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4374U -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4374U
CN220324374U CN202320648038.4U CN202320648038U CN220324374U CN 220324374 U CN220324374 U CN 220324374U CN 202320648038 U CN202320648038 U CN 202320648038U CN 220324374 U CN220324374 U CN 220324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static reed
static
relay
contac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80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立新
林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fa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fa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fa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fa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80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4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4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4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包括静簧片本体,静簧片本体包括簧片插接部和分别形成于簧片插接部两端的触点固定部及簧片引脚部,在触点固定部的端部两侧形成有用于增大触点固定部与继电器内的短路环之间电气间隙的避位空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技术的静簧片的触点固定部端部两侧的锡尖结构切除形成避位空缺,在装配静簧片时,利用避位空缺可有效增加触点固定部与继电器内的短路环之间的电气间隙的大小,进而有利于改善静簧片与短路环之间因电气间隙不足所导致的电气击穿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如附图5所示,一种现有技术的继电器用的静簧片,包括静簧片本体1’,静簧片本体1’包括簧片插接部11’、触点固定部12’和簧片引脚部13’,触点固定部12’的端部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在其两侧分别形成有一锡尖结构14’,装配时,触点固定部12’靠近于继电器主体结构中的短路环,在测试继电器产品的线圈与触点间的介质耐压性能时,常有出现失效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静簧片的触点固定部12’的端部两侧上的锡尖结构14’易与短路环发生电气击穿,特别是在短路环装配外协后表现失效更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簧片,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继电器中的静簧片端部上的锡尖结构易与短路环发生电气击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静簧片,应用于继电器中,包括静簧片本体,静簧片本体包括簧片插接部和分别形成于簧片插接部两端的触点固定部及簧片引脚部,在触点固定部的端部两侧形成有用于增大触点固定部与继电器内的短路环之间电气间隙的避位空缺。
进一步,触点固定部的外缘处形成有位于两侧的侧边段和位于顶部的顶部段,顶部段与两侧边段之间分别通过一圆弧过渡段进行平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侧边段为平直段结构。
进一步,顶部段为圆弧段结构。
进一步,在触点固定部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触点安装孔,定义触点安装孔的中心与侧边段之间的间距为L1,触点安装孔的中心至顶部段之间的间距为L2,则L2被配置为与L1等长或略大于L1。
进一步,L2略大于L1,且L2与L1的比值为1.05~1.15。
进一步,L2与L1的比值为1.11。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静簧片。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簧片及继电器中,通过将现有技术的静簧片的触点固定部端部两侧的锡尖结构切除形成避位空缺,在装配静簧片时,利用避位空缺可有效增加触点固定部与继电器内的短路环之间的电气间隙的大小,进而有利于改善静簧片与短路环之间因电气间隙不足所导致的电气击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簧片与现有技术的静簧片的对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簧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簧片的另一角度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静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静簧片本体,2、短路环,11、簧片插接部,12、触点固定部,13、簧片引脚部,14、避位空缺,121、侧边段,122、顶部段,123、圆弧过渡段,124、触点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静簧片,应用于继电器中,包括静簧片本体1,静簧片本体1包括簧片插接部11和分别形成于簧片插接部11两端的触点固定部12及簧片引脚部13,在触点固定部12的端部两侧形成有用于增大触点固定部12与继电器内的短路环2之间电气间隙L3的避位空缺14。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现有技术的静簧片的触点固定部端部两侧的锡尖结构切除形成避位空缺14,在装配静簧片时,利用避位空缺14可有效增加触点固定部12与继电器内的短路环2之间的电气间隙L3的大小,进而有利于改善静簧片与短路环之间因电气间隙不足所导致的电气击穿问题。
