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7457U - 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7457U
CN220357457U CN202322305180.1U CN202322305180U CN220357457U CN 220357457 U CN220357457 U CN 220357457U CN 202322305180 U CN202322305180 U CN 202322305180U CN 220357457 U CN220357457 U CN 220357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transformer
load
resistor
volta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51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玉标
杨增兵
成必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an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Suzhou Wanlo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an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Suzhou Wanlo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an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Suzhou Wanlo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an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51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7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7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7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属于电路设计领域,所述调整电路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负载R连接;所述调整电路包括主控MCU、限压单元、电阻R1、电阻R2、MOS管TR1、二极管D1;所述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负载R的第一端连接;限压单元的第二端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MOS管TR1的栅极与主控MCU连接;主控MCU还与电阻R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第二端、负载R第二端连接,本申请可以避免电流互感器温升过高或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安装在配电回路中,主要用于测量和保护电流,可以与测量仪表、保护设备、控制系统等其他设备进行连接,还可以通过自生供电与负载连接,电流互感器具有将高电流转换低电流以及电气隔离的作用,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流互感器一般包括单相电流互感器和多相电流互感器,当多相电流互感器中的某一相回路出现故障时,电流互感器输出的电流可能发生不稳定的变化,例如输出电流可能长时间处于0~6300A范围内,故障时瞬时输出电流可达到150kA或者更高的值,因此会出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功率超出负载需求的情况,导致输出功率过剩,而过剩的功耗只能在电流互感器内部消耗,从而导致电流互感器温升过高,甚至导致电流互感器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避免电流互感器输出功率过剩,导致电流互感器温升过高或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负载R连接;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包括主控MCU、限压单元、电阻R1、电阻R2、MOS管TR1、二极管D1;
所述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负载R的第一端连接;限压单元的第二端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MOS管TR1的栅极与主控MCU连接;主控MCU还与电阻R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自生电源调整电路中的限压单元,可以使得在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功率正常时,限压单元不工作,保证负载的正常供电;在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功率过剩时,限压单元工作,通过限制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电压,保证负载R工作的稳定性,并消耗电流互感器的过剩功率,避免电流互感器温升过高或损坏,实现了在电流互感器宽工作电流范围内,输出至负载功率的实时调整。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的第一端、负载R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负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负极输出端、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自生电源调整电路中增加电容C1,电容C1可以对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电能储存,并在需要时通过放电为负载R供电,保证负载R的稳定工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限压单元为二极管组,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二极管;
所述二极管组的正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组的负极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稳定可靠的二极管,不仅可以限制负载R两端的电压,并适当提高MOS管TR1短路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电压,即消耗电流互感器输出的多余功率,降低了电流互感器在MOS管TR1短路时消耗在互感器内部的功率,降低电流互感器的温升,而且还可以在原有产品的电路板上进行设计,无附加安装和连接要求,可靠性高,成本较低。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限压单元包括稳压管;
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稳定可靠的稳压管,不仅可以限制负载R两端的电压,并适当提高MOS管TR1短路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电压,即消耗电流互感器输出的多余功率,降低了电流互感器在MOS管TR1短路时消耗在互感器内部的功率,降低电流互感器的温升,而且还可以在原有产品的电路板上进行设计,无附加安装和连接要求,可靠性高,成本较低。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还包括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整流单元将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供负载R的使用,还可以防止负载电流倒回电流互感器单元,保证系统的安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控MCU,用于采集电阻R1第二端与电阻R2第一端之间的电压,获取负载R两端的电压UR,并根据所述电压UR确定负载R两端电压过高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MOS管TR1导通,使限压单元消耗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多余电能;
