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4997U -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4997U
CN220324997U CN202322017527.2U CN202322017527U CN220324997U CN 220324997 U CN220324997 U CN 220324997U CN 202322017527 U CN202322017527 U CN 202322017527U CN 220324997 U CN220324997 U CN 220324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dy
rain
weather shield
heat dissipation
rain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75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宝田
李元帅
李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hongbao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Zhongbao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Zhongbao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Zhongbao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75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4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4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4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散热动力柜,包括底座、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柜体,还包括位于柜体左右两侧的散热槽、与散热槽连通且位于柜体左右两侧侧壁上的第一散热孔、位于柜体的顶部且通过连接管与散热槽连接的第二散热孔、用于防止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进入雨水的防雨机构,防雨机构使第一散热孔和使第二散热孔交替打开。本实用新型位于柜体侧壁第一散热孔和位于柜体顶部的第二散热孔的设置,便于对柜体进行散热,挡雨机构的设置,下雨时将第一散热孔封堵且将柜体顶部的散热孔打开,即对柜体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柜体顶部散热,散热效果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背景技术
动力柜是指给整台机器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的电气控制柜组合,有接触器、变频器、高压柜、变压器等等,动力柜可分户外和户内两种,从安装上又分为悬挂式与落地式两种,散热性的好坏是衡量动力柜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其中防水和防尘效果也是衡量户外动力柜的重要指标,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到柜台内部,现有的动力柜设备的散热位置单一,一般在柜体的侧壁上设置若干散热孔,且散热孔的表面没有设置挡雨板,一旦下雨的时候,雨水会从散热孔进入柜体内,尽管部分柜体内有防雨结构,即下雨时将散热孔遮挡,但是遮挡后散热孔影响散热,散热效果不好,且现有的动力柜没有其他的散热孔,则影响动力柜的散热,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0536050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柜,包括柜体、除尘板、密封板和挡雨罩,所述柜体的两侧设有散热区域,所述散热区域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设有防尘网,所述柜体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密封板和除尘板能够在滑槽内上下动,所述柜体的上端设有挡雨罩,所述挡雨罩和柜体顶端之间设有弹簧一,所述挡雨罩的两端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下方设有除尘板,所述除尘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之间设有毛刷头,所述通孔与散热孔相匹配,所述除尘板的下方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柜体的两侧;即晴天时,散热孔11对柜体1进行有效散热,雨天时,雨水随挡雨板42集中落入集水槽41内,随着集水槽41重量的增加,弹簧一5被压缩带动挡雨罩4往下移动,同时推动密封板3、防尘板在滑槽12内向下移动,防尘板、密封板3依次对散热孔11进行有效除尘和密封,防尘板和密封板对散热孔11进行有效密封后,柜体1的散热效果不好,且柜体上没有其他的散热孔,影响柜体1的散热。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防雨效果且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散热功能的双散热动力柜,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雨效果且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散热功能的双散热动力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包括底座、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柜体,还包括位于柜体左右两侧的散热槽、与散热槽连通且位于柜体左右两侧侧壁上的第一散热孔、位于柜体的顶部且通过连接管与散热槽连接的第二散热孔、用于防止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进入雨水的防雨机构,防雨机构使第一散热孔和使第二散热孔交替打开。
