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7851U - 电流开断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流开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7851U
CN220367851U CN202321399171.7U CN202321399171U CN220367851U CN 220367851 U CN220367851 U CN 220367851U CN 202321399171 U CN202321399171 U CN 202321399171U CN 220367851 U CN220367851 U CN 220367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nozzle
section
cylinder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91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91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7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7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7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开断设备,包括:第一开断组件,第二开断组件,第三开断组件,其中,第一开断组件和第三开断组件之间间隔设置且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开断组件和第三开断组件均与第二开断组件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接触或分离,以及使第三触头和第四触头接触或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容纳灭弧气体的第一腔体设置在双断口的中部,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侧的电弧进行灭弧,相比传统的双断口断路器,在保障灭弧效果的同时,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电流开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器开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流开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双断口灭弧室是由两个单断口灭弧室串联而成的,与单断口灭弧室相比,双断口灭弧室在具有较好的开断能力的同时,体积和成本也有大幅度地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开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断口灭弧室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开断设备,包括:第一开断组件,包括第一触头和第一板体,第一触头位于第一板体的一侧且与第一板体固定连接;第二开断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气缸缸体、第一喷口部、第二触头、第三触头和第二板体,第一喷口部位于气缸缸体的靠近第一板体的一端,第二板体位于气缸缸体的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第二触头位于第一喷口部内且与第一喷口的内壁面间隔设置,第三触头至少部分位于气缸缸体内且与第二触头间隔设置;第三开断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气缸活塞、第二喷口部和第四触头,气缸活塞至少部分插设在气缸缸体内,第二喷口部位于气缸活塞内,第四触头位于第二喷口部的第二喷口内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触头和第三触头之间;其中,第一开断组件和第三开断组件之间间隔设置且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开断组件和第三开断组件均与第二开断组件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接触或分离,以及使第三触头和第四触头接触或分离。
进一步地,第一喷口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喷口段、第二喷口段和第三喷口段,第三喷口段位于第二喷口段的远离第二触头的一侧;其中,第一喷口段和第二喷口段均为圆柱状,第一喷口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喷口段的内径;第三喷口段为圆锥状,第三喷口段的内径沿远离第二喷口段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三喷口段的靠近第二喷口段的一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喷口段的内径;第二喷口段的内径与第一触头的位于第一喷口内的部分的外径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喷口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喷口段、第五喷口段和第六喷口段,第六喷口段位于第五喷口段的远离第四触头的一侧;其中,第四喷口段和第五喷口段均为圆柱状,第四喷口段的内径大于第五喷口段的内径;第六喷口段为圆锥状,第六喷口段的内径沿远离第五喷口段的方向逐渐增大,第六喷口段的靠近第五喷口段的一端的内径等于第五喷口段的内径;第五喷口段的内径与第三触头的位于第二喷口内的部分的外径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气缸缸体为空心管状结构,第二板体和气缸缸体共同围成容纳空间,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气缸活塞进行避让的避让孔,气缸活塞的部分穿过避让孔后插设在气缸缸体内。
进一步地,第三开断组件包括位于气缸缸体内的第三板体,气缸活塞为空心圆管状结构,气缸活塞的靠近第一喷口部的一端与第三板体固定连接,第三板体的外径大于气缸活塞的外径,第三板体的外周面与气缸缸体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气缸活塞通过第三板体与气缸缸体滑动连接,以将气缸缸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位于第三板体的靠近第一喷口部的一侧,以用于储存或释放气体。
进一步地,第三开断组件包括位于气缸缸体外的第四板体,气缸活塞的远离第一喷口部的一端与第四板体固定连接,第三触头的位于气缸缸体外的一端可运动地插设在第四板体上。
