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5490U -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5490U
CN220365490U CN202320962106.4U CN202320962106U CN220365490U CN 220365490 U CN220365490 U CN 220365490U CN 202320962106 U CN202320962106 U CN 202320962106U CN 220365490 U CN220365490 U CN 220365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electric door
fixedly connected
face recognition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21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勋
李红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i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i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i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i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21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5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5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5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包括门框,门框的内部设有电动门本体,电动门本体的内部一侧设有升降机构,电动门本体的外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控制装置,门框的内部一侧设有传动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可带动控制装置进行上下升降,通过传动机构可带动电动门本体进行开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通过人脸识别器对居住人员的面部进行识别后开启,但居住人员的身高各不相同,若遇到身高较高或较低的居住人员时不便对面部进行准确采集,可能导致面部识别不成功,无法根据居住人员的身高对人脸识别器的高度进行调整,导致降低了人脸识别门的实用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用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授权公告号CN 215704668 U),该专利技术包括门体,所述门体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猫眼,所述门体正面且位于猫眼的底部设置有人脸识别器,所述门体正面的左侧设置有密码锁,所述门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抗氧化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门体、基体、抗氧化层、耐磨层、清洁层、光触媒层、活性炭层、加强层、耐腐蚀层、防锈层、缓冲层、防火层、防霉层、防蛀虫层、隔音层、猫眼、人脸识别器和密码锁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智能家居用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盗门使用强度不高,受到外界因素冲撞易导致防盗门发生形变,且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不佳,导致防盗门使用寿命大量减少的问题。
但是,该专利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仅通过人脸识别器对居住人员的面部进行识别后开启,但居住人员的身高各不相同,若遇到身高较高或较低的居住人员时不便对面部进行准确采集,可能导致面部识别不成功,无法根据居住人员的身高对人脸识别器的高度进行调整,导致降低了人脸识别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内部设有电动门本体,所述电动门本体的内部一侧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电动门本体的外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门框的内部一侧设有传动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可带动控制装置进行上下升降,通过传动机构可带动电动门本体进行开启;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电动门本体的内部一侧,所述电动门本体的内部靠近气缸一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部设有弹簧,所述固定柱的外部下方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一侧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门框的顶部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电动门本体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远离电动门本体的一端与门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滑块与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外部上方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控制装置的外部下方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电动门本体的外部上方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电动门本体的外部且位于显示屏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的内部设有控制器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分别与气缸和照明灯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通过控制器分别与人脸识别模块和电机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不同身高的居住人员进行对摄像头的自适应高度调节,不需要手动对摄像头的高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提升电动门本体的实用性,防止遇到身高较低的儿童时摄像头无法对准面部,导致电动门本体无法正常开启。
优选的,所述电动门本体的外部靠近控制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三)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居住人员需要进入户内时,保护罩底部的红外传感器可首先对居住人员的身高进行识别,识别身高后红外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使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根据居住人员的身高带动控制装置升降至对应居住人员面部的高度,同时控制器控制照明灯开启,防止在夜晚摄像头无法清晰获取居住人员的面部画面,控制装置上的摄像头对居住人员的面部画面进行采集,然后与人脸识别模块内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匹配成功后摄像头可对控制器发出信号,使控制器控制传动机构将电动门本体打开,即可成功进入,显示屏用于居住人员的面部录入使用,显示屏上方安装的保护罩可防止显示屏在雨季有雨水滴在显示屏表面后深入内部导致短路,同时可对显示屏进行防尘,根据不同身高的居住人员进行对摄像头的自适应高度调节,不需要手动对摄像头的高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提升电动门本体的实用性,防止遇到身高较低的儿童时摄像头无法对准面部,导致电动门本体无法正常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中门框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中电动门本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中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的模块图。
图中:1、门框;2、电动门本体;3、升降机构;31、气缸;32、固定柱;33、滑块;34、弹簧;4、传动机构;41、电机;42、转动杆;43、第一齿轮;44、转动柱;45、第二齿轮;5、控制装置;6、摄像头;7、照明灯;8、显示屏;9、保护罩;10、红外传感器;11、把手;12、控制器;13、人脸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照图1-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包括门框1,门框1的内部设有电动门本体2,电动门本体2的内部一侧设有升降机构3,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控制装置5,门框1的内部一侧设有传动机构4,通过升降机构3可带动控制装置5进行上下升降,通过传动机构4可带动电动门本体2进行开启;
升降机构3包括气缸31,气缸31固定连接于电动门本体2的内部一侧,电动门本体2的内部靠近气缸31一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2,固定柱32的外部设有弹簧34,固定柱32的外部下方滑动连接有滑块33,滑块33的底部一侧与气缸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传动机构4包括电机41,电机41固定连接于门框1的顶部一侧,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2,转动杆42远离电机41的一端与门框1转动连接,转动杆42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3,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44,转动柱44远离电动门本体2的一端与门框1转动连接,两个转动柱4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5,两个第一齿轮43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45啮合连接;
