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0535U - 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 Google Patents

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0535U
CN220360535U CN202321197130.XU CN202321197130U CN220360535U CN 220360535 U CN220360535 U CN 220360535U CN 202321197130 U CN202321197130 U CN 202321197130U CN 220360535 U CN220360535 U CN 220360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massage
movement mechanism
massage head
penetr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71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柏春
金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en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en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en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en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71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0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0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0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机芯机构包括:移动件,移动件与传动组件相连接,移动件贯穿壳体;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贯穿壳体、移动件,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按摩头;固定件,固定件贯穿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并与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固定件与壳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按摩时,通过驱动件带动传动组件发生转动,使得移动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进行平移,第三连接件绕着第三轴心线的垂直面发生转动,第三按摩头随着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而发生转动,增加了第三按摩头的移动行程,提高了第三按摩头的按摩效果,同时,整个机芯机构结构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巧的优点,可以减少对人体肩颈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

Description

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工作强度的增加,很多城市的白领都需要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部、肩部酸痛,严重者可引发肩周炎等,因此,为了能够在工作后对颈部、肩部进行按摩,人们设计出各种针对颈部、肩部按摩仪,这些种类的按摩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使用者的疲劳,减轻使用者的酸楚感。现有按摩仪机芯机构中的拿捏按摩头通过平移的方式对使用者的肩部进行拿捏按摩,该方式拿捏按摩头的移动行程较短,导致其按摩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按摩头通过平移的方式进行移动,导致其按摩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使得第三按摩头能够绕着第三轴心线的垂直面发生转动,增加了第三按摩头的移动行程,提高了第三按摩头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芯机构,包括:壳体,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贯穿所述壳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移动件贯穿所述壳体;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移动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按摩头;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由此,在按摩时,通过驱动件带动传动组件发生转动,使得移动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进行平移,带动第三连接件绕着第三轴心线的垂直面发生转动,第三按摩头随着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而发生转动,增加了第三按摩头的移动行程,提高了第三按摩头的按摩效果,同时,整个机芯机构结构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巧的优点,可以减少对人体肩颈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杆、蜗轮、齿轮、凸轮以及偏心轮;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蜗轮相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偏心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所述蜗轮、所述齿轮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凸轮、所述偏心轮均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偏心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包括:第二齿轮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贯穿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心线不重合。由此,移动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进行平移,带着第三连接件绕着第三轴心线的垂直面发生转动,使得第三按摩头随着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而发生转动,通过第三按摩头的转动来模拟人手对使用者肩部的下侧进行揉夹按摩。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内开设有第三腰形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腰形孔的长度为d3,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三腰形孔内,所述第三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三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腰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腰形孔的长度为d1,所述第二腰形孔的长度为d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内嵌设有转动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贯穿所述转动件。