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8797U -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8797U
CN220368797U CN202321471396.9U CN202321471396U CN220368797U CN 220368797 U CN220368797 U CN 220368797U CN 202321471396 U CN202321471396 U CN 202321471396U CN 220368797 U CN220368797 U CN 220368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bone conduction
arc
cushion
hollow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13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其勇
李中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13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8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8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8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装置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隔离板、震动单元和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套设于所述震动单元,所述隔离板的侧面与所述震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单元包括音圈、磁铁、U杯、弹片和重铁,所述重铁套设于所述U杯的一端,所述弹片的侧面与所述重铁的一端接触,并套设于所述U杯的另一端,所述音圈设置于所述U杯内,并与所述隔离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U杯内,并与U杯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弹片与支架单元的连接处,从而降低弹片震动传递给支架单元,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耳塞式耳机,一般都是将耳机贴在耳朵孔或塞在耳朵孔内,耳机通过震动空气,空气再震动人的耳膜,而将声音传到人脑。这种耳塞式耳机,由于在使用时需要将耳机贴在耳朵孔或塞在耳朵孔内,这种耳机如果长期大音量地使用这种耳机,会引起耳朵不舒服感,会对人的耳膜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地会造成听力下降,现有一种将电信号变为震动信号,通过与人体的听骨接触,使人听到声音,声音不需要经过空气传播,耳机也不必贴在耳朵孔或塞在耳朵孔内,称为骨传导耳机,但是骨传导耳机的固定结构件内零件连接不够稳定时,会将内部产生的震动完全传递给外部零件,从而使外部零件产生较大的震动,当与用户皮肤接触时会使佩戴者产生不舒适感,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骨传导耳机中组件连接不够稳定时,会将内部产生的震动完全传递给外部组件,从而带外部组件较大震动会使佩戴者产生不舒适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隔离板、震动单元和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套设于所述震动单元,所述隔离板的侧面与所述震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单元包括音圈、磁铁、U杯、弹片和重铁,所述重铁套设于所述U杯的一端,所述弹片的侧面与所述重铁的一端接触,并套设于所述U杯的另一端,所述音圈设置于所述U杯内,并与所述隔离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设置于所述U杯内,并与U杯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空心筒、连接台、圆形凹槽和开口槽,多个所述开口槽均匀开设于所述空心筒的外侧面,多个所述连接台分别设置于所述空心筒的内壁上,所述圆形凹槽开设于所述空心筒的内壁上,并穿过多个所述连接台。
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台均包括凸台本体和缓冲垫,两块所述缓冲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凸台本体内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缓冲垫均包括垫本体和第一弧形凸条,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均匀设置于所述垫本体的表面。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
优选地,所述弹片包括片本体、凸台、弧形通孔和圆形缓冲套,所述片本体的外圆面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凸台,所述弧形通孔开设于所述片本体上,所述圆形缓冲套套设于所述片本体的圆边。
优选地,所述圆形缓冲套包括缓冲套本体、缓冲定位凹槽、缓冲凸台和第二弧形凸条,所述缓冲定位凹槽开设于所述缓冲套本体内,多个所述缓冲凸台均匀设置于所述缓冲套本体的外圆侧面,每个所述缓冲凸台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凸条,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凸条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音圈的连接端与两根金属线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U杯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一个端是封闭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音圈、磁铁、U杯、弹片和重铁够协同工作产生机械震动,其中,磁铁是一种磁性材料,可以产生磁场;隔离板采用PCB材质制成,用于定位金属线穿过连接端到音圈内部,以使信号通过金属线进入音圈,从而使音圈中的线圈获得电流,通电后,音圈内产生电磁场,与磁铁相互作用形成震动;弹片带动U杯和重铁一起震动来增加发声效果;U杯放置磁铁,起到导磁作用;支架单元用于固定弹片,防止其脱落或移位;重铁套设于U杯上,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增加总体重量,从而提高震动效果,通过圆形缓冲套有效降低缓冲弹片对支架单震动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改善了用户佩戴的舒服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弧形凸条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凸条和第二弧形凸条连接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隔离板;2-音圈;3-磁铁;4-U杯;5-弹片;6-重铁;7-支架单元;71