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9187U - 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9187U
CN220379187U CN202322040411.0U CN202322040411U CN220379187U CN 220379187 U CN220379187 U CN 220379187U CN 202322040411 U CN202322040411 U CN 202322040411U CN 220379187 U CN220379187 U CN 220379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water inlet
wall
clamping blocks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04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立东
杜恒
王磊
胡建新
贺杰
霍继霞
牛井恒
支立佳
王日光
刘严
曹佳威
高靖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n Inner Mongoli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n Inner Mongoli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n Inner Mongoli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jin Inner Mongoli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04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9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9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9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筒,便于对进水管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所述排气筒的外壁靠近底部位置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排气筒的顶部靠近中部位置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块,用于将排气筒进行位置的定位固定,所述排气筒的外壁靠近顶部位置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帽,用于对内部的溢水进行高度的限位,多个所述第一卡块在排气筒的外壁上呈环绕式均匀的排列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管状排气管,从而使其能够卡紧在进水管内部,从而使得迅速进水时产生的气体能够排出,避免在大量的空气涌出时带动水流溢出,为周围环境降低了溢水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水管道排气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中小型净水厂(净水车间)中经常会使用到管道,在进水的过程中,管道水流无外部压力传输,只靠高差产生的压差作为水动力进行排水处理,而在水的流通中会携带空气进入到管道的内部,从而会在进水口出现溢水的情况。
在传统的管道进水口处进行进水时,水位迅速上升不采取的措施的情况下出现溢流情况,并且进水口由于大量空气涌出,溅起水花高达1m之多,存在溢水溢流风险,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通过设置管状排气管,从而使其能够卡紧在进水管内部,从而使得迅速进水时产生的气体能够排出,避免在大量的空气涌出时带动水流溢出,为周围环境降低了溢水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筒,便于对进水管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所述排气筒的外壁靠近底部位置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块,所述排气筒的顶部靠近中部位置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块,用于将排气筒进行位置的定位固定,所述排气筒的外壁靠近顶部位置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帽,用于对内部的溢水进行高度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卡块在排气筒的外壁上呈环绕式均匀的排列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排气筒的底部位置进行定位固定,从而使得整个排气筒能够稳定的使用,防止空气携带流水的作用下将整个排气筒顶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卡块的端面均呈斜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卡块通过斜面与进水管道的内壁进行挤压抵紧,从而对排气筒的底部位置进行抵紧固定,提高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卡块在排气筒的外壁上呈环绕式均匀的排列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整个排气筒的顶部进行位置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卡块的端面均呈斜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利用斜面使得第二卡块与进水管道的内壁进行紧密贴合抵紧,提高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排气孔的顶部贴合挡水帽的底部,且呈环绕时均匀排列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利用高度差的作用下,使得进入到内部的空气能够逆流排出,从而便于周围流水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帽呈中空设置,且与排气筒的内部呈连通设置,同时挡水帽的横截面大于排气筒的横截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排气筒内部被空气抬升的流水进行挡住,削弱流水的溢出高度,使其能够从周围的排气孔进行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通过设置管状排气管,从而使其能够卡紧在进水管内部,从而使得迅速进水时产生的气体能够排出,避免在大量的空气涌出时带动水流溢出,为周围环境降低了溢水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的第一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的第二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的第三结构图。
