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7060U - 一种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7060U
CN220327060U CN202321797242.9U CN202321797242U CN220327060U CN 220327060 U CN220327060 U CN 220327060U CN 202321797242 U CN202321797242 U CN 202321797242U CN 220327060 U CN220327060 U CN 220327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ining car
tray
fixedly arranged
interv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72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发涛
苏卫利
高雅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New Hesheng Dining C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New Hesheng Dining C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New Hesheng Dining C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New Hesheng Dining C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72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7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7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7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输送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餐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的后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前载盘架,所述后车架的前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后载盘架,所述前载盘架的底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后载盘架与收纳槽滑动连接,所述后载盘架的上端接触于收纳槽的内部上端,所述前车架的底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架,所述后车架的底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上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定位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后载盘架与前载盘架相互配合展开,可改变餐车的整体形态体积,方便满足不同量的食品输送使用需求,经收纳的餐车体积减小解决占用空间问题,提高餐车的放置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车。
背景技术
餐车是用于将食物输送至目的地的一种设备,在酒店、餐饮店、KTV或者酒吧经常会用到餐车,盛有食物的餐盘置于餐车的载盘架上,方便将食物进行集中快速输送至所需地方,若待端送的食物较多情况下则无需服务员来回跑动较多趟,一方面可方便客人同时享用多个食物,另一方面可防止食物单独呈上会导致食物菜品温度较冷,避免影响食物的食用口感效果,尤其是针对大型的团餐,比如婚宴、生日宴等等,现有的餐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限制,餐车的整体形态体积单一,整体承载餐盘的区域面积固定,导致难以满足不同量的食品输送使用需求,并且使用结束后的餐车因体积较大,比较占用空间,影响餐车的放置便捷性,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餐车,以此,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车,具有可改变餐车的整体形态体积,方便满足不同量的食品输送使用需求,经收纳的餐车体积减小解决使用结束后占用空间问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的后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前载盘架,所述后车架的前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后载盘架;
所述前载盘架的底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后载盘架与收纳槽滑动连接,所述后载盘架的上端接触于收纳槽的内部上端,所述前车架的底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架,所述后车架的底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上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定位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上,所述限位滑块的上端通过连接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所述定位架的上端表面呈线性间隔开设有若干锁紧螺槽,所述定位螺柱与锁紧螺槽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载盘架的上端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载盘槽,所述后载盘架的上端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载盘槽。、
通过设置第一载盘槽和第二载盘槽,达到了能够将盛有食物的餐盘置于第一载盘槽和第二载盘槽上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滑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限位架与挡块的上端表面相齐平。
通过设置挡块,使得挡块能够对限位滑块起到限位阻挡作用,达到了防止限位滑块沿限位滑槽一侧发生脱离现象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底端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侧部固定设置有制动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螺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旋钮块,所述旋钮块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
通过设置旋钮块,达到了便于转动定位螺柱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车架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安装有前推把手,所述后车架的后侧通过第二连接块固定安装有后推把手。
通过设置前推把手和后推把手,达到了便于将推动前车架和后车架进行移动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的侧面均间隔开设有若干减重口,所述减重口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通过设置减重口,达到了减轻前车架和后车架整体重量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后载盘架沿着收纳槽外侧方向滑出,使得前车架和后车架相互远离,后载盘架与前载盘架相互配合展开,可改变餐车的整体形态体积,使得后载盘架与前载盘架配合形成承载餐盘的区域面积调整至所需大小,方便满足不同量的食品输送使用需求,使用结束后通过使得前车架和后车架相互靠近,可将后载盘架滑入收纳至收纳槽内,经收纳的餐车体积减小解决占用空间问题,提高餐车的放置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餐车展开使用时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餐车展开使用时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餐车收纳后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餐车收纳后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车架;101、前载盘架;102、收纳槽;103、第一载盘槽;104、第一连接块;105、前推把手;2、后车架;201、后载盘架;202、第二载盘槽;203、第二连接块;204、后推把手;3、限位架;301、限位滑槽;302、挡块;4、定位架;401、锁紧螺槽;5、限位滑块;6、连接座;601、定位螺柱;602、旋钮块;7、万向轮;701、制动阀;8、减重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车,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前车架1的后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前载盘架101,后车架2的前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后载盘架201;