-空心筒;72-连接台;73-圆形凹槽;74-开口槽;51-片本体;52-凸台;53-弧形通孔;54-圆形缓冲套;55-第一弧形凸条;56-垫本体;541-缓冲套本体;542-缓冲定位凹槽、543-缓冲凸台;544-第二弧形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隔离板1、震动单元和支架单元7;所述支架单元7套设于所述震动单元,所述隔离板1的侧面与所述震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单元包括音圈2、磁铁3、U杯4、弹片5和重铁6,所述重铁6套设于所述U杯4的一端,所述弹片5的侧面与所述重铁6的一端接触,并套设于所述U杯4的另一端,所述音圈2设置于所述U杯4内,并与所述隔离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3设置于所述U杯4内,并与U杯4的底部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震动单元中音圈2、磁铁3、U杯4、弹片5和重铁6组件协同工作,产生机械震动并将声音信号传递给用户,金属线穿过隔离板1与音圈2的连接端连接,以便于将外界信号通过金属线进入音圈2,使音圈2中的线圈获得电流,通电后,音圈2内产生电磁场,与磁铁3相互作用形成震动,从而产生声音,磁铁3通过导磁作用,产生一个磁场,音圈2置于磁场中,当电流通过音圈2中时,电流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使弹片5产生震动,从而带动与其粘在一起的U杯4和重铁6一起震动;U杯4是与弹片5固定的结构部件,在内部放置磁铁3,起到导磁作用;支架单元7用于固定弹片5,防止其脱落或移位;弹片5设置在支架单元7内部,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重铁6与U杯4固定在一起,增加总体重量,从而达到更好的震动效果,以提高震动后产生的音量;
其中,磁铁3为磁性的材料制成,能够产生磁场;
隔离板1为PCB材质制成,用于定位金属线穿过;
重铁6是一种密度较高的金属材料,重铁6套设于U杯4上,并与U杯4固定连接,以增加重量进而可以提高震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单元7包括空心筒71、连接台72、圆形凹槽73和开口槽74,多个所述开口槽74均匀开设于所述空心筒71的外侧面,多个所述连接台72分别设置于所述空心筒71的内壁上,所述圆形凹槽73开设于所述空心筒71的内壁上,并穿过多个所述连接台7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弹片5进行支撑,设置了支架单元7,支架单元7中多个连接台72均匀设置在空心筒71的内壁上,圆形凹槽73开设于空心筒71的内壁上,并穿过多个连接台72,圆形凹槽73和多个连接台72用于套设于弹片5的圆边,以起到对弹片5定位支撑作用,以防止弹片5移位,空心筒71的外侧面开设多个开口槽74,多个开口槽74便于和骨传导耳机的固定结构件连接,以达到对空心筒71定位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台72均包括凸台52本体和缓冲垫,两块所述缓冲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凸台52本体内的顶部和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连接台7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缓冲垫,以缓冲弹片5产生的震动,从而避免弹片5产生的震动力通过支架单元7直接传递给用户,从而在提高震动来提高音量的情况下,以减少震动对用户的影响,从而提高用户的佩戴使用体验。
其中,所述缓冲垫为泡棉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缓冲垫均包括垫本体56和第一弧形凸条55,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55均匀设置于所述垫本体56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缓冲震动力和增加摩擦力,以提高对弹片5的定位效果,在每个垫本体56的表面上设置多个第一弧形凸条55,以便于让多个第二弧形凸条的一端嵌到多个第一弧形凸条55之间,多个第一弧形凸条55起到对多个个第二弧形凸条支撑的同时增加了晃动时的摩擦力,又利用自己身的泡棉材质特性起到了缓冲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55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一弧形凸条55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以使第二弧形凸条的顶部能方便嵌入多个第一弧形凸条55之间,以方便多个第一弧形凸条55和多个第二弧形凸条相互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弹片5包括片本体51、凸台52、弧形通孔53和圆形缓冲套54,所述片本体51的外圆面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凸台52,所述弧形通孔53开设于所述片本体51上,所述圆形缓冲套54套设于所述片本体51的圆边。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带动U杯4和重铁6一起震动,设置了弹片5,磁铁3产生一个磁场,音圈2置于磁场中,当音圈2中通过音频电流,这个电流就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以使弹片5产生震动,当弹片5震动时带动,则带动U杯4和重铁6一起震动;片本体51的外圆面均匀设置多个凸台52,多个凸台52的数量与多个连接台72数量相等,并每个连接台72对应一个凸台52,每个凸台52均嵌设在每个连接台72内,多个弧形通孔53开设于片本体51上,多个弧形通孔53以在片本体51震动时,以使空气流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圆形缓冲套54包括缓冲套本体541、缓冲定位凹槽、缓冲凸台52和第二弧形凸条,所述缓冲定位凹槽开设于所述缓冲套本体541内,多个所述缓冲凸台52均匀设置于所述缓冲套本体541的外圆侧面,每个所述缓冲凸台5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凸条,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凸条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55相互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在弹片5与支架单元7连接处缓冲,设置了圆形缓冲套54。将圆形缓冲套54套设于弹片5的圆边,可减少弹片5的震动力传递给支架单元7;缓冲套本体541内开设缓冲定位凹槽,方便套设于弹片5的圆边并连接弹片5;如图5所示,为适应弹片5上的多个凸台52,缓冲套本体541的外圆侧面同样设置了缓冲凸台52,数量与凸台52相等,同时套设于多个凸台52上。在每个缓冲凸台52的上下表面均设置多个第二弧形凸条,以便分别嵌设于多个第一弧形凸条55之间,增加弹片5与支架单元7的连接摩擦力,提高定位弹片5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弧形凸条55缓冲多个第二弧形凸条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圈2的连接端与两根金属线的一端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音圈2的连接端与两根金属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便通过两根金属线可以将外界信号传送到音圈2中的音圈2线上,以使音圈2在通电后产生电磁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杯4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一个端是封闭的。