由此,能够使得整个机芯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提高整个机芯机构的按摩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肩颈按摩组件,所述肩颈按摩组件包括:摆动件、第一按摩头以及第二按摩头,所述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相连接,所述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头均与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相连接。由此,通过第一按摩头来模拟人手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揉夹按摩,通过第二按摩头来模拟人手对使用者肩部的上侧进行揉夹按摩;第一按摩头以及第二按摩头均通过摆动件与凸轮相连接,使得整个机芯机构的体积进一步减小、重量进一步减轻,能够进一步减少对使用者肩颈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揉夹按摩仪,包括机芯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按摩时,通过驱动件带动传动组件发生转动,使得移动件沿着第一方向进行平移,带动第三连接件绕着第三轴心线的垂直面发生转动,第三按摩头随着第三连接件的转动而发生转动,增加了第三按摩头的移动行程,提高了第三按摩头的按摩效果,同时,整个机芯机构机构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巧的优点,可以减少对人体肩颈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
2、本实用新型第一按摩头以及第二按摩头均通过摆动件与凸轮相连接,使得整个机芯机构的体积进一步减少、重量进一步减轻,能够进一步减少对使用者肩颈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按摩头的摆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揉夹按摩,通过第二按摩头的摆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肩部的上侧进行揉夹按摩,通过第三按摩头的转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的下侧进行揉夹按摩,扩大了整个机芯机构的按摩面积,提高了机芯机构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芯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芯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件、第三连接件以及第三按摩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与传动组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移动件与限位件的爆炸图;
图9为实施例1的移动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件运动的效果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肩颈按摩组件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14为实施例2的移动件与限位件的爆炸图;
图15为实施例2的移动件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101、容纳腔;102、第一腰形孔;103、第二腰形孔;104、第一通孔;105、第二通孔;106、第一固定柱;107、第二固定柱;108、第三固定柱;2、驱动件;3、传动组件;301、蜗杆;302、蜗轮;303、齿轮;304、凸轮;3041、第一齿轮部;3042、第一转动部;30421、斜面;305、偏心轮;3051、第二齿轮部;3052、第二连接部;3053、第二转动部;4、肩颈按摩组件;401、摆动件;402、第一弹性件;403、第一按摩头;404、第二弹性件;405、第二按摩头;406、第一连接件;501、移动件;5011、第三腰形孔;5012、第二连接件;5013、第三通孔;502、限位件;5021、限位板;50211、第四通孔;5022、限位块;503、第三连接件;504、第三按摩头;505、固定件;506、第四连接件;507、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3所示,一种机芯机构,包括:壳体1、驱动件2、传动组件3、移动件501、第三连接件503以及固定件505,驱动件2安装在壳体1内,传动组件3贯穿壳体1,传动组件3与驱动件2的输出端相连接,移动件501与传动组件3相连接,移动件501贯穿壳体1,第三连接件503贯穿壳体1、移动件501,第三连接件5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按摩头504,固定件505贯穿第三连接件503的另一端并与第三连接件503转动连接,固定件505与壳体1相连接。具体的,壳体1具有容纳腔101,驱动件2位于容纳腔101内,传动组件3贯穿容纳腔101,移动件501通过限位件502与壳体1相连接,限位件502包括:限位板5021和限位块5022,第二连接件501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5021、限位块5022相连接,限位板5021开设有第四通孔50211,第三连接件503贯穿第四通孔50211,第三按摩头504以及第三连接件503共设置有两个,第三按摩头504通过第四连接件506与第三连接件503行连接。在按摩时,通过驱动件2带动传动组件3发生转动,使得移动件501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为移动件501的宽度方向)进行平移,带动第三连接件503绕着第三轴心线的垂直面发生转动,第三按摩头504随着第三连接件503的转动而发生转动,增加了第三按摩头504的移动行程,提高了第三按摩头504的按摩效果,同时,整个机芯机构结构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巧的优点,可以减少对人体肩颈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包括:蜗杆301、蜗轮302、齿轮303、凸轮304以及偏心轮305;蜗杆301与驱动件2的输出端相连接,蜗轮302与蜗杆301相啮合,齿轮303与蜗轮302相连接,凸轮304与齿轮303相啮合,偏心轮305与齿轮303相啮合;蜗杆301、蜗轮302、齿轮303均位于壳体1内,凸轮304、偏心轮305均贯穿壳体1,移动件501与偏心轮305相连接;偏心轮305包括:第二齿轮部3051、第二连接部3052以及第二转动部3053,第二连接部3052贯穿壳体1,第二连接部30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部3051、第二转动部3053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转动部3053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齿轮部3051与第二连接部3052同轴设置(如图7所示,也即第二齿轮部3051的轴心线与第二连接部3052的轴心线均为第一轴心线),第二转动部3053的轴心线与第二连接部3052的轴心线不重合(如图7所示,也即第二转动部3053的轴心线为第二轴心线);移动件501内开设有第三腰形孔5011和第三通孔5013,第三腰形孔5011的长度为d3,第二转动部3053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三腰形孔5011内,第三连接件503贯穿第三通孔5013;移动件501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012,第二连接件5012贯穿壳体1。