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7229U - 一种海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7229U
CN220377229U CN202320913738.1U CN202320913738U CN220377229U CN 220377229 U CN220377229 U CN 220377229U CN 202320913738 U CN202320913738 U CN 202320913738U CN 220377229 U CN220377229 U CN 220377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ire
filler
tires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137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金山
李嘉明
潘松
张颖
兰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137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7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7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7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行业的消能防冲结构,特别是一种海漫结构,其包括原土层(5),所述原土层往上依次设置粗砂层(4)、碎石层(3)、轮胎下层(2)、轮胎面层(1),所述轮胎下层(2)和轮胎面层分别由轮胎依次平铺形成,且各轮胎内充填第一填充物(7),相邻轮胎之间充填第二填充物(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及适应性强、排水效果好、施工方便且造价经济。

Description

一种海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行业的消能防冲结构,特别是一种海漫结构。
背景技术
堰坝、闸坝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是一种利用闸门挡水和泄水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多建于河道、渠系及水库、湖泊岸边。
上述低水头水工建筑物的闸下水流消能方式一般采用底流消能方式,特别是建于平原地区河道或河口时。底流消能的消能设施一般由消力池、海漫、防冲槽组成,水流经过消力池大幅度消能后,还保持着一定的余能,作为消能防冲设施,海漫的作用就是要消除水流的剩余能量,调整流速分布,均匀地扩散出池水流,使之与天然河道的水流状态接近,以免河床受冲刷,确保上游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通过对全国病险水闸的调查发现,3764座大中型水闸中有42.3%的水闸下游消能防冲设施严重破坏,冲刷破坏的原因之一便是海漫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照《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16)中要求:海漫应具有一定的柔性、透水性和表面粗糙性。传统海漫主要以浆砌块石或干砌石海漫为主,随着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满足尺寸的大块石材获取越来越困难,造价昂贵;普通混凝土结构型海漫的粗糙性较低,无法满足规范的要求;近些年来涌现的格宾石笼海漫由于外露的格网容易被破坏,导致网内较小的石块容易掉出网外,影响海漫长期发挥作用。
CN 215562436 U采用对混凝土海漫加糙的方式增加其粗糙性,但施工较复杂,造价仍较高;CN 216892210 U采用毛石混凝土作为海漫的材料,毛石替代了部分混凝土,但排水孔施工复杂,且因毛石混凝土70%仍然为混凝土,故而施工时毛石混凝土表面比较光滑,粗糙性不易满足规范要求。
综上,根据海漫设计特点提出一种新型海漫结构型式,进而为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水效果好、施工方便的海漫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漫结构,包括原土层,所述原土层往上依次设置粗砂层、碎石层、轮胎下层、轮胎面层,所述轮胎下层和轮胎面层分别由轮胎依次平铺形成,且各轮胎内充填第一填充物,相邻轮胎之间充填第二填充物。
优选地,所述轮胎为废旧汽车轮胎外胎。
优选地,相邻所述轮胎之间用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填充物为卵石或块石。
优选地,所述第二填充物为C15素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粗砂层的厚度为10cm。
优选地,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0cm。
优选地,所述卵石或块石的粒径为8cm~20cm。
优选地,所述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均低于轮胎面层的顶部3cm~5cm。
优选地,所述海漫结构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水平段、倾斜段,或全长度设置为向下游倾斜状,倾斜坡度为1:6~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海漫结构型式进行改进,将废旧轮胎整块应用到消能防冲设施中,变废为宝,可以减少废旧轮胎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且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2、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栓将各废旧轮胎连接成整体,轮胎内填充级配良好的卵石或块石,相邻轮胎之间的缝隙内填充C15素混凝土,增强了消能设施的自重和稳定性,同时柔性也好,能很好适应地基土层变形;
3、本实用新型海漫结构下部设置有粗砂层、碎石层,具有很好的排水效果,可有效降低海漫底部扬压力,进一步确保安全;
4、本实用新型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的顶面分别低于面层废旧轮胎顶面,可保证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不易被水流冲刷,并可充分利用废旧轮胎增加海漫结构的粗糙性,有助于消减水流能量;
5、本实用新型经久耐用,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海漫结构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层结构填筑、堆叠及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废旧轮胎填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废旧轮胎之间用螺栓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l-轮胎面层;2-轮胎下层;3-碎石层;4-粗砂层;5-原土层;6-螺栓;7-第一填充物;8-第二填充物;9-消力池;10-防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海漫结构一实施例包括轮胎面层1、轮胎下层2、碎石层3、粗砂层4、螺栓6、第一填充物7、第二填充物8,海漫结构上游为消力池9,下游为防冲槽10,粗砂层4坐落于原土层5上,粗砂层4往上依次为碎石层3、轮胎下层2、轮胎面层1,上、下、左、右相邻的轮胎之间用螺栓6连接成整体,所述轮胎下层2和轮胎面层1分别由轮胎依次平铺形成,且各轮胎内充填第一填充物7,相邻轮胎之间充填第二填充物8。
