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8939U - 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8939U
CN220378939U CN202321682985.1U CN202321682985U CN220378939U CN 220378939 U CN220378939 U CN 220378939U CN 202321682985 U CN202321682985 U CN 202321682985U CN 220378939 U CN220378939 U CN 220378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nnel
purifier
switching structure
water pur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29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刘建保
赖秀保
陈天
胡进华
任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29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8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8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8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水路切换结构包括主体部、封堵件和阀芯。主体部内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净水机的导水座或外部水桶,第二通道连接净水机的出水口,第三通道的进水端连接导水座,出水端连接第一通道。封堵件用于选择性地封堵第一通道的入口,阀芯的一端能插入第一通道内并封堵第三通道,阀芯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水桶连接。由于储水桶切换过程无需将水箱从净水机上取下,因此不会破坏净水机的整体美观度,且省去了额外放置水箱的步骤。即,水路切换结构的设置能在不移动水箱的前提下实现净水机自由切换水箱或储水桶供水,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净水机(也叫净水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
现有的台式净水机通常包括底座、水箱、直流水泵、加热体、水汽分离盒等,底座上设置有导水座,水箱坐落于导水座上,直流泵启动后能使水箱内的水经由导水座通入加热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经水汽分离盒分离后由出水口流出供用户使用。
上述台式净水机若想要利用桶装水供水,则必须将水箱取下,再将桶装水通过软管与导水座连接。而由于水箱取下导致台式净水机的整体外观比较突兀,影响美观性,且水箱取下后还需要额外找地方存放,占用空间,用户使用体验感不佳。
因此,亟需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能够在不取下净水机自身水箱的前提下实现净水机与外部桶装水的连接,不影响净水机的整体美观度,用户使用体验感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内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净水机的水箱或外部水桶,所述第一通道的下游具有连接所述净水机的出水口的第二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净水机的导水座,所述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导水座的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内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净水机的导水座,所述第三通道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均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连通处的上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用于选择性地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水端,以使水流从所述导水座沿所述第三通道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阀芯,所述阀芯的一端能插入所述第一通道内并封堵所述第三通道,所述阀芯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水桶连接,以使水流直接沿所述第二通道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的外壁上环设有密封件,所述阀芯插入所述第一通道后,所述密封件能封堵所述第三通道的出水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上的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腔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腔为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管体的内腔为所述第三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切换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主体部上于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紧固件能够贯穿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净水机的底座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水箱、导水座以及如上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所述水箱的出水端与所述导水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当净水机使用自身水箱的水加热制水时,将第一通道的进水端与净水机的导水座连通,此时水箱内的水依次经由导水座、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流通至净水机的加热体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可由净水机的出水口排出。当水箱缺水用户想要净水机使用外部水桶的水加热制水时,将第一通道的进水端与外部水桶连接。此时外部水桶内的水依次经由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入净水机的加热体进行加热。由于外部水桶供水时,导水座与第一通道断开,因此能够避免净水机的直流水泵将空气从导水座吸入,防止加热体在加热沸腾水时产生喷气现象,提高净水机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由于外部水桶切换过程无需将水箱从净水机上取下,因此不会破坏净水机的整体美观度,且省去了额外放置水箱的步骤。即,水路切换结构的设置能够在不移动水箱的前提下实现净水机自由切换水箱或外部水桶供水,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第二结构示意图(隐藏水箱);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第一局部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第二局部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第一局部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净水机的第二局部视图。