所述挡雨机构包括位于柜体的左右两侧且用于将第一散热孔打开或封堵的第一挡雨板、位于柜体的顶部且用于将第二散热孔打开或封堵的第二挡雨板、与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连接且使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同步向上或向下的联动组件,第一挡雨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一挡雨板分别位于柜体的左右两侧且通过联动组件与第二挡雨板的左右两侧连接,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同步向上移动,第一挡雨板向上移动将第一散热孔封堵的同时,第二挡雨板向上移动将第二散热孔打开且对柜体的顶部进行挡雨,第二挡雨板和第一挡雨板同步向下移动,则第一挡雨板向下移动将第一散热孔打开的同时,第二挡雨板向下移动将第二散热孔封堵。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连接的连接体、驱动电机体使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体,连接体的数量与第一挡雨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驱动体通过连接体带动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连接体包括与第一挡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挡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框、与连接框滑动配合的移动块,连接框倾斜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驱动体包括通过连接件与柜体的侧壁连接的螺杆、位于螺杆后端的从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连接的驱动电机,移动块套设在螺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
所述第二挡雨板的侧面通过连接组件与柜体的侧面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底部与柜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槽、与连接槽滑动配合且与第二挡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槽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所述柜体的侧壁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安装槽,第一挡雨板的左右两侧位于安装槽内且沿竖直方向移动。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位于柜体侧壁第一散热孔和位于柜体顶部的第二散热孔的设置,便于对柜体进行散热,挡雨机构的设置,下雨时将第一散热孔封堵且将柜体顶部的散热孔打开,即对柜体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柜体顶部散热,散热效果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A-A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底座1,柜体2,第一散热孔3,第二散热孔4,防雨机构5,散热槽6,连接管7,第一防雨板51,第二防雨板52,联动组件53,第一连接杆531,第二连接杆532,连接框533,移动块534,螺杆535,从动轮536,主动轮537,皮带538,驱动电机539,连接组件54,连接块541,连接槽54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散热动力柜,包括底座1、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柜体2,还包括位于柜体2左右两侧的散热槽6、与散热槽6连通且位于柜体1左右两侧侧壁上的第一散热孔3、位于柜体1的顶部且通过连接管7与散热槽6连接的第二散热孔4、用于防止第一散热孔3和第二散热孔4进入雨水的防雨机构5,防雨机构5使第一散热孔3和使第二散热孔4交替打开,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的设置,便于对柜体的侧壁和柜体的顶部进行散热,挡雨机构的设置,下雨时将第一散热孔封堵且将柜体顶部的第二散热孔打开,即对柜体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柜体顶部散热,散热效果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
所述挡雨机构5包括位于柜体1的左右两侧且用于将第一散热孔3打开或封堵的第一挡雨板51、位于柜体1的顶部且用于将第二散热孔4打开或封堵的第二挡雨板52、与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连接且使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同步向上或向下的联动组件53,第一挡雨板51设置两个,两个第一挡雨板51分别位于柜体1的左右两侧且通过联动组件53与第二挡雨板52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柜体1的侧壁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安装槽,第一挡雨板51的左右两侧位于安装槽内且沿竖直方向移动;下雨时,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同步向上移动,第一挡雨板51向上移动将第一散热孔3封堵的同时,第二挡雨板52向上移动将第二散热孔4打开且对柜体1的顶部进行挡雨,柜体1通过第二散热孔4进行散热;不下雨时,第二挡雨板52和第一挡雨板51同步向下移动,则第一挡雨板51向下移动将第一散热孔3打开的同时,第二挡雨板52向下移动将第二散热孔4封堵,即柜体通过第一散热孔3进行散热,下雨时将第一散热孔3封堵且将柜体1顶部的第二散热孔打开,即对柜体1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柜体顶部散热,散热效果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
所述联动组件53包括与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连接的连接体、驱动电机体使第一挡雨板3和第二挡雨板4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体,连接体的数量与第一挡雨板3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驱动体通过连接体带动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使第一防雨板51和第二防雨板52交替打开,便于防雨的同时进行散热。
所述连接体包括与第一挡雨板5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31、与第二挡雨板4的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532、与第一连接杆531和第二连接杆532固定连接的连接框533、与连接框533滑动配合的移动块534,移动块534沿连接孔533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接杆531和第二连接杆532在同一直线上,连接框533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框53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且连接框后侧的高度高于连接框前侧的高度,移动块534由后向前移动时,连接框533向上移动,连接框533带动第一连接杆531和第二连接杆532同步向上移动,使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向上移动,第一挡雨板51将第一散热孔3封堵,第二挡雨板52将第二散热孔4打开。移动块534由前向后移动时,连接框533向下移动,连接框533带动第一连接杆531和第二连接杆532同步向下移动,使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向下移动,第一挡雨板51将第一散热孔3打开,第二挡雨板52将第二散热孔4封堵。
