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8453U - 蜂窝体 - Google Patents

蜂窝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8453U
CN220338453U CN202322176983.1U CN202322176983U CN220338453U CN 220338453 U CN220338453 U CN 220338453U CN 202322176983 U CN202322176983 U CN 202322176983U CN 220338453 U CN220338453 U CN 220338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ugated
honeycomb body
air outlet
section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69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欢乐
邓飞忠
吴亭
欧伟成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769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8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8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8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窝体,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该蜂窝体连接于炉头的顶部,炉头具有至少两个供气通道,蜂窝体具有对应于供气通道的至少两个环形出气区域,每个环形出气区域设置有多个出气通道;其中,位于任意一个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其相邻外侧的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的不会出现局部向上凸出或向下移动问题,不易起翘,不易引起回火,更易点火和传火,避免爆燃。

Description

蜂窝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窝体。
背景技术
蜂窝体是红外燃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面上金属蜂窝体主要分为一平带和一波浪带共两条带子叠加缠绕而成,但是两带子会因热胀冷缩等原因起翘,起翘严重会引起回火,由于出气通道为竖直的,导致蜂窝体的换热效果差,特别是在爆炒点火时,由于传火效果较差,容易出现回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体,所述蜂窝体利用一条同时具有所述平面段和所述波纹段的所述金属薄带盘绕形成,不会出现局部向上凸(冒)出或向下移动问题,不易起翘,不易引起回火,结构简单且成本低,通过设置不同的出气通道,可以使得蜂窝体内周的出气浓度/速度增大,且向外逐渐简体,更易点火和传火,避免爆燃。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蜂窝体。所述蜂窝体连接于炉头的顶部,所述炉头具有至少两个供气通道,所述蜂窝体具有对应于所述供气通道的至少两个环形出气区域,每个所述环形出气区域设置有多个出气通道;
其中,位于任意一个所述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其相邻外侧的所述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蜂窝体包括一条金属薄带,所述金属薄带包括多个平面段和多个波纹段,所述金属薄带通过盘绕形成蜂窝体,其中,通过所述平面段和所述波纹段配合,以形成所述出气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金属薄带盘绕后形成多个盘绕圈,所述盘绕圈包括所述平面段和所述波纹段,所述波纹段的外侧为相邻所述盘绕圈的所述平面段,所述平面段的外侧为相邻所述盘绕圈的所述波纹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所述盘绕圈中的所述平面段和所述波纹段分别至少1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波纹段的横截面为弧形波,所述弧波的波长为0.2mm~3mm,所述弧波的波高为0.1mm~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波纹段为倾斜于所述金属薄带整体延伸方向的波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5°≤α≤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环形出气区域为两个,分别为内环出气区域和位于所述内环出气区域外周的外环出气区域,位于所述外环出气区域内侧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等于位于所述内环出气区域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位于所述外环区域中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α1,30°≤α1≤45°;
位于所述内环区域中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α2,5°≤α2≤30°;
