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6867U - 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 Google Patents

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6867U
CN220326867U CN202321816730.XU CN202321816730U CN220326867U CN 220326867 U CN220326867 U CN 220326867U CN 202321816730 U CN202321816730 U CN 202321816730U CN 220326867 U CN220326867 U CN 220326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dress
splicing
spliced
shape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67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u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67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6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6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6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头式拼接连衣裙,该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包括衣身、与衣身的拼接线位于腰部处的裙身、衣袖;衣身包括衣本体和拼接部,衣本体的前衣片设有第一V形开口、后衣片设有自上端向下延伸的第二V形开口,第二V形开口的底端靠近拼接线设置;拼接部遮挡第一V形开口和第二V形开口,且在上端形成竖领;拼接部在对应后衣片处设有竖直设置的开叉口,开叉口自拼接部的上端延伸至第二V形开口的底端;开叉口的两侧在对应脖颈处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连接;后衣片上设有自拼接线竖直向上延伸至第二V形开口的底端的第一拉链,第一拉链与开叉口在竖向上相对应。该套头式拼接连衣裙能够降低穿着者的操作难度,具有穿脱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背景技术
套头式连衣裙一般在后背处设有拉链,拉链一般由腰部上方一直延伸至连衣裙背面的上端。当穿着者自己拉连衣裙后背上的拉链时,通常的做法是,左手伸到后背,拉住拉链尾最底端位置,并且保持不动;右手背到背面寻找拉链头,并直接往上拉,一直上拉到无能为力止,一般可以拉到较为靠近连衣裙背面的上端的位置;然后换位置发力,右手从后背上部向下伸,去寻找拉链头,如果找不到可以向上提一下连衣裙,以便于寻找拉链头,找到之后将拉链拉到顶,如此就能拉好背面上的拉链。
以上述方式拉拉链,操作麻烦,手也容易累,且在拉链拉到靠近背面上端位置时容易卡住头发,给穿着者的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包括衣身、与所述衣身相拼接的裙身、衣袖,所述衣身与所述裙身之间的拼接线位于腰部处;
所述衣身包括衣本体和拼接部,所述衣袖缝接于所述衣本体的两侧,所述衣本体包括前衣片和后衣片,所述前衣片设有自上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拼接线处的第一V形开口;所述后衣片设有自上端向下延伸的第二V形开口,所述第二V形开口的底端靠近所述拼接线设置;
所述拼接部拼接于所述衣本体的内侧,并所述拼接部遮挡所述第一V形开口和所述第二V形开口,且在上端形成竖领;所述拼接部在对应所述后衣片处设有竖直设置的开叉口,所述开叉口自所述拼接部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二V形开口的底端;所述开叉口的两侧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连接,且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对应脖颈处设置;所述后衣片上设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自所述拼接线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V形开口的底端,所述第一拉链与所述开叉口在竖向上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部包括左拼接片和右拼接片,所述左拼接片与所述右拼接片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左拼接片与所述右拼接片分别与所述衣本体相拼接,且所述左拼接片与所述右拼接片合围遮挡所述第一V形开口和所述第二V形开口;所述左拼接片与所述右拼接片在对应所述前衣片处相缝接,所述左拼接片与所述右拼接片在对应所述后衣片处形成所述开叉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部为由弹性布料制成的拼接件,所述竖领呈可折叠结构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纽扣结构,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拼接片、所述右拼接片的其中一者上的纽扣、对应设置于另一者上的纽孔;