进一步地,第四板体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气流的第一通孔;和/或气缸活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气缸活塞的内部和外部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气缸缸体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其中第一缸体由导体材料制成,第二缸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连接;其中,第二缸体的周侧设置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位于第二缸体的远离第一触头的一端,以用于与第二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电流开断设备还包括压力调节组件,第三板体上设置有泄压孔,压力调节组件位于第三板体上且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以当第一腔体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通过压力调节组件的运动来打开泄压孔,以使第一腔体进行泄压。
进一步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柱,导向柱包括限位板和柱体,限位板的一端与第三板体固定连接,限位板的另一端与柱体固定连接,限位板上套设有弹性件和运动板,弹性件和运动板均位于柱体和第三板体之间,且运动板位于弹性件的靠近第三板体的一侧,以用于封堵或打开泄压孔;和/或气缸缸体的周侧设置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位于气缸缸体的远离第一触头的一端,以用于与第二腔体连通,从泄压孔中流出至第二腔体内的气体通过第四通孔到达气缸缸体外。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包括:第一开断组件,包括第一触头和第一板体,第一触头位于第一板体的一侧且与第一板体固定连接;第二开断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气缸缸体、第一喷口部、第二触头、第三触头和第二板体,第一喷口部位于气缸缸体的靠近第一板体的一端,第二板体位于气缸缸体的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第二触头位于第一喷口部内且与第一喷口的内壁面间隔设置,第三触头至少部分位于气缸缸体内且与第二触头间隔设置;第三开断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气缸活塞、第二喷口部和第四触头,气缸活塞至少部分插设在气缸缸体内,第二喷口部位于气缸活塞内,第四触头位于第二喷口部的第二喷口内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触头和第三触头之间;其中,第一开断组件和第三开断组件之间间隔设置且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开断组件和第三开断组件均与第二开断组件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接触或分离,以及使第三触头和第四触头接触或分离。这样,通过第一喷口部和第二喷口部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灭弧通道,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侧的电弧进行灭弧,且使结构更加紧凑,在保障灭弧效果的同时,减小了断路器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断口灭弧室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合闸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分闸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分闸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的第二个实施例在合闸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电流开断设备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的第二个实施例在分闸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电流开断设备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开断组件;11、第一触头;12、第一板体;
20、第二开断组件;21、气缸缸体;211、第一腔体;212、第二腔体;213、第四通孔;214、第一缸体;215、第二缸体;22、第一喷口部;221、第一喷口;23、第二触头;24、第三触头;25、第二板体;251、避让孔;
30、第三开断组件;31、气缸活塞;311、第二通孔;32、第二喷口部;321、第二喷口;33、第四触头;34、第三板体;341、泄压孔;342、第一导向件;343、第一弹性件;35、第四板体;351、第一通孔;352、第二导向件;353、第二弹性件;
40、压力调节组件;41、导向柱;411、限位板;412、柱体;42、弹性件;43、运动板;51、第一电弧;52、第二电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开断设备,包括:第一开断组件10,包括第一触头11和第一板体12,第一触头11位于第一板体12的一侧且与第一板体12固定连接;第二开断组件20,包括相连接的气缸缸体21、第一喷口部22、第二触头23、第三触头24和第二板体25,第一喷口部22位于气缸缸体21的靠近第一板体12的一端,第二板体25位于气缸缸体21的远离第一板体12的一端,第二触头23位于第一喷口部22内且与第一喷口22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第三触头24至少部分位于气缸缸体21内且与第二触头23间隔设置;第三开断组件30,包括相连接的气缸活塞31、第二喷口部32和第四触头33,气缸活塞31至少部分插设在气缸缸体21内,第二喷口部32位于气缸活塞31内,第四触头33位于第二喷口部32的第二喷口内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触头23和第三触头24之间;其中,第一开断组件10和第三开断组件30之间间隔设置且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开断组件10和第三开断组件30均与第二开断组件20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触头11和第二触头23接触或分离,以及使第三触头24和第四触头33接触或分离。这样,通过第一喷口部22和第二喷口部32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灭弧通道,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侧的电弧进行灭弧,且使结构更加紧凑,在保障灭弧效果的同时,减小了断路器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断口灭弧室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具体地,第一开断组件10还包括第一板体12,第一板体12位于第一触头11的远离第二开断组件20的一侧且与第一触头1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开断组件20还包括第二板体25,气缸缸体21为空心管状结构,从而提供了内部的容纳空间。气缸缸体21的靠近第一触头11的一端与第一喷口部22连接,气缸缸体21的远离第一触头11的一端与第二板体25连接,第二板体25上设置有用于对气缸活塞31进行避让的避让孔251。