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9756U - 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9756U
CN220369756U CN202321763466.8U CN202321763466U CN220369756U CN 220369756 U CN220369756 U CN 220369756U CN 202321763466 U CN202321763466 U CN 202321763466U CN 220369756 U CN220369756 U CN 220369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inged
shaped
backward tilt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634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东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u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u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u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u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634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9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9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9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沙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本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包括:L形靠背支架,其短部端与传动U形杆的一端铰接;靠背短杆,其一端与所述L形靠背支架的中部铰接;勾杆,其勾部尖端与所述靠背短杆的另一端铰接,勾部尾端与所述传动U形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勾杆的直杆端与勾杆短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勾杆短杆的另一端与安装侧板铰接。本后仰结构采用传动U形杆与勾杆的勾部尾端铰接,传动U形杆更为接近L形靠背支架,传动U形杆只需要稍微移动,就能带动L形靠背支架产生相当大角度的后仰,且安装侧板上设有限位柱,能够在传动U形杆带动L形靠背支架后仰到底后,与勾杆短杆相抵,对后仰进行限位。

Description

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沙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沙发是通过电推杆驱动一系列传动杆,实现搁脚板的展开以及靠背的后仰,将沙发由坐姿切换为躺姿。
申请号为201922047860.1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沙发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沙发,参考其中的附图9,其靠背件是通过第十六传动件的带动产生后仰动作的,由于第十六传动件是通过第十七传动件间接带动靠背件的,第十六传动件需要产生较大的移动,才能使靠背件产生一定角度的后仰,当需要使靠背件后仰的角度更大时,沙发无法给第十六传动件提供所需的移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以解决现有电动沙发的靠背后仰角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包括:L形靠背支架,其短部端与传动U形杆的一端铰接;靠背短杆,其一端与所述L形靠背支架的中部铰接;勾杆,其勾部尖端与所述靠背短杆的另一端铰接,勾部尾端与所述传动U形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勾杆的直杆端与勾杆短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勾杆短杆的另一端与安装侧板铰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侧板上设有限位柱,适于在所述传动U形杆带动所述L形靠背支架后仰到底后,与所述勾杆短杆相抵。
进一步,所述L形靠背支架与所述传动U形杆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靠背短杆与所述勾杆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勾杆与所述传动U形杆形成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为L1和H1,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第三铰接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为L2和H2;处于坐姿或TV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2~92:42~52:50~60:15~25。
进一步,处于躺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4~94:42~52:87~97:16~26。
进一步,处于坐姿或TV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5~89:45~49:53~57:17~23。
进一步,处于躺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7~91:45~49:90~94:18~24。
进一步,所述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还包括:传动L形杆,其一端与推动组件传动连接;第一展开杆,其一端铰接在侧杆上,且该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第一后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第一展开杆的中部与所述传动L形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后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后仰传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后仰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三后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四后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后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五后仰传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四后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六后仰传动杆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五后仰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七后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后仰传动杆的端头与所述第七后仰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四后仰传动杆的中部与第八后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第八后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后仰传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六后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侧板铰接;所述传动U形杆设置在所述侧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后仰传动杆的两端部分别铰接有第九后仰传动杆、第十后仰传动杆,所述第九后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杆铰接,所述第十后仰传动杆与所述侧杆铰接。
