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6767U -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6767U
CN220336767U CN202321127089.9U CN202321127089U CN220336767U CN 220336767 U CN220336767 U CN 220336767U CN 202321127089 U CN202321127089 U CN 202321127089U CN 220336767 U CN220336767 U CN 220336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door frame
motor
door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70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学宾
郭青山
贺筱筱
郑晨飞
常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uxiao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uxiao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uxiao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uxiao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70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6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6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6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楼宇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呈U形的门框架,所述门框架内转动设置有防火门,所述防火门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门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门框架雨防火门并延伸至滑槽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火门的固定组件。本申请具有降低人员受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楼宇自动化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建筑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群)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建筑的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与管理,降低运营费用。楼宇自动化系统涉及建筑的电力、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防灾、安全防范、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面最广、设计任务和工程施工量最大的子系统,它的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楼宇自动化中消防防灾是重要的一部分,楼宇自动化中用作消防设备种类有很多,防火门是楼宇智能化消防系统的终端设备,防火门对阻隔烟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防火门中的卷帘门,其用作在面积较大的地方,适用于大型的商场中,通过卷帘门可快捷隔绝烟雾。
在公开号为CN2116666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涉及楼宇自动化领域,包括门体,所述门体的底端包裹第一密封条;卷管,所述卷管安装在门体上方,所述门体的顶端固接卷管,所述卷管内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卷管内壁固接,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架铰接;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接;下密封轨,所述下密封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顶端开设用于放置第一密封条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辅助夹紧装置,所述辅助夹紧装置与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防火门一般多为厚度较厚的铁质大门制成,上述装置中的防火门使用卷帘门代替防火门,导致防火门的强度较低,进而提高了发生火灾时防火门发生损坏的概率,从而提高了人员受伤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呈U形的门框架,所述门框架内转动设置有防火门,所述防火门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门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门框架雨防火门并延伸至滑槽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门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火门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火宅时,工作人员需关闭防火门。随后,工作人员需启动第一电机,进而使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螺纹杆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滑板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从而使滑板的底面抵紧地面,进而降低了火宅发生时浓烟进入室内的概率。在此过程中,防火门采用传统的钢结构防火门,提高了防火门的强度,进而降低了防火门发生损坏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人员受伤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门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门框架靠近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正对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内顶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槽与安置槽内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槽正对的限位槽,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槽与限位槽内的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杆远离固定杆侧壁上的第一弹簧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杆上表面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远离固定杆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的内顶壁上,所述固定杆的底面与其靠近安装槽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关闭防火门后,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此时安装槽与安置槽正对,安装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从而使固定杆在安装杆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当固定杆的侧壁与安置槽的内壁抵接时,固定槽与限位槽正对,固定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进而使固定杆的一端滑入限位槽内,从而降低了安装杆与安置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防火门与门框架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门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绳,所述第一固定绳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杆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开启防火门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杆,进而使第一固定绳的一端在转动杆的作用下缠绕至转动杆的侧壁上,从而使第一固定绳的另一端向上移动,进而使固定杆在第一固定绳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从而使固定杆与限位槽下关乎分离。此时,工作人员向远离安置槽的方向滑动安装杆即可使安装杆与安置槽相互分离,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开启防火门的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门框架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转动杆的侧壁相互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杆时,工作人员需启动第二电机,进而使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转动杆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转动,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绳,所述第二固定绳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反向启动第一电机时,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进而使第二固定绳的一端缠绕至第二电机的侧壁上,从而使第二固定绳的另一端向远离安置槽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安装杆在第二固定绳的作用下向远离安置槽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装杆与安置槽相互分离,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滑动安装杆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密封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条在滑板的作用下与地面抵紧并进一步的挤压,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烟雾进入室内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弹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弹力降低了固定杆在安装杆的作用下无法向上滑动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当发生火宅时,工作人员需关闭防火门。