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气缸活塞31在气缸缸体21内进行往复运动,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气缸缸体21内具有足够的气体容纳空间,以保障气缸腔体内能够容纳较为充足的绝缘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的第一喷口2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喷口段、第二喷口段和第三喷口段,第三喷口段位于第二喷口段的远离第二触头23的一侧;其中,第一喷口段和第二喷口段均为圆柱状,第一喷口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喷口段的内径;第三喷口段为圆锥状,第三喷口段的内径沿远离第二喷口段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三喷口段的靠近第二喷口段的一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喷口段的内径;第二喷口段的内径与第一触头11的位于第一喷口221内的部分的外径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的第二喷口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喷口段、第五喷口段和第六喷口段,第六喷口段位于第五喷口段的远离第四触头33的一侧;其中,第四喷口段和第五喷口段均为圆柱状,第四喷口段的内径大于第五喷口段的内径;第六喷口段为圆锥状,第六喷口段的内径沿远离第五喷口段的方向逐渐增大,第六喷口段的靠近第五喷口段的一端的内径等于第五喷口段的内径;第五喷口段的内径与第三触头24的位于第二喷口内的部分的外径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开断组件30包括位于气缸缸体21内的第三板体34,气缸活塞31为空心圆管状结构,气缸活塞31的靠近第一喷口部22的一端与第三板体34固定连接,第三板体34的外径大于气缸活塞31的外径,第三板体34的外周面与气缸缸体21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气缸活塞31通过第三板体34与气缸缸体21滑动连接,以将气缸缸体2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12,第一腔体211位于第三板体34的靠近第一喷口部22的一侧,以用于储存或释放气体,其中气缸活塞31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这样,能够将气缸缸体21的内腔分隔成两个腔体,以实现、合闸过程中的气压差。
优选地,第三板体34还包括第一导向件342和第一弹性件343,第一导向件342和第一弹性件343设置在第三板体34与气缸缸体21之间,第一弹性件343由导电材料制成;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小第三板体34与气缸缸体21之间的摩擦,同时能够增强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具体地,气缸缸体21的周侧设置有第四通孔213,第四通孔213位于气缸缸体21的远离第一触头11的一端,以用于与第二腔体212连通,从泄压孔341中流出至第二腔体212内的气体通过第四通孔213到达气缸缸体21外,从而实现了第二腔体212与外部的气体连通。
其中,气缸缸体21可以由第一缸体214和第二缸体215组成,其中第一缸体214由导体材料制成,第二缸体215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一缸体214与第二缸体215连接,第四通孔213设置在第二缸体215的外周侧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采用导体材料和绝缘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构成的气缸缸体21,更便于对分闸过程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开断组件30包括位于气缸缸体21外的第四板体35,气缸活塞31的远离第一喷口部22的一端与第四板体35固定连接,第三触头24的位于气缸缸体21外的一端可运动地插设在第四板体35上。
优选地,第四板体35还包括第二导向件352和第二弹性件353,第二导向件352和第二弹性件353设置在第四板体35与第四触头33之间,第二弹性件353由导电材料制成;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小第四板体35与第四触头33之间的摩擦,同时能够增强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第四板体35上还设置有用于避让气流的第一通孔351;和/或,气缸活塞3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气缸活塞31的内部和外部的第二通孔311。通过第一通孔351和第二通孔311的设置,实现了气缸活塞31内部与气缸外部的气体流通。
图1中通过箭头示出了电流开断设备在合闸状态下的电流流向,其电流流动路径为:第一板体12→第一触头11→第二触头23→气缸缸体21→第一弹性件343→第三板体34→第四触头33→第三触头24→第二弹性件353→第四板体35。
当需要进行分闸时,气缸缸体21向远离第一触头11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腔体211中的气体被压缩,同时,形成两个断口,第一触头11和第二触头23之间产生第一电弧51,第三触头24和第四触头33之间第二电弧52,第一电弧51和第二电弧52对第一腔体211内的气体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第一腔体211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升高。气缸缸体21继续向远离第一触头的方向移动,当第一触头11、第四触头33分别从第一喷口部22、第二喷口部32中脱离时,第一腔体211中的气体从第一喷口221和第二喷口321中流出,对电弧进行吹熄,其中一部分向第一触头11方向吹熄第一电弧51,一部分向第四触头33方向吹熄第二电弧52,最终到达分闸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电流开断设备还包括压力调节组件40,第三板体34上设置有泄压孔341,压力调节组件40位于第三板体34上且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以当第一腔体211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通过压力调节组件40的运动来打开泄压孔341,以使第一腔体211进行泄压。这样,若第一腔体211内部气压过大,气压调节组件会在气体压力下自动开启,以卸除第一腔体211内部多余气压以保证气缸缸体的结构稳定。
具体地,压力调节组件40包括导向柱41,导向柱41包括限位板411和柱体412,限位板411的一端与第三板体34固定连接,限位板411的另一端与柱体412固定连接,限位板411上套设有弹性件42和运动板43,弹性件42和运动板43均位于柱体412和第三板体34之间,且运动板43位于弹性件42的靠近第三板体34的一侧,以用于封堵或打开泄压孔341。
优选地,弹性件42可以为弹簧。在分闸过程中,当第一腔体211内的压力超过弹簧压力时,弹簧被压缩,第一腔体211内的气体压力推动运动板43移动,从而实现对第一腔体211进行泄压。
