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8243U - 一种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8243U
CN220368243U CN202322251174.2U CN202322251174U CN220368243U CN 220368243 U CN220368243 U CN 220368243U CN 202322251174 U CN202322251174 U CN 202322251174U CN 220368243 U CN220368243 U CN 220368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bolt
pipeline
condu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11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军
吴铁海
孙鹏德
吴玉峰
杨国梁
司敬德
史王林
刘达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11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8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8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8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应用于连接预热电缆和热力管道,其包括第一弧形导电板和卡接部,第一弧形导电板用于可分离的抵接安装在热力管道沿轴向的一端端部的外周面;第一弧形导电板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的圆心一侧设有多个螺栓,多个螺栓沿周向间隔布置,螺栓用于供预热电缆的线鼻子的安装孔套接;卡接部沿轴向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U型槽用于供第一弧形导电板和热力管道一体插接嵌入,U型槽沿径向的上围壁旋接有第一锁紧螺杆,第一锁紧螺杆平行于径向布置,且用于顶紧抵接于第一弧形导电板背离热力管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避免焊接螺栓和拆除螺栓对热力管道带来的可能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力管道电预热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预热电缆向热力管道输入几千安培甚至上万安培的直流电。这些直流电通过热力管道的钢管后,由于电阻发热作用使钢管产生升温和伸长,从而改变热力管道安装前后的应力水平,增强热力管道的运行安全性。
目前预热电缆与热力管道的连接通常采用螺栓固定,先在热力管道的端部沿周向每隔一定距离焊接一定数量的螺栓;然后将预热电缆线鼻子安装孔套在螺栓上,然后用锁紧螺母压紧线鼻子;从而使电流通过电缆线鼻子和螺栓流向热力管道。但是这种预热电缆与热力管道的连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焊接螺栓时,容易导致熔深过剩,影响管材强度;
2.预热完毕且在去除螺栓后,需要对热力管道表面的焊接痕迹进行打磨;若是打磨不光滑,容易形成原始裂纹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用于连接预热电缆和热力管道的连接结构需要将螺栓焊接在热力管道上,螺栓焊接容易导致各种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连接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应用于连接预热电缆和热力管道,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弧形导电板,用于可分离的抵接安装在热力管道沿轴向的一端端部的外周面;
多个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的圆心一侧,且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螺栓供预热电缆的线鼻子的安装孔套接;
卡接部,沿轴向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供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和热力管道一体插接嵌入,所述U型槽沿径向的上围壁旋接有第一锁紧螺杆,所述第一锁紧螺杆平行于径向布置,且用于顶紧抵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背离热力管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卡接部沿轴向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且在U型槽沿径向的上围壁旋接有第一锁紧螺杆,当需要向热力管道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时,先将第一弧形导电板抵接贴合放置在热力管道的端部的外周面,随后将卡接部的U型槽将第一弧形导电板和热力管道部分卡住,随后旋转第一锁紧螺杆沿径向朝向热力管道的圆心移动,直至第一锁紧螺杆顶紧于第一弧形导电板背离热力管道的一侧且热力管道的内周面抵接于U型槽沿径向的下围壁,实现将第一弧形导电板夹紧固定贴合于热力管道的外周面,随后再将预热电缆的线鼻子的安装孔套接在螺栓上,即可通过预热电缆向热力管道安全的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当对热力管道预热完成后,旋转第一锁紧螺杆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的圆心移动,撤去沿径向施加在第一弧形导电板的夹紧力,从而可以将卡接部取出,并将第一弧形导电板与热力管道的外周面进行分离,以便对热力管道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整个拆装过程无需将螺栓与热力管道焊接,且无需在去除螺栓后对热力管道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既可以有效的避免焊接螺栓和拆除螺栓对热力管道带来的可能损伤,保证了热力管道的强度,又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拆装操作。同时在夹紧固定的过程中,第一锁紧螺杆是顶紧在第一弧形导电板上,不与热力管道直接接触,又能有效的避免对热力管道带来的可能损伤。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弧形导电板,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用于可分离的抵接安装在热力管道的内周面,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沿径向从热力管道的圆心朝向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的范围内;所述U型槽用于供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热力管道和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一体插接嵌入;所述卡接部和所述第一锁紧螺杆均采用可导电材质。
优选地,所述U型槽沿径向的下围壁旋接有第二锁紧螺杆,所述第二锁紧螺杆平行于径向布置,且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杆沿径向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U型槽的上围壁内沿径向贯穿形成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U型槽的下围壁内沿径向贯穿形成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螺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锁紧螺杆沿轴向间隔布置;
和/或,所述第二锁紧螺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锁紧螺杆沿轴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均设置为铜板。
优选地,还包括有导电硅胶层,所述导电硅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和热力管道的外周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与多个所述螺栓沿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螺栓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装配连接时,所述锁紧螺母抵接压紧预热电缆的线鼻子。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栓数量相同的安装槽,所述螺栓的螺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螺栓的螺杆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外;所述安装槽设置为T型槽,所述安装槽的大径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小径部沿径向朝向热力管道中心的一侧;所述螺栓的螺头垂直于所述螺栓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螺栓的螺头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大径部的宽度尺寸,所述螺栓的螺头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小径部的长度尺寸,且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小径部的宽度尺寸;所述螺栓的螺杆沿所述螺栓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螺栓的螺头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接装置将预热电缆和热力管道进行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螺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实施例中的螺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热电缆、11-线鼻子;