请参照附图1、附图2,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触点固定部12的外缘处形成有位于两侧的侧边段121和位于顶部的顶部段122,顶部段122与两侧边段121之间分别通过一圆弧过渡段123进行平滑过渡连接。本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在静簧片本体1的触点固定部12端部两侧形成避位空缺14,有利于提高静簧片与短路环2之间的电气间隙,另一方面,在通过避位空缺14提高静簧片与短路环2之间的电气间隙大小的同时,将触点固定部12的顶部段122与两侧边段121之间配置为通过圆弧过渡段123进行平滑过渡连接,去除了原有的尖端结构,有利于改善原有锡尖结构与短路环2之间因尖端放电所导致的电气击穿致使耐压失效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触点固定部12端部两侧形成避位空缺14以提高静簧片与短路环2之间的电气间隙的同时,将原有锡尖结构切除并以圆弧过渡段123进行平滑过渡连接以避免尖端放电所导致的电气击穿问题。从而大大改善其继电器产品的耐压性能。
请参照附图1、附图2,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优选地,侧边段121为平直段结构,顶部段122为圆弧段结构。
请参照附图1、附图2,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在触点固定部12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触点安装孔124,定义触点安装孔124的中心与侧边段121之间的间距为L1,触点安装孔124的中心至顶部段122之间的间距为L2,则L2被配置为与L1等长或略大于L1。
请参照附图1、附图2,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L2略大于L1,且L2与L1的比值为1.05~1.15。本实施例中,优选地,L2与L1的比值为1.11。如此设置,即可保证触点结构可以稳固安装于静簧片本体1的触点固定部12上,另一方面也不导致静簧片与短路环2之间的电气间隙明显变小而导致耐压失效的问题。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的静簧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静簧片,应用于继电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簧片本体(1),静簧片本体(1)包括簧片插接部(11)和分别形成于簧片插接部(11)两端的触点固定部(12)及簧片引脚部(13),在触点固定部(12)的端部两侧形成有用于增大触点固定部(12)与继电器内的短路环(2)之间电气间隙的避位空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簧片,其特征在于:触点固定部(12)的外缘处形成有位于两侧的侧边段(121)和位于顶部的顶部段(122),顶部段(122)与两侧边段(121)之间分别通过一圆弧过渡段(123)进行平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簧片,其特征在于:侧边段(121)为平直段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簧片,其特征在于:顶部段(122)为圆弧段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静簧片,其特征在于:在触点固定部(12)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触点安装孔(124),定义触点安装孔(124)的中心与侧边段(121)之间的间距为L1,触点安装孔(124)的中心至顶部段(122)之间的间距为L2,则L2被配置为与L1等长或略大于L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簧片,其特征在于:L2略大于L1,且L2与L1的比值为1.05~1.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簧片,其特征在于:L2与L1的比值为1.11。
8.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静簧片。
CN202320648038.4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Active CN220324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8038.4U CN22032437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8038.4U CN22032437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4374U true CN220324374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1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8038.4U Active CN22032437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4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5801B2 (en) Dual structured contact for switchgear and switchgear having the same
CN201256131Y (zh) 低压断路器的接触系统
CN220324374U (zh) 一种静簧片及继电器
CN104637740A (zh) 断路器
CN104952669A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5657030U (zh) 能引弧的电磁脱扣器及小型断路器
CN103367040B (zh) 一种便于整机安装的继电器的引出脚结构
CN105304399A (zh) 一种一体化小型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5264531U (zh) 可移动式屏蔽罩
CN203277225U (zh) 便于整机安装的继电器的引出脚结构
CN103068158B (zh) 一种金手指结构和具有该金手指结构的电源模块
CN208000887U (zh) 一种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CN106024499A (zh) 侧出线式真空极柱及手车式侧装断路器
CN211479962U (zh) 一种断路器连接片
CN216957942U (zh) 一种框架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CN214672372U (zh) 一种户外高压断路器的导电回路结构
CN117316725A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的防止互感器开路结构
CN109378229A (zh) 一种绝缘子嵌件作触头的电联接结构
CN212783334U (zh) 一种线圈结构、电磁机构及断路器
CN203588917U (zh) 新型40.5kV中压断路器用固封极柱
CN112216533B (zh) 一种基于电弧屏蔽结构的触点防护机构
CN209895967U (zh) 一种断路器灭弧室
CN211858553U (zh) 断路器的软连接装置和包括该软连接装置的断路器
CN220774146U (zh) 一种高压开关用触头座
JPH011929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