其中,α2≤α1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条具有所述平面段和所述波纹段的所述金属薄带通过盘绕形成的蜂窝体,不会出现局部向上凸(冒)出或向下移动问题,不易起翘,不易引起回火,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通过设置不同的出气通道,可以使得蜂窝体内周的出气浓度/速度增大,且向外逐渐简体,更易点火和传火,可以避免点火时因为内环浓度不够出现暂时点火的话,外环喷嘴较大,释放较多燃气到锅外,如果此时突然成功点火,会引燃周围的燃气,吓到用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蜂窝体的示意图。
图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内环区域和外环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变化的坐标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蜂窝体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金属薄带;11、平面段;12、波纹段;121、波峰;101、过渡段;100、盘绕圈;100a、第一盘绕圈;100b、第二盘绕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蜂窝体,该蜂窝体包括:蜂窝体连接于炉头的顶部,炉头具有至少两个供气通道,蜂窝体具有对应于供气通道的至少两个环形出气区域,每个环形出气区域设置有多个出气通道;
其中,位于任意一个所述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其相邻外侧的所述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
其中,在燃烧器中,炉头顶部安装分火盘,分火盘的顶部安装蜂窝体,当炉头具有两个供气通道时,内环区域对应于炉头的内侧的供气通道,外环区域和过去区域位于炉头外侧的供气通道上;当炉头为三个供气通道,内环区域、过渡区域和外环区域可分别对应于炉头上自内向外的三个供气通道。为了和相对应,此外,可以在蜂窝体和分火盘之间的安装分隔部,分隔部将分火盘分隔成多个分腔,以对应于炉头上的供气通道。分隔部分可以为环形隔板、圆筒等。为了便于示意,本申请以双环为例,将分割部设置在如图2所示的P1所示的分隔线上,使得蜂窝体形成内环和外环的区域。
出气通道的出气方向和蜂窝体顶面所在的平面呈倾斜设置,故将出气通道的的出气方向和蜂窝体顶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称为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由于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不同,燃气受到的阻力也会不一样,燃气在火孔处出口速度也会不一样,其中,在倾斜角度越小,出气浓度/速度越大。在任意相邻两个环形出气区域中,位于外侧的环形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位于内侧的环形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可以使得蜂窝体内周的出气浓度/速度增大,且向外逐渐简体,更易点火和传火,可以避免点火时因为内环浓度不够出现暂时点火的话,外环喷嘴较大,释放较多燃气到锅外,如果此时突然成功点火,会引燃周围的燃气,吓到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条金属薄带1,金属薄带1包括多个平面段11和多个波纹段12,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交替连接,金属薄带1通过盘绕形成蜂窝体,其中,通过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配合,以形成出气通道。
其中,本申请采用一条单层的同时具有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金属薄带,通过辊压或者冲压形成规则的波纹形状。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相互围设形成出气通道,其中,波纹段12上的每个波段均可作为出气通道中的一个出气孔。
第一种情况是,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交替连接,位于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可以为平面段11,这样平面段11的末端则连接波纹段12的初始端,波纹段12的初始端连接下一个平面段11的初始端,下一个平面段11的末端则连接下一个波纹段12的初始端,依此类推。还可以是,位于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也可以为波纹段12然后再设置平面段11,只要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成交替设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本申请的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为金属薄带1开设盘绕那侧,末端则与初始端相对应。