2-热力管道;
31-第一弧形导电板、32-螺栓、321-螺杆、322-螺头、33-卡接部、331-U型槽、332-第一锁紧螺杆、333-第二锁紧螺杆、34-第二弧形导电板、35-锁紧螺母、36-安装槽、361-大径部、362-小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应用于连接预热电缆1和热力管道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卡接部33,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用于可分离的抵接安装在热力管道2沿轴向的一端端部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2的圆心一侧优选有两个螺栓32,两个所述螺栓32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螺栓32用于供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的安装孔套接;所述卡接部33沿轴向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331,所述U型槽331用于供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热力管道2一体插接嵌入,所述U型槽331沿径向的上围壁旋接有第一锁紧螺杆332,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平行于径向布置,且用于顶紧抵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周向、轴向和径向是指热力管道2的周向、轴向和径向。
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通过在卡接部33沿轴向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331,且在U型槽331沿径向的上围壁旋接有第一锁紧螺杆332,当需要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时,先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抵接贴合放置在热力管道2的端部的外周面,随后将卡接部33的U型槽331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热力管道2部分卡住,随后旋转第一锁紧螺杆332沿径向朝向热力管道2的圆心移动,直至第一锁紧螺杆332顶紧于第一弧形导电板31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且热力管道2的内周面抵接于U型槽331沿径向的下围壁,实现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夹紧固定贴合于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随后再将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的安装孔套接在螺栓32上,即可通过预热电缆1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在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与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紧密的抵接接触,接触点多,保证了足够的通电路径,确保电流的过流面积,从而确保向热力管道2安全的输送直流电;当对热力管道2预热完成后,旋转第一锁紧螺杆332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2的圆心移动,撤去沿径向施加在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上的夹紧力,从而可以将卡接部33取出,并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与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进行分离,以便对热力管道2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整个拆装过程无需将螺栓32与热力管道2焊接,且无需在去除螺栓32后对热力管道2的外表面进行打磨,既可以有效的避免焊接螺栓32和拆除螺栓32对热力管道2带来的可能损伤,保证了热力管道2的强度,又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拆装操作。同时在夹紧固定的过程中,第一锁紧螺杆332是顶紧在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上,不与热力管道2直接接触,又能有效的避免对热力管道2带来的可能损伤。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弧形导电板34,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用于可分离的抵接安装在热力管道2的内周面,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沿径向从热力管道2的圆心朝向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的范围内;所述U型槽331用于供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热力管道2和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一体插接嵌入;所述卡接部33和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均采用可导电材质。当需要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并产生热效应对热力管道2进行预热时,先分别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分别贴合放置在热力管道2的端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随后将卡接部33的U型槽331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热力管道2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部分卡住,随后旋转第一锁紧螺杆332沿径向朝向热力管道2的圆心移动,直至第一锁紧螺杆332顶紧于第一弧形导电板31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且第二弧形导电板34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抵接于U型槽331沿径向的下围壁,实现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分别夹紧固定贴合于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随后再将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的安装孔套接在螺栓32上,即可通过预热电缆1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在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的过程中,因为卡接部33和第一锁紧螺杆332可以导电,因此从预热电缆1输入的直流电也通过第一锁紧螺杆332和卡接部33流到第二弧形导电板34,再流到热力管道2的内周面;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与热力管道2的接触面积大,接触点多,保证了足够的通电路径,确保电流的过流面积,从而确保向热力管道2安全的输送足够大的直流电,达到所需预热效果。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型槽331沿径向的下围壁旋接有第二锁紧螺杆333,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平行于径向布置,且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沿径向对称布置。