图中:
1-主体部;2-封堵件;3-阀芯;4-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6-第三管路;
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第三通道;14-第一管体;15-第二管体;16-第三管体;17-安装板;171-安装孔;
21-操作部;22-堵头;23-转动结构;
211-操作孔;231-转轴;232-第一止挡部;
31-第一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33-第二止挡部;
100-水箱;200-导水座;300-底座;400-进水单向阀;500-加热体;600-接
水盘;700-出水口;
101-提手;201-接头;30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可以应用于净水机,以实现净水机水箱100供水和外部水桶供水的自由切换。该水路切换结构包括主体部1。
其中,参阅图3、图4和图5,主体部1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1,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净水机的水箱100或外部水桶,第一通道11的下游具有连接净水机的出水口的第二通道12。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净水机的导水座200,水箱100的出水端连接导水座200的进水口。即,水箱100的出水端通常插装对接于导水座200的进水口位置,以使水箱100内的水能经由导水座200进入第一通道11,进而经由第二通道12流出至净水机的出水口,以供用户取用。导水座200的设置方便用户更换水箱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路切换结构,当净水机使用自身水箱100的水加热制水时,将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与净水机的导水座200连通,此时水箱100内的水依次经由导水座200、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流通至净水机的加热体500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可由净水机的出水口排出。当水箱100缺水用户想要净水机使用外部水桶的水加热制水时,将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与外部水桶连接。此时外部水桶内的水依次经由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通入净水机的加热体500进行加热。
由于外部水桶供水时,导水座200与第一通道11断开,因此能够避免净水机的直流水泵将空气从导水座200吸入,防止加热体500在加热沸腾水时产生喷气现象,提高净水机的使用安全性。
此外,由于外部水桶切换过程无需将水箱100从净水机上取下,因此不会破坏净水机的整体美观度,且省去了额外放置水箱100的步骤。即,水路切换结构的设置能够在不移动水箱100的前提下实现净水机自由切换水箱100或外部水桶供水,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可选地,参阅图4和图5,主体部1内具有第三通道13,第三通道13的进水端连接导水座200,第三通道13的出水端连接第一通道11。当净水机使用自身水箱100的水加热制水时,第三通道13与第一通道11连通,水箱100内的水依次经由导水座200、第三通道13、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流通至净水机的加热体500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由净水机的出水口排出供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通道12和第三通道13均与第一通道11连通,且第三通道13与第一通道11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通道12与第一通道11的连通处的上游。如此设置,当净水机使用外部水桶供水时,可从第一通道11的入口处将第三通道13与第一通道11断开,而第二通道12保持与第一通道11连通,保证净水机的使用安全性。若第三通道13未与第一通道11断开,则在净水机的直流水泵启动后,会从导水座200处吸入空气,导致加热体500加热沸腾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喷气现象,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可选地,参阅图4,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封堵件2,封堵件2用于选择性地封堵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以使水流从导水座200沿第三通道13流出。具体地,当净水机使用自身水箱100供水时,封堵件2封堵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即图4中第一通道11左端的入口),此时第二通道12和第三通道13均与第一通道11连通,水箱100内的水依次经由导水座200、第三通道13、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流通至净水机的加热体500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可由净水机的出水口排出。
可选地,参阅图4和图6,封堵件2包括操作部21以及设置于操作部21上的堵头22,堵头22能够密封插设于第一通道11内,操作部21能止挡于第一通道11的入口外沿。在使用净水机自身的水箱100供水时,将堵头22插装于第一通道11的入口,操作部21贴靠净水机的外壁,以封堵第一通道11,防止由第三通道13进入第一通道11的水漏出,保证净水机工作正常。操作部21的设置方便用户手持,插拔方便。本实施例中,堵头22和操作部21可由橡胶材料一体制作而成,在堵头22插入第一通道11时能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待堵头22插装到位后,其能恢复弹性变形,以实现与第一通道11内壁的密封接触,保证良好的止水效果。