第二种情况是,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不是交替连接,比如,位于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可以为平面段11,第2个为波纹段12,第3个还是波纹段12,第四个是平面段11、第五个还是平面段11,这种情况针对一个盘绕圈100设置有1个平面段11和1个波纹段12的情况。还可以,位于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可以为平面段11,第2个为波纹段12,第3个还是平面段11,第四个是波纹段12、第五个还是波纹段12,第六个为平面段11、第七个为波纹段12、第八个为平面段11、第九个为平面段11,依此类推,每个盘绕圈100有2个平面段11和2个波纹段12。当然在盘绕圈100上具有多个平面段11和多个波纹段12时,在相邻两个盘绕圈100的连接处的并非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交替连接,而是,为两个相同的形状,要么都为波纹段12,要么都为平面段11。
通过图1所示的蜂窝体可以看出,蜂窝体还具有多个出气环,本申请中利用波纹段12和平面段11的相互配合,使得波纹段12上波作为出气通道,多个波纹段12沿蜂窝体均匀分布,保证出气均匀的同时,还可起到将气流稳压均布的作用、减少烟气的产生。
将金属薄带1进行盘绕多圈形成蜂窝体,金属薄带1盘绕后形成多个盘绕圈100,因此本申请的蜂窝体是由多个相互约束的盘绕圈100组成,此外,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相互约束,不会出现局部向上凸冒出或向下移动问题,该蜂窝体不易起翘,不易引起回火,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此外,蜂窝体的横截图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等各种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金属薄带1盘绕后形成多个盘绕圈100,盘绕圈100包括两种类型,其中一种为平面段11盘绕一圈形成的第一盘绕圈100a,另一种为波纹段12盘绕一圈形成的第二盘绕圈100b;
其中,第一盘绕圈100a和第二盘绕圈100b交替设置。
图1所示,本申请可以将平面段11盘绕一周形成第一盘绕圈100a,波纹段12一圈形成第二盘绕圈100b,第一盘绕圈100a的外圈设置第二盘绕圈100b,第二盘绕圈100b的外圈设置第一盘绕圈100a依此类推多个第一盘绕圈100a和第二盘绕圈100b交替设置,以形成蜂窝体。也就是蜂窝体中每个盘绕圈100为单独的一个平面段11或者波纹段12。
蜂窝体的最内侧可以为第一盘绕圈100a也可以为第二盘绕圈100b,图1示出了平面段11作为金属薄带1的起始端,并在盘绕一周后形成第一盘绕圈100a,然后将波纹段12盘绕在第一盘绕圈100a的外周形成第二盘绕圈100b接着将下一个平面段11盘绕后在第二盘绕圈100b的外周,依此类推以形成蜂窝体。
此外,平面段11根据需要盘绕多周,主需要在压制前设定好平面段11的长度、盘绕后的圈数即可。蜂窝体可以根据预设的蜂窝体的内径和外径的大小,金属薄带1的厚度,波纹段12的波高等参数计算不同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12的长度。
本申请的第一盘绕圈100a和第二盘绕圈100b交替设置,波纹段12上的多个波能够将相邻两个第一盘绕圈100a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均匀的出气通道,可起到将气流稳压均布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金属薄带1盘绕后形成多个盘绕圈100,盘绕圈100包括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波纹段12的外侧为相邻盘绕圈100的平面段11,平面段11的外侧为相邻盘绕圈100的波纹段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盘绕圈100中的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分别至少1个。
金属薄带1盘绕后形成多个盘绕圈100,每个盘绕圈100可以同时包括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未增加相应的说明书附图,每个盘绕圈100具有1个平面段11和1个波纹段12,当然也可以在每个盘绕圈100设置2个平面段11和2个波纹段12,当然每个盘绕圈100上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数量也可以为3个、4个、5个、6个、8个、9个、10个、12个甚至更多个,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只要相邻盘绕圈100上的平面段11的外圈为波纹段12,波纹段12的外圈为平面段11,也就是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从内圈到外圈交底设置,保证在一出气面上,出气孔均匀分布,保证出气均匀。此处,的出气孔为波纹段12上的波段,每个波都可以作为一个出气孔,保证出气均匀,火焰稳定,且烟气较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环状体,其中,金属薄带1盘绕在环状体2的外周。
其中,可以为平面段11的初始端连接于环状体的外周,也就是环状体外缠绕一圈或者一段平面段11,也可以将波纹段1212直接盘绕在环状体的外周,这样可以增加整个金属蜂窝体的整体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波纹段12包括多个波峰121和多个波谷122;相邻两个盘绕圈100之间设置有过渡段101。
如图1所示,所波纹段12包括多个波峰121和多个波谷122,其中,靠近波纹段12的起始端的波峰为第一波峰,靠近波纹段12起始端的波谷为第一波谷,靠近波纹段12的末端的波峰为第N波峰,靠近波纹段12的末端的波谷为第N波谷。
