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847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8476U
CN220358476U CN202321460518.4U CN202321460518U CN220358476U CN 220358476 U CN220358476 U CN 220358476U CN 202321460518 U CN202321460518 U CN 202321460518U CN 220358476 U CN220358476 U CN 220358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ding
terminals
fixing
plastic block
bri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605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605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8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8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8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上接地端子的上排端子、遮蔽上排端子的屏蔽片、位于上接地端子与屏蔽片之间的多个金属条,上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连接部,屏蔽片具有一上焊接部及自上焊接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下焊接部,金属条具有一第一段及自第一段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一延伸部和上焊接部焊接、第二段与第一连接部和下焊接部焊接。通过在屏蔽片和上接地端子之间设置金属条,从而屏蔽片无需破孔成型弹片,使得屏蔽片具有更好的完整性,且金属条与屏蔽片和上接地端子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改善电连接器的高频串扰问题。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以改善高频串扰问题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2221536098.9的中国专利揭露了一种内含屏蔽结构的直角类型高速连接器,设有上金属端子、下金属端子以及上屏蔽片和下屏蔽片,所述上金属端子具有弯折部分形成直角类型,所述上金属端子包括上金属接地端子,上屏蔽片由金属片折弯形成两个面以配合上金属接地端子的弯折部分,所述上屏蔽片破孔形成多个上屏蔽片接触弹片以抵接所述上金属接地端子的弯折部分。
但是,上屏蔽片通过破孔形成上屏蔽片接触弹片,会破坏屏蔽片的完整性,信号端子从破孔处容易发生信号干扰,不能有效改善信号端子之间的高频串扰问题;而且,上屏蔽片接触弹片与上金属接地端子之间是点接触,接触面积小,上屏蔽片吸收电磁波的效果不好,不能有效改善高频串扰问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多个金属条焊接于屏蔽片与多个接地端子的弯折区域之间以更有效改善高频问题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上排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排端子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上接地端子及多个上信号端子,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尾部;一屏蔽片,沿上下方向遮蔽所述上排端子,其具有一上焊接部及自所述上焊接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下焊接部,沿上下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上焊接部投影重叠,沿前后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投影重叠;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金属条,每一所述金属条具有一第一段及自所述第一段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上焊接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上焊接部焊接、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下焊接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下焊接部焊接。
进一步,所述屏蔽片位于所述上排端子的下方,自所述上焊接部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多个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上抵接所述上接地端子。
进一步,多个所述上接地端子通过第一桥接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桥接部的前端向前超出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基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桥接部的后端向后超出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基部的连接处。
进一步,一第一塑胶块与所述上排端子注塑成型,自所述基部前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塑胶块卡扣。
进一步,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向前延伸形成一第一固定部,所述上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相同高度,所述第一固定部低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一第一塑胶块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注塑成型且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一塑胶块内,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左右并排且位于所述第一塑胶块外,多个所述上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第一桥接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桥接部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所述上信号端子包括多对差分信号端子,不同对的相邻两个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上表面等高。
进一步,多个所述上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二桥接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二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上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一后拱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除所述后拱部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左右并排,一第二塑胶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注塑成型,所述后拱部位于所述第二桥接部后方且位于第二塑胶块内。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下排端子,所述下排端子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下接地端子及多个下信号端子;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第三固定部,所述下信号端子具有第四固定部,所述第四固定部具有一下拱部,所述第三固定部通过第三桥接部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三桥接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下拱部位于所述第三桥接部下方,一第三塑胶块与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注塑成型且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位于第三塑胶块内。