当需要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时,先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分别抵接贴合放置在热力管道2的端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随后将卡接部33的U型槽331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热力管道2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部分卡住,随后分别旋转第一锁紧螺杆332和第二锁紧螺杆333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锁紧螺杆332顶紧于第一弧形导电板31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且第二锁紧螺杆333顶紧于第二弧形导电板34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通过第一锁紧螺杆332和第二锁紧螺杆333增大对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施加的夹紧力,以确保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分别稳定的夹紧固定贴合于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从而确保预热电缆1向热力管道2安全的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当对热力管道2预热完成后,分别旋转第一锁紧螺杆332和第二锁紧螺杆333朝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撤去沿径向施加在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的夹紧力,从而可以将卡接部33取出,并将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分别从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进行分离,以便对热力管道2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整个拆装过程操作简便。
为了确保预热电缆1输入的直流电也流到第二弧形导电板34,再流到热力管道2的内周面,具体地,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均采用可导电材质。
为了便于调节第一锁紧螺杆332和第二锁紧螺杆333沿径向相互靠近移动或相互远离移动,以实现准确的对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施加夹紧力或撤去施加在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的夹紧力;具体地,所述U型槽331的上围壁内沿径向贯穿形成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U型槽331的下围壁内沿径向贯穿形成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为了确保对第一弧形导电板31施加足够的夹紧力,从而确保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与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紧密的抵接接触,进而确保预热电缆1向热力管道2安全的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沿轴向间隔布。
为了确保对第二弧形导电板34施加足够的夹紧力,从而确保第二弧形导电板34与热力管道2的内周面紧密的抵接接触,进而确保预热电缆1向热力管道2安全的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沿轴向间隔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均设置为铜板。铜板的导电性能好,易折弯不会开裂,以便折弯加工得到所需弧度的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具体应用中,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第二弧形导电板34还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需要选取成其它导电材料,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均设置为铝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有导电硅胶层,所述导电硅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之间。导电硅胶层能够更好的传导电流,以便预热电缆1向热力管道2安全的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具体地,在安装第一弧形导电板31之前,先对热力管道2的外表面浮土,灰尘和铁锈清理干净,随后通过在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对应第一弧形导电板31的位置涂抹导电硅胶,从而形成所述导电硅胶层。为了将电流更好的传导给热力管道2,提高预热效果;更具体地,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和热力管道2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导电硅胶层。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33优选有三个,三个所述卡接部33与两个所述螺栓32沿周向依次间隔布置。通过三个卡接部33分别施加三个夹紧力在第一弧形导电板31沿周向的首尾两端和中部,确保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与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紧密的抵接接触,进而确保预热电缆1向热力管道2安全的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具体应用中,所述卡接部33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弧形导电板31的弧度大小和半径尺寸大小进行合理的增加或减少,在其它实施例,所述卡接部33的设置为两个、四个或五个等。
考虑到在预热电缆1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的过程中,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可能会与螺栓32的螺杆321接触不良甚至会从螺栓32上脱离出,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栓32的螺杆321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5,装配连接时,所述锁紧螺母35抵接压紧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使得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紧紧抵接压在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上,确保将预热电缆1输入的电流直接传导到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上,再流向热力管道2,提高预热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栓32数量相同的安装槽36,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6内,且所述螺栓32的螺杆321延伸至所述安装槽36外;所述安装槽36设置为T型槽,所述安装槽36的大径部361位于所述安装槽36的小径部362沿径向朝向热力管道2中心的一侧;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垂直于所述螺栓32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36的大径部361的宽度尺寸,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36的小径部362的长度尺寸,且大于所述安装槽36的小径部362的宽度尺寸;所述螺栓32的螺杆321沿所述螺栓32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范围内。当向热力管道2输送直流电进行预热时,将螺栓32的螺头322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槽36的宽度方向平行,从而可以将螺栓32的螺头322穿过小径部362插入到大径部361内,随后转动螺栓32绕其高度方向旋转九十度,使得螺栓32的螺头322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槽36的长度方向平齐,从而将螺栓32限位在安装槽36内,以便在将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的安装孔套接在螺栓32的螺杆321后,并在螺栓32的螺杆321上旋紧锁紧螺母35至抵接压紧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后,即可将螺栓32和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紧紧锁定在第一弧形导电板31上。当对热力管道2预热完成后,需要将螺栓32从安装槽36内取出时,转动螺栓32绕其高度方向反向旋转九十度,使得螺栓32的螺头322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槽36的宽度方向平齐,即可将螺栓32从安装槽36内拔出,拆装方便。