需要说明的是,U杯4为一个空心管,空心管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为封闭,而另一个端则是开口,以便于磁铁3从开口的一端进入,与封闭内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板(1)、震动单元和支架单元(7);所述支架单元(7)套设于所述震动单元,所述隔离板(1)的侧面与所述震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震动单元包括音圈(2)、磁铁(3)、U杯(4)、弹片(5)和重铁(6),所述重铁(6)套设于所述U杯(4)的一端,所述弹片(5)的侧面与所述重铁(6)的一端接触,并套设于所述U杯(4)的另一端,所述音圈(2)设置于所述U杯(4)内,并与所述隔离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磁铁(3)设置于所述U杯(4)内,并与U杯(4)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元(7)包括空心筒(71)、连接台(72)、圆形凹槽(73)和开口槽(74),多个所述开口槽(74)均匀开设于所述空心筒(71)的外侧面,多个所述连接台(72)分别设置于所述空心筒(71)的内壁上,所述圆形凹槽(73)开设于所述空心筒(71)的内壁上,并穿过多个所述连接台(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台(72)均包括凸台(52)本体和缓冲垫,两块所述缓冲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凸台(52)本体内的顶部和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缓冲垫均包括垫本体(56)和第一弧形凸条(55),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55)均匀设置于所述垫本体(56)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55)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5)包括片本体(51)、凸台(52)、弧形通孔(53)和圆形缓冲套(54),所述片本体(51)的外圆面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凸台(52),所述弧形通孔(53)开设于所述片本体(51)上,所述圆形缓冲套(54)套设于所述片本体(51)的圆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缓冲套(54)包括缓冲套本体(541)、缓冲定位凹槽、缓冲凸台(52)和第二弧形凸条,所述缓冲定位凹槽开设于所述缓冲套本体(541)内,多个所述缓冲凸台(52)均匀设置于所述缓冲套本体(541)的外圆侧面,每个所述缓冲凸台(5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凸条,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凸条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凸条(55)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2)的连接端与两根金属线的一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杯(4)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一个端是封闭的。
CN202321471396.9U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Active CN220368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1396.9U CN220368797U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1396.9U CN220368797U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8797U true CN220368797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1396.9U Active CN220368797U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8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2870B2 (en) Audio apparatus
WO2002019759A1 (en) Bone conduction vibrator
CN101203067B (zh) 振动传感器
AU2004302950A1 (en) Audio apparatus
KR100850487B1 (ko) 피부 전도 스피커
CN113271513B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和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3028485U (zh) 一种头戴式无线耳机
CN112911468B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2887870A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和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20368797U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
US20220070588A1 (en) Dynamic balance speaker
KR200295460Y1 (ko) 골도 스피커
JP2006174432A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ヘッドフォン、ヘッドレスト、枕
US2832842A (en) Body contacting inertia reactio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ing devices
JP6421360B2 (ja) インナーイヤホン
CN101384098A (zh) 颈挂式无线耳机
CN201127115Y (zh) 振动传感器
CN213754927U (zh) 一种套耳式骨传导耳机
KR100243660B1 (ko) 골도 및 기도 청각 겸용의 골도 진동자
CN210469688U (zh) 耳机
KR100354909B1 (ko) 초소형 음향 진동자
JPH10304037A (ja) 携帯式電子機器
JP6439894B1 (ja) スピーカ湾曲振動板
CN207884873U (zh) 一种结构优化的扬声器
KR101469559B1 (ko) 백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