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9378U - 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9378U
CN220359378U CN202321577188.7U CN202321577188U CN220359378U CN 220359378 U CN220359378 U CN 220359378U CN 202321577188 U CN202321577188 U CN 202321577188U CN 220359378 U CN220359378 U CN 220359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positioning hole
frame
protective ne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71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险峰
陈俊岭
陈泽涛
陈家雄
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UNFENG BF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UNFENG BF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UNFENG BF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UNFENG BF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771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9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9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9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防护网结构包括框架、防护网和固定件,其在安装防护网时,只需要先将所述防护网上的凹槽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对齐,并使防护网沿第一滑槽滑动至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第四内侧面上,再将固定件先后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即能够完成防护网与框架的固定连接,同理,完成防护网的拆卸,也只需要将安装步骤颠倒顺序即可,因此安装方便,除此之外,因为固定件仅是确定防护网在第一方向上的自由度,且由于防护网的自重,即使固定件出现松动,也不会出现防护网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到电加热装置,一般会在电加热装置的外表面设置相应的防护结构,并且还要考虑防护结构是否会影响到电加热装置的放热效果,因此现有的电加热设备多采用防护网结构,即能起到防护作用,又能够保证放热效果,但是现有的防护网结构多是直接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加热装置的表面,并且为了保证强度,还需要通过多颗螺丝固定,不仅安装繁琐,拆卸时也容易出现螺丝丢失的情况,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防护网也容易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其不仅安装方便,并且安装牢固,不会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网结构,包括:框架、防护网和固定件;
所述框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对应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沿第二方向对应设置的第三内侧面和第四内侧面,所述框架沿第三方向的一端敞开,所述框架还包括多个第一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卡接部背离所述框架的一侧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第一滑槽;
所述防护网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上还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且所述防护网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直至所述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
所述第三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一定位孔,所述防护网的顶部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孔,当所述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重合,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将所述防护网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可选的,所述框架的所述第四内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背离所述框架的一侧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二滑槽,所述防护网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可选的,所述框架还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防护网上设有于所述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终止槽,所述终止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终止槽的顶端与所述凹槽连通,当所述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凸起卡接至所述终止槽的另一端。
可选的,还包括装饰条,所述装饰条连接在所述防护网的外周面上,且当所述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时,所述装饰条盖合于所述防护网与所述框架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第一卡接部。
可选的,所述装饰条与所述防护网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防护网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沿,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凸沿上,所述装饰条与所述凸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装饰盖,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部,所述装饰盖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孔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一端,用于保护所述固定件。
为了实现同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防护网结构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网结构内部电加热原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在安装防护网时,只需要先将所述防护网上的凹槽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对齐,并使防护网沿第一滑槽滑动至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第四内侧面上,再将固定件先后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即能够完成防护网与框架的固定连接,同理,完成防护网的拆卸,也只需要将安装步骤颠倒顺序即可,因此安装方便,除此之外,因为固定件仅是确定防护网在第一方向上的自由度,且由于防护网的自重,即使固定件出现松动,也不会出现防护网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防护网结构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防护网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框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防护网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防护网的侧视图。
图中,1、框架;11、第一内侧面;12、第二内侧面;13、第三内测面;131、第一凸起;1311、第一定位孔;14、第四内侧面;15、第一卡接部;151、第一滑槽;1511、第二凸起;16、第二卡接部;2、防护网;21、凸沿;211、凹槽;22、第二定位孔;23、终止槽;3、固定件;4、装饰条;5、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网结构,包括:框架1、防护网2和固定件3;
所述框架1包括沿第一方向对应设置的第一内侧面11和第二内侧面12、沿第二方向对应设置的第三内侧面13和第四内侧面14,所述框架1沿第三方向的一端敞开,所述框架1还包括多个第一卡接部15,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15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面11和所述第二内侧面12上,所述第一卡接部15背离所述框架1的一侧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5的第一滑槽151;
所述防护网2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上还设有多个凹槽211,所述凹槽21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5一一对应,且所述防护网2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151滑动,直至所述防护网2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14上;
所述第三内侧面13上设有第一凸起131,所述第一凸起131上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一定位孔1311,所述防护网2的顶部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孔22,当所述防护网2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14上,所述第一定位孔131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2重合,所述固定件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22和所述第一定位孔1311将所述防护网2固定在所述框架1上。
基于上述方案,该装置在安装防护网2时,只需要先将所述防护网2上的凹槽21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5对齐,并使防护网2沿第一滑槽151滑动至防护网2的底面抵接在第四内侧面14上,再将固定件3先后穿过第一定位孔1311和第二定位孔22即能够完成防护网2与框架1的固定连接,同理,完成防护网2的拆卸,也只需要将安装步骤颠倒顺序即可,因此安装方便,除此之外,因为固定件3仅是确定防护网2在第一方向上的自由度,且由于防护网2的自重,即使固定件3出现松动,也不会出现防护网2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普适性,所述固定件3为螺丝,为了保证第一凸起131的强度,在第三内侧面13上还设置有连接板,第一凸起131的顶部固定在第三内侧面13上,第一凸起131背离第二定位孔22的一面固定在连接板上,进而保证了第一凸起131的强度。