随后,工作人员需启动第一电机,进而使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螺纹杆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滑板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从而使滑板的底面抵紧地面,进而降低了火宅发生时浓烟进入室内的概率。在此过程中,防火门采用传统的钢结构防火门,提高了防火门的强度,进而降低了防火门发生损坏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人员受伤的概率;
2、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关闭防火门后,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此时安装槽与安置槽正对,安装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从而使固定杆在安装杆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当固定杆的侧壁与安置槽的内壁抵接时,固定槽与限位槽正对,固定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进而使固定杆的一端滑入限位槽内,从而降低了安装杆与安置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防火门与门框架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3、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开启防火门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杆,进而使第一固定绳的一端在转动杆的作用下缠绕至转动杆的侧壁上,从而使第一固定绳的另一端向上移动,进而使固定杆在第一固定绳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从而使固定杆与限位槽下关乎分离。此时,工作人员向远离安置槽的方向滑动安装杆即可使安装杆与安置槽相互分离,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开启防火门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火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11、门框架;12、防火门;13、滑板;14、第一电机;15、螺纹杆;2、滑槽;21、安装槽;22、安置槽;23、固定槽;24、限位槽;25、转动槽;3、固定组件;31、安装杆;32、固定杆;33、第一弹簧;34、第二弹簧;35、第一倾斜面;4、转动杆;41、第一固定绳;5、第二电机;6、第二固定绳;7、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包括地面1、门框架11、防火门12、滑板13、第一电机14、螺纹杆15、固定组件3、转动杆4、第一固定绳41、第二电机5以及第二固定绳6。地面1为长方体形结构,用于放置消防装置。门框架11的横截面呈U形,门框架11固定设置在地面1的上表面。防火门1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防火门12转动设置在门框架11内,且防火门12的底面开设有滑槽2。第一电机14固定设置在门框架11的上表面,其输出轴的轴线竖直,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门框架11雨防火门12并延伸至滑槽2内。螺纹杆15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端部,其轴线与第一电机14输出轴的轴线重合。滑板1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滑板13滑动设置在滑槽2内,且滑板13与螺纹杆15螺纹连接。
当发生火宅时,工作人员需关闭防火门12。随后,工作人员需启动第一电机14,进而使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螺纹杆15在第一电机14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滑板13在螺纹杆15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从而使滑板13的底面抵紧地面1,进而降低了火宅发生时浓烟进入室内的概率。在此过程中,防火门12采用传统的钢结构防火门12,提高了防火门12的强度,进而降低了防火门12发生损坏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人员受伤的概率。
防火门12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1,门框架11靠近安装槽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21正对的安置槽22,安置槽22的内顶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3。固定组件3门框架11上设置在,用于固定防火门12,固定组件3包括安装杆31、固定杆32、第一弹簧33以及第二弹簧34。安装杆31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安装杆31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槽21与安置槽22内,且安装杆3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槽23正对的限位槽24。固定杆3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固定杆3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槽23与限位槽24内,且固定杆32的底面与其靠近安装槽21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5。第一弹簧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杆31远离固定杆3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21远离固定杆32的内壁上。第二弹簧3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杆3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在固定槽23的内顶壁上。
当工作人员关闭防火门12后,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3。此时安装槽21与安置槽22正对,安装杆31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杆32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31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35,从而使固定杆32在安装杆31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当固定杆32的侧壁与安置槽22的内壁抵接时,固定槽23与限位槽24正对,固定杆32在第二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进而使固定杆32的一端滑入限位槽24内,从而降低了安装杆31与安置槽22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防火门12与门框架11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门框架11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5,转动杆4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水平,转动杆4转动设置在转动槽25内。第一固定绳4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转动杆4的侧壁上,第一固定绳4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杆32的上表面。
当工作人员需开启防火门12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杆4,进而使第一固定绳41的一端在转动杆4的作用下缠绕至转动杆4的侧壁上,从而使第一固定绳41的另一端向上移动,进而使固定杆32在第一固定绳41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从而使固定杆32与限位槽24下关乎分离。此时,工作人员向远离安置槽22的方向滑动安装杆31即可使安装杆31与安置槽22相互分离,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开启防火门12的难度。
第二电机5固定设置在门框架11的侧壁上,其轴线与转动杆4的轴线重合,且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转动杆4的侧壁相互固定。
当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杆4时,工作人员需启动第二电机5,进而使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转动杆4在第二电机5的作用下转动,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杆4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第二固定绳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杆31远离固定杆32的侧壁上,第二固定绳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一电机14输出轴的侧壁上。