所述主控MCU,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UR确定负载R两端的电压过低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MOS管TR1断开,使电流互感器单元为负载R供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通过主控MCU实时监测负载R两端的电压,从而判断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至负载R的电压是否合适,并及时控制MOS管TR1的导通或断开,保证负载R稳定可靠的运行。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电容C1,用于当主控MCU控制MOS管TR1断开时,存储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电能,还用于当主控MCU控制MOS管TR1导通时,释放电能为负载R供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MOS管TR1断开,电流互感器、二极管D1和负载R构成为负载R充电的供电回路,同时电流互感器、二极管D1和电容C1构成对电容C1充电的充电回路,使电容C1存储电能;当MOS管TR1导通,电流互感器、限压单元和MOS管TR1构成回路,此时为保证负载工作,通过电容的放电为负载R供电,直到负载R两端电压低于一定值时停止工作,在此过程中,二极管D1还可以保障在MOS管TR1导通泄放电流互感器多余能量时,不会把电容C1上电压拉低,避免电容C1上电压回流至电流互感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流互感器单元包括三相电流互感器,所述三相电流互感器为电流互感器A、电流互感器B、电流互感器C;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第三整流电路;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B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C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多相电流互感器的情况,通过整流电流与各相电流互感器一一对应,保证各相电流互感器输出的稳定性,提高系统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自生电源调整电路中的限压单元,可以使得在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功率正常时,限压单元不工作,保证负载的正常供电;在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功率过剩时,限压单元工作,通过限制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电压,保证负载R工作的稳定性,并消耗电流互感器的过剩功率,避免电流互感器温升过高或损坏,实现了在电流互感器宽工作电流范围内,输出至负载功率的实时调整;
2、通过主控MCU实时监测负载R两端的电压,从而判断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至负载R的电压是否合适,并及时控制MOS管TR1的导通或断开,保证负载R稳定可靠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生电源调整电路的整体电路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限压单元采用多个二极管的电路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限压单元采用稳压管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参照图1,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负载R连接;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包括主控MCU、限压单元、电阻R1、电阻R2、MOS管TR1、二极管D1;所述电流互感器单元可以包括一相或多相电流互感器。
所述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负载R的第一端连接;限压单元的第二端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MOS管TR1的栅极与主控MCU连接;主控MCU还与电阻R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1可知,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电能通过二极管D1后,为负载R供电,保证负载R的正常工作。
因此,通过在自生电源调整电路中的限压单元,可以使得在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功率正常时,限压单元不工作,保证负载的正常供电;在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功率过剩时,限压单元工作,通过限制电流互感器输出至负载R的电压,保证负载R工作的稳定性,并消耗电流互感器的过剩功率,避免电流互感器温升过高或损坏,实现了在电流互感器宽工作电流范围内,输出至负载功率的实时调整。
进一步地,下面对自生调整电路中限压单元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
所述主控MCU,用于通过采集电阻R1第二端与电阻R2第一端之间的电压,获取负载R两端的电压UR,并根据所述电压UR确定负载R两端电压过高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MOS管TR1导通,使限压单元消耗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多余电能;
所述主控MCU,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UR确定负载R两端的电压过低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MOS管TR1断开,使电流互感器单元为负载R供电。
具体地,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可以为PWM控制信号,主控MCU通过输出PWM控制信号至MOS管TR1,使得在MOS管TR1导通时,电流互感器、限压单元和MOS管TR1构成回路,由限压单元消耗多余电能;上述第二控制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主控MCU通过输出低电平信号至MOS管TR1,使得MOS管TR1断开,电流互感器、二极管D1、负载R构成回路,由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电能为负载R供电。
因此,通过主控MCU实时监测负载R两端的电压,从而判断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至负载R的电压是否合适,并及时控制MOS管TR1的导通或断开,保证负载R稳定可靠的运行。
其中,主控MCU可以设定高压阈值V1、低压阈值V2,高压阈值V1和低压阈值V2的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负载的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比不做限制;当主控MCU通过采集电阻R1第二端与电阻R2第一端之间的电压,获取负载R两端的电压UR大于高压阈值V1时,可以判定负载R两端电压过高,此时可能造成负载R无法正常工作,易产生损坏,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功率过剩;当主控MCU通过采集电阻R1第二端与电阻R2第一端之间的电压,获取负载R两端的电压UR小于低压阈值V2时,可以判定负载R两端电压过低,此时可能无法支持负载R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的第一端、负载R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负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负极输出端、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因此,通过在自生电源调整电路中增加电容C1,电容C1可以对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电能储存,并在需要时通过放电为负载R供电,保证负载R的稳定工作。
下面对电容C1的作用进行说明:
所述电容C1,用于当主控MCU控制MOS管TR1断开时,存储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电能,还用于当主控MCU控制MOS管TR1导通时,释放电能为负载R供电。
因此,当MOS管TR1断开,电流互感器、二极管D1和负载R构成为负载R充电的供电回路,同时电流互感器、二极管D1和电容C1构成对电容C1充电的充电回路,使电容C1存储电能;当MOS管TR1导通,电流互感器、限压单元和MOS管TR1构成回路,此时为保证负载工作,通过电容的放电为负载R供电,直到负载R两端电压低于一定值时停止工作,在此过程中,二极管D1还可以保障在MOS管TR1导通泄放电流互感器多余能量时,不会把电容C1上电压拉低,避免电容C1上电压回流至电流互感器。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述限压单元可以为二极管组,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组中二极管的数量可以为6个;
所述二极管组的正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组的负极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述限压单元也可以为稳压管,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
由于功率电阻体积大、温度高、成本高,且安装条件要求高,在现场使用时不方便,连接可能存在断线风险,造成系统可靠性下降,因此不采用功率电阻,而是通过使用更加稳定可靠的二极管、稳压管,不仅可以限制负载R两端的电压,并适当提高MOS管TR1短路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电压,即消耗电流互感器输出的多余功率,降低了电流互感器在MOS管TR1短路时消耗在互感器内部的功率,降低电流互感器的温升,而且还可以在原有产品的电路板上进行设计,无附加安装和连接要求,可靠性高,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还包括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为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整流单元可以为整流桥。