第一填充物7优选采用级配良好的卵石或块石,卵石或块石的粒径为8cm~20cm。
第二填充物8优选为C15素混凝土。
所述第一填充物7和第二填充物8均低于轮胎面层1的顶部3cm~5cm。
所述轮胎优选采用废旧汽车轮胎外胎。
所述粗砂层4的厚度为10cm。所述碎石层3的厚度为10cm。
所述海漫结构可先做水平段再接倾斜段,或全长度设置为向下游倾斜状,倾斜坡度为1:6~1:10。
本实用新型海漫结构的实施步骤如下:
1、基础开挖
上游消力池9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按粗砂层底部高程控制进行基础开挖,原土层5不得扰动。
2、粗砂层4填筑
粗砂层4厚10cm,将其均匀摊铺于原土层5上,并压实,要求压实后相对密度不小于0.65。
3、碎石层3填筑
碎石层3厚10cm,将其均匀摊铺于粗砂层3上,并压实,要求压实后相对密度不小于0.65。
4、废旧轮胎堆叠与连接
将下层废旧轮胎及面层废旧轮胎叠加,依次排列并铺设于碎石层3上,相邻轮胎之间用螺栓6将上、下、左、右相邻的废旧轮胎连接成整体。
5、填充卵石或块石
在轮胎面层和轮胎下层的废旧轮胎内填充粒径为8cm~20cm且级配良好的卵石或块石,并挤压密实,卵石或块石填充顶面低于轮胎面层顶部3cm~5cm。
6、填充C15素混凝土
在相邻废旧轮胎之间的缝隙内填充C15素混凝土,顶面低于轮胎面层顶部3cm~5cm。
7、海漫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下游防冲槽10的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海漫结构,包括原土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土层往上依次设置粗砂层(4)、碎石层(3)、轮胎下层(2)、轮胎面层(1),所述轮胎下层(2)和轮胎面层分别由轮胎依次平铺形成,且各轮胎内充填第一填充物(7),相邻轮胎之间充填第二填充物(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为废旧汽车轮胎外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轮胎之间用螺栓(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物(7)为卵石或块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物为C15素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层的厚度为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0c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或块石的粒径为8cm~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物(7)和第二填充物(8)均低于轮胎面层的顶部3cm~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水平段、倾斜段,或全长度设置为向下游倾斜状,倾斜坡度为1:6~1:10。
CN202320913738.1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海漫结构 Active CN220377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3738.1U CN220377229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海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3738.1U CN220377229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海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7229U true CN220377229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13738.1U Active CN220377229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海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7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02488U (zh) 一种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高填方路堤
CN201485823U (zh) 一种水工沥青混凝土面板的防渗结构
CN103953008A (zh) 一种适用于尾矿库的改进型混合坝
CN110080166B (zh) 一种土工袋堤坝加固方法
CN109610436A (zh) 一种分块式吹填场地处理方法
CN111472326A (zh) 一种深厚覆盖层上修筑重力坝的方法及其结构
CN111593742A (zh) 一种基于抛石挤淤法整改尾矿库的施工方法
CN215669631U (zh) 一种深厚覆盖层地基结构
CN220377229U (zh) 一种海漫结构
CN113818402A (zh) 黏土心墙堆石坝的补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01199U (zh) 一种用于滨海软土吹填造陆的围堰挡护结构
CN113123301A (zh) 砾石土心墙坝的分区结构
CN208563267U (zh) 一种土石坝压坡体排水结构
CN207567719U (zh) 一种煤矸石废弃料填筑的堤坝
CN111364420A (zh) 采用高液限、高塑性、高粘粒含量土料进行筑坝的粘土心墙堆石坝
Chanson et al. Gold Creek dam and its unusual waste waterway (1890-1997): desig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N111424739A (zh) 用于强流条件下局部冲刷坑的复合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315427U (zh) 超高混凝土面板坝面板防水结构
CN110185000B (zh) 用于超高面板坝的面板防水铺盖结构
CN115492131B (zh) 一种尾矿库闭库尾部软弱滩面路堤式覆土方法及装置
CN220550516U (zh) 一种混合坝枢纽布置结构
CN212670532U (zh) 一种格栅式加固软土地基结构
CN215052721U (zh) 一种含粘土心墙子堰的过水围堰结构
CN217460465U (zh) 一种用于大坝坝体防渗的双层膨润土防水毯防渗结构
CN216275518U (zh) 黏土心墙堆石坝的补强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