进一步地,堵头22远离操作部21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方便堵头22顺利插入第一通道11。如图6所示,操作部21上开设有操作孔211,拔出堵头22时,用户可将手指抠入操作孔211施力拔出堵头22,操作更方便省力。
可选地,参阅图4,所操作部21上设置有转动结构23,操作部21通过转动结构23转动连接于净水机的底座300的壳体上。在堵头22拔出第一通道11后,可通过转动操作部21使堵头22和操作部21避开第一通道11的入口,方便连接外部水桶。当需要堵头22封堵第一通道11时,再将操作部21转动至堵头22与第一通道11相对即可插装堵头22。将操作部21转动连接于底座300的壳体上,能防止拔掉堵头22后封堵件2丢失,方便下次封堵第一通道11,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地,转动结构23包括转轴231和设置于转轴231上的第一止挡部232,转轴231与操作部21连接,底座300的壳体上设置有连接孔301(如图7所示),转轴231穿设于连接孔301内,第一止挡部232位于转轴231伸入壳体内的一端。转轴231能与连接孔301转动配合,以实现操作部21与底座300壳体的转动连接,第一止挡部232的设置能防止转轴231脱离连接孔301,进而防止堵头22脱离底座300的壳体,避免堵头22丢失。
可选地,参阅图5,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阀芯3,阀芯3的一端能插入第一通道11内并封堵第三通道13,阀芯3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水桶连接,以使水流直接沿第二通道12流出。具体地,当净水机使用外部水桶供水时,将封堵件2从第一通道11处拆掉,并将阀芯3插入第一通道11内,以使阀芯3封堵第三通道13与第一通道11的连接处,同时阀芯3位于第一通道11外的一端与外部水桶连接,实现净水机自由切换水箱100或外部水桶供水。此时,第二通道12与第一通道11连通,而第三通道13与第一通道11不连通,外部水桶内的水依次经由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通入净水机的加热体500进行加热。
可选地,参阅图5,阀芯3的外壁上环设有密封件,阀芯3插入第一通道11后,密封件能封堵第三通道13的出水端。本实施例中,阀芯3插入第一通道11后,阀芯3的外壁即遮挡第三通道13,阀芯3的内腔与第一通道11连通,同时密封件封堵第三通道13的出水端,使得第三通道13与第一通道11完全密封隔开,从而防止外部水桶供水时导水座200处的空气进入第一通道11,保证净水机的工作安全性。
进一步地,密封件包括间隔环设在阀芯3外壁上的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均能与第一通道11的内壁密封接触,且阀芯3插入第一通道11后,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分别位于第三通道13出水口的左右两侧(参照图5中的方位),以使第三通道13的左右两侧均密封良好。
具体地,阀芯3的外壁上环设有两个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卡装于对应的密封凹槽内。示例性地,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均为橡胶密封圈,橡胶材料密封效果好,且耐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在阀芯3插入第一通道11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均能产生弹性变形,待阀芯3插装到位后,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圈32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抵紧于第一通道11的内壁,以此实现密封接触。
可选地,参阅图5,阀芯3位于第一通道11外的一端上环设有第二止挡部33,第二止挡部33能够止挡于第一通道11的入口外沿。第二止挡部33的设置能限制阀芯3的插入深度,保证阀芯3插入第一通道11后刚好封堵第三通道13,但又不会遮挡第二通道12,保证第二通道12与第一通道11始终连通,确保外部水桶中的水能顺利进入净水机的加热体500进行加热。
可选地,参阅图6和图7,主体部1包括第一管体14以及设置于第一管体14上的第二管体15和第三管体16,第一管体14的内腔为第一通道11,第二管体15的内腔为第二通道12,第三管体16的内腔为第三通道13。如图6所示,第二管体15和第三管体16平行且间隔设置于第一管体14上,以分别实现与净水机出水口和导水座200的连接。净水机的底座300的壳体上预留有穿孔,第一管体14穿设固定于穿孔内,以使第一通道11的入口朝向净水机外部。
进一步地,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紧固件,参阅图4和图7,主体部1上于第二管体15和第三管体16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7,紧固件能够贯穿安装板17并与净水机的底座300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实现水路切换结构与净水机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水路切换结构的更换,同时也可以选择性地在净水机上安装该水路切换结构,通用性好。此外,将安装板17设置于第二管体15和第三管体16之间,能够增加第二管体15、第三管体16与第一管体14的连接强度,增强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安装板17上开设有安装孔171,紧固件为螺栓,净水机的底座300上设置有螺纹孔,将螺栓穿过安装孔171并旋拧于螺纹孔内即可将主体部1固定于底座300上,安装拆卸方便。
可选地,参阅图3、图4和图5,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5和第三管路6。其中,第一管路4用于连接第二通道12和净水机的出水口,即,流经第二通道12的水均经由第一管路4输送至净水机的加热体500进行加热,第一管路4的设置实现了水路切换结构与加热体500的连通。进一步地,第一管路4上设置有进水单向阀400,进水单向阀400的设置使得第二通道12内的水只能由第一管路4通向加热体500,而加热体500处的水无法倒流至第一管路4。
如图4所示,导水座200上设置有接头201,第二管路5用于连接第三通道13和接头201。即,水箱100内的水依次经由导水座200、第二管路5、第三通道13、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第一管路4和进水单向阀400输送至净水机的加热体500进行加热,第二管路5的设置实现了导水座200与水路切换结构的连通。
如图5所示,第三管路6的一端与阀芯3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外部水桶连接。第三管路6的设置方便用户将外部水桶与净水机连接,实现外部水桶供水。示例性地,第三管路6为软管,有利于调节外部水桶的放置位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水箱100、导水座200、进水单向阀400以及如上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水箱100可拆卸地安装于底座300上,且水箱100的出水端与导水座200连接。水箱100上设置有提手101,方便拆下水箱100时通过提手101提起水箱100。进一步地,净水机上还设置有接水盘600,接水盘600位于净水机的出水口700的下方,用于承接溢流或洒落的水。