或者,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盘扣结构,所述盘扣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拼接片、所述右拼接片的其中一者上的盘结、对应设置于另一者上的扣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头式拼接连衣裙还包括第一防走光层以及第二防走光层,所述第一防走光层围设于所述衣身内侧,且对应胸部位置;所述第二防走光层围设于所述裙身内侧,且对应臀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裙身的两侧设置有口袋,所述口袋的袋口处设有第二拉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衣袖呈中袖设置,所述裙身呈A字裙设置,所述裙身设有与所述第一拉链对应的第一修身线,所述第一修身线竖直设置,且自所述拼接线延伸至所述裙身的底部,所述第一修身线的底部设有叉部;
所述第一修身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修身线,所述第二修身线呈弧形,且自靠近所述衣袖与所述衣本体的缝接处的中部位置处向下延伸至对应臀部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头式拼接连衣裙的肩宽为37.8cm-42.7cm,胸围为91cm-107cm,腰围为76cm-92cm,袖长为30.7cm-31.5cm,裙长为110.3cm-115.1c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套头式拼接连衣裙的背面上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下端靠近腰部处设有第一拉链,如此通过一次操作即可拉好第一拉链;且可拆卸连接结构对应脖颈处设置,同样便于操作;从而降低穿着者的操作难度,提高穿着者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套头式拼接连衣裙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10.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衣身,11.衣本体,111.前衣片,112.后衣片,113.第一V形开口,114.第二V形开口,12.拼接部,121.开叉口,122.左拼接片,123.右拼接片,124.第一边缘,125.第二边缘,126.主体部,127.领部,128.竖领,2.裙身,3.衣袖,4.拼接线,5.第一拉链,6.可拆卸连接结构,61.第一连接件,62.第二连接件,71.第一防走光层,72.第二防走光层,8.口袋,91.第一修身线,92.第二修身线,93.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竖直”、“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如图1和图2所示,该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包括衣身1、与衣身1相拼接的裙身2、衣袖3,衣身1与裙身2之间的拼接线4位于腰部处,通过腰节上提拉长下半身视觉效果。
衣身1包括衣本体11和拼接部12,衣袖3缝接于衣本体11的两侧,衣本体11包括前衣片111和后衣片112,前衣片111设有自上端向下延伸至拼接线4处的第一V形开口113;后衣片112设有自上端向下延伸的第二V形开口114,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靠近拼接线4设置。
拼接部12拼接于衣本体11的内侧,并拼接部12遮挡第一V形开口113和第二V形开口114,且在上端形成竖领128。其中,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与竖领128顶端之间的竖直距离可以为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与拼接线4之间的竖直距离的三倍或接近三倍。
拼接部12在对应后衣片112处设有竖直设置的开叉口121,开叉口121自拼接部12的上端延伸至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开叉口121的两侧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6相连接,且可拆卸连接结构6对应脖颈处设置;后衣片112上设有第一拉链5,第一拉链5自拼接线4处竖直向上延伸至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第一拉链5与开叉口121在竖向上相对应。
可以理解地,该实施例中,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的背面上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6,且可拆卸连接结构6对应脖颈处设置,便于操作;下端靠近腰部处设有第一拉链5,如此通过一次操作即可拉好第一拉链5;从而降低穿着者的操作难度,提高穿着者的体验感。
其中,在左右方向上,拼接部12包括左拼接片122和右拼接片123,左拼接片122与右拼接片123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拼接片122与右拼接片123分别与衣本体11相拼接,且左拼接片122与右拼接片123合围遮挡第一V形开口113和第二V形开口114;左拼接片122与右拼接片123在对应前衣片111处相缝接,左拼接片122与右拼接片123在对应后衣片112处形成开叉口121。
可以理解地,左拼接片122、右拼接片123皆包括对应前衣片111的第一边缘124以及对应后衣片112的第二边缘125,左拼接片122与右拼接片123两者的第一边缘124相缝接,以防止走光。左拼接片122与右拼接片123两者的第二边缘125不相缝接,从而两者的第二边缘125之间形成开叉口121。
结合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开叉口121的两侧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6相连接,即左拼接片122与右拼接片123对应后衣片112处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6连接,以增强左拼接片122、右拼接片123的整体性。