在如图1所示的蜂窝体中,部分过渡段101连接于同一波纹段12上的第一波峰和第N波峰之间,其余部分过渡段101连接于第一波谷和第N波谷之间,通过相邻第一盘绕圈100a和第二盘绕圈100b之间通过两个过渡、第一波峰和第N波峰、第一波谷和第N波谷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利用四边形可以将波纹段12盘绕成一个整体,还可以将波纹段12和平面段11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避免蜂窝体起翘的问题。
在图1所示的蜂窝体中,相邻两个盘绕圈100之间设置有过渡段101,因为盘绕后的平面段11的内侧紧贴位于内圈的波纹段12的外周,加入位于内侧的第一个盘绕圈100初始端为波纹段12、末端为平面段11,平面段11在盘向外圈时,需要从位于初始端的波纹段12的波谷122盘绕到其波峰121,并抵接在该波纹段12的外周继续盘绕形成第二个盘绕圈100。一般第二个盘绕圈100的初始端为平面段11,末端为波纹段12,位于该盘绕圈100末端的波纹段12在盘绕到第三个盘绕圈100时,过渡段101会从位于第二个盘绕圈100末端的第二波纹段12的第N波峰连接到第三个盘绕圈100初始端的波纹段12的第一波谷,同时,过渡段101的内侧会抵接于第二个盘绕圈100初始端的第二波纹段12的第一波峰,如此循环,以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蜂窝体,避免局部向上凸冒出或向下移动引起的蜂窝体起翘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波纹段12的横截面为弧形波,弧形波的波长为0.2mm~3mm,三角形波的波高为0.1mm~2mm。
如图1所示,无论是波纹段12单独组成一个盘绕圈100,还是波纹段12为规则形状带,每个波均呈三角形状,且相邻波的大小形状一致,呈中心对称,这样形成蜂窝体美观且工艺简单、出气孔的均匀。一般来讲,同一出气环上的波纹段12的波大小一致。波纹段1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波、矩形波、梯形波、六边形波等。
当然,波纹段12上的波大小也可以不同,特别是位于内圈的波纹段12位于其外圈上的波纹段12,波大小可以不同,比如外圈的出气孔可以大于内圈的出气孔,在一些情况下,内圈的出气孔可以大于外圈的出气孔增加中心火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波纹段12为倾斜于金属薄带1整体延伸方向的波纹。
如图1所示,波纹段12的出气通道与金属薄带1整体延伸方向呈倾斜设置,也就是波纹段12的出气通道为倾斜的。与常规的垂直的出气通道相比,具有更长的通道,能够增加燃气或混合气体的流动时间,提高对燃气、混合气体的换热效果。同时由于波纹段12为倾斜,波纹段12的通道截面的面积更大,能够提高热辐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出气通道的倾斜角为α,其中,5°≤α≤45°。
如图1和3所示,本申请中出气通道的倾斜角为波纹段12的倾斜方向与金属薄带1整体延伸方向的夹角,出气通道的倾斜方向自下向上倾斜设置。在5°≤α≤45°燃气受到阻力较小,能够增加换热、提高热辐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环形出气区域为两个,分别为内环出气区域和位于所述内环出气区域外周的外环出气区域,位于外环出气区域内侧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等于位于内环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
其中,本申请针对双环燃烧器,将蜂窝体分为内环出气区域和外环出气区域,更符合生产和安装的需求。如图2所示,线P1为内环区域和外环出气区域的分割线,线P1和线P2之间为过渡区,即线P2为过渡区和外环区域的分割线。图2中不难看出,在将相邻两个环形区域中,过渡区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等于位于内环区域的出气通道,这样方便内侧出气通道顺利传火,提高传火效率。位于外环区域外侧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位于内环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可以避免蜂窝体外环出气速度过大而引起的爆燃,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位于外环出气区域中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α1,30°≤α1≤45°;
位于内环出气区域中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α2,5°≤α2≤30°;
其中,α2≤α1
如图2所示,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的不同,出气通道的内通过的燃气受到的阻力也会不一样,燃气在火孔处出口速度也会不一样,在内环区域中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α2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30°时,出气速度和出气浓度会增加,有利于点火。
外环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内环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故将α2≤α1,该设计可避免点火时因为内环浓度不够出现暂时点火的话,外环喷嘴较大,释放较多燃气到锅外,如果此时突然成功点火,会引燃周围的燃气,包括溢到锅外的燃气,吓到用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蜂窝体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