进一步,所述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还包括:第二展开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侧杆上;所述第一展开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展开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展开杆的另一端与第四展开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展开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展开杆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三展开杆的另一端与脚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展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板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侧板和所述第一后仰传动杆通过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电动沙发的靠背后仰角度不够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传动U形杆与勾杆的勾部尾端铰接,勾杆的勾部尖端与靠背短杆铰接,因此传动U形杆更为接近L形靠背支架,传动U形杆只需要稍微移动,就能带动L形靠背支架产生相当大角度的后仰,且安装侧板上设有限位柱,能够在传动U形杆带动L形靠背支架后仰到底后,与勾杆短杆相抵,对后仰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八;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九;
图中:
L形靠背支架100;
传动U形杆200;
靠背短杆300;
勾杆400;
勾杆短杆500;
安装侧板600,限位柱610;
第一铰接点710,第二铰接点720,第三铰接点730;
传动L形杆810,侧杆830,延伸部840,第一后仰传动杆850,第二后仰传动杆860,第三后仰传动杆870,第四后仰传动杆880,第五后仰传动杆890,第六后仰传动杆8010,第七后仰传动杆8020,第八后仰传动杆8030,第九后仰传动杆8040,第十后仰传动杆8050;
第一展开杆910,第二展开杆920,第三展开杆930,第四展开杆940,脚板950;
弹簧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包括:L形靠背支架100,其短部端与传动U形杆200的一端铰接;靠背短杆300,其一端与所述L形靠背支架100的中部铰接;勾杆400,其勾部尖端与所述靠背短杆300的另一端铰接,勾部尾端与所述传动U形杆20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勾杆400的直杆端与勾杆短杆500的一端铰接;所述勾杆短杆500的另一端与安装侧板600铰接。
本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采用传动U形杆200与勾杆400的勾部尾端铰接,勾杆400的勾部尖端与靠背短杆300铰接,因此传动U形杆200更为接近L形靠背支架100,传动U形杆200只需要稍微移动,就能带动L形靠背支架100产生相当大角度的后仰,且安装侧板600上设有限位柱610,能够在传动U形杆200带动L形靠背支架100后仰到底后,与勾杆短杆500相抵,对后仰进行限位。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侧板600上设有限位柱610,适于在所述传动U形杆200带动所述L形靠背支架100后仰到底后,与所述勾杆短杆500相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U形杆200可以有电推杆通过其他传动杆带动进行移动,从而带动L形靠背支架100后仰。
如图5所示,所述L形靠背支架100与所述传动U形杆200形成第一铰接点710;所述靠背短杆300与所述勾杆400形成第二铰接点720;所述勾杆400与所述传动U形杆200形成第三铰接点730;所述第一铰接点710与所述第二铰接点720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为L1和H1,所述第二铰接点720与所述第三铰接点730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为L2和H2;处于坐姿或TV姿时,L形靠背支架100处于未后仰的状态,参考图1、图2和图5,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2~92:42~52:50~60:15~25。
处于躺姿时,L形靠背支架100完全后仰,参考图2、图4和图6,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4~94:42~52:87~97:16~26。且此时参考图3和图4,限位柱610与所述勾杆短杆500相抵,从而对后仰进行限位。
进一步,处于坐姿或TV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可以为85~89:45~49:53~57:17~23。在本实施例中,处于坐姿或TV姿时,L1:L2:H1:H2的比例为87:47:54:19。
进一步,处于躺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可以为87~91:45~49:90~94:18~24。在本实施例中,处于躺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9:47:92:2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还可以包括:传动L形杆810,其一端与推动组件传动连接;第一展开杆910,其一端铰接在侧杆830上,且该端设有延伸部840,延伸部840与第一后仰传动杆850的一端铰接,第一展开杆910的中部与所述传动L形杆81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后仰传动杆850的另一端与第二后仰传动杆860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后仰传动杆860的一端与第三后仰传动杆870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四后仰传动杆88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后仰传动杆870的另一端与第五后仰传动杆890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四后仰传动杆880的另一端与第六后仰传动杆8010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五后仰传动杆890的一端与第七后仰传动杆802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后仰传动杆8010的端头与所述第七后仰传动杆802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四后仰传动杆880的中部与第八后仰传动杆8030的一端铰接,第八后仰传动杆80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后仰传动杆8020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六后仰传动杆8010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侧板600铰接;所述传动U形杆200设置在所述侧杆830的一端;所述第二后仰传动杆860的两端部分别铰接有第九后仰传动杆8040、第十后仰传动杆8050,所述第九后仰传动杆8040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杆830铰接,所述第十后仰传动杆8050与所述侧杆830铰接。
推动组件能够带动传动L形杆810,传动L形杆810带动第一展开杆910,进而带动第一后仰传动杆850,第一后仰传动杆850带动第二后仰传动杆860,第二后仰传动杆860带动第九后仰传动杆8040和第十后仰传动杆8050,使侧杆830向前移动,侧杆830则带动传动U形杆200,传动U形杆200从而带动L形靠背支架100。
如图7所示,所述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二展开杆920,其一端铰接在所述侧杆830上;所述第一展开杆910的另一端与第三展开杆93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展开杆920的另一端与第四展开杆94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展开杆920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展开杆930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三展开杆930的另一端与脚板95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展开杆940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板950的中部铰接。
推动组件能够带动传动L形杆810,传动L形杆810带动第一展开杆910,第一展开杆910带动第三展开杆930,第三展开杆930则带动第二展开杆920,第二展开杆920和第三展开杆930展开带动脚板950展开。
所述安装侧板600和所述第一后仰传动杆850通过弹簧1000连接,从而保证搁脚板先打开,然后靠后仰。