所述第二挡雨板52的侧面通过连接组件与柜体1的侧面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底部与柜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槽542、与连接槽542滑动配合且与第二挡雨板52的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541,连接槽542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以使第二挡雨板52沿竖直方向移动,连接组件防止第二挡雨板52的偏移。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散热动力柜,包括底座1、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柜体2,还包括位于柜体2左右两侧的散热槽6、与散热槽6连通且位于柜体1左右两侧侧壁上的第一散热孔3、位于柜体1的顶部且通过连接管7与散热槽6连接的第二散热孔4、用于防止第一散热孔3和第二散热孔4进入雨水的防雨机构5,防雨机构5使第一散热孔3和使第二散热孔4交替打开,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的设置,便于对柜体的侧壁和柜体的顶部进行散热,挡雨机构的设置,下雨时将第一散热孔封堵且将柜体顶部的第二散热孔打开,即对柜体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柜体顶部散热,散热效果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
所述挡雨机构5包括位于柜体1的左右两侧且用于将第一散热孔3打开或封堵的第一挡雨板51、位于柜体1的顶部且用于将第二散热孔4打开或封堵的第二挡雨板52、与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连接且使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同步向上或向下的联动组件53,第一挡雨板51设置两个,两个第一挡雨板51分别位于柜体1的左右两侧且通过联动组件53与第二挡雨板52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柜体1的侧壁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安装槽,第一挡雨板51的左右两侧位于安装槽内且沿竖直方向移动;下雨时,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同步向上移动,第一挡雨板51向上移动将第一散热孔3封堵的同时,第二挡雨板52向上移动将第二散热孔4打开且对柜体1的顶部进行挡雨,柜体1通过第二散热孔4进行散热;不下雨时,第二挡雨板52和第一挡雨板51同步向下移动,则第一挡雨板51向下移动将第一散热孔3打开的同时,第二挡雨板52向下移动将第二散热孔4封堵,即柜体通过第一散热孔3进行散热,下雨时将第一散热孔3封堵且将柜体1顶部的第二散热孔打开,即对柜体1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柜体顶部散热,散热效果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
所述联动组件53包括与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连接的连接体、驱动电机体使第一挡雨板3和第二挡雨板4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体,连接体的数量与第一挡雨板3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驱动体通过连接体带动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使第一防雨板51和第二防雨板52交替打开,便于防雨的同时进行散热。
所述连接体包括与第一挡雨板5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531、与第二挡雨板4的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532、与第一连接杆531和第二连接杆532固定连接的连接框533、与连接框533滑动配合的移动块534,移动块534沿连接孔533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接杆531和第二连接杆532在同一直线上,连接框533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框53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且连接框后侧的高度高于连接框前侧的高度,移动块534由后向前移动时,连接框533向上移动,连接框533带动第一连接杆531和第二连接杆532同步向上移动,使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向上移动,第一挡雨板51将第一散热孔3封堵,第二挡雨板52将第二散热孔4打开。移动块534由前向后移动时,连接框533向下移动,连接框533带动第一连接杆531和第二连接杆532同步向下移动,使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向下移动,第一挡雨板51将第一散热孔3打开,第二挡雨板52将第二散热孔4封堵。
所述第二挡雨板52的侧面通过连接组件与柜体1的侧面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底部与柜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槽542、与连接槽542滑动配合且与第二挡雨板52的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541,连接槽542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以使第二挡雨板52沿竖直方向移动,连接组件防止第二挡雨板52的偏移。
所述驱动体包括通过连接件与柜体1的侧壁连接的螺杆535、位于螺杆535后端的从动轮536、与从动轮536通过皮带538连接的主动轮537、与主动轮537连接的驱动电机539,移动块534套设在螺杆535上且与螺杆535螺纹连接,由于连接组件54和安装槽的设置,则使第一挡雨板51和第二挡雨板52在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杆531、第二连接杆532、连接框533在竖直方向移动,从而限制移动块534在水平方向转动,则使移动块534沿螺杆535的长度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驱动电机539带动主动轮537转动,主动轮537通过皮带536带动从动轮536和螺杆535同步转动,则移动块534与螺杆535螺纹连接并在螺杆535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电机539的转动方向改变,则移动块534的移动方向改变。
本实用新型位于柜体侧壁第一散热孔和位于柜体顶部的第二散热孔的设置,便于对柜体进行散热,挡雨机构的设置,下雨时将第一散热孔封堵且将柜体顶部的散热孔打开,即对柜体防雨的同时不影响柜体顶部散热,散热效果好,同时具有较好的防雨效果。

