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4750U - 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4750U
CN220354750U CN202320843900.7U CN202320843900U CN220354750U CN 220354750 U CN220354750 U CN 220354750U CN 202320843900 U CN202320843900 U CN 202320843900U CN 220354750 U CN220354750 U CN 220354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connecting steel
elbow
oil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39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益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39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4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4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4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包括连接钢管一,所述连接钢管一的一侧设置有胶套一,所述胶套一的一侧设置有三通变接一,所述三通变接一的后侧设置有胶套二,所述胶套二的后侧设置有弯头,所述连接钢管一的另一侧通过胶套四连接有连接钢管二,所述连接钢管二的一侧设置有胶套三,所述胶套三的一侧设置有变接弯头一,所述变接弯头一的一侧通过硅胶件连接有连接钢管三。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胶套与对应的连接管和弯头,实现对应的钢水管连接,达到节约焊接钢管成本的效果,同时通过多个部件的配合组装,达到该接水管的快速组装的效果,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便捷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接水管看似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零件,但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将源源不断的水流运输到我们家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所需用的水源也是可以从水管中流出来的,同时家庭生活中需要排出的污水也需要通过接水管排出,因此一旦水管出现了问题,就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目前的煤气灶油水分离用下水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油污附作力都较强,大量的油脂污物日积月累会凝结于水管,结垢后极易造成管道堵塞,疏通清除困难,管道堵塞后,只能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需要重新焊接,成本较高,故而需要全新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包括连接钢管一,所述连接钢管一的一侧设置有胶套一,所述胶套一的一侧设置有三通变接一,所述三通变接一的后侧设置有胶套二,所述胶套二的后侧设置有弯头,所述连接钢管一的另一侧通过胶套四连接有连接钢管二,所述连接钢管二的一侧设置有胶套三,所述胶套三的一侧设置有变接弯头一,所述变接弯头一的一侧通过硅胶件连接有连接钢管三,所述连接钢管三的一侧通过硅胶件连接有变接弯头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三通变接一的一侧设置有堵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钢管一和连接钢管二的相近一侧设置有三通变接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变接弯头一和变接弯头二为交错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变接弯头一的两端直径分别大于连接钢管二和连接钢管三的直径,所述连接钢管一的一端直径大于三通变接一的一端直径,所述三通变接一的一端直径大于弯头的一端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胶套与对应的连接管和弯头,实现对应的钢水管连接,达到节约焊接钢管成本的效果,同时通过多个部件的配合组装,达到该接水管的快速组装的效果,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便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的堵头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的变接弯头位置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连接钢管一;2、胶套一;3、三通变接一;4、胶套二;5、弯头;6、堵头;7、三通变接二;8、连接钢管二;9、胶套三;10、胶套四;11、变接弯头一;12、连接钢管三;13、变接弯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包括连接钢管一1,连接钢管一1的一侧设置有胶套一2,胶套一2的一侧设置有三通变接一3,三通变接一3的后侧设置有胶套二4,胶套二4的后侧设置有弯头5,连接钢管一1的另一侧通过胶套四10连接有连接钢管二8,连接钢管二8的一侧设置有胶套三9,胶套三9的一侧设置有变接弯头一11,变接弯头一11的一侧通过硅胶件连接有连接钢管三12,连接钢管三12的一侧通过硅胶件连接有变接弯头二13,通过多个胶套与对应的连接管和弯头,实现对应的钢水管连接,达到节约焊接钢管成本的效果。
三通变接一3的一侧设置有堵头6,连接钢管一1和连接钢管二8的相近一侧设置有三通变接二7,通过弯头5和三通变接7的设置,使得该接水管在使用的同时还能够与其余外接设备相连,变接弯头一11和变接弯头二13为交错设置,变接弯头一11的两端直径分别大于连接钢管二8和连接钢管三12的直径,连接钢管一1的一端直径大于三通变接一3的一端直径,三通变接一3的一端直径大于弯头5的一端直径,通过多个部件的配合组装,达到该接水管的快速组装的效果,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便捷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该接水管的一端与煤气灶的污水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器进行连接,通过多个胶套与对应的连接管和弯头,实现对应的钢水管连接,达到节约焊接钢管成本的效果,同时通过多个部件的配合组装,达到该接水管的快速组装的效果,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便捷使用,通过弯头5和三通变接7的设置,使得该接水管在使用的同时还能够与其余外接设备相连。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包括连接钢管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管一(1)的一侧设置有胶套一(2),所述胶套一(2)的一侧设置有三通变接一(3),所述三通变接一(3)的后侧设置有胶套二(4),所述胶套二(4)的后侧设置有弯头(5),所述连接钢管一(1)的另一侧通过胶套四(10)连接有连接钢管二(8),所述连接钢管二(8)的一侧设置有胶套三(9),所述胶套三(9)的一侧设置有变接弯头一(11),所述变接弯头一(11)的一侧通过硅胶件连接有连接钢管三(12),所述连接钢管三(12)的一侧通过硅胶件连接有变接弯头二(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变接一(3)的一侧设置有堵头(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管一(1)和连接钢管二(8)的相近一侧设置有三通变接二(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接弯头一(11)和变接弯头二(13)为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接弯头一(11)的两端直径分别大于连接钢管二(8)和连接钢管三(12)的直径,所述连接钢管一(1)的一端直径大于三通变接一(3)的一端直径,所述三通变接一(3)的一端直径大于弯头(5)的一端直径。
CN202320843900.7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Active CN220354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3900.7U CN220354750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3900.7U CN220354750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4750U true CN220354750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77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3900.7U Active CN220354750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4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81946U (zh) 一种涨压式管的连接结构
CN220354750U (zh) 一种油水分离用管道装置
CN201787270U (zh) 一种浮动式管道抢修节
CN211779493U (zh) 一种连接镀锌管的碳钢管件
CN211412830U (zh) 一种管道泄漏检测系统显示仪表的清洁机构
CN219151036U (zh) 一种用于变径管道清管器
CN211232020U (zh) 一种方便快速插接的三通接头
CN104421558A (zh) 一种三通管
CN204004972U (zh) 多通式pp-r管层叠接头
CN2232104Y (zh) 流体管路用的弹性接头
CN210687365U (zh) 一种新型农田水利管道连接装置
CN201371150Y (zh) 一种管道内壁污垢清理装置
CN217356053U (zh) 流体低阻力式法兰式直角接头
CN205839896U (zh) 一种城市下水道管道清洗装置
CN2685691Y (zh) 塑料管道双向承插连接装置
CN210800369U (zh) 一种管道管路中的主支管路
CN21647544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密封装置
CN210978905U (zh) 一种pvc消音弯头
CN208804382U (zh) 一种五通管件
CN202580433U (zh) 一种止水堵塞
CN221004234U (zh) 一种高流量分支接头
CN21580694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用抗拉型密封连接头
CN216619363U (zh) 一种在线管道清空装置
CN210737685U (zh) 一种大流量管路系统
CN2477923Y (zh) 一种承插式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