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8475U -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8475U
CN220338475U CN202321431486.5U CN202321431486U CN220338475U CN 220338475 U CN220338475 U CN 220338475U CN 202321431486 U CN202321431486 U CN 202321431486U CN 220338475 U CN220338475 U CN 220338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cinerator
waste gas
gas
fix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14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帅帅
任宏博
刘志强
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uota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uota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uota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uota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14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8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8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8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的表面设置有废气进气口,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机构,导热机构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烟气过滤装置,烟气过滤装置内腔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性炭,烟气过滤装置的顶部连通有排烟装置,外壳的底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炉体支柱,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焚烧器,焚烧器的侧面设置有焚烧开关。通过设置的冷却管,利用冷却管原理,气体进入导热机构加热冷却管内的水的同时,还能使气体的温度下降,再通过烟气过滤装置与活性炭从排烟装置排出,可以大大降低气体的污染性。

Description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背景技术
很多的工业生产都会产生废气,废气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废气焚烧炉作为一种有效的废气治理设备,可燃性的有害气体一般都是采用焚烧炉进行处理,废气焚烧炉可以起到净化气体,减少空气污染的作用。
现有的废气焚烧炉在使用时,焚烧炉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内有大量的热量,这些资源往往没有被利用就被排出,造成了气体内热量的浪费,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解决了排放气体的热量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废气进气口,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烟气过滤装置,烟气过滤装置内腔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性炭,所述烟气过滤装置的顶部连通有排烟装置,所述外壳的底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炉体支柱,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焚烧器,所述焚烧器的侧面设置有焚烧开关,所述导热机构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水箱,所述导热机构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体分流管,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燃烧室的外表面套接有受热管,所述受热管远离水箱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隔热管套,所述隔热管套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水龙头。
优选的,所述焚烧器的顶部与燃烧室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腔的底部,所述废气进气口贯穿外壳并连通至燃烧室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焚烧室通过焚烧器运行,打开焚烧开关启动焚烧器,使焚烧室加热进行焚烧,固定柱在外壳内腔的底部与气体分流管在外壳内腔的顶部相互配合,使外壳内部的燃烧室保持固定,废气从废气进气口通过外壳进入燃烧室内部,进行焚烧处理。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与冷却管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冷却管的输出端与受热管的输入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水箱里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冷却管再进入受热管最后通过水龙头排出变为可用于其他作业的水。
优选的,所述气体分流管的顶端与导热机构的内部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气体分流管设置有两个管道,焚烧废气产生的气体经过出气口进入气体分流管分流出两道气体,再进入导热机构对冷却管进行加热,使冷却管里的水进行预热。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热砖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外壳与燃烧室留有空腔,再利用隔热砖层的作用使外壳外表面的热量不会产生高温。