Claims (8)

1.一种双散热动力柜,包括底座、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柜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柜体左右两侧的散热槽、与散热槽连通且位于柜体左右两侧侧壁上的第一散热孔、位于柜体的顶部且通过连接管与散热槽连接的第二散热孔、用于防止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进入雨水的防雨机构,防雨机构使第一散热孔和使第二散热孔交替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散热动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机构包括位于柜体的左右两侧且用于将第一散热孔打开或封堵的第一挡雨板、位于柜体的顶部且用于将第二散热孔打开或封堵的第二挡雨板、与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连接且使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同步向上或向下的联动组件,第一挡雨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一挡雨板分别位于柜体的左右两侧且通过联动组件与第二挡雨板的左右两侧连接,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同步向上移动,第一挡雨板向上移动将第一散热孔封堵的同时,第二挡雨板向上移动将第二散热孔打开且对柜体的顶部进行挡雨,第二挡雨板和第一挡雨板同步向下移动,则第一挡雨板向下移动将第一散热孔打开的同时,第二挡雨板向下移动将第二散热孔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散热动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连接的连接体、驱动电机体使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体,连接体的数量与第一挡雨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驱动体通过连接体带动第一挡雨板和第二挡雨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散热动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与第一挡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挡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框、与连接框滑动配合的移动块,连接框倾斜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散热动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体包括通过连接件与柜体的侧壁连接的螺杆、位于螺杆后端的从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连接的驱动电机,移动块套设在螺杆上且与螺杆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散热动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散热动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雨板的侧面通过连接组件与柜体的侧面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底部与柜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槽、与连接槽滑动配合且与第二挡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槽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散热动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壁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安装槽,第一挡雨板的左右两侧位于安装槽内且沿竖直方向移动。
CN202322017527.2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Active CN220324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527.2U CN22032499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7527.2U CN22032499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4997U true CN220324997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7527.2U Active CN22032499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4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14383B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CN207053002U (zh) 一种高性能的室外电力配电箱
CN111211496A (zh) 一种配电柜
CN109873348A (zh) 一种便于安装且防护性良好的光伏箱变
CN210838670U (zh) 一种具有运维系统的智能化箱式变电站
CN220324997U (zh) 一种双散热动力柜
CN208385970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力柜
CN219067508U (zh) 高压配电房的止逆防雨通风结构
CN203369029U (zh) 一种防尘防水的机箱
CN214379307U (zh) 一种新型控制柜结构
CN214625843U (zh) 一种防水防尘节能环保型户外低压动力柜
CN212162397U (zh) 一种具有防水机构和散热机构的高低压配电柜
CN204680929U (zh) 一种防尘装置及使用该防尘装置的门及变电站箱体
CN110932109A (zh) 一种防水性能强的户外散热式电力通信配电终端
CN209709406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配电柜
CN209805116U (zh) 一种防水型进线柜
CN108462066B (zh) 一种节能环保开关柜
CN215422167U (zh) 一种具有直板型水帘遮阳板的猪舍
CN211265172U (zh) 变压器安全防护装置
CN218919751U (zh) 户外预装式变电站
CN212875368U (zh) 一种电网配电施工用的电缆开闭分接箱
CN220017581U (zh) 光伏洁净厂房温湿度调节装置
CN220267316U (zh) 一种多功能岗亭
CN216774016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户外开闭所
CN219108013U (zh)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