因此,通过整流单元将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供负载R的使用,还可以防止负载电流倒回电流互感器单元,保证系统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单元可以包括三相电流互感器,所述三相电流互感器为电流互感器A、电流互感器B、电流互感器C;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第三整流电路;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B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C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针对多相电流互感器的情况,通过整流电流与各相电流互感器一一对应,保证各相电流互感器输出的稳定性,提高系统可靠性。
具体地,二极管的数量、稳压管的电压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应用的需求调整,但是最大不应超过负载R所需要的工作电压值、以及所选元器件的相关电流和功率性能范围,而且还可以结合电流互感器自身能承受的功耗,尽可能减少或选择低电压,这样可进一步优化成本。
示例性的,负载工作电压要求24V左右,若限压单元采用假负载的方式消耗电流互感器的多余功耗,则假负载为2只规格为25W,68Ω的功率电阻,在不变更电流互感器参数的情况下,采用了6只M7二极管取代2只功率电阻,通过额定电流情况下温升试验和极限故障短路电流1S耐受试验,产品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示例性的,电容C1上电压范围要求控制在24V~28V,当电容C1上的电压值超过28V时,负载R两端的电压值超过28V,通过MCU主控对电阻R1、电阻R2的分压检测,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使MOS管TR1导通工作,同时,电容C1上的电压因负载R的消耗会逐步下降,当电容C1上的电压低于24V时,负载R两端的电压值低于24V,此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使MOS管TR1关断,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继续通过二极管D1对电容C1充电。通过多个串联的二极管,每个二极管正常电流下形成0.7V的压降,因此6个二极管形成4.2V左右的压降,则在稳压管的选择时,也应该选择压降稳定在5V左右的稳压管。结合产品额定电流工作下实测MOS管TR1的泄放电流值为400ma左右,因此,采用二极管或稳压管实际分担了电流互感器2W左右的功耗,有效降低了电流互感器的温升,且综合成本降低明显。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负载R连接;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包括主控MCU、限压单元、电阻R1、电阻R2、MOS管TR1、二极管D1;
所述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负载R的第一端连接;限压单元的第二端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MOS管TR1的栅极与主控MCU连接;主控MCU还与电阻R1的第二端、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的第一端、负载R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负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负极输出端、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单元为二极管组,所述二极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二极管;
所述二极管组的正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组的负极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单元包括稳压管;
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MOS管TR1的漏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正极输出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生电源调整电路还包括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MCU,用于采集电阻R1第二端与电阻R2第一端之间的电压,获取负载R两端的电压UR,并根据所述电压UR确定负载R两端电压过高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MOS管TR1导通,使限压单元消耗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多余电能;
所述主控MCU,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UR确定负载R两端的电压过低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MOS管TR1断开,使电流互感器单元为负载R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用于当主控MCU控制MOS管TR1断开时,存储电流互感器单元输出的电能,还用于当主控MCU控制MOS管TR1导通时,释放电能为负载R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单元包括三相电流互感器,所述三相电流互感器为电流互感器A、电流互感器B、电流互感器C;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第三整流电路;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B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C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限压单元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分别与MOS管TR1的源极、电阻R2的第二端、负载R的第二端连接。
CN202322305180.1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Active CN220357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5180.1U CN220357457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5180.1U CN220357457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7457U true CN220357457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5180.1U Active CN220357457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7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756B (zh) 用于具有双馈感应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保护电路
CN110034589B (zh) 感应取能式交直流联合供电系统与控制方法
KR20140097628A (ko) 배터리 온도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8874344U (zh) 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电路以及切换装置
CN115940387A (zh) 一种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
CN114400670A (zh) 一种电压暂降治理装置及实现方法
CN220357457U (zh) 一种宽工作电流范围自生电源调整电路
CN202026162U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电流耦合取电装置
CN217406243U (zh) 一种中高压直挂装置及其电源切换电路
CN111668915A (zh) 一种应用于中小型发电机组的一体化低压配电系统
CN201015172Y (zh) 悬浮式感应电源
CN217849247U (zh) 电力直流输出控制系统
CN112838664B (zh) 一种高压直流供电装置
CN214590546U (zh) 一种用于智能断路器的多模组合取电供能模块
CN113890156A (zh) 结合多种取能方式的电缆监测设备供电系统
KR100740764B1 (ko) 부스터 기능과 병렬 컨버터 기능을 가지는 계통연계형무정전 하이브리드 인버터 장치
CN113452153A (zh) 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在线取能供电系统
CN207939265U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用电智能监测的双路供电系统
CN108347170B (zh) 一种直流电源调压装置、系统及方法
KR200416152Y1 (ko) 부스터 기능과 병렬 컨버터 기능을 가지는 계통연계형무정전 하이브리드 인버터 장치
RU21866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еребойного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JP2002125317A (ja) 系統安定化装置
CN216390596U (zh) 一种交直流双供电系统
CN109831023B (zh) 中压直流配电网黑启动二次设备供电装置
CN110932573B (zh) 一种取电整流与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