选择一条金属薄带1,并确定预制的蜂窝体的基本参数;
根据蜂窝体的基本参数计算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长度;
根据得出的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长度,在金属薄带1上压制出多个平面段11和多个波纹段12,波纹段12为倾斜于金属薄带1整体延伸方向的波纹;然后将金属薄带1盘绕多圈后形成蜂窝体。
其中,本申请压制可以为辊压、冲压等方式,只要能够在金属薄带1上同时形成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即可,其中,波纹段12为倾斜于金属薄带1整体延伸方向的波纹,这样出气通道则为倾斜设置的,通过控制不同波纹段12上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则可以相邻两个环形出气区域中,位于外侧的环形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位于内侧的环形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通过增加蜂窝体内周的出气浓度/速度增大,更易点火和传火,可以避免点火时因为内环浓度不够出现暂时点火的话,外环喷嘴较大,释放较多燃气到锅外,如果此时突然成功点火,会引燃周围的燃气,吓到用户。
蜂窝体的具体盘绕结构为:第一种情况是,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交替连接,比如位于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为平面段11,平面段11的末端则连接波纹段12的初始端,波纹段的初始端连接下一个平面段11的初始端,下一个平面段11的末端则连接下一个波纹段12的初始端,依此类推。同时,位于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也可以为波纹段12然后再设置平面段11,只要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成交替设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本申请的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为金属薄带1开设盘绕那侧,末端则与初始端相对应。第二种情况是,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不是交替连接,比如,位于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可以为平面段11,第2个为波纹段12,第3个还是波纹段12,第四个是平面段11、第五个还是平面段11,这种情况针对一个盘绕圈100设置有1个平面段11和1个波纹段12的情况。还可以,位于金属薄带1初始端的可以为平面段11,第2个为波纹段12,第3个还是平面段11,第四个是波纹段12、第五个还是波纹段12,第六个为平面段11、第七个为波纹段12、第八个为平面段11、第九个为平面段11,依此类推,每个盘绕圈100有2个平面段11和2个波纹段12。当然在盘绕圈100上具有多个平面段11和多个波纹段12时,在相邻两个盘绕圈100的连接处的并非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交替连接,而是,为两个相同的形状,要么都为波纹段12,要么都为平面段11。
通过设备将金属薄带1进行盘绕多圈形成蜂窝体,金属薄带1盘绕后为多个盘绕圈100,因此本申请的蜂窝体是由多个相互约束的盘绕圈100组成,且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交替连接,使得蜂窝体不会出现局部向上凸冒出或向下移动的问题,而且不易起翘,不易引起回火,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蜂窝体的基本参数包括蜂窝体的内径、出气孔10的大小和出气方向,压制参数包括平面段11的长度、波纹段12的长度、波纹段12的倾斜角和波纹段12中每个波的大小。根据蜂窝体的基本参数和金属薄带1的厚度,确定波纹段12的倾斜角和波纹段12中每个波的大小。
其中,蜂窝体的基本参数可以为蜂窝体的内径尺寸为a,盘绕圈100的周长为S,出气孔的大小,由于本申请的出气孔相当于波纹段12的每个波,所以出气孔大小为波纹段12的波高为d和波长c,此外,假设金属薄带1的厚度为b,第i个盘绕圈100的周长为Si,则:
Si=π[a+(i-1)(b+d)]。
其中,i代表从内向外数,波高为波峰121的内侧到波谷122最低点的高度,也就是一个波峰121的内侧最高点到位于该波内侧的平面段11的外周的距离。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计算不同盘绕圈100的长度,当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分别盘绕一周形成一个盘绕圈时,则不同盘绕圈100的长度则是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长度,假如盘绕圈100同时具有m个平面段11和m个波纹段12,那么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长度为Si/2n,假如波纹段12为第i圈盘绕圈的初始端,则第i圈第一个波纹段12的初始位置为Si-1,末端位置为Si-1+Si/2m,下第i圈第二个波纹段12的初始位置为一个Si-1+Si/m,末端位置为Si-1+Si3/2m,然后依此类推。因此,不同波纹段12的初始位置是可以确定。然后根据出气孔10的大小可以确定蜂窝体中的每个波的大小。根据蜂窝体中出气孔的出气方向,可以计算波纹段12的倾斜角。根据出气孔10的大小可以确定蜂窝体中的每个波的大小。