进一步,一第一塑胶块与所述上排端子注塑成型,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前后贯通的一通槽,所述第一塑胶块收容于所述通槽,所述屏蔽片设有多个抵接部以对应抵接所述上接地端子,所述抵接部从所述第一塑胶块中向前伸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屏蔽片和上接地端子之间设置金属条使所述金属条的第一段与所述上接地端子的第一延伸部和所述屏蔽片的上焊接部焊接、所述金属条的第二段与所述上接地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屏蔽片的下焊接部焊接,从而屏蔽片无需破孔成型弹片与上接地端子抵接,故屏蔽片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可以有效改善电连接器的高频串扰问题;并且,金属条的表面与屏蔽片和上接地端子之间为面接触,相比于屏蔽片破孔成型弹片与接地端子的点接触而言,金属条与所述屏蔽片和所述上接地端子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及更稳定的接触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吸收电磁波,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高频串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中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上下两排端子、屏蔽片、金属条以及屏蔽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上下两排端子、屏蔽片、金属条以及屏蔽板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图5中电连接器的上下两排端子、屏蔽片、金属条以及屏蔽板的侧视图;
图7为图5中电连接器的上排端子以及屏蔽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上下两排端子2、3,与上排端子2注塑成型的一第一塑胶块d和一第二塑胶块e,与下排端子3注塑成型的一第三塑胶块f和一第四塑胶块g,沿上下方向遮蔽上排端子2的一屏蔽片4,位于所述屏蔽片4与上排端子2之间的多个金属条5,及位于屏蔽片4下方的一屏蔽板6,本实施例中屏蔽片4和屏蔽板6位于上下两排端子之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屏蔽片4也可位于上排端子2上方)。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前后贯通的一通槽11,所述绝缘本体1于通槽11的上方和下方设有一排上凹槽12和一排下凹槽13,所述上凹槽12和所述下凹槽13分别连通所述通槽11。
请参阅图1、图3、图4和图6,上排端子2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上接地端子21及多个上信号端子22。所述上接地端子21具有一第一延伸部211、自所述第一延伸部211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固定部212、自所述第一固定部212前端向前延伸形成且收容于对应上凹槽12的一第一弹性部213,自第一弹性部213弯折延伸形成且进入通槽11的一第一接触部214用于抵接对接元件(未图示)、自所述第一延伸部21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连接部215、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15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尾部216,第一尾部216位于所述第二塑胶块e外。第一固定部212之间通过第一桥接部a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部212与所述第一桥接部a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连接部215之间通过一第二桥接部b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二桥接部b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5位于同一平面,通过所述第一桥接部a和所述第二桥接部b使得所述上接地端子21一体连接,可以最大限度吸收电磁波,有效改善高频串扰问题。
请参阅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述上信号端子22具有一第二延伸部221、自所述第二延伸部22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固定部222,自所述第二固定部222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且收容于对应上凹槽12的一第二弹性部223,自第二弹性部223弯折延伸形成且进入通槽11的一第二接触部224用于抵接对接元件(未图示)、自所述第二延伸部22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连接部225、及自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后端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尾部226,第二尾部226位于所述第二塑胶块e外,所述第二连接部225的中间具有一后拱部2251用以避让所述第二桥接部b,所述后拱部2251位于所述第二桥接部b后方,所述第一接触部214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24平齐,所述第一弹性部213与所述第二弹性部223平齐,所述第二固定部222与所述第二延伸部221、所述第一延伸部211位于相同高度,所述第一固定部212低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22,以使上信号端子22避让所述第一桥接部a,所述第二连接部225除所述后拱部2251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5左右并排,所述第一尾部216与所述第二尾部226左右并排。
请参阅图4和图7,所述上信号端子22包括位于中间的多个低速信号端子S2和位于多个低速信号端子S2左右两侧的多对差分信号端子S1,不同对的相邻两个差分信号端子S1的第二延伸部221之间的距离d1大于第二固定部222之间的距离d2。
请参阅图1、图3、图4、图5和图6,下排端子3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下接地端子31及多个下信号端子32。所述下接地端子31具有一第三固定部312、自所述第三固定部312前端向前延伸形成且收容于对应下凹槽13的一第三弹性部313,自第三弹性部313弯折延伸形成且进入通槽11的一第三接触部314用于抵接对接元件(未图示)、自所述第三固定部312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三延伸部311,自所述第三延伸部31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三连接部315、自所述第三连接部315延伸形成的一第三尾部316,第三尾部316位于第四塑胶块g外,所述第三固定部312通过一第三桥接部c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三固定部312与所述第三桥接部c位于同一平面,通过所述第三桥接部c使得所述下接地端子31一体连接,可以最大限度吸收电磁波,有效改善高频串扰问题;所述下信号端子32具有一第四固定部322、自所述第四固定部322前端向前延伸形成且收容于对应下凹槽13的一第四弹性部323,自第四弹性部323弯折延伸形成且进入通槽11的一第四接触部324用于抵接对接元件(未图示)、自所述第四固定部322后端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四延伸部321,自所述第四延伸部32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四连接部325、自所述第四连接部325延伸形成的一第四尾部326,第四尾部326位于第四塑胶块g外,所述第四固定部322的中间具有一下拱部3221用以避让所述第三桥接部c,所述下拱部3221位于所述第三桥接部c下方,所述第三延伸部311与所述第四延伸部321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连接部315与所述第四连接部325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尾部316与所述第四尾部326左右并排,第三接触部314与第四接触部324等高,第三弹性部313与第四弹性部323等高。