优选的,所述受热管表面套有隔热管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在外壳外部的受热管表面会有高温,套上隔热套管可以有效防止受热管表面高温带来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受热管呈螺纹盘旋均匀分布在燃烧室的外壁,所述冷却管呈线性堆叠盘旋均匀分布在导热机构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受热管可以充分利用燃烧室外壁的温度,使受热管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冷却管呈线性堆叠盘旋均匀分布在导热机构的内部可以延长冷却管内部的水在导热机构内流动的时间,增加了预热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废气进气口,通过废气进气口使废气进入外壳内部的燃烧室,打开焚烧开关,使焚烧器启动,废气焚烧炉进入运行状态,燃烧室底部的固定柱,通过与气体分流管的配合,可以在使燃烧室在外壳内保持稳定,打开水龙头使在水箱里的水通过进水管传输到冷却管,燃烧废气产生的气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经过气体分流管分流出的气体再进入导热机构使冷却管变热,此时水箱里的水进入冷却管进行预热,再进入受热管,气体经过冷却管进入烟气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再通过活性炭的吸收使燃烧废气产生的气体变得更干净,减少烟尘颗粒的排出,再通过排烟装置排出,便于后续对废气进行脱硝和脱硫等其他工序的处理,通过冷却管进入受热管的水被外壳内部的热量加热,使水管里的水可用为其他作业,最后通过水龙头排出,外壳外部的受热管套有隔热管套,可以防止受热管的高温危险,外壳底部的炉体支柱可以保证焚烧炉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的冷却管,利用冷却管原理,气体进入导热机构加热冷却管内的水的同时,还能使气体的温度下降,再通过烟气过滤装置与活性炭从排烟装置排出,可以大大降低气体的污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燃烧室;3、废气进气口;4、导热机构;5、烟气过滤装置;6、活性炭;7、排烟装置;8、水箱;9、进水管;10、冷却管;11、受热管;12、隔热管套;13、水龙头;14、焚烧器;15、焚烧开关;16、出气口;17、气体分流管;18、固定柱;19、炉体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案,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包括外壳1,外壳1的表面设置有废气进气口3,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机构4,导热机构4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烟气过滤装置5,烟气过滤装置5内腔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性炭6,烟气过滤装置5的顶部连通有排烟装置7,外壳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炉体支柱19,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焚烧器14,焚烧器14的侧面设置有焚烧开关15,导热机构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水箱8,导热机构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10,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烧室2,燃烧室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气口16,出气口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体分流管17,燃烧室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8,燃烧室2的外表面套接有受热管11,受热管11远离水箱8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隔热管套12,隔热管套12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水龙头1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设置的废气进气口3,通过废气进气口3使废气进入外壳1内部的燃烧室2,打开焚烧开关15,使焚烧器14启动,废气焚烧炉进入运行状态,燃烧室2底部的固定柱18,通过与气体分流管17的配合,可以在使燃烧室2在外壳1内保持固定,打开水龙头13使在水箱8里的水通过进水管9传输到冷却管10,燃烧废气产生的气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经过出气口16进入气体分流管17分流再进入导热机构4使冷却管10变热,此时水箱8里的水进入冷却管10进行预热,再进入受热管11,气体经过冷却管10进入烟气过滤装置5进行过滤,再通过活性炭6的吸收使燃烧废气产生的气体变得更干净,减少烟尘颗粒的排出,再通过排烟装置7排出,便于后续对废气进行脱硝和脱硫等其他工序的处理,通过冷却管10进入受热管11的水被燃烧室2表面的热量加热,使水管里的水可用为其他作业,最后通过水龙头13排出,外壳1外部的受热管11表面套有隔热管套12,可以防止受热管11的高温危险,外壳1底部的炉体支柱19可以保证焚烧炉的稳定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焚烧器14的顶部与燃烧室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柱1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腔的底部,废气进气口3贯穿外壳1并连通至燃烧室2的内部。
燃烧室2通过焚烧器14运行,打开焚烧开关15启动焚烧器14,使燃烧室2加热进行焚烧,固定柱18在外壳1内腔的底部与气体分流管17在外壳1内腔的顶部相互配合,使外壳1内部的燃烧室2保持固定,废气从废气进气口3通过外壳1进入燃烧室2内部,进行焚烧处理,废气进气口内部设置有阀门。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2-图3所示,进水管9的输出端与冷却管10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冷却管10的输出端与受热管11的输入端相连通。
水箱8里的水通过进水管9进入冷却管10再进入受热管11最后通过水龙头13排出变为可用于其他作业的水。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气体分流管17与导热机构4内部相通。
气体分流管17设置有两个管道,焚烧废气产生的气体经过出气口16进入气体分流管17分流出两道气体,再进入导热机构4对冷却管10进行加热,使冷却管10里的水进行预热。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热砖层。
外壳1与燃烧室2留有空腔,再利用隔热砖层的作用使外壳1外部的热量不会产生高温。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受热管11表面套有隔热管套12。
在外壳1外部的受热管11表面会有高温,套上隔热管套12可以有效防止受热管11表面高温带来的伤害。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图4所示,受热管11呈螺纹盘旋均匀分布在燃烧室2的外壁,所述冷却管10呈线性堆叠盘旋均匀分布在导热机构4的内部。