例如,驱动件2可以为电机,其具有两个输出端,蜗杆30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螺纹(图中未示出),使得蜗杆301能够与蜗轮302相啮合,传动组件3、第三连接件503以及第三按摩头504共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按摩头504能够对使用者两侧肩部的下侧进行揉夹按摩,第三腰形孔5011的长度d3为30mm,壳体1开设有第二通孔105,第二连接部3052贯穿第二通孔105,容纳腔10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柱106和第三固定柱108,第一固定柱106贯穿蜗轮302、齿轮303并与蜗轮302、齿轮303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柱106与壳体1相连接,第三固定柱108的一端与壳体1相连接,第三固定柱108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齿轮303部内并与第二齿轮303部转动连接;初始状态下,第三连接件503的轴心线记为A,在按摩时,第三连接件503会发生转动,此时,第三连接件503的轴心线记为B,并记轴心线A与轴心线B之间的夹角为β,0°≤β≤34°。在按摩时,启动驱动件2,通过驱动件2带动蜗杆301进行转动,使得蜗轮302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齿轮303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偏心轮305发生转动,最终导致移动件501能够沿着第一方向进行平移,带着第三连接件503绕着第三轴心线的垂直面发生转动,使得第三按摩头504随着第三连接件503的转动而发生转动,通过第三按摩头504的转动来模拟人手对使用者肩部的下侧进行揉夹按摩。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开设有第一腰形孔102和第二腰形孔103,第二连接件5012贯穿第一腰形孔102,第三连接件503贯穿第二腰形孔103;第一腰形孔102的长度为d1,第二腰形孔103的长度为d2。例如,第一腰形孔102的长度d1为38mm,第二腰形孔103的长度d2为35mm。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肩颈按摩组件4,肩颈按摩组件4包括:摆动件401、第一按摩头403以及第二按摩头405,摆动件401的一端与凸轮304相连接,第一按摩头403、第二按摩头405均与摆动件401的另一端相连接。具体的,肩颈按摩组件4设置有两个,一个肩颈按摩组件4通过一个传动组件3与驱动件2的一个输出端相连接,另一个肩颈按摩组件4通过另一个传动组件3与驱动件2的另一个输出端相连接,壳体1还开设有第一通孔104,容纳腔101内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07,凸轮304包括:第一齿轮部3041和第一转动部3042,第一转动部3042贯穿第一通孔104,第二固定柱107的一端与壳体1相连接,第二固定柱107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一齿轮303部内并与第一齿轮303部转动连接,第一齿轮303部和第一转动部304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转动部3042的另一端具有斜面30421,斜面30421与第一转动部3042一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14°<α<18°,摆动件401通过第一连接件406与第一转动部3042相连接,第一按摩头403通过第一弹性件402与摆动件401相连接,第二按摩头405通过第二弹性件404与摆动件401相连接,第一弹性件402和第二弹性件404可以为弹簧。在按摩时,启动驱动件2,通过驱动件2带动蜗杆301进行转动,使得蜗轮302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齿轮303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凸轮304发生转动,最终导致摆动件401发生摆动,第一按摩头403头、第二按摩头405均随着摆动件401的摆动而发生摆动,通过第一按摩头403的摆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揉夹按摩,通过第二按摩头405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肩部的上侧进行揉夹按摩
本实施例的按摩过程是:当需要按摩时,使用者将整个机芯机构贴在处,确保机芯机构不会从使用者的肩颈处滑落下去;在按摩时,启动驱动件2,通过驱动件2驱动传动组件3的转动,使得第一按摩头403以及第二按摩头405发生摆动、第三按摩头504发生转动,通过第一按摩头403的摆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揉夹按摩、通过第二按摩头405的摆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肩部的上侧进行揉夹按摩、通过第三按摩头504的转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肩部的下侧进行揉夹按摩,以此来减轻使用者肩颈部位的酸楚感,缓解使用者的疲劳;待使用者按摩完毕后,将整个机芯机构从使用者的肩颈处取下即可。
实施例2:
如图14至图1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移动件501与限位板5021之间设置有转动件507,限位板5021上开设有第四通孔50211,转动件507的一部分嵌设在第三通孔5013内,转动件507的另一部分嵌设在第四通孔50211内。由此,能够使得整个机芯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提高整个机芯机构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揉夹按摩仪,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机芯机构以及柔性外壳,机芯机构安装在柔性外壳内。例如,柔性外壳为海绵材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按摩时,通过驱动件2带动传动组件3发生转动,使得移动件501沿着第一方向进行平移,带动第三连接件503绕着第三轴心线的垂直面发生转动,第三按摩头504随着第三连接件503的转动而发生转动,增加了第三按摩头504的移动行程,提高了第三按摩头504的按摩效果,同时,整个机芯机构机构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巧的优点,可以减少对人体肩颈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第一按摩头403以及第二按摩头405均通过摆动件401与凸轮304相连接,使得整个机芯机构的体积进一步减少、重量进一步减轻,能够进一步减少对使用者肩颈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通过第一按摩头403的摆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揉夹按摩,通过第二按摩头405的摆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肩部的上侧进行揉夹按摩,通过第三按摩头504的转动能够模拟人手对使用者的下侧进行揉夹按摩,扩大了整个机芯机构的按摩面积,提高了机芯机构的按摩效果。
以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如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以及