请参阅图4和图7,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一尾部216的宽度w1大于所述第二尾部226的宽度w2、所述第三尾部316的宽度w3大于所述第四尾部326的宽度w4,所述第一尾部216设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一开槽2161,第三尾部316设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二开槽3161,使得折弯成型所述第一尾部216、第三尾部316时更省力。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第二固定部222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二延伸部221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固定部22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延伸部221的上表面等高,从而所述第二固定部222的厚度h1小于所述第二延伸部221的厚度h2;所述后拱部2251的厚度h3小于第一连接部215的厚度h4,第二连接部225的向上露出所述第二塑胶块e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5厚度相同且共面,以此调整所述上信号端子22的阻抗低点。所述第四固定部32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四延伸部321的上表面,且所述第四固定部32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延伸部321的下表面等高,从而所述下拱部3221的厚度h5小于所述第四延伸部321的厚度h6,以此调整所述下信号端子32的阻抗低点。
请参阅图1和图3,第一塑胶块d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1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22注塑成型,且所述第一固定部21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22位于所述第一塑胶块d内,所述第一延伸部211与所述第二延伸部221左右并排设置且都位于所述第一塑胶块d外,所述第二塑胶块e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5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注塑成型,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15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5分别局部位于所述第二塑胶块e内,后拱部2251位于所述第二塑胶块e内。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第三固定部312和所述第四固定部322位于所述第三塑胶块f内,所述第三延伸部311与所述第四延伸部321左右并排设置且都位于所述第三塑胶块f外,所述第四塑胶块g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15和所述第四连接部325注塑成型,所述第一塑胶块d位于所述第三塑胶块f上方且两者相互扣合,所述第一塑胶块d、所述第二塑胶块e、所述第三塑胶块f以及所述第四塑胶块g均收容于所述通槽11。
请参阅图1、图3、图5、图6和图7,所述屏蔽片4具有一上焊接部41、自所述上焊接部4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下焊接部42、自上焊接部41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基部43、自所述基部43向上弯折延伸的多个抵接部44以及相对于所述下焊接部42向后弯折的多个接合部45、自所述基部43前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卡扣部46、自所述基部43左右两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卡持部47。所述第一延伸部211与所述上焊接部41上下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215与所述下焊接部42前后相对,所述抵接部44和所述接合部45抵接所述上接地端子21(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44和所述接合部45焊接于所述上接地端子21;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44和所述接合部45也可以以非焊接的方式抵接所述上接地端子21),所述抵接部44向前伸出所述第一塑胶块d,所述接合部45向下伸出所述第二塑胶块e,所述上接地端子21的所述第一桥接部a前端向前超出所述抵接部44与所述基部4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桥接部a后端向后超出所述抵接部44与所述基部43的连接处;所述卡扣部46和所述卡持部47分别与所述第一塑胶块d卡扣,使所述屏蔽片4与所述第一塑胶块d固定。
请参阅图3、图4、图5和图6,每一所述金属条5具有一第一段51及自所述第一段5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段52,所述第一段51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11和所述上焊接部41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211和所述上焊接部41焊接,所述第二段5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5和所述下焊接部42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5和所述下焊接部42焊接。
请参阅图1、图3、图5和图6,所述屏蔽板6具有一前板部61、自所述前板部61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后板部62、自所述前板部61向下弯折延伸的多个第一弯折部63、自所述后板部62向前弯折延伸形成的多个第二弯折部64、自所述前板部61前端和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扣持部65。所述前板部61与所述基部43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弯折部63和所述第二弯折部64抵接所述下接地端子31(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焊接的方式抵接),所述第三桥接部c前端向前超出所述第一弯折部63与所述前板部61的连接处,所述第三桥接部c后端向后超出所述第一弯折部63与所述前板部61的连接处,所述扣持部65与所述第三塑胶块f卡扣使所述屏蔽板6与所述第三塑胶块f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屏蔽片4和上接地端子21之间设置金属条5使所述金属条5的第一段51与所述上接地端子21的第一延伸部211和所述屏蔽片4的上焊接部41焊接、所述金属条5的第二段52与所述上接地端子21的第一连接部215和所述屏蔽片4的下焊接部42焊接,从而屏蔽片4无需破孔成型弹片与上接地端子21抵接,故屏蔽片4具有更好的完整性,从而可以有效改善电连接器100的高频串扰问题。并且,金属条5的表面与屏蔽片4和上接地端子21为面接触,相比于屏蔽片4破孔成型弹片与接地端子的点接触而言,金属条5与所述屏蔽片4和所述上接地端子21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及更稳定的接触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吸收电磁波,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高频串扰问题。
(2)上焊接部41自基部43向上弯折延伸,从而可缩小上焊接部41与第一延伸部211之间的距离,进而可缩小金属条5的厚度,可节省成本。
(3)所述上接地端子21的所述第一桥接部a前端向前超出所述抵接部44与所述基部4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桥接部a后端向后超出所述抵接部44与所述基部43的连接处,从而改善所述屏蔽片4的屏蔽效果。另外,所述下接地端子31的所述第三桥接部c前端向前超出所述第一弯折部63与所述前板部61的连接处,所述第三桥接部c后端向后超出所述第一弯折部63与所述前板部61的连接处,从而改善所述屏蔽板6的屏蔽效果。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
上排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排端子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上接地端子及多个上信号端子,所述上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尾部;