受热管11可以充分利用燃烧室2外壁的温度,使受热管1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冷却管10呈线性堆叠盘旋均匀分布在导热机构4的内部可以延长冷却管10内部的水在导热机构4内流动的时间,增加了预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的废气进气口3,通过废气进气口3使废气进入外壳1内部的燃烧室2,打开焚烧开关15,使焚烧器14启动,废气焚烧炉进入运行状态,燃烧室2底部的固定柱18,通过与气体分流管17的配合,可以在使燃烧室2在外壳1内保持稳定,打开水龙头13使在水箱8里的水通过进水管9传输到冷却管10,燃烧废气产生的气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经过出气口16进入气体分流管17分流再进入导热机构4使冷却管10变热,此时水箱8里的水进入冷却管10进行预热,再进入受热管11,气体经过冷却管10进入烟气过滤装置5进行过滤,再通过活性炭6的吸收使燃烧废气产生的气体变得更干净,减少烟尘颗粒的排出,再通过排烟装置7排出,便于后续对废气进行脱硝和脱硫等其他工序的处理通过冷却管10进入受热管11的水被燃烧室2表面的热量加热,使水管里的水可用为其他作业,最后通过水龙头13排出,外壳1外部的受热管11表面套有隔热管套12,可以防止受热管11的高温危险,外壳1底部的炉体支柱19可以保证焚烧炉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冷却管10,利用冷却管10的原理,气体进入导热机构4加热冷却管10内的水的同时,还能使气体的温度下降,再通过烟气过滤装置5与活性炭6从排烟装置7排出,可以大大降低气体的污染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案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设置有废气进气口(3),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机构(4),所述导热机构(4)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烟气过滤装置(5),烟气过滤装置(5)内腔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性炭(6),所述烟气过滤装置(5)的顶部连通有排烟装置(7),所述外壳(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炉体支柱(19),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焚烧器(14),所述焚烧器(14)的侧面设置有焚烧开关(15),所述导热机构(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水箱(8),所述导热机构(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10),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气口(16),所述出气口(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体分流管(17),所述燃烧室(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8),所述燃烧室(2)的外表面套接有受热管(11),所述受热管(11)远离水箱(8)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隔热管套(12),所述隔热管套(12)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水龙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器(14)的顶部与燃烧室(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柱(1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腔的底部,所述废气进气口(3)贯穿外壳(1)并连通至燃烧室(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9)的输出端与冷却管(10)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冷却管(10)的输出端与受热管(11)的输入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流管(17)的顶端与导热机构(4)的内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热砖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管(11)表面套有隔热管套(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管(11)呈螺纹盘旋均匀分布在燃烧室(2)的外壁,所述冷却管(10)呈线性堆叠盘旋均匀分布在导热机构(4)的内部。
CN202321431486.5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Active CN220338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486.5U CN22033847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486.5U CN22033847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8475U true CN220338475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1486.5U Active CN220338475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8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7365B (zh) 活性炭再生危险废物焚烧一体化方法和系统
CN106090945B (zh) 一种处理含尘voc废气的蓄热式焚烧装置和方法
CN105903313A (zh) 废气浓缩蓄热氧化系统
CN202166062U (zh) 环保节能焚烧炉
CN113513761B (zh) 一种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8036665A (zh) 碳素焙烧炉烟气污染物蓄热式焚烧炉及其处理方法
WO2019052135A1 (zh) 节能voc废气处理系统
CN101832568A (zh) 一种自预热废气焚烧炉
CN216047700U (zh) 一种等离子体熔融炉
CN220338475U (zh) 一种加氢反应工艺废气用焚烧炉
CN201669263U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危险废物焚烧一体化装置
CN102519049A (zh) 低能耗有害废气净化焚烧系统
CN110425550A (zh) 一种焦油尾气及沥青烟的净化治理装置及工艺
CN214223130U (zh) 一种voc高效处理设备
CN104595909A (zh) 一种医疗垃圾焚烧净化装置
CN2802286Y (zh) 一种立式燃水锅炉
CN20796314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
CN208750738U (zh) 一种焚烧联合蒸汽过热的处理系统
KR20110016307A (ko) 브라운가스를 이용한 폐수 처리장치
CN104676608A (zh) 一种燃烧炉胆
CN100491829C (zh) 低能耗垃圾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10891691U (zh) 沥青尾气处理装置
CN212157197U (zh) 一种处理voc用蓄热式热力焚化炉
CN211372444U (zh) 一种分子筛生产用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7584480U (zh) 一种节能式废气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