驱动件(2),所述驱动件(2)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
传动组件(3),所述传动组件(3)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传动组件(3)与所述驱动件(2)的输出端相连接;
移动件(501),所述移动件(501)与所述传动组件(3)相连接,所述移动件(501)贯穿所述壳体(1);
第三连接件(503),所述第三连接件(503)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移动件(501),所述第三连接件(5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按摩头(504);
固定件(505),所述固定件(505)贯穿所述第三连接件(503)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50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505)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
蜗杆(301)、蜗轮(302)、齿轮(303)、凸轮(304)以及偏心轮(305);
所述蜗杆(301)与所述驱动件(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蜗轮(302)与所述蜗杆(301)相啮合,所述齿轮(303)与所述蜗轮(302)相连接,所述凸轮(304)与所述齿轮(303)相啮合,所述偏心轮(305)与所述齿轮(303)相啮合;
所述蜗杆(301)、所述蜗轮(302)、所述齿轮(303)均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凸轮(304)、所述偏心轮(305)均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移动件(501)与所述偏心轮(30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305)包括:
第二齿轮部(3051)、第二连接部(3052)以及第二转动部(3053),所述第二连接部(3052)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第二连接部(30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部(3051)、所述第二转动部(305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3053)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齿轮部(305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5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部(3053)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052)的轴心线不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501)内开设有第三腰形孔(5011)和第三通孔(5013),所述第三腰形孔(5011)的长度为d3,所述第二转动部(3053)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三腰形孔(5011)内,所述第三连接件(503)贯穿所述第三通孔(50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501)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012),所述第二连接件(5012)贯穿所述壳体(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开设有第一腰形孔(102)和第二腰形孔(103),所述第二连接件(5012)贯穿所述第一腰形孔(102),所述第三连接件(503)贯穿所述第二腰形孔(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形孔(102)的长度为d1,所述第二腰形孔(103)的长度为d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5013)内嵌设有转动件(507),所述第三连接件(503)贯穿所述转动件(507)。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肩颈按摩组件(4),所述肩颈按摩组件(4)包括:
摆动件(401)、第一按摩头(403)以及第二按摩头(405),所述摆动件(401)的一端与所述凸轮(304)相连接,所述第一按摩头(403)、所述第二按摩头(405)均与所述摆动件(401)的另一端相连接。
10.一种揉夹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芯机构。
CN202321197130.XU 2023-10-11 2023-10-11 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Active CN220360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7130.XU CN220360535U (zh) 2023-10-11 2023-10-11 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7130.XU CN220360535U (zh) 2023-10-11 2023-10-11 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0535U true CN220360535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7130.XU Active CN220360535U (zh) 2023-10-11 2023-10-11 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0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9510B2 (en) Neck and shoulder massaging mechanism
CN111053681B (zh) 一种颈部按摩机芯
CN201304066Y (zh) 一种可同时按摩人体颈部肌肉及肩部肌肉的按摩器机芯
CN220360535U (zh) 揉夹按摩仪及其机芯机构
CN112043580A (zh) 一种眼部按摩仪
CN210096333U (zh) 穴位按摩机芯及穴位按摩眼罩
CN109498428B (zh) 穴位按摩机芯及穴位按摩眼罩
CN109125050B (zh) 一种眼部按摩器
CN202537867U (zh) 按摩椅按摩模块
CN212575226U (zh)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CN110420113B (zh) 颈肩部按摩机构及包含有它的按摩器
CN219538818U (zh) 揉夹按摩机芯
CN210812392U (zh) 颈肩部按摩机构及包含有它的按摩器
CN211326645U (zh) 一种颈部按摩器
CN209966983U (zh) 揉捏按摩器机
CN211410043U (zh) 一种按摩仪机芯
CN209966984U (zh) 模拟真人揉捏的按摩器
CN112336617A (zh) 一种按摩眼仪
CN218187240U (zh) 摆动式按摩颈枕
CN220513116U (zh) 一种揉捏按摩机芯
CN112206132A (zh) 一种头部按摩器
CN115120477A (zh) 揉夹按摩机芯
CN216365859U (zh) 一种按摩机构
CN220213368U (zh) 一种颈部按摩器
CN219290087U (zh) 一种小体积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