因此,通过将上述信息输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能够计算并转换成压制设备的压制参数,也就是系统能够匹配不同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长度,还可以计算波纹段12中波的形状大小和波纹段12倾斜角,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压制金属薄带1。
本申请中利用波纹段12和平面段11的相互配合,使得波纹段12上波作为出气通道,多个波纹段12沿蜂窝体均匀分布,保证出气均匀的同时,还可起到将气流稳压均布的作用、减少烟气的产生。
此外,蜂窝体的横截图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等各种形状,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平面段11盘绕一圈形成第一盘绕圈100a,波纹段12盘绕一圈形成第二盘绕圈100b,第一盘绕圈100a的外侧设置第二盘绕圈100b,第二盘绕圈100b的外侧设置第一盘绕圈100a,通过将多个第一盘绕圈100a和第二盘绕圈100b交替设置,以形成蜂窝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第一盘绕圈100a或第二盘绕圈100b两个中的一个设置在蜂窝体的最内侧。
图1所示,本申请可以将平面段11盘绕一周形成第一盘绕圈100a,波纹段12一圈形成第二盘绕圈100b,第一盘绕圈100a的外圈设置第二盘绕圈100b,第二盘绕圈100b的外圈设置第一盘绕圈100a依此类推多个第一盘绕圈100a和第二盘绕圈100b交替设置,以形成蜂窝体。也就是蜂窝体中每个盘绕圈100为单独的一个平面段11或者波纹段12。
蜂窝体的最内侧可以为第一盘绕圈100a也可以为第二盘绕圈100b,图1示出了平面段11作为金属薄带1的起始端,并在盘绕一周后形成第一盘绕圈100a,然后将波纹段12盘绕在第一盘绕圈100a的外周形成第二盘绕圈100b接着将下一个平面段11盘绕后在第二盘绕圈100b的外周,依此类推以形成蜂窝体。
此外,平面段11根据需要盘绕多周,主需要在压制前设定好平面段11的长度、盘绕后的圈数即可。蜂窝体可以根据预设的蜂窝体的内径和外径的大小,金属薄带1的厚度,波纹段12的波高等参数计算不同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长度。
本申请的第一盘绕圈100a和第二盘绕圈100b交替设置,波纹段12上的多个波能够将相邻两个第一盘绕圈100a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均匀的出气通道,可起到将气流稳压均布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长度,使得每个盘绕圈100同时具有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且,波纹段12的外侧为相邻盘绕圈100的平面段11,平面段11的外侧为相邻盘绕圈100的波纹段12。
每个盘绕圈100可以由1个平面段11和1个波纹段12,也可以每个盘绕圈100具有2个平面段11和2个波纹段12,当然每个盘绕圈100上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数量也可以为3个、4个、5个、6个、8个、9个、10个、12个甚至更多个。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对金属薄带1进行压制时,只需根据蜂窝体的内外径,每个盘绕圈100上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数量,金属薄带1的厚度、波纹段12的波高、波长,系统根据不同内外径的关系计算出每段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的长度,然后输入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比如辊压机根据设定的程序进行辊压,进而在一条金属薄带1上输出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
本申请中相邻盘绕圈100上的平面段11的外圈为波纹段12,波纹段12的外圈为平面段11,也就是平面段11和波纹段12从内圈到外圈交底设置,保证在一出气面上,出气孔均匀分布,保证出气均匀。此处,的出气孔为波纹段12上的波段,每个波都可以作为一个出气孔,保证出气均匀,火焰稳定,且烟气较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平面段11盘绕在环状体的外周;或者将波纹段12盘绕在环状体的外周。可以将平面段11盘绕一圈或多圈,增加蜂窝体的内壁的厚度,提高整体的抗压强度。也可以将波纹段12盘绕环状体的外周。本申请环状体可以为钢环,也可为其他环形物体。
具体操作为:用一小段平面段11与环状体相接,或者直接用波浪带与环状体相接,然后再缠绕而成蜂窝体,也可以利用环状体代替第一个平面段11,将波纹段12连接于钢环的外周,然后再将连接于该波纹段12的平面段11盘绕在该波纹段12的外周,最终形成蜂窝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体连接于炉头的顶部,所述炉头具有至少两个供气通道,所述蜂窝体具有对应于所述供气通道的至少两个环形出气区域,每个所述环形出气区域设置有多个出气通道;