可拆卸连接结构6可以为纽扣结构、盘扣结构或者其它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结构6包括设置于左拼接片122、右拼接片123的其中一者上的第一连接件61、对应设置于另一者上的第二连接件62。当可拆卸连接结构6为纽扣结构时,可拆卸连接结构6包括设置于左拼接片122、右拼接片123的其中一者上的纽扣、对应设置于另一者上的纽孔;即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件62分别为纽扣、纽孔。当可拆卸连接结构6为盘扣结构时,盘扣结构包括设置于左拼接片122、右拼接片123的其中一者上的盘结、对应设置于另一者上的扣环;即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件62分别为盘结、扣环。其中,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件62靠近相应拼接片的第二边缘125设置。
拼接部12为由弹性布料制成的拼接件,舒适感好。竖领128呈可翻折结构设置。在该实施例中,拼接部12在上下方向上可以包括主体部126和领部127,主体部126和领部127缝接为一体,且领部127可由主体部126和领部127之间的缝接线叠设于主体部126上。可以理解地,领部127形成该竖领128,或者领部127与靠近领部127的主体部126部分一同形成该竖领128;其中,竖领128可呈荷叶型竖领状设置。
领部127的高度和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至拼接线4之间的竖直距离相等或相接近。可拆卸连接结构6对应主体部126和领部127之间的缝接线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结构6也可以包括沿着开叉口121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在该实施例中,拼接部12可以为由柔性且亲肤的弹性布料制成,领部127呈宽松状设置,且领部127对应前衣片111处可呈折叠状,增强立体感的同时,起到装饰作用。
该实施例中,衣身1、裙身2和衣袖3采用相同的布料制成,拼接部12采用的布料与衣身1的布料不同。其中,拼接部12与衣身1可采用同色异质面料进行拼接,可选地,拼接部12采用微透的面料制成,微透面料打造虚实交错的视觉效果,拼接部12与衣身1的叠加设计,使得富有层次感,整体设计简洁大气。
在该实施例中,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还包括第一防走光层71以及第二防走光层72,第一防走光层71围设于衣身1内侧,且对应胸部位置;第二防走光层72围设于裙身2内侧,且对应臀部位置。从而无需额外穿着防走光衣物,也无需特意搭配内衣裤,可提高穿着者的体验感。
当然,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还可包括第三防走光层,第三防走光层设置于衣本体11内侧,与开叉口121对应设置,且遮挡开叉口121,以防止背部走光。
裙身2的两侧设置有口袋8,口袋8的袋口处设有第二拉链。其中,口袋8可以为斜插袋。具体地,裙身2包括前裙片和后裙片,前裙片和后裙片在两侧上进行缝接,口袋8位于前裙片和后裙片的缝接处,符合穿着者的使用习惯,且美观。口袋8设有第二拉链,可防止物品掉出。
衣袖3呈中袖设置,裙身2可以呈A字裙设置,裙身2设有与第一拉链5对应的第一修身线91,第一修身线91竖直设置,且自拼接线4延伸至裙身2的底部,第一修身线91的底部设有叉部93,在裙身2塑形的同时,通过设置叉部93以便于行走。第一修身线9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修身线92,第二修身线92呈弧形,且自靠近衣袖3与衣本体11的缝接处的中部位置向下延伸至对应臀部处,起到修身、合身的效果,可凸显身材曲线。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衣身1、裙身2、衣袖3、拼接部12可皆呈浅卡其色设置,衣身1、裙身2和衣袖3的面料可以为100%三醋酯纤维、里料为100%聚酯纤维,拼接部12撞料为72.3%铜氨纤维,27.7%聚酯纤维布料。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的肩宽为37.8cm-42.7cm,胸围为91cm-107cm,腰围为76cm-92cm,袖长为30.7cm-31.5cm,裙长为110.3cm-115.1cm。
该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穿脱方便,层次感强,视觉效果好,适合日常穿着或通勤场合中穿着。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其特征在于,包括衣身(1)、与所述衣身(1)相拼接的裙身(2)、衣袖(3),所述衣身(1)与所述裙身(2)之间的拼接线(4)位于腰部处;
所述衣身(1)包括衣本体(11)和拼接部(12),所述衣袖(3)缝接于所述衣本体(11)的两侧,所述衣本体(11)包括前衣片(111)和后衣片(112),所述前衣片(111)设有自上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拼接线(4)处的第一V形开口(113);所述后衣片(112)设有自上端向下延伸的第二V形开口(114),所述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靠近所述拼接线(4)设置;
所述拼接部(12)拼接于所述衣本体(11)的内侧,并所述拼接部(12)遮挡所述第一V形开口(113)和所述第二V形开口(114),且在上端形成竖领(128);所述拼接部(12)在对应所述后衣片(112)处设有竖直设置的开叉口(121),所述开叉口(121)自所述拼接部(12)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所述开叉口(121)的两侧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6)相连接,且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6)对应脖颈处设置;所述后衣片(112)上设有第一拉链(5),所述第一拉链(5)自所述拼接线(4)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V形开口(114)的底端,所述第一拉链(5)与所述开叉口(121)在