在本实施例中,泄压孔341的数量和压力调节组件4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泄压孔341间隔设置在第三板体34上,多个压力调节组件4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泄压孔341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开断设备包括:第一开断组件10,包括第一触头11和第一板体12,第一触头11位于第一板体12的一侧且与第一板体12固定连接;第二开断组件20,包括相连接的气缸缸体21、第一喷口部22、第二触头23、第三触头24和第二板体25,第一喷口部22位于气缸缸体21的靠近第一板体12的一端,第二板体25位于气缸缸体21的远离第一板体12的一端,第二触头23位于第一喷口部22内且与第一喷口22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第三触头24至少部分位于气缸缸体21内且与第二触头23间隔设置;第三开断组件30,包括相连接的气缸活塞31、第二喷口部32和第四触头33,气缸活塞31至少部分插设在气缸缸体21内,第二喷口部32位于气缸活塞31内,第四触头33位于第二喷口部32的第二喷口内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触头23和第三触头24之间;其中,第一开断组件10和第三开断组件30之间间隔设置且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开断组件10和第三开断组件30均与第二开断组件20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触头11和第二触头23接触或分离,以及使第三触头24和第四触头33接触或分离。这样,通过第一喷口部22和第二喷口部32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灭弧通道,能够同时实现对两侧的电弧进行灭弧,且使结构更加紧凑,在保障灭弧效果的同时,减小了断路器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断口灭弧室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开断组件(10),包括第一触头(11)和第一板体(12),所述第一触头(11)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2)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板体(12)固定连接;
第二开断组件(20),包括相连接的气缸缸体(21)、第一喷口部(22)、第二触头(23)、第三触头(24)和第二板体(25),所述第一喷口部(22)位于所述气缸缸体(21)的靠近所述第一板体(12)的一端,所述第二板体(25)位于所述气缸缸体(21)的远离所述第一板体(12)的一端,所述第二触头(23)位于所述第一喷口部(22)内且与第一喷口(22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触头(2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缸缸体(21)内且与所述第二触头(23)间隔设置;
第三开断组件(30),包括相连接的气缸活塞(31)、第二喷口部(32)和第四触头(33),所述气缸活塞(31)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气缸缸体(21)内,所述第二喷口部(32)位于所述气缸活塞(31)内,所述第四触头(33)位于所述第二喷口部(32)的第二喷口内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触头(23)和所述第三触头(24)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开断组件(10)和所述第三开断组件(30)之间间隔设置且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开断组件(10)和所述第三开断组件(30)均与所述第二开断组件(20)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触头(11)和所述第二触头(23)接触或分离,以及使所述第三触头(24)和所述第四触头(33)接触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2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喷口段、第二喷口段和第三喷口段,所述第二触头(23)位于所述第一喷口段内,所述第三喷口段位于所述第二喷口段的远离所述第二触头(23)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喷口段和所述第二喷口段均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喷口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喷口段的内径;所述第三喷口段为圆锥状,所述第三喷口段的内径沿远离所述第二喷口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喷口段的靠近所述第二喷口段的一端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喷口段的内径;所述第二喷口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触头(11)的位于所述第一喷口(221)内的部分的外径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口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喷口段、第五喷口段和第六喷口段,所述第四触头(33)位于所述第四喷口段内,所述第六喷口段位于所述第五喷口段的远离所述第四触头(33)的一侧;其中,所述第四喷口段和所述第五喷口段均为圆柱状,所述第四喷口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五喷口段的内径;所述第六喷口段为圆锥状,所述第六喷口段的内径沿远离所述第五喷口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六喷口段的靠近所述第五喷口段的一端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五喷口段的内径;所述第五喷口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三触头(24)的位于所述第二喷口内的部分的外径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缸体(21)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第二板体(25)和所述气缸缸体(21)共同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板体(25)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气缸活塞(31)进行避让的避让孔(251),所述气缸活塞(31)的部分穿过所述避让孔(251)后插设在所述气缸缸体(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断组件(30)包括位于所述气缸缸体(21)内的第三板体(34),所述气缸活塞(31)为空心圆管状结构,所述气缸活塞(31)的靠近所述第一喷口部(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