滑块33与控制装置5固定连接,控制装置5的外部上方安装有摄像头6,控制装置5的外部下方安装有照明灯7,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上方安装有显示屏8,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且位于显示屏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保护罩9,保护罩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10,控制装置5的内部设有控制器12和人脸识别模块13,红外传感器10通过控制器12分别与气缸31和照明灯7电性连接,摄像头6通过控制器12分别与人脸识别模块13和电机41电性连接,居住人员需要进入户内时,保护罩9底部的红外传感器10可首先对居住人员的身高进行识别,识别身高后红外传感器10向控制器12发出信号,使控制器12控制升降机构3根据居住人员的身高带动控制装置5升降至对应居住人员面部的高度,同时控制器12控制照明灯7开启,防止在夜晚摄像头6无法清晰获取居住人员的面部画面,控制装置5上的摄像头6对居住人员的面部画面进行采集,然后与人脸识别模块13内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匹配成功后摄像头6可对控制器12发出信号,使控制器12控制传动机构4将电动门本体2打开,即可成功进入,显示屏8用于居住人员的面部录入使用,显示屏8上方安装的保护罩9可防止显示屏8在雨季有雨水滴在显示屏8表面后深入内部导致短路,同时可对显示屏8进行防尘,根据不同身高的居住人员进行对摄像头6的自适应高度调节,不需要手动对摄像头6的高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提升电动门本体2的实用性,防止遇到身高较低的儿童时摄像头6无法对准面部,导致电动门本体2无法正常开启。
参照图1-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中,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靠近控制装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需要对控制装置5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控制器12控制气缸31伸缩,气缸31的输出端推动滑块33在固定柱32上滑动的同时对弹簧34进行挤压,从而使滑块33带动控制装置5对应居住人员的身高进行调节,当电动门本体2开启后,气缸31关闭,在弹簧34的反弹力下推动滑块33带动控制装置5返回原位,面部匹配成功时,控制器12控制电机41启动电机41的输出端通过转动杆42带动两个第一齿轮43转动,两个第一齿轮43再通过第二齿轮45配合转动柱44带动电动门本体2转动开启。
本方案中所有的用电设备均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工作原理:使用时,居住人员需要进入户内时,保护罩9底部的红外传感器10可首先对居住人员的身高进行识别,识别身高后红外传感器10向控制器12发出信号,使控制器12控制气缸31伸缩,气缸31的输出端推动滑块33在固定柱32上滑动的同时对弹簧34进行挤压,从而使滑块33带动控制装置5对应居住人员的身高进行调节,同时控制器12控制照明灯7开启,防止在夜晚摄像头6无法清晰获取居住人员的面部画面,控制装置5上的摄像头6对居住人员的面部画面进行采集,然后与人脸识别模块13内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匹配成功后摄像头6可对控制器12发出信号,使控制器12控制电机41启动电机41的输出端通过转动杆42带动两个第一齿轮43转动,两个第一齿轮43再通过第二齿轮45配合转动柱44带动电动门本体2转动开启,即可成功进入,显示屏8用于居住人员的面部录入使用,显示屏8上方安装的保护罩9可防止显示屏8在雨季有雨水滴在显示屏8表面后深入内部导致短路,同时可对显示屏8进行防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包括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的内部设有电动门本体(2),所述电动门本体(2)的内部一侧设有升降机构(3),所述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控制装置(5),所述门框(1)的内部一侧设有传动机构(4),通过升降机构(3)可带动控制装置(5)进行上下升降,通过传动机构(4)可带动电动门本体(2)进行开启;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气缸(31),所述气缸(31)固定连接于电动门本体(2)的内部一侧,所述电动门本体(2)的内部靠近气缸(31)一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2),所述固定柱(32)的外部设有弹簧(34),所述固定柱(32)的外部下方滑动连接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的底部一侧与气缸(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电机(41),所述电机(41)固定连接于门框(1)的顶部一侧,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2),所述转动杆(42)远离电机(41)的一端与门框(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2)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3),所述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柱(44),所述转动柱(44)远离电动门本体(2)的一端与门框(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柱(4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5),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3)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45)啮合连接;
所述滑块(33)与控制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的外部上方安装有摄像头(6),所述控制装置(5)的外部下方安装有照明灯(7),所述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上方安装有显示屏(8),所述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且位于显示屏(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保护罩(9),所述保护罩(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10),所述控制装置(5)的内部设有控制器(12)和人脸识别模块(13),所述红外传感器(10)通过控制器(12)分别与气缸(31)和照明灯(7)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6)通过控制器(12)分别与人脸识别模块(13)和电机(4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门本体(2)的外部靠近控制装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
CN202320962106.4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Active CN220365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2106.4U CN22036549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2106.4U CN22036549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5490U true CN220365490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9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2106.4U Active CN22036549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5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7136A (zh) 一种智能开门管理系统
CN205591150U (zh) 一种停车场道闸
CN220365490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动门
CN11451990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智能监管系统
CN107481381B (zh) 远程防盗门的指纹控制电路的工作方法
CN112365637B (zh) 基于门票销售平台的开车入园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7680210B (zh) 远程防盗门的指纹识别电路的工作方法
CN108297895B (zh) 轨道交通安全提示系统
CN213838461U (zh) 一种智能电动伸缩门
CN205370315U (zh) 自动折叠节能窗
CN213770944U (zh) 一种识别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的感应报警装置
CN212208401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校园门禁装置
CN112180904B (zh) 一种智能车载中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377610U (zh) 一种人体静脉识别门禁装置
CN107010522A (zh) 一种立井提升机副井罐笼安全就位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211228238U (zh) 一种可升降的生物识别装置及闸机
CN216446624U (zh) 一种具有车辆识别功能的智能车位
CN209637658U (zh) 一种带车牌识别功能的悬浮门
CN218068912U (zh)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安防装置
CN206246009U (zh) 一种家居生活用自动防雨防盗窗
CN216161151U (zh)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门禁
CN219039805U (zh) 一种带人脸识别的门禁装置
CN219978902U (zh) 一种门禁人脸扫描仪
CN215165001U (zh) 一种双向安装的车牌识别道闸一体机
CN107657693B (zh) 防盗门的指纹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