其中,前载盘架101的底面开设有收纳槽102,后载盘架201与收纳槽102滑动连接,后载盘架201的上端接触于收纳槽102的内部上端,使得后载盘架201可沿着前载盘架101底部的收纳槽102进行滑动,展开使用时,可将后载盘架201沿着收纳槽102外侧方向滑出,使得前车架1和后车架2相互远离,后载盘架201与前载盘架101相互配合展开,使用结束后需要收纳时,使得前车架1和后车架2相互靠近,可将后载盘架201滑入收纳至收纳槽102内,前车架1的底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架3,后车架2的底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架4,限位架3的上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301,定位架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5,限位滑块5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301上,能够对前车架1和后车架2相互远离或靠近时起到限位导向作用,限位滑块5的上端通过连接座6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601,定位架4的上端表面呈线性间隔开设有若干锁紧螺槽401,定位螺柱601与锁紧螺槽401相适配,使得定位螺柱601可配合螺纹连接于定位架4上对应的锁紧螺槽401内,达到了能够将前车架1和后车架2之间进行锁紧定位的目的。
其中,前载盘架101的上端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载盘槽103,后载盘架201的上端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载盘槽202,达到了能够将盛有食物的餐盘置于第一载盘槽103和第二载盘槽202上的目的,限位滑槽3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块302,限位架3与挡块302的上端表面相齐平,使得挡块302能够对限位滑块5起到限位阻挡作用,达到了防止限位滑块5沿限位滑槽301一侧发生脱离现象的目的,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底端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万向轮7,万向轮7的侧部固定设置有制动阀701,前车架1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块104固定安装有前推把手105,后车架2的后侧通过第二连接块203固定安装有后推把手204,达到了便于将推动前车架1和后车架2进行移动的目的。
其中,定位螺柱6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旋钮块602,旋钮块602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达到了便于转动定位螺柱601的目的,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侧面均间隔开设有若干减重口8,减重口8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达到了减轻前车架1和后车架2整体重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将餐车展开时,根据不同量的食品输送使用需求,将后载盘架201沿着收纳槽102外侧方向滑出,使得前车架1和后车架2相互远离,后载盘架201与前载盘架101相互配合展开,可改变餐车的整体形态体积,使得后载盘架201与前载盘架101配合形成承载餐盘的区域面积调整至所需大小,将定位螺柱601配合螺纹连接于定位架4上对应的锁紧螺槽401内,从而可将前车架1和后车架2之间进行锁紧定位,将盛有食物的餐盘置于第一载盘槽103和第二载盘槽202上,推动餐车将食物输送直至目的地即可,当需要将使用结束后的餐车进行收纳放置时,松开定位螺柱601使其脱离于锁紧螺槽401,使得前车架1和后车架2相互靠近,即可将后载盘架201滑入收纳至收纳槽102内,将定位螺柱601配合螺纹连接于对应的锁紧螺槽401内,使得收纳后的餐车进行放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餐车,包括前车架(1)和后车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的后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前载盘架(101),所述后车架(2)的前侧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后载盘架(201);
所述前载盘架(101)的底面开设有收纳槽(102),所述后载盘架(201)与收纳槽(102)滑动连接,所述后载盘架(201)的上端接触于收纳槽(102)的内部上端,所述前车架(1)的底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架(3),所述后车架(2)的底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架(4),所述限位架(3)的上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301),所述定位架(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块(5),所述限位滑块(5)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301)上,所述限位滑块(5)的上端通过连接座(6)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601),所述定位架(4)的上端表面呈线性间隔开设有若干锁紧螺槽(401),所述定位螺柱(601)与锁紧螺槽(401)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载盘架(101)的上端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载盘槽(103),所述后载盘架(201)的上端表面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二载盘槽(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3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块(302),所述限位架(3)与挡块(302)的上端表面相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底端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万向轮(7),所述万向轮(7)的侧部固定设置有制动阀(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柱(601)上端固定安装有旋钮块(602),所述旋钮块(602)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块(104)固定安装有前推把手(105),所述后车架(2)的后侧通过第二连接块(203)固定安装有后推把手(2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和后车架(2)的侧面均间隔开设有若干减重口(8),所述减重口(8)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CN202321797242.9U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餐车 Active CN220327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7242.9U CN220327060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7242.9U CN220327060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7060U true CN220327060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6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7242.9U Active CN220327060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7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4095B2 (en) Full extension refrigerator shelf and basket system
US20030151340A1 (en) Spill proof shelf assembly method and structure
US20050236344A1 (en) Dish rack with swinging arm
CN220327060U (zh) 一种餐车
AU2021221406A1 (en) Drawer assembly for mounting to a cargo area of a vehicle
WO2008141528A1 (fr) Chariot
KR101487627B1 (ko) 청소가 용이한 온장과 냉장기능을 포함한 전동 배식카
CN201064155Y (zh) 组合体不粘盘
CN212074755U (zh) 一种食材运输用周转车
CN219877740U (zh) 一种具备推车功能的橱柜
CN220411364U (zh) 一种物流货物存储用货架
CN213605275U (zh) 一种隐藏式餐边柜
CN205379041U (zh) 一种家用储物架
CN219331060U (zh) 一种带有内置滑轨的餐具篮
CN217124638U (zh) 一种监区倒顺驾驶送餐车
CN218978394U (zh) 一种伸缩式酒柜层架
KR200391403Y1 (ko) 카트
CN218368091U (zh) 一种便于送餐的电动车
CN217533032U (zh) 一种顶置内嵌式轨道移动隔板
CN211242350U (zh) 一种多功能床头柜
CN216454091U (zh) 多功能置物架
CN218806003U (zh) 一种新型运送小车
CN217987008U (zh) 一种可调节式货架
CN211021533U (zh) 一种餐边柜
CN214964088U (zh) 一种嵌入式层架滑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