板体(34)的外径大于所述气缸活塞(31)的外径,所述第三板体(34)的外周面与所述气缸缸体(21)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所述气缸活塞(31)通过所述第三板体(34)与所述气缸缸体(21)滑动连接,以将所述气缸缸体(2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12),所述第一腔体(211)位于所述第三板体(34)的靠近所述第一喷口部(22)的一侧,以用于储存或释放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断组件(30)包括位于所述气缸缸体(21)外的第四板体(35),所述气缸活塞(31)的远离所述第一喷口部(22)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板体(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触头(24)的位于所述气缸缸体(21)外的一端可运动地插设在所述第四板体(3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板体(35)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气流的第一通孔(351);和/或
所述气缸活塞(3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气缸活塞(31)的内部和外部的第二通孔(3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缸体(21)包括第一缸体(214)和第二缸体(215),其中所述第一缸体(214)由导体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缸体(215)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缸体(214)与所述第二缸体(215)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缸体(215)的周侧设置有第四通孔(213),所述第四通孔(213)位于所述第二缸体(215)的远离所述第一触头(11)的一端,以用于与所述第二腔体(21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开断设备还包括压力调节组件(40),所述第三板体(34)上设置有泄压孔(341),所述压力调节组件(40)位于所述第三板体(34)上且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以当所述第一腔体(211)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通过所述压力调节组件(40)的运动来打开所述泄压孔(341),以使所述第一腔体(211)进行泄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流开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组件(40)包括导向柱(41),所述导向柱(41)包括限位板(411)和柱体(412),所述限位板(4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3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411)的另一端与所述柱体(41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411)上套设有弹性件(42)和运动板(43),所述弹性件(42)和所述运动板(43)均位于所述柱体(412)和所述第三板体(34)之间,且所述运动板(43)位于所述弹性件(42)的靠近所述第三板体(34)的一侧,以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泄压孔(341)。
CN202321399171.7U 2023-06-02 2023-06-02 电流开断设备 Active CN220367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9171.7U CN220367851U (zh) 2023-06-02 2023-06-02 电流开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9171.7U CN220367851U (zh) 2023-06-02 2023-06-02 电流开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7851U true CN220367851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9171.7U Active CN220367851U (zh) 2023-06-02 2023-06-02 电流开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7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8947B2 (en) Puffer-type gas circuit-breaker
US20110163069A1 (en) Gas-insulated high-voltage switch
US3909572A (en) Circuit breaking section of a gas circuit breaker of the puffer type
CN213212043U (zh) 断路器及其灭弧室
CN220367851U (zh) 电流开断设备
CN217333893U (zh) 负荷开关
US3602670A (en) Breaking chamber for self-blasting compressed gas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s
CN116666154A (zh) 节能型开断装置
JP2568304B2 (ja) 自動吹付け式中電圧遮断器
US3674956A (en) Puffer type circuit interrupter
CN217983190U (zh) 断路器的开断装置及断路器
US4259555A (en) Self-extinguishing gas circuit interrupter
CN114334529B (zh) 真空灭弧室及真空开关
GB516529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ic circuit-breaking devices of the gas-blast type
US3197596A (en) Outlet arrangement for an arc quenching chamber
CN103367027A (zh) 断路器
JP2577116B2 (ja) 高圧又は中電圧の遮断器
CN109411288B (zh) 一种提高高压断路器断口绝缘性能的辅助结构
CN220569603U (zh) 电流开断设备
CN218351396U (zh) 断路器的开断装置及断路器
JP2880543B2 (ja) ガス開閉器
CN217983189U (zh) 喷口结构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CN104037012A (zh) 一种具有插入式接地工位的三工位真空灭弧室
CN214175919U (zh) 一种应用于真空灭弧室的导向套
CN116646212A (zh) 节能型开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