当工作人员反向启动第一电机14时,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反向转动,进而使第二固定绳6的一端缠绕至第二电机5的侧壁上,从而使第二固定绳6的另一端向远离安置槽2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安装杆31在第二固定绳6的作用下向远离安置槽22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装杆31与安置槽22相互分离,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滑动安装杆31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为了降低烟雾进入室内的概率,滑板13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密封胶条7。密封胶条7在滑板13的作用下与地面1抵紧并进一步的挤压,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烟雾进入室内的概率。
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第一弹簧33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34的弹力。第一弹簧33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34的弹力降低了固定杆32在安装杆31的作用下无法向上滑动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的使用原理为:当发生火宅时,工作人员需关闭防火门12。随后,工作人员需启动第一电机14,进而使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螺纹杆15在第一电机14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滑板13在螺纹杆15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从而使滑板13的底面抵紧地面1,进而降低了火宅发生时浓烟进入室内的概率。在此过程中,防火门12采用传统的钢结构防火门12,提高了防火门12的强度,进而降低了防火门12发生损坏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人员受伤的概率。在此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关闭防火门12后,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3。此时安装槽21与安置槽22正对,安装杆31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杆32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31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35,从而使固定杆32在安装杆31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当固定杆32的侧壁与安置槽22的内壁抵接时,固定槽23与限位槽24正对,固定杆32在第二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进而使固定杆32的一端滑入限位槽24内,从而降低了安装杆31与安置槽22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防火门12与门框架11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是:所述地面(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呈U形的门框架(11),所述门框架(11)内转动设置有防火门(12),所述防火门(12)的底面开设有滑槽(2),所述门框架(1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门框架(11)雨防火门(12)并延伸至滑槽(2)内,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螺纹杆(15),所述滑槽(2)内滑动设置有滑板(13),所述滑板(13)与螺纹杆(15)螺纹连接,所述门框架(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火门(12)的固定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火门(12)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门框架(11)靠近安装槽(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21)正对的安置槽(22),所述安置槽(22)的内顶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安装槽(21)与安置槽(22)内的安装杆(31),所述安装杆(3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槽(23)正对的限位槽(24),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槽(23)与限位槽(24)内的固定杆(32)、固定设置在安装杆(31)远离固定杆(32)侧壁上的第一弹簧(33)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杆(32)上表面的第二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21)远离固定杆(3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弹簧(3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23)的内顶壁上,所述固定杆(32)的底面与其靠近安装槽(21)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门框架(11)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5),所述转动槽(25)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绳(41),所述第一固定绳(4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杆(32)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门框架(1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端部与转动杆(4)的侧壁相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杆(31)远离固定杆(3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绳(6),所述第二固定绳(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一电机(14)输出轴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板(13)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密封胶条(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弹簧(33)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34)的弹力。
CN202321127089.9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Active CN220336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7089.9U CN22033676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7089.9U CN22033676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6767U true CN220336767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4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7089.9U Active CN220336767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6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01358U (zh) 一种可开启电动窗
CN220336767U (zh)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CN211473014U (zh) 一种适用于绿色建筑的屋顶
CN111270948A (zh) 抗风压加强型观景节能消防一体窗
CN208251929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
CN111006346A (zh)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通风设备
CN214498873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蓄电的节能电动内置百叶玻璃窗
CN212805929U (zh) 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CN212026883U (zh) 一种合院公共庭院锯齿形采光天窗智能化调节系统
CN211173715U (zh) 一种用于立面的链条传动升降防护窗系统
CN209398288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铝合金百叶窗
CN114234299A (zh) 一种用于放置空调外机的房建预设结构
CN111322706A (zh) 高层建筑智能通风换气系统
CN110593722A (zh) 一种用于立面的链条传动升降防护窗系统
CN211666601U (zh) 一种楼宇自动化用的消防装置
CN219503284U (zh) 一种自清洁式可视访客控制器
CN1877067B (zh) 全隐式顺滑道卡控伸缩升降玻璃窗组
CN220929211U (zh) 一种自动调控窗叶角度的铝合金百叶窗
CN220353582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栏
CN220565565U (zh) 一种采光屋顶建筑结构
CN210918678U (zh) 一种可通风换气的窗台
CN219069272U (zh) 一种挡鼠板
CN221032272U (zh) 一种智慧建筑用安防门
CN211874318U (zh) 一种具有防紫外结构的玻璃门窗
CN210977198U (zh) 一种带有多层过滤结构的窗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