如图3所示,为了增强框架1对防护网2的固定效果,所述框架1的所述第四内侧面14上还设有第二卡接部16,所述第二卡接部16背离所述框架1的一侧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二卡接部16的第二滑槽,所述防护网2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进一步对防护网2进行限位。
如图3所示,为了增强框架1对防护网2的固定效果,所述框架1还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16,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16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四内侧面14上,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卡接部16进一步对防护网2进行限位。
如图3所示,为了增强框架1对防护网2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一滑槽15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1511,所述防护网2上设有于所述第二凸起1511相适配的终止槽23,所述终止槽23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终止槽23的顶端与所述凹槽211连通,当所述防护网2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14上,所述第二凸起1511卡接至所述终止槽23的另一端,当防护网2沿着第一滑槽151滑动时,第二凸起1511也在沿终止槽23进行滑动。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为了避免所述防护网2与所述框架1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第一卡接部15裸露出来,还包括装饰条4,所述装饰条4连接在所述防护网2的外周面上,且当所述防护网2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14上时,所述装饰条4盖合于所述防护网2与所述框架1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第一卡接部15。
如图5所示,为了增强防护网2的强度,所述装饰条4与所述防护网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防护网2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沿21,所述凹槽211设置在所述凸沿21上,所述装饰条4与所述凸沿21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装饰条4为双环形支撑骨,既加强了防护网2的防变形能力,同时增加了防护力。
如图2所示,还包括装饰盖5,所述固定件3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孔2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311的内部,所述装饰盖5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孔1311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孔22的一端,用于保护所述固定件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防护网结构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网结构内部电加热原件。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其在安装防护网2时,只需要先将所述防护网2上的凹槽211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5对齐,并使防护网2沿第一滑槽151滑动至防护网2的底面抵接在第四内侧面14上,再将固定件3先后穿过第一定位孔1311和第二定位孔22即能够完成防护网2与框架1的固定连接,同理,完成防护网2的拆卸,也只需要将安装步骤颠倒顺序即可,因此安装方便,除此之外,因为固定件3仅是确定防护网2在第一方向上的自由度,且由于防护网2的自重,即使固定件3出现松动,也不会出现防护网2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防护网和固定件;
所述框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对应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沿第二方向对应设置的第三内侧面和第四内侧面,所述框架沿第三方向的一端敞开,所述框架还包括多个第一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卡接部背离所述框架的一侧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第一滑槽;
所述防护网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上还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且所述防护网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直至所述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
所述第三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一定位孔,所述防护网的顶部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孔,当所述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重合,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将所述防护网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四内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背离所述框架的一侧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二滑槽,所述防护网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防护网上设有于所述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终止槽,所述终止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终止槽的顶端与所述凹槽连通,当所述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凸起卡接至所述终止槽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条,所述装饰条连接在所述防护网的外周面上,且当所述防护网的底面抵接在所述第四内侧面上时,所述装饰条盖合于所述防护网与所述框架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第一卡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条与所述防护网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防护网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沿,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凸沿上,且所述装饰条与所述凸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盖,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部,所述装饰盖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孔背离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一端,用于保护所述固定件。
8.一种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网结构及设置在所述防护网结构内部电加热原件。
CN202321577188.7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Active CN220359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7188.7U CN22035937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7188.7U CN22035937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9378U true CN220359378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50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7188.7U Active CN220359378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9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728887A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792574A (zh) 终端设备
JP5212709B2 (ja) 電気機器の取付け構造
CN220359378U (zh) 一种防护网结构及电加热装置
TW201310810A (zh) Usb連接器及具有usb連接器之連接裝置
CN209546153U (zh) 电路板组件及家用电器
CN211016289U (zh)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CN210467095U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安装结构及家用电器
JP2866638B2 (ja) アセンブリキャリア
CN113696819A (zh) 侧窗包边机构、侧窗包边玻璃总成和汽车
CN107949216B (zh)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
CN215457257U (zh) 烹饪器具
CN107488996B (zh) 洗衣机排水管的安装组件和洗衣机
CN211089757U (zh) 一种公共安全防范监控装置
CN111850977A (zh) 壁挂衣物处理装置
CN211212562U (zh) 烹饪器具
CN214411882U (zh) 电气柜
CN209877047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集烟罩
CN211345864U (zh) 显示装置、面壳组件以及燃气热水器
CN213091747U (zh) 一种具有扣边式护套的万用表
CN21656579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辆特征分析仪
CN216981009U (zh) 通讯连接器
CN213248492U (zh) 底座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958562U (zh) 手柄防触电结构及辐热炉
CN217158516U (zh) 一种电池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