图中:1、排气筒;2、第一卡块;3、第二卡块;4、排气孔;5、挡水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图3,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筒1,便于对进水管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排气筒1的外壁靠近底部位置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块2,多个第一卡块2在排气筒1的外壁上呈环绕式均匀的排列设置,便于对排气筒1的底部位置进行定位固定,从而使得整个排气筒1能够稳定的使用,防止空气携带流水的作用下将整个排气筒1顶出,多个第一卡块2的端面均呈斜面设置,使得第一卡块2通过斜面与进水管道的内壁进行挤压抵紧,从而对排气筒1的底部位置进行抵紧固定,提高在使用中的稳定性,排气筒1的顶部靠近中部位置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块3,用于将排气筒1进行位置的定位固定,多个第二卡块3在排气筒1的外壁上呈环绕式均匀的排列设置,便于对整个排气筒1的顶部进行位置的安装固定,多个第二卡块3的端面均呈斜面设置,便于利用斜面使得第二卡块3与进水管道的内壁进行紧密贴合抵紧,提高在使用中的稳定性,排气筒1的外壁靠近顶部位置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排气孔4,多个排气孔4的顶部贴合挡水帽5的底部,且呈环绕时均匀排列设置,便于在利用高度差的作用下,使得进入到内部的空气能够逆流排出,从而便于周围流水的流通,排气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帽5,用于对内部的溢水进行高度的限位,挡水帽5呈中空设置,且与排气筒1的内部呈连通设置,同时挡水帽5的横截面大于排气筒1的横截面,便于排气筒1内部被空气抬升的流水进行挡住,削弱流水的溢出高度,使其能够从周围的排气孔4进行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整个排气筒1通过第一卡块2和第二卡块3抵紧在进水管道的内壁,使其能够稳定的定位固定,接着周围的水不断的进入到进水管内部,利用水流的高度差进行进水操作,同时将携带的空气从排气筒1的内部进行流出,同时在挡水帽5的作用下能够对溢出的水进行挡住,并且携带内部的空气从周围多个排气孔4进行快速的排出,从而起到排气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1)的外壁靠近底部位置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块(2),所述排气筒(1)的顶部靠近中部位置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卡块(3),所述排气筒(1)的外壁靠近顶部位置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排气孔(4),所述排气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卡块(2)在排气筒(1)的外壁上呈环绕式均匀的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卡块(2)的端面均呈斜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卡块(3)在排气筒(1)的外壁上呈环绕式均匀的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卡块(3)的端面均呈斜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气孔(4)的顶部贴合挡水帽(5)的底部,且呈环绕时均匀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帽(5)呈中空设置,且与排气筒(1)的内部呈连通设置,同时挡水帽(5)的横截面大于排气筒(1)的横截面。
CN202322040411.0U 2023-08-01 2023-08-01 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Active CN220379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411.0U CN220379187U (zh) 2023-08-01 2023-08-01 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411.0U CN220379187U (zh) 2023-08-01 2023-08-01 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9187U true CN220379187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0411.0U Active CN220379187U (zh) 2023-08-01 2023-08-01 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9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4742B2 (en) Device for liquid degassing
CN220379187U (zh) 便携式管道进水口内置排气装置
CN212451468U (zh) 一种气气引射器
CN201497619U (zh) 铸造炉管自动气密检验装置
CN209093083U (zh) 一种降膜反应器
CN114486701B (zh) 一种损伤岩样长期浸蚀试验方法
CN205449551U (zh) 一种消除液体取样管道中气阻的装置
CN111947955B (zh) 一种内底液流试验装置
CN209602184U (zh) 一种用于草甘膦废水处理系统的具有喷射混合器的氧化塔
CN109045974B (zh) 一种降膜反应器
CN209618930U (zh) 多通道气水混合浮选机
CN208517041U (zh) 新型旋流式曝气器
CN101746878A (zh) 一种可调节的射流曝气装置
CN216395931U (zh) 一种新型射流器
CN203862642U (zh) 一种排泥器
CN216997768U (zh) 油水分离设备
CN210885476U (zh) 新型臭氧接触槽
CN219242939U (zh) 一种基于喷射虹吸结构的三通管
CN221062749U (zh) 高效喷射器
CN215783476U (zh) 组合型冷凝管
CN209668884U (zh) 射流融气装置
CN216630233U (zh) 一种新型烟气反应塔烟道
CN212351821U (zh) 一种压力容器管道安装用对接设备
CN214210086U (zh) 气液混合装置
CN210775403U (zh) 气体采样手持器和泄漏点气体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