综上所述,本申请采用传动U形杆与勾杆的勾部尾端铰接,勾杆的勾部尖端与靠背短杆铰接,因此传动U形杆更为接近L形靠背支架,传动U形杆只需要稍微移动,就能带动L形靠背支架产生相当大角度的后仰,且安装侧板上设有限位柱,能够在传动U形杆带动L形靠背支架后仰到底后,与勾杆短杆相抵,对后仰进行限位。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机构的划分,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L形靠背支架(100),其短部端与传动U形杆(200)的一端铰接;
靠背短杆(300),其一端与所述L形靠背支架(100)的中部铰接;
勾杆(400),其勾部尖端与所述靠背短杆(300)的另一端铰接,勾部尾端与所述传动U形杆(200)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勾杆(400)的直杆端与勾杆短杆(500)的一端铰接;
所述勾杆短杆(500)的另一端与安装侧板(600)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侧板(600)上设有限位柱(610),适于在所述传动U形杆(200)带动所述L形靠背支架(100)后仰到底后,与所述勾杆短杆(500)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靠背支架(100)与所述传动U形杆(200)形成第一铰接点(710);
所述靠背短杆(300)与所述勾杆(400)形成第二铰接点(720);
所述勾杆(400)与所述传动U形杆(200)形成第三铰接点(730);
所述第一铰接点(710)与所述第二铰接点(720)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为L1和H1,所述第二铰接点(720)与所述第三铰接点(730)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分别为L2和H2;
处于坐姿或TV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2~92:42~52:50~60:15~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
处于躺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4~94:42~52:87~97:16~2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
处于坐姿或TV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5~89:45~49:53~57:17~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
处于躺姿时,所述L1:L2:H1:H2的比例为87~91:45~49:90~94:18~2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还包括:
传动L形杆(810),其一端与推动组件传动连接;
第一展开杆(910),其一端铰接在侧杆(830)上,且该端设有延伸部(840),延伸部(840)与第一后仰传动杆(850)的一端铰接,第一展开杆(910)的中部与所述传动L形杆(810)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后仰传动杆(850)的另一端与第二后仰传动杆(860)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二后仰传动杆(860)的一端与第三后仰传动杆(870)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四后仰传动杆(880)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三后仰传动杆(870)的另一端与第五后仰传动杆(890)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四后仰传动杆(880)的另一端与第六后仰传动杆(8010)的端部铰接;
所述第五后仰传动杆(890)的一端与第七后仰传动杆(8020)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六后仰传动杆(8010)的端头与所述第七后仰传动杆(802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四后仰传动杆(880)的中部与第八后仰传动杆(8030)的一端铰接,第八后仰传动杆(80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后仰传动杆(8020)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六后仰传动杆(8010)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侧板(600)铰接;
所述传动U形杆(200)设置在所述侧杆(830)的一端;
所述第二后仰传动杆(860)的两端部分别铰接有第九后仰传动杆(8040)、第十后仰传动杆(8050),所述第九后仰传动杆(8040)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杆(830)铰接,所述第十后仰传动杆(8050)与所述侧杆(830)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还包括:
第二展开杆(920),其一端铰接在所述侧杆(830)上;
所述第一展开杆(910)的另一端与第三展开杆(930)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展开杆(920)的另一端与第四展开杆(940)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展开杆(920)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展开杆(930)的端部铰接;
所述第三展开杆(930)的另一端与脚板(950)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四展开杆(940)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板(950)的中部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侧板(600)和所述第一后仰传动杆(850)通过弹簧(1000)连接。
CN202321763466.8U 2023-07-05 2023-07-05 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Active CN220369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3466.8U CN220369756U (zh) 2023-07-05 2023-07-05 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3466.8U CN220369756U (zh) 2023-07-05 2023-07-05 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9756U true CN220369756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63466.8U Active CN220369756U (zh) 2023-07-05 2023-07-05 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9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05080Y (zh) 一种可收折的高脚椅骨架
CN212139978U (zh) 一种折叠床用连杆组件及折叠床
CN109363412B (zh) 家用功能性电动沙发
CN212036846U (zh) 一种智能沙发机械伸展装置
CN211632507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沙发床
CN220369756U (zh) 电动沙发靠背后仰结构
CN112294004A (zh) 一种座椅联动支架结构
CN108451232A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机械伸展装置
US20230232986A1 (en) Extendable Seating Interconnected Mechanism and Seating Supporting Frame
CN216907413U (zh) 一种沙发靠背和坐垫的驱动装置
CN110623452A (zh) 智能家用沙发座椅
CN211862352U (zh) 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框架及折叠式沙发床
CN212754927U (zh) 伸缩式沙发椅铁架
CN112932157A (zh) 一种电动沙发床
CN103799742B (zh) 座椅及其简易功能架
US11564498B1 (en) Intelligent sofa mechanical extension device
CN214284098U (zh) 椅子
CN2574523Y (zh) 一种可调扶手的折叠椅
CN106627714B (zh) 联动折叠童车车架
CN219940151U (zh) 一种多功能沙发床
CN215015453U (zh) 电动沙发的新型伸展机构
CN219172231U (zh) 一种座椅侧向滑动与靠背后极限角度切换的联动机构
CN116784637A (zh) 一种背靠角度调节机构、座椅和婴幼儿秋千
CN209712186U (zh) 一种躺椅
CN217510140U (zh) 一种座椅支架结构及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