所述卡接部33的材质采用Q390高强钢、Q420高强钢、Q690高强钢中的一种,上述材质具有较高的强度,以确保将卡接部33多次重复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连接装置,应用于连接预热电缆(1)和热力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弧形导电板(31),用于可分离的抵接安装在热力管道(2)沿轴向的一端端部的外周面;
多个螺栓(32),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2)的圆心一侧,且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螺栓(32)供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的安装孔套接;
卡接部(33),沿轴向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331),所述U型槽(331)用于供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热力管道(2)一体插接嵌入,所述U型槽(331)沿径向的上围壁旋接有第一锁紧螺杆(332),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平行于径向布置,且用于顶紧抵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弧形导电板(34),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用于可分离的抵接安装在热力管道(2)的内周面,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沿径向从热力管道(2)的圆心朝向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的范围内;所述U型槽(331)用于供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热力管道(2)和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一体插接嵌入;所述卡接部(33)和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均采用可导电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331)沿径向的下围壁旋接有第二锁紧螺杆(333),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平行于径向布置,且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沿径向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331)的上围壁内沿径向贯穿形成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U型槽(331)的下围壁内沿径向贯穿形成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锁紧螺杆(332)沿轴向间隔布置;
和/或,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锁紧螺杆(333)沿轴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所述第二弧形导电板(34)均设置为铜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电硅胶层,所述导电硅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和热力管道(2)的外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接部(33)与多个所述螺栓(32)沿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2)的螺杆(321)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35),装配连接时,所述锁紧螺母(35)抵接压紧预热电缆(1)的线鼻子(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导电板(31)沿径向背离热力管道(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螺栓(32)数量相同的安装槽(36),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6)内,且所述螺栓(32)的螺杆(321)延伸至所述安装槽(36)外;所述安装槽(36)设置为T型槽,所述安装槽(36)的大径部(361)位于所述安装槽(36)的小径部(362)沿径向朝向热力管道(2)中心的一侧;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垂直于所述螺栓(32)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36)的大径部(361)的宽度尺寸,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36)的小径部(362)的长度尺寸,且大于所述安装槽(36)的小径部(362)的宽度尺寸;所述螺栓(32)的螺杆(321)沿所述螺栓(32)的高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螺栓(32)的螺头(322)范围内。
CN202322251174.2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连接装置 Active CN220368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1174.2U CN220368243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1174.2U CN220368243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8243U true CN220368243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8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1174.2U Active CN220368243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8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07625A (en) Means for welding plastic pipe joints to plastic pipes
CN113770574A (zh) 一种自动化焊接设备
US1894835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pipes
CN220368243U (zh) 一种连接装置
JP2007063642A (ja) 残留応力改善方法と高周波誘導加熱用コイル
US6797923B2 (en) Welding cable ins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411242B1 (ko) 해저 케이블용 도체 용접장치
EP0038655A2 (en) Improvements in pipe induction heating
US11942748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n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on-board network and a cable of the motor vehicle on-board network
US6377604B1 (en) Current-conducting arm for an electric arc furnace
CN106334888A (zh) 一种多管径移动升降式管道焊接预热装置
JP4203361B2 (ja) 電気溶接スリーブ
US676356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water-cooled generator stator bar clips
US2335495A (en) Coreless induction heater
CN109108451A (zh) 一种用于滑轨与凸焊螺栓焊接的工装设备
KR102021707B1 (ko) 배관의 정비장치
CN215010752U (zh) 一种辊子加热装置
CN108772490B (zh) 加热头及高频加热水冷机
EP3749506B1 (en) The method for joining or repairing a pipe system
CN215787642U (zh) 一种自动化焊接设备
CN211277221U (zh) 管线法兰对正连接机
CN107755877A (zh) 一种高压线排接头连接方法
JPS6033584B2 (ja) パイプのフラッシュ溶接用装置
CN117030445A (zh) 用于难熔金属材料通电加热管试样超高温拉伸夹具
US4490599A (en) Apparatus for flash welding of pi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