 射灯
CN212056775U (zh) 一种多功能led灯
CN210424721U (zh) 一种光学罩及其应用的筒灯
CN209991427U (zh) 射灯
CN208519550U (zh) 凸透镜光源灯头
CN105841096A (zh) 配光透镜
CN212081033U (zh) 一种防眩灯具
CN219606847U (zh) 一种led灯具
CN212840802U (zh) 一种照明装置的调光透镜组
CN211738681U (zh) 一种可变焦的par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