其中,位于任意一个所述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其相邻外侧的所述出气区域的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金属薄带(1),所述金属薄带(1)包括多个平面段(11)和多个波纹段(12),所述金属薄带(1)通过盘绕形成蜂窝体,其中,通过所述平面段(11)和所述波纹段(12)配合,以形成所述出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带(1)盘绕后形成多个盘绕圈(100),所述盘绕圈(100)包括所述平面段(11)和所述波纹段(12),所述波纹段(12)的外侧为相邻所述盘绕圈(100)的所述平面段(11),所述平面段(11)的外侧为相邻所述盘绕圈(100)的所述波纹段(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盘绕圈(100)中的所述平面段(11)和所述波纹段(12)分别至少1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段(12)的横截面为弧形波,所述弧形波的波长为0.2mm~3mm,所述弧形波的波高为0.1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段(12)为倾斜于所述金属薄带(1)整体延伸方向的波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5°≤α≤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出气区域为两个,分别为内环出气区域和位于所述内环出气区域外周的外环出气区域,位于所述外环出气区域内侧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等于位于所述内环出气区域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蜂窝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外环出气区域中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α1,30°≤α1≤45°;
位于所述内环出气区域中的所述出气通道的倾斜角度为α2,5°≤α2≤30°;
其中,α2≤α1
CN202322176983.1U 2023-08-11 2023-08-11 蜂窝体 Active CN220338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6983.1U CN220338453U (zh) 2023-08-11 2023-08-11 蜂窝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6983.1U CN220338453U (zh) 2023-08-11 2023-08-11 蜂窝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8453U true CN220338453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8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6983.1U Active CN220338453U (zh) 2023-08-11 2023-08-11 蜂窝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8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630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xing fluid flows
KR101940827B1 (ko) 개선된 적층 구조 반응기
EP2286169B1 (en) Channel system
US4589374A (en) Spiral corrugated corrosion resistant heat exchanger
US3975140A (en) Space heater
CN220338453U (zh) 蜂窝体
US9410462B2 (en) Channel system
CN220338449U (zh) 蜂窝体
CN220338454U (zh) 蜂窝体
US6532339B1 (en) Device for thermally processing a gas stream, and method for same
JP2016508561A (ja) 缶型−環状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用の燃焼器ライナ及び該ライナを製造する方法
CN220338452U (zh) 蜂窝体
CN220338448U (zh) 蜂窝体
CN220338450U (zh) 蜂窝体
CN1291273A (zh) 催化燃烧装置
CN220541078U (zh) 蜂窝体
JPH01274844A (ja) 触媒反応器用担体
US20060081362A1 (en) Finned tubular heat exchanger
JP2014505231A (ja) 工業プラントなどのための放射管状要素
CN213577600U (zh) 一种燃气灶
CN220669443U (zh) 蜂窝体和红外燃烧器
US10883714B2 (en) Stove, flame port structure disposed in a stove and method of making flame port structure
CN117091131A (zh) 蜂窝体、蜂窝体制作方法和红外燃烧器
CN209229722U (zh) 炉具与应用于炉具的焰口结构
TWI685633B (zh) 爐具與應用於爐具的焰口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