一屏蔽片,沿上下方向遮蔽所述上排端子,其具有一上焊接部及自所述上焊接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下焊接部,沿上下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上焊接部投影重叠,沿前后方向的投影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下焊接部投影重叠;
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金属条,每一所述金属条具有一第一段及自所述第一段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上焊接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上焊接部焊接、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下焊接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下焊接部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位于所述上排端子的下方,自所述上焊接部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多个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向上抵接所述上接地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接地端子通过第一桥接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桥接部的前端向前超出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基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桥接部的后端向后超出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基部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塑胶块与所述上排端子注塑成型,自所述基部前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塑胶块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向前延伸形成一第一固定部,所述上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后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相同高度,所述第一固定部低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一第一塑胶块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注塑成型且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一塑胶块内,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左右并排且位于所述第一塑胶块外,多个所述上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第一桥接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桥接部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信号端子包括多对差分信号端子,不同对的相邻两个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上表面等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二桥接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二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上信号端子具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一后拱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除所述后拱部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左右并排,一第二塑胶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注塑成型,所述后拱部位于所述第二桥接部后方且位于第二塑胶块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下排端子,所述下排端子包括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下接地端子及多个下信号端子;所述下接地端子具有第三固定部,所述下信号端子具有第四固定部,所述第四固定部具有一下拱部,所述第三固定部通过第三桥接部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三桥接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下拱部位于所述第三桥接部下方,一第三塑胶块与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注塑成型且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位于第三塑胶块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塑胶块与所述上排端子注塑成型,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前后贯通的一通槽,所述第一塑胶块收容于所述通槽,所述屏蔽片设有多个抵接部以对应抵接所述上接地端子,所述抵接部从所述第一塑胶块中向前伸出。
CN202321460518.4U 2023-06-08 2023-06-08 电连接器 Active CN220358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0518.4U CN220358476U (zh) 2023-06-08 2023-06-0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0518.4U CN220358476U (zh) 2023-06-08 2023-06-0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8476U true CN220358476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0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60518.4U Active CN220358476U (zh) 2023-06-08 2023-06-0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8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2367B (zh) 背板连接器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CN108493716B (zh) 电连接器
CN110247261B (zh) 电连接器
CN112260009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10994247B (zh) 电连接器
CN112736524B (zh)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CN113314869A (zh) 电连接器
CN216085565U (zh) 电连接器
CN220358476U (zh) 电连接器
CN109586071B (zh) 电连接器
CN216773559U (zh) 电连接器
CN107994404B (zh) 电连接器
CN215266767U (zh) 电连接器
CN211981052U (zh) 电连接器
CN214254809U (zh) 连接器组合
CN110416829B (zh) 电连接器
CN109301544B (zh) 电连接器
CN219513458U (zh) 电连接器
CN217062614U (zh) 电连接器
CN112366484A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
CN213484016U (zh) 电连接器
CN214754495U (zh) 电连接器
CN209880867U (zh) 电连接器
CN221009408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