采用该水路切换结构的净水机,能够在不移动水箱100的前提下实现净水机自由切换水箱100或外部水桶供水,即使使用外部水桶供水也不会破坏净水机的整体美观度,且省去了额外放置水箱100的步骤,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此外,由于采用外部水桶供水时,第三通道13与第一通道11断开,因此能够避免净水机的直流水泵将空气从导水座200吸入,防止加热体500在加热沸腾水时产生喷气现象,提高了净水机的使用安全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内设置有第一通道(11),所述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净水机的水箱(100)或外部水桶,所述第一通道(11)的下游具有连接所述净水机的出水口的第二通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净水机的导水座(200),所述水箱(100)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导水座(200)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内具有第三通道(13),所述第三通道(1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导水座(200),所述第三通道(13)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通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12)和所述第三通道(13)均与所述第一通道(11)连通,且所述第三通道(13)与所述第一通道(11)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通道(12)与所述第一通道(11)的连通处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封堵件(2),所述封堵件(2)用于选择性地封堵所述第一通道(11)的进水端,以使水流从所述导水座(200)沿所述第三通道(13)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阀芯(3),所述阀芯(3)的一端能插入所述第一通道(11)内并封堵所述第三通道(13),所述阀芯(3)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水桶连接,以使水流直接沿所述第二通道(12)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环设有密封件,所述阀芯(3)插入所述第一通道(11)后,所述密封件能封堵所述第三通道(13)的出水端。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包括第一管体(14)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14)上的第二管体(15)和第三管体(16),所述第一管体(14)的内腔为所述第一通道(11),所述第二管体(15)的内腔为所述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三管体(16)的内腔为所述第三通道(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切换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主体部(1)上于所述第二管体(15)和所述第三管体(16)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7),所述紧固件能够贯穿所述安装板(17)并与所述净水机的底座(300)连接。
10.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00)、导水座(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路切换结构,所述水箱(100)的出水端与所述导水座(200)连接。
CN202321682985.1U 2023-06-29 2023-06-29 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Active CN220378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2985.1U CN220378939U (zh) 2023-06-29 2023-06-29 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2985.1U CN220378939U (zh) 2023-06-29 2023-06-29 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8939U true CN220378939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3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2985.1U Active CN220378939U (zh) 2023-06-29 2023-06-29 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8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78939U (zh) 水路切换结构及净水机
CN112754364B (zh) 清洁设备及其补水方法
CN209918112U (zh) 一种淋浴头
CN201099776Y (zh) 一种洗衣机进水增压装置
CN103850295A (zh) 淋浴用皂液分配器及给皂瓶
CN112806918B (zh) 连通装置
CN110353489B (zh) 一种带水盒组件的烹饪电器
CN218009472U (zh) 壁挂式软水洗浴设备
CN206159519U (zh) 控制阀及热水器
CN212076445U (zh) 一种带有滤芯密封结构的水路板
CN219126023U (zh) 一种茶吧机供水结构及茶吧机
CN214146980U (zh) 一种带流量调节结构的管路连接结构
CN220025572U (zh) 洗鼻器喷头
CN217815139U (zh) 拼装式外壳及组合式阀门
CN204784871U (zh) 一种流体控制多功能阀门
CN216975871U (zh) 分体式阀模块
CN217539773U (zh) 一种水龙头及净热一体装置
CN219606165U (zh) 一种台式龙头
CN206199517U (zh) 一种组装式淋浴花洒
CN221044903U (zh) 上下水系统及清洁基站
CN213102738U (zh) 一种淋浴水龙头分离装置
CN220275403U (zh) 用于饮水设备的水路板及饮水设备
CN220090651U (zh) 一种城镇供水工程管道
CN216166904U (zh) 水路转换装置及饮水机
CN220318670U (zh) 一种缓释机构及缓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