竖向上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部(12)包括左拼接片(122)和右拼接片(123),所述左拼接片(122)与所述右拼接片(123)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左拼接片(122)与所述右拼接片(123)分别与所述衣本体(11)相拼接,且所述左拼接片(122)与所述右拼接片(123)合围遮挡所述第一V形开口(113)和所述第二V形开口(114);所述左拼接片(122)与所述右拼接片(123)在对应所述前衣片(111)处相缝接,所述左拼接片(122)与所述右拼接片(123)在对应所述后衣片(112)处形成所述开叉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部(12)为由弹性布料制成的拼接件,所述竖领(128)呈可折叠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6)为纽扣结构,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6)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拼接片(122)、所述右拼接片(123)的其中一者上的纽扣、对应设置于另一者上的纽孔;
或者,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6)为盘扣结构,所述盘扣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拼接片(122)、所述右拼接片(123)的其中一者上的盘结、对应设置于另一者上的扣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还包括第一防走光层(71)以及第二防走光层(72),所述第一防走光层(71)围设于所述衣身(1)内侧,且对应胸部位置;所述第二防走光层(72)围设于所述裙身(2)内侧,且对应臀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身(2)的两侧设置有口袋(8),所述口袋(8)的袋口处设有第二拉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3)呈中袖设置,所述裙身(2)呈A字裙设置,所述裙身(2)设有与所述第一拉链(5)对应的第一修身线(91),所述第一修身线(91)竖直设置,且自所述拼接线(4)延伸至所述裙身(2)的底部,所述第一修身线(91)的底部设有叉部(93);
所述第一修身线(9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修身线(92),所述第二修身线(92)呈弧形,且自靠近所述衣袖(3)与所述衣本体(11)的缝接处的中部位置处向下延伸至对应臀部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头式拼接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式拼接连衣裙(10)的肩宽为37.8cm-42.7cm,胸围为91cm-107cm,腰围为76cm-92cm,袖长为30.7cm-31.5cm,裙长为110.3cm-115.1cm。
CN202321816730.XU 2023-07-11 2023-07-11 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Active CN220326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6730.XU CN220326867U (zh) 2023-07-11 2023-07-11 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6730.XU CN220326867U (zh) 2023-07-11 2023-07-11 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6867U true CN220326867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6730.XU Active CN220326867U (zh) 2023-07-11 2023-07-11 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68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57478A1 (en) Convertible garment
CN220326867U (zh) 套头式拼接连衣裙
US5138716A (en) Jacket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a jacket
CN215303134U (zh) 一种连衣裙
CN210783003U (zh) 缝边钉珠外套
CN208639645U (zh) 一种短袖polo衫
CN213961853U (zh) 露肩外搭式连衣裙
KR101744050B1 (ko) 상의
CN220832000U (zh) 两穿式连衣裙
CN220109175U (zh) V领拼接连衣裙
CN220360116U (zh) 飘带衬衫
CN220512241U (zh) 双层塑身服装
CN215775671U (zh) 一种后身分体式的连体裤
JP3086531U (ja) 授乳用ベスト付ドレス
CN220756651U (zh) 可拆卸假两件上衣
CN214047594U (zh) 一种半接领西装
CN220109159U (zh) 套头式衬衫
CN214431927U (zh) 假两件式连衣裙
CN220494319U (zh) 分体式连衣裙
CN210696011U (zh) 一种可调节腰节线高低的女衫
CN216165218U (zh) 一种防走光衬衫
CN220587540U (zh) 组合式连衣裙
CN219719795U (zh) 无袖西装连衣裙
CN217885165U (zh) 一种大小可调整的校服
CN211747083U